• 沒有找到結果。

國小高年級學生情緒管理與 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國小高年級學生情緒管理與 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

Copied!
12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諮商心理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學位論文

指導教授:程鈺雄 博士 洪煌佳 博士

國小高年級學生情緒管理與 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

研究生:李節儀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 四 年 八 月

(2)

(3)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諮商心理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學位論文

國小高年級學生情緒管理與 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

研究生:李節儀 撰 指導教授:程鈺雄 博士

洪煌佳 博士

中 華 民 國 一 ○ 四 年 八 月

(4)
(5)
(6)

謝 辭

一顆小小的胡蘿蔔種子;故事從一個小男孩種下一顆胡蘿蔔種子開始。

小男孩的媽媽、爸爸和哥哥都告訴他,這顆種子不會發芽,但他還是持續守護著 種子,每天為它澆水、拔草。直到有一天,一根巨大的胡蘿蔔真的長出來了!

告別了十多年的學生歲月,在教學生涯當中驀然驚覺自己「教而知不足,不足 而知學」的領悟。深深慶幸自己於不惑之年,能夠有機會再度拾起書本,進入台東 大學展開學習之旅。回首來時路,學習過程各種酸、甜、苦、辣的滋味盡在不言中。

歷經三年的暑假,終於完成研究所學業,實現了我的夢想,這些日子以來周圍 的親友有鼓勵加油聲音、也有體恤勸退的聲音。不過此刻,我就像種胡蘿蔔種子的 男孩一樣,終於盼到胡蘿蔔長出來了!所有的辛苦與努力都是值得的。

首先,最要感謝的是我的指導教授程鈺雄老師,在研究過程中,時時循循善誘、

處處耐心指導、不斷的關心論文進度,使我的論文得以順利完成,尤其是老師豐富 的學術涵養,更是後輩學習的典範。再者,要感謝洪煌佳老師及廖祝雍老師,給予 研究寶貴的意見,細心審閱,對論文內容提出寬廣的見解,讓我的論文更為完善。

此外也要感謝彩虹媽媽的協助及施測學校的輔導老師聯繫,得以順利進入三重區 國民小學正式施測,取得寶貴的學生研究資料。

在研究期間,感謝我周圍的好友與教會弟兄姊妹的支持與陪伴,還有先生默默 承擔家務,讓我可以心無旁鶩完成論文。最後,將此論文獻給生養我、摯愛我的親 人,這份禮物等了十多年,終於一償宿願。感謝眾人之有形無形的協助,才能成就 這份論文的誕生。僅將這份榮耀獻給上帝,將這份喜悅與所有關心我的人,和我所 愛的人同享。願大家在未來的日子裡,單純像這個種胡蘿蔔種子的男孩子一樣,有 著持續相信、持續盼望的信心與行動,那麼將會有夢想成真的事情成就。

李節儀 謹誌

中華民國一○四年八月

(7)

i

國小高年級學生情緒管理與 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

作者:李節儀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諮商心理碩士在職專班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相 關。並由不同背景變項,探究其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差異情形。本研 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新北市三重區四所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為研究對 象,共得有效樣本 551 份。施測後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 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以及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 進行分析,重要結果歸納如下:

1. 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情緒管理現況以「情緒察覺」層面最佳,人際 關係現況以「與父母關係」層面最佳。

2. 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之情緒管理整體以女生較佳、由家人接送之通 學方式較佳、特殊生較差、民主開明之教養方式較佳。

3. 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之人際關係整體女生較良好、與父母同住之家 庭結構較良好、由家人接送之通學方式較良好、特殊生較差、民主 開明之教養方式較良好。

4. 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情緒管理之情緒覺察、情緒表達、情緒調適層 面愈好,其人際關係愈良好。其中以「情緒表達」層面對人際關係 整體的預測力最強。

依據上述結論,對教育實務工作與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關鍵詞: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情緒管理、人際關係

(8)

ii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motion Management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on among

5th, 6th grade students

Chieh-Yi Lee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of emotional management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mong 5

th

, 6

th

grade students. It would be investigated the different outcomes of emotional management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by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samples of the survey would be used the students from four schools in New Taipei City Sanchong Dist. The total number of participants was 551.

The data gained from the sample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 one way ANOVA,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by SPSS. The findings of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The emotional awareness in emotional management and parental relationship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were the best among 5

th

, 6

th

grade students.

2. Emotional management showed the best for girls, family delivery way to school, democracy style and ways of parenting among 5

th

, 6

th

grade students but not for students for special needs.

3.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howed the best for girls, living together and family structure, family delivery ways to school, democracy style among 5

th

, 6

th

grade students but not for students for special needs.

4. Emotional management of emotional awareness, emotional

expression, and emotional adjustment were good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were good also among 5

th

, 6

th

grade students. And it emotional expression could be strongly predicted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mong 5

th

, 6

th

grade students.

Keywords:5th, 6th grade students, emotional managemen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9)

iii

目 次

摘 要 ... i

Abstract ... ii

目 次... iii

表 次... v

圖 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 4

第四節 名詞界定 ... 4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情緒管理的意涵與理論 ... 7

第二節 人際關係的意涵與理論 ... 21

第三節 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 ... 29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4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42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43

第四節 研究步驟 ... 51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52

第四章 實證結果分析 第一節 問卷樣本的描述性統計 ... 53

第二節 國小高年級學生情緒管理之分析 ... 56

第三節 國小高年級學生人際關係之分析 ... 68

第四節 國小高年級學生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相關之分析 ... 80

第五節 國小高年級學生情緒管理變項對人際關係預測作用之分析 ... 8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 87

第二節 建議 ... 88 參考文獻

(10)

iv

壹、中文部分... 92

貳、英文部分... 101

附錄 附錄一 國小高年級學生生活情形的調查問卷(預試問卷) ... 105

附錄二 國小高年級學生生活情形的調查問卷(正式問卷) ... 108

附錄三 學生情緒管理問卷同意書 ... 112

附錄四 學生人際關係問卷同意書 ... 113

(11)

v

表 次

表 3-1 「學生情緒管理量表」信度分析摘要表 ... 45

表 3-2 學生關係量表信度分析摘要 ... 46

表 3-3 「情緒管理量表」信效度分析摘要表 ... 48

表 3-4 人際關係量表信效度分析摘要表 ... 49

表 4-1 問卷樣本學生性別次數分配摘要表 ... 53

表 4-2 問卷樣本學生年級別次數分配摘要表 ... 54

表 4-3 問卷樣本學生家中排行別次數分配摘要表 ... 54

表 4-4 問卷樣本學生家庭結構別次數分配摘要表 ... 55

表 4-5 問卷樣本學生通學方式別次數分配摘要表 ... 55

表 4-6 問卷樣本學生特殊教育需求次數分配摘要表 ... 56

表 4-7 問卷樣本學生教養方式次數分配摘要表 ... 56

表 4-8 三重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生情緒管理之現況分析摘要表 ... 57

表 4-9 性別變項與情緒管理之 t 檢定摘要表 ... 58

表 4-10 年級別變項與情緒管理之 t 檢定摘要表 ... 59

表 4-11 家中排行變項與情緒管理之描述統計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1

表 4-12 家庭結構變項與情緒管理之描述統計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3

表 4-13 通學方式變項與情緒管理之描述統計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5

表 4-14 特殊教育需求變項與情緒管理之 t 檢定摘要表 ... 66

表 4-15 教養方式變項與情緒管理之描述統計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7

表 4-16 三重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生之人際關係現況分析摘要表... 69

表 4-17 性別變項與人際關係之 t 檢定摘要表 ... 70

表 4-18 年級別變項與人際關係之 t 檢定摘要表 ... 72

表 4-19 家中排行變項與人際關係之描述統計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3

表 4-20 家庭結構變項與人際關係之描述統計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5

表 4-21 通學方式變項與人際關係之描述統計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7

表 4-22 特殊教育需求變項與人際關係之 t 檢定摘要表 ... 78

表 4-23 教養方式變項與人際關係之描述統計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9

表 4-24 國小高年級學生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相關分析摘要表... 81

(12)

vi

表 4-25 國小高年級男學生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相關分析摘要表... 82 表 4-26 國小高年級女學生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相關分析摘要表... 83 表 4-27 情緒管理變項預測國小高年級學生整體人際關係之多元逐步迴歸摘要表 ... 84 表 4-28 情緒管理變項預測國小高年級學生「與師長關係」之多元逐步迴歸摘要 表 ... 84 表 4-29 情緒管理變項預測國小高年級學生「與父母關係」之多元逐步迴歸摘要 表 ... 85 表 4-30 情緒管理變項預測國小高年級學生「與同儕關係」之多元逐步迴歸摘要 表 ... 85 表 4-31 情緒管理變項預測國小高年級學生「與兄弟姊妹關係」之多元逐步迴歸

摘要表 ... 86

(13)

vii

圖 次

圖 2-1 James-Lange theory of emotion (詹郎二氏情緒理論) 流程圖 ... 10

圖 2-2 Cannon-Bard theory of emotion (坎巴二氏情緒理論) 流程圖 ... 11

圖 2-3 Heider 的 P-O-X 模式圖 ... 26

圖 3-1 研究架構 ... 41

(14)

1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分五節,各節依序為研究動機與重要性、研究目的、研究問題、名 詞界定、研究範圍與限制等五部分。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情緒是自然存在的,感受沒有對錯只要是人,無論是學童、青少年、成年人 及老人都有情緒。情緒通常是指個人在受到生理、心理、認知或社會等層面之複 雜因素影響後,所散發出來的激動狀態與歷程 (劉泰一,2005)。張春興 (2000) 認為情緒係指個體受到某種刺激所產生的一種身心機動的狀態,情緒狀態之發生 雖為個體所能體驗,但其所引起的生理變化與行為反應,卻不易為個體本身所控 制,故對個體生活極具影響力。Goldman在他的書裡強調「情緒上的聰穎與情緒 控制關係不大,再聰明的人也可能因情緒失控或一時衝動犯下大錯。」(引自王 淑俐,1997)。2014年五月犯下捷運殺人事件的大二學生,造成乘客傷亡慘重,

案主陳述在小學階段因情感受挫而開始有殺人念頭,直到大學兩度被退學之際,

受挫的情緒沒能得到適度的宣洩,藉著隨機殺人表達自己對周遭人事物的不滿,

周圍親友對於他當時犯下此案感到錯愕與震驚。2015年某醫學院學生發生情殺事 件,起因於心儀的學妹和自己好友交往,情感受挫之際殺害好友,最後連自己也 同歸於盡的悲劇。近幾年美、日、台也相繼發生校園霸凌事件,芯福里情緒教育 推廣協會理事長楊俐容認為:「校園中的霸凌、衝突行為反映出孩子面對情緒時 的困境,一切問題行為的根源都來自情緒。」這些社會現象凸顯學生在面對負面 情緒,不知如何調節的困境。親子天下 (2014)為了探究國中小學童的情緒問 題,調查四到九年級學生,問卷結果發現:有情緒困擾的孩子越來越多,這些孩 子面對自己負面情緒大多不知如何有效調節。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孩子不只不知 如何處理情緒,也很少求助於身邊的大人。近年來研究者在教學現場裡,看到國

(15)

2

小學童越來越多被自己負面情緒轄制而失控的狀況。在這個社會變遷迅速的環境 裡,從家庭到學校,孩子面對的挑戰越來越多,要去處理的情緒課題也越來越複 雜,而做為父母、師長可以和孩子如何去因應呢?人的一生想法會不斷地改變,

但兒童時期是一個人價值觀和思考模式建立和穩固的重要時期,在此時期所建立 的思考架構會持續地影響人的一生 (顏正芳,2013)。因此,國小學生的情緒管理 情形,值得在此深入的研究。此為研究動機之一。

人際關係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每個人自出生後便開始處在人群之中,先 是父母、兄弟姊妹、親戚及鄰居關係,進入學校中的師長同學關係;踏入社會工 作又會有長官同事等關係,人一生都在這些關係中成長與生活。人既然生活在關 係之中,便無法脫離與人互動的機會。林淑華 (2002) 認為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 間的心理交會、情感溝通以及生命對話所形成的一種特殊關係,包括親情、友 情、師長、朋友、同學等等之間的互動與依存關係。人是感情的動物,具有相互 依附的關係,擁有和諧的人際關係能帶來許多益處,進而滿足各種需求。人際關 係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個人的學習、自我概念、生心理、家庭事業及生活等方面的 發展。人際關係學者指出人要成功,人際關係站80%,本身的能力次之(引自曾 月菊,輔導通訊69期)。另外,美國斯坦福研究中心曾對美國富豪做過抽樣調查 與跟蹤研究,發表報告:「一個人賺的錢,12.5%來自知識,87.5%來自關係」

(鍾美惠,2014)。由以上可見人際關係對個人一生的重要性,也是人生每一階 段都需要學習的重要課題。從Erikson心理社會發展論來看,學齡期(6~12歲)的 主要發展任務是在學校和同儕的相處─友誼,從中發展社交能力,亦是人際關係 發展的重要階段。在這階段與他人人際關係的好壞,會影響其人格健全發展,減 少依賴感,可使兒童感到安全、自尊與自信。但實際狀況兒童的人際關係如何 呢?根據親子天下雜誌(2014)在給學校輔導老師問卷中,向輔導室求助或諮詢 的學生,比率最多的是「人際或感情困擾」將近九成,這些學生人際困擾問題日 益增多的原因,許多專家認為是少子化和網路科技的影響,孩子們似乎普遍缺乏 人際互動的學習機會。兒福聯盟(2004)針對國小兒童的調查結果顯示,有40%

(16)

3

的兒童覺得自己不受歡迎。研究者在教學現場發現,人際關係好的學童在學校各 方面表現較為穩定,人際關係較弱的學童較易有學習及行為等問題。其實,兒童 正處於自我形象建立的過程,急需獲得他人肯定與認同,而好的關係可以使孩子 心情愉快,提升學習效能也可使孩子健康的成長。因此,國小學生的人際關係,

值得作深入探討。此為研究動機之二。

綜上所述,高年級以上的在學學生開始接觸家庭以外的社會環境,其所需面 對的困擾也逐漸多元,因此求助行為比其他年級多。其主要求助問題包含個人因 素、情緒管理因素及人際因素等。此階段兒童正處於學習知識、價值觀及心理健 康建立的重要時期。且依據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第27條規定:「所有兒童有爲其 身心、精神、道德以及社會之正常發展,獲得相當水準之生活的權利。」所以探 討此研究是非常重要且具有意義的。以往相關研究很少是以新北市三重區國小高 年級學生為對象,期待透過此研究了解學生情緒管理、人際關係現況及差異,提 供教育單位、教師、家長協助學生發展良好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建議。此為研 究動機之三。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主要探討新北市三重區國小高年級學生情緒管理 與人際關係之相關因素,研究目的分述如下:

ㄧ、了解研究對象的情緒管理、人際關係之現況。

二、了解研究對象之不同個人背景因素在情緒管理的差異情形。

三、了解研究對象之不同個人背景因素在人際關係的差異情形。

四、了解研究對象的情緒管理對人際關係的影響。

(17)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為了達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所要探討的問題如下:

ㄧ、探討研究對象之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現況為何﹖

二、探討研究對象(不同背景變項)在情緒管理的差異情形為何﹖

三、探討研究對象(不同背景變項)在人際關係的差異情形為何﹖

四、探討研究對象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的相關性為何?

五、探討研究對象其情緒管理變項對人際關係的預測力為何﹖

第四節 名詞界定

本研究的重要名詞界定如下:

一、情緒管理

顏淑惠 (2000) 指出情緒管理是能正確的覺察自己與他人的情緒狀態,能適 度地運用理性表達情緒即能在認知行為上調適負面情緒,使自己與他人身心勤於 和諧狀態的能力。本研究所稱之情緒管理是一種能力,係指能覺察自己與他人情 緒的存在,運用正面的認知調適自我的感受,採取合適的行為表達情緒,使身心 獲得平衡能力。其內涵分為情緒的覺察、情緒的表達、情緒的調適三個層面,茲 分述如下:

(一) 情緒的覺察:研究對象能透過心理或生理狀態、表情、行動反應來覺察 自己與他人的情緒,並瞭解引發自身情緒的原因。

(二) 情緒的表達:學生能適當的表達自己與他人心中的感受,並能同理瞭解 他人所顯現情緒的原因。

(三) 情緒的調適:學生能運用正向的策略,適當調整自身情緒的強度與持續 時間,達到身心的平衡。

二、人際關係

(18)

5

人際關係是指人與人互動時存在於之間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心理性 的,是對兩人或多人發生影響的一種心理性連結 (張春興,1991)。本研究所稱之 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想法、期望、感受…….等交互而成的一中心理性的連結 關係。國小高年級學生活範圍普遍是家庭、學校。因此將人際關係分為四大層 面:與師長關係、父母關係、與同儕關係、與兄弟姊妹關係。

三、特殊需求學生

周家卉 (2007) 在一班普通班級中,最常接觸的特殊學生類型,主要包括智 能障礙、聽覺障礙、肢體障礙、學習障礙和情緒障礙(精神性、情感性、畏懼 性、焦慮性、注意力缺陷過動症、自閉症)學生。本研究之特殊需求學生即是指 以上五種特殊學生類型而也融合在普通班學習的高年級學生。

四、家庭結構

徐良熙與林忠正(1984)將家庭結構定義為家庭共組成員間,其親屬關係所 形成的各種類型之結構,其實就是家庭成員形成的組織結構。黃迺毓 (2001) 與 彭懷真(2001) 針對家庭組成人員加以分類,大致可分為單親家庭、雙親家庭、隔 代教養家庭、寄養家庭及領養家庭。本研究是以與學生同住的成員來分類。分 為:與父母同住、與父親或母親其中一方同住、與祖父母同或其他人同住。

五、教養方式

本研究之教養方式係指父母教養子女所持有的態度與觀念,分為以下三種教 養方式 (洪智倫、吳亭潔、陳心玲,2010):

(一) 民主開明方式:表示父母對子女的行為採取尊重,接納的方式。常與孩 子溝通,決定事情也會尊重並考量孩子的意見。

(二) 權威專制方式:父母對子女的行為表現較多拒絕的行為,對子女友較多 的要求及控制。事情決定以父母為主。

(三) 放任寬容方式:父母對子女的行為表現不管好或不好,有時給予反應、

有時不給予反應,管教標準不一,較少意願去控制孩子的行為。

(19)

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因人力、時間、經費等限制,故在作研究結果與推論時,宜有所限 制。說明如下:

壹、研究範圍 一、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旨在了解國小高年級學生情緒管理因素與人際關係相關之研究,惟限 於研究者個人時間、能力、和經濟因素,僅以在新北市三重區的國民小學五、六 年級為研究對象,故研究結果推論範圍也以此為限。

二、研究變項方面

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是多層面的,其影響因素上有許多。本研究探討僅以兒 童個人背景因素(性別、年級、家中排行、通學方式、家庭結構、特殊教育需 求、教養方式)來加以進行探討。

貳、研究限制 一、研究對象限制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國小學生的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相關因素,但因受限於 研究樣本僅在新北市三重區,故若要推論至全國國小高年級學生,宜謹慎。

二、研究變項限制

本研究中探討對國小高年級學生的背景變項(性別、年級、家中排行、家庭 結構、通學方式、特殊需求學生、教養方式)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的相關,採橫 斷資料調查,只探討之間的相關性,而無法解釋其因果關係。

(20)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整理相關文獻後共分三節加以說明:第一節情緒管理的理論與研究;第 二節人際關係的理論與研究;第三節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情緒管理的意涵與理論 壹、情緒的定義與功能

一、情緒的定義

提及情緒,很多人便道出──「喜、怒、哀、樂」四個字,除此之外,對情 緒的認識有又多少?情緒是什麼?

聯合情緒健康教育中心(2014)指出,自從 1995 年美國心理學作家丹尼爾.

高曼 (Daniel Goleman) 出版「EQ」(情緒智商) 一書後,情緒這個範疇開始為一般 人所關注;事實上,心理學和醫學界對情緒的分析,已有百多年的研究,不同的 學派有不同的觀點和解釋,要下一個準確的定義,並不容易。丹尼爾.高曼 (1995) 在「EQ」一書把情緒定為「感覺及其特有的思想、生理與心理的狀態,以 及相關的行為傾向。」

國外學者的定義。James 和 Lange 個別在 1884 年及 1885 年提出有關情緒的理 論,在當時引起心理學界長期的爭議,因而促進許多研究和理論出現。James 認 為「身體的變化是直接跟隨在對存在事物的知覺之後,然後我們對這些身體變化 的情感才是情緒。」(游恆山譯,1993)。Ellis(1997)情緒是人類反應行為中與 知覺統整後的複雜狀態,是一種「認知知覺」狀態。個人會產生強烈及不適當的 反應,是因為個體的信念中非理性的觀念,非理性觀念產生是因為早期生活中不 合邏輯的生活經驗,或者受到父母及重要他人或環境的影響。若要消除情緒困擾 要學習駁斥非理性想法,需用合理的想法取代非理性想法。Lazaru(1991)情緒中 最關鍵的因素取決於認知評估,在情緒發生時第一個步驟就是評估,對刺激加以 評估,評估與個體的關聯性和重要性,可分成初級評估、次級評估與再評估三個 過程。情緒是我們因外在或內在環境轉變而產生的生理上、主觀意識上和行動傾 向上的反應。

(21)

8

國內學者對情緒的看法。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上的定義「情緒 是受到某種剌激所產生的身心激動狀態,此狀態包含複雜的情感性反應,與生理 的變化。」黃德祥(1994)情緒是個體對外在環境的生理刺激、感覺、認知、反 應或感受的狀態,個體有情緒反應才會有喜怒哀樂的感覺,基本上情緒是受到遺 傳及環境作用的影響。

綜合以上國內外學者對情緒的定義,可知情緒是人類因著外在或內在因素與 刺激,而在人類的身、心及認知、行為方面產生的一連串複雜的反應與變化之狀 態。因此情緒會牽動生理及心理反應,一個具有正確情緒辨識的個體,會有較佳 的生理及心理反應,進而影響個體在團體生活中過得更和諧與健康。

二、情緒的功能

各個種族各個年齡層人人都有情緒,情緒本就存在人類的心理。情緒本身是 一個訊號,透過對情緒我們可以更了解自己內心的需求。既然情緒並不是一個該 被避免或忽略的東西,反而透過對自己情緒的覺察和瞭解,可以幫助我們做出適 當的行為反應,它對我們有許多的功能(蔡秀玲、楊智馨 ,1999)。

一、生存的功能:提供給我們很多訊息和功能,例如ㄧ個人可能身處危險、

一個人的界限可能被侵犯,或是自己孤立無援。我們馬上會有緊張害怕的情緒,

生理會出現自我保護機制,因而產生適當助力,幫助我們因應以求生存。

二、適應環境的功能:讓我們對變化中的環境做出適當的反應,例如害怕時,

我們的退縮;生氣時,我們勃然大怒;悲傷時,我們暫時封閉自己。從對自己情 緒的瞭解,我們不斷的找到自己與環境最適配的關係。

三、人際溝通的功能:藉由觀察一個人的臉部表情和聲音也可以看出情緒,

而敏銳的覺察情緒和表達,可以瞭解自己的權益及增進與別人的關係。

四、動機性的功能:情緒可以促進個體產生行動,而產生的行為可以具有破 壞性也可以有建設性。例如:擔心自己功課被當,就趕緊用功讀書;忌妒同學人 緣好,就會學習其優點。情緒是我們的動力來源之一,可以刺激我們採取各種行 動以因應情境。

貳、情緒相關理論

情緒相關理論包羅萬象,不勝枚舉,基於本研究需求僅列出其中幾位代表學

(22)

9

者之理論,作一個完整的分析、歸納,茲分為 (1) James-Lange theory of emotion (詹郎二氏情緒理論) (游恆山,2002);(2) Cannon-Bard theory of emotion (坎巴 二氏情緒理論) (游恆山,2002);(3) Schachter-Singer theory of emotion (斯辛二 氏情緒論)=(情緒二因論) (游恆山,2002);(4) Lazarus 和 Folkman 認知評估 情緒理論(Lazarus & Folkman, 1984);(5) Millenson 情緒分析理論(林淑華,

2001),說明如下:

一、 James-Lange theory of emotion(詹郎二氏情緒理論)

此理論是所有情緒理論中最悠久又著名的,由美國心理學家 William James 在1884 年,和丹麥生理學家 Carl Lange 在1885 年先後提出,以 James 為主要 倡導者,後世合稱「詹郎二氏情緒理論 (James-Lange theory of emotion)」 (蔡秀 玲、楊智馨,1999)。James 把他的研究領域限定在具有「明顯的身體表達」的 情緒上。他認為「身體的變化是直接跟隨在對既存事實的知覺之後,然後我們對 這些身體變化(隨著他們發生時)的感受才是情緒」。一般人都認為,我們是先經 驗到了難過悲傷,然後才開始哭,但 James 認為這樣的順序應該倒過來,我們 是先哭,感受到了身體的變化才難過悲傷。他的理論核心是建立在這樣的觀點:

某些外界的刺激情境激起了內臟的活動或放電,隨著我們的感受知道並體驗到這 樣的活動,就導致了實際上的情緒。James 主張任何感覺都具有複雜的生理徵 候,不論這些徵候是明顯或較為模糊,都可以被感受到,因此不同的內臟活動和 臉部表情對於情緒的分別即相當重要(游恆山,2002)。此理論如圖 2-1 所 示:

(23)

10

圖 2-1 James-Lange theory of emotion (詹郎二氏情緒理論) 流程圖

資料來源:游恆山 (2002)。情緒心理學─情緒理論的透視 (頁 18)。臺北市:五 南。

二、 Cannon-Bard theory of emotion(坎巴二氏情緒理論)

坎巴二氏情緒理論是美國生物學家坎農(Cannon)首先提出對詹郎二氏情緒 理論質疑,後經其弟子巴德(Bard)的實驗證實,後人就以他兩人為命名。坎巴 二氏情緒理論(Cannon-Bard theory of emotion)認為情緒經驗與生理變化是同時 產生的。他指出情緒表達的神經生理層面是位於大腦皮質下的視丘,一旦感官覺 察到外界刺激情境,此訊息將同時上傳大腦皮質與下傳內臟和肌肉,因此當身體 變化的同時我們也體驗到情緒(游恆山,2002)。

此理論認為情緒經驗主要是由於對刺激情境的覺知,例如遇到歹徒會有心跳 加快、趕快逃跑的生理反應,而當大腦知覺到歹徒是危險的時候,就有恐懼的情 緒,因此情緒行為可以在內臟變化之前發生,或是沒有內臟的反應介入也可以發 生。所以生理反應與情緒反應並無直接關連(蔡秀玲、楊智馨,1999;李選,

2003;馮觀富,2005;邱麗卿,2008)。此理論如圖 2-2 所示:

1 大 腦 皮 層

內 臟 骨骼肌

接收器 2

3 4

(24)

11

圖 2-2 Cannon-Bard theory of emotion (坎巴二氏情緒理論) 流程圖

資料來源:游恆山 (2002)。情緒心理學─情緒理論的透視 (頁 20)。臺北市:五 南。

三、Schachter-Singer theory of emotion(斯辛二氏情緒論)

斯辛二氏情緒理論(Schachter-Singer theory of emotion)Schachter 持著認知/

生理的情緒觀點,並表示情緒狀態主要是由認知因素所決定。Schachter 指出,根 據我們認為引起情緒的情境,及典型的知覺模式來解釋和歸類情緒狀態。簡言 之,首先是發生心理的喚起,然後我們對這個喚起是被什麼東西引起的認知給予 了它準確的方向(游恆山,2002)。我們會認為生理反應先於情緒經驗,個人對 自己情緒狀態的認知性解釋是構成情緒的主要因素,經刺激所激起的生理變化是 構成情緒的次要因素。換言之,決定個人情緒經驗者,心理因素大於生理因素。

此理論稱為「情緒二因論」或「情緒歸因論」(邱麗卿,2008)。

斯辛二氏情緒理論將情緒歷程分為兩段,前一段個體對刺激引起其自身生理 大 腦 皮 質

內 臟 骨骼肌

接收器 視 丘 1

2

3 4 5

(25)

12

變化的認知,是情緒性質的起始因素。後一段是生理變化後,個體對導致其生理 變化之情境刺激的認知,是情緒內涵的決定因素。例如行路人突然看見一狂徒拔 槍射擊,另一人應聲倒地。此一刺激情境引起路人恐慌逃跑(第一個認知),繼 而細心觀察後,始知那是演戲(第二個認知)。結果最後表現出來的並非恐懼情 緒,說不定由於它是演戲而帶來歡愉的情緒(方吉正等,2002;馮觀富,2005;

邱麗卿,2008)。

四、Lazarus 和 Folkman 認知評估情緒理論

Lazarus 和 Folkman(1984)從認知的觀點,提出情緒中最關鍵的因素就是 評估,而情緒發生的步驟就是認知評估的過程。當一個外在刺激出現時,個體會 尋找環境中需要的線索,來協助個體對此外在刺激與線索加以評估,評估這些刺 激以及線索跟個體的關連性和重要性。這種評估分為三個過程:

(一) 初級評估(primary appraisal):評估外在事件對個體福祉的影響。壓力 情境所造成的傷害程度是初級評估的主要評估指標,個體會去評估情境刺激對自 己的傷害或威脅程度。評估的結果有三種,即刺激與線索與個人福祉無關、對個 人有正向的影響或造成個人壓力。

(二) 次級評估(secondary appraisal):評估事件處理,選擇可能的行動方式 亦即個體對選擇行為反應以因應事件刺激的判斷,一般在次級評估的因應方向 為:

1.直接行動:改變情境。

2.尋求資源:採取行動前的資料收集。

3.接受:接受或只能適應事情的現況。

4.放棄行動:放棄想採取的行動。

(三)再評估(reappraisal):即所採取的行動改變了情況,獲得新的訊息,

而做重新的評估。亦即,個體在考量環境中的訊息之後,對事件重新評估、重新 選擇因應方式。Lazarus 認為再評估的歷程,基本上是一種回饋的機制,包含了 兩種形式:1.現實式。2.自我防衛式。

Lazarus 認為情緒只是認知評估結果的一部份,此論點引起不少爭論,在生 活周遭我們似乎能發現許多沒有認知評估的情緒經驗。因此,Lazarus 在 1991

(26)

13

年的論述中,加上了自動化和潛意識的認知評估,以補其理論的不足。此種認知 評估歷程個體無法清楚察覺,只能感受到情緒經驗,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柯慈 姍,2006)。

五、Millenson 情緒分析理論

Millenson 的觀點認為有三個基本情緒:焦慮、生氣、高興這三種情緒是天 生的,其他的情緒均是自此衍生出來的。而情緒的發展則是透過學習基本理論,

出現或取走重要的原級增強物,或是與這些增強物相關的刺激出現,再透過巴夫 洛夫古典制約(Pavlov classical conditioning)而形成(林淑華,2001)。

Millenson 認為情緒經驗常是反射性和非意志的,並不容易加以控制,能控制的 則只是情緒行為的表達。因此,他建議以下三種控制情緒的方法:

(一) 適應和習慣

努力地讓自己不斷面對喚起情緒的事件,習慣地、或學習容忍這樣的事。

(二) 偽裝

試著不表現出個人的情緒,修飾我們的情緒表情和轉變情緒行為反應。以心 理健康的角度來看,不當、過度的偽裝是有害的。但以實際生活來看人們在社會 化的過程,這其實是必然要學習的。當我們成功地偽裝歡喜、傷感和焦慮,有時 也會真正的改變內在感受。

(三) 躲開

在很多場合,只有避開喚起情緒事件,才能減少自己爆發的情緒行為。這是 控制情緒最簡單的方法,當然,躲開不是最後的結果,而是給自己一個空間,暫 時跳離困境。情緒是人類生活中重要的一部份,有其獨特的內涵與運作方式。在 了解情緒時,要同時重視其四個成份:生理激動、主觀感受、認知評估和表達行 為,由這四部分交互作用形成情緒。在生活中,有不同認知基模的情緒基模,提 供快速的情緒反應(柯慈姍,2006)。

綜合以上各學者之情緒相關理論,因著觀點不同對於情緒有不同的論點。有 些是以生理先於心理來解釋情緒;有的則認為生理、心理都是導致情緒的緣由;

而有學者強調個體的認知評估過程與情緒的產生有其關連性;有學者卻是認為情 緒是經過制約和學習而產生。因此情緒和個體之生理、心理、認知及學習有一些

(27)

14

不同程度之相關性,都是足以解釋人類捉模不定的情緒產生因素,甚至提供探索 情緒之途徑。

參、情緒管理的基本內涵與重要性

一、情緒管理的基本內涵

情緒管理是什麼?其基本內涵是什麼?亞里斯多德說過:「任何人都會生 氣,這是很容易的,但要適時適所,用適當的方式對適當的對象恰如其分的表現 出來,則是相當困難的」(Goleman,1995)。因此情緒本身並不是問題,而是對 情緒的了解,以及情緒表現的方式、時機與地點是否恰當才是重點 (蔡秀玲、楊 智馨,1999)。每個人生活中都會有情緒產生,如何去面對、接受、處理,才是 讓情緒之於我們最重要的學習課題。

從國外學者們對於情緒管理都有不同定義及看法,將其看法分述如下:

Salovey 與 Mayer (1990) 認為情緒智力包含下面三種能力:監控自己和他人的感 覺和情緒、分別各種不同情緒的狀態、利用情緒傳達自己的訊息來引導自身的思 考與行動。

Goleman (1995) 歸納綜合 Salovey 對情緒智力與 Gardner 的人際智力,認為 情緒智力乃包含五種能力⑴認識自身情緒⑵妥善管理情緒⑶自我激勵⑷認知他人 情緒⑸人際關係的管理。Lazarus (1994) 則主張情緒管理與生活適應有密切關 係,每一個人都有表達情緒的能力,但不是每個人都有管理情緒的技巧。人類的 情緒有可塑性,後天的教育與環境的制約都可以改變情緒表達方式,並且可以提 升情緒管理能力 (黃伶如,2007)。Weisinger (1998) 認為情緒管理意旨了解情緒 並運用有效方法處理各種情境。因為情緒導因於思想的互動、生理的改變、外在 事件的行為,我們可以藉由管理這些構成要素來管理自己的情緒,然後嘗試調整 自己的情緒以便有效的思考,在使用問題解決方式配合最佳行動來解決該情境 (黃伶如,2007)。

國內學者江文慈 (1999) 認為情緒調整既是一種歷程也是一種能力。是指個 體監控評估與修正情緒之運作,使其對情緒情境有適當的反應、表達、改變、維 持、反省以及策略的運用,已達成個人內在情緒平衡和適當的社會互動目標。倪

(28)

15

靜貴 (1997) 則主張情緒管理是指對自己的情緒狀態有正確認知,並能適切加以 處理急躁的沮喪地及憤怒的負面情緒,轉化為平穩的開朗地及冷靜的正面情緒歷 程。蔡秀玲、楊智馨 (1999) 認為管理情緒是要能清楚自己當下的感受,認清引 發情緒的原因,再找出適當的方法表達情緒或紓解情緒。情緒管理三部曲⑴ WHAT 我現在有什麼情緒?⑵WHY 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緒?⑶HOW 如何有 效處理情緒?顏淑惠 (2000) 指出情緒管理是能正確的覺察自己與他人的情緒狀 態,能適度地運用理性表達情緒即能在認知行為上調適負面情緒,使自己與他人 身心勤於和諧狀態的能力。

綜合以上看法,情緒管理大致包括以下內涵:認知自己與他人的情緒能力、

情緒管理是可以靠學習而擁有的技巧和能力、能適當表達及紓解自己對自己和自 己對他人之情緒的能力、調適負面情緒進而轉化為正面情緒的能力。

二、情緒管理的重要性

情緒的表現是先天固有的能力,而情緒的管理則是後天學得的技巧,管理技 巧越是高明,行為目標越是容易達成。然而「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情緒存在 於人類生活的各個層面,如何適當的情緒管理是人生中重要的議題及一生要學習 的功課。就參考文獻(蔡秀玲、楊智馨,1999)從以下幾個觀點來說明情緒的重 要性。

(一) 情緒管理影響健康

情緒可激發人類的生理反應,例如:內分泌系統、神經傳導系統、免疫系統 等。醫學界已有研究證實,發現腦部與免疫系統中最活躍的化學物質,正好是情 緒中樞中數量最多的一種物質,進而影響個體生理的健康。

(二) 情緒管理影響精神狀態

生活中負面情緒會讓多數人變得悶悶不樂、具攻擊性、苦毒懷恨,干擾了原 先的心理狀態,如果沒有獲得妥善的處理或解決,便會囤積新理伺機而動,進而 可能誘發精神疾病。

(三) 情緒管理影響學業表現、工作

長期的情緒適應不良,個人的情緒沒有抒發的管道,還有可能影響到個人的 學業與工作表現。長期處在工作或學業壓力之下,沒有適時放鬆和轉換時便可能 引發不適應的行為反應,例如:注意力不集中、沒耐心、脾氣暴躁不安等,會影

(29)

16

響學習表現也會導致工作的怠卷或無力感。

肆、情緒管理相關理論

情緒管理相關理論包羅萬象,不勝枚舉,本研究只擇其中較為相關者,作一 個完整的分析、歸納,茲分為 (1) De Beauport 和 Diaz 情緒智力理論(De Beauport&Diaz, 1996);(2) Labouvie-Vief (1989) 情緒管理發展層次論(江文慈,

1999);(3)Salovey 和 Mayer (1990) 情緒智力理論(Mayer&Salovey, 1990);(4) Salovey 和 Mayer (1997) 修訂之情緒智力理論 (Mayer & Salovey, 1997);(5) Goleman 情緒智力理論 (Goleman, 1995);(6) Ellis 理情行為治療理論

(Rational-Emotive Therapy,簡稱 RET)(Ellis, 1992;1993);(7) Shapiro 情緒智 力理論研究(王春展,1999),說明如下:

一、De Beauport 和 Diaz 情緒智力理論

De Beauport 和 Diaz (1996) 從神經生理學觀點,認為情緒智力是一種可使個 體有適當感覺和欲望的智力,可分為情感、心情、激勵三部分,茲分述如下(謝 麗華,2013):

(一)情感智力

當個體對外在事物或情境有所愛好時,便能展現出受到對人、地、物、想 法或情境發展出親密感的能力。這種智力可使我們不成為情感的奴隸,可指引我 們將注意力或焦點轉換到另一個替代選擇上,才不會成為外在環境刺激的犧牲 品。

(二)心情智力

在情緒處於低潮或高潮時,能夠轉換心情的能力。心情智力接受正向的情 緒,也注意負向的情緒;注意情緒發生的心理原因,不忽略生理原因,使我們知 覺所有完全外在環境的事實,有助於健康和個人能力,並充實我們的生活。

(三)激勵智力

激勵智力是一種能讓自己體悟的情緒狀態,將現實生活的需要和欲望,轉化 為引導自己邁向成功的動力,並知道如何激勵自己以及指引自己生活的能力。良 好情緒智力,能善用心情智力來了解情緒感受和身心狀況,使每個情緒都能轉為

(30)

17

正向有益的,再經由情感智力和心情智力的交互作用,產生激勵智力,引導自己 的欲望轉向切實的行動達成目標。

二、Labouvie-Vief(1989) 情緒管理發展層次論

Labouvie-Vief (1989) 提出情緒管理發展的層次論,其從認知發展的觀點,

分析個體在快樂、生氣、悲傷及害怕等四種基本情緒的管理情形,將情緒管理之 發展分為如下四個層次(Labouvie-Vief, G., Hakim-Larson, J., Devoe, M., &

Choeberlein. S., 1989:279-299,引自江文慈,1999): (一) 前系統層次

在此層次,個體僅能部分瞭解社會情境或團體規則,情緒表達方式深受重要 他人影響,尚無法將個別行動狀態組織成單一的抽象系統,屬於自發性的調整。

(二) 系統內的層次

此層次是由社會語言、符號及規範所組成,為一單一的抽象系統;在此層個 體開始會採用一些心理策略(如遺忘)來控制情緒,但尚未有反省思考的能力,管 理策略的主要來源仍是個體的重要他人。

(三) 系統間層次

在此層次,個體已發展出抽象的相對概念(如自我與他人),惟對於各系統間 之互動與轉換,情緒管理策略仍嫌欠缺與僵化。

(四) 統整層次

在此層次,個體隨著自我調整的發展,運用情緒管理的策略愈趨成熟,能夠 統整更多的思想,並控制自己的情緒、接受自己情緒經驗的責任。

三、Salovey 和 Mayer (1990) 情緒智力理論

Mayer 和 Salovey(1990)認為情緒智力主要的功用在於評估、表達自己與 他人的情緒、對自己與他人的情緒做適當的調整、妥善的運用情緒。主要是著重 在情緒訊息處理的過程 (Salovey & Mayer, 1990;李雅怡,2003;林玉萍,

2005;張雅淳,2008),可分述如下:

(一) 情緒的評估與表達

焦點放在自己和他人的情緒,能覺察自我情緒,也就是有後設情緒的能力,

遇到外在刺激較能控制情緒,外顯行為表現也較恰當。在瞭解他人情緒的部分,

(31)

18

就是能敏察此時此刻的情緒,以同理心對待他人。同理心是一種設身處地,站在 他人立場,體會當事人的的心理歷程(張春興,1996)。簡而言之,情緒的評估 與表達指對自己和他人在語言和非語言方面的觀察,當個體產生情緒時,如何以 適當的方式表達,並且能夠設身處地的感受他人立場的同理心,表達出適當的情 緒反應,就是情緒智力的展現。

(二) 情緒的調節

情緒的調節是指一般人可以採取一些策略,調整自己的情緒和處理他人的情 緒反應。一個較能調整情緒的人,通常具有較佳的適應力,亦能因應他人的情緒 反應。情緒的調節包含了自身情緒調整和處理他人的情緒反應。在自身情緒調整 方面,當人們受外在刺激引起情緒反應時,能夠面對情緒、接納情緒並且妥善運 用策略,處理激起的情緒,緩解情緒壓力。在處理他人的情緒反應方面,是指影 響他人情緒,使之處於一種平衡狀態。不論在面對自身情緒或是他人情緒時,如 果能使情緒調整而達到平衡的狀態,即是情緒智力的表現。

(三) 情緒的運用

情緒在人際互動中會激勵動機,塑造建設性行為,但也會造成破壞性行為,

因此,情緒的妥善運用亦是情緒智力關鍵所在。情緒會影響一般人對事情的觀 感,因此情緒智力若能朝向積極面、妥善運用情緒的影響力,則可能有助於彈性 的計畫、創造思考、激發動機或是轉移注意力,當一般人因應情緒時,能先做彈 性的計畫,能運用創造思考能力解決問題,能先用思考判斷事情之輕重緩急,或 先轉移注意力以減少錯誤發生,則可以處理好事情或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四、Salovey 和 Mayer(1997) 修訂之情緒智力理論

Mayer 和 Salovey 於 1997 年再進一步修訂其理論,增加思考層面和調整情 緒的解釋。在思考方面,認為情緒可以促進理性思考,調整思考前後順序,引導 個體注意重要訊息,考慮以多元化、彈性觀點幫助思考;在調整情緒方面,是指 依情緒判斷訊息的能力、分析情緒的能力,監控管理人己的情緒,並進而調整正 負向的情緒,不壓抑或誇張傳達的訊息(江文慈,1997)。Mayer 和 Salovey

(1997)重新檢視後所提出之新的修正定義為四大主要領域,包括覺察情緒、運 用情緒以促進思考、理解情緒、管理情緒,分述如下(張雅淳,2008):

(一)覺察情緒--覺察、評量及表達情緒的能力。

(32)

19

(二)運用情緒以促進思考—使產生情緒以促進思考的能力。

(三)理解情緒--具備瞭解、分析及運用情緒知識的能力。

(四)管理情緒—能夠反省、調節及提昇情緒的能力。

從基本的感覺、知覺和情緒反應處理之心理歷程,到較高層的情緒意識與反 省性的情緒調整之心理整合的歷程,每一個層面均包含與情緒有關的四個代表性 的情緒能力,而每一種能力又包含自己與他人的情緒。其中「覺察情緒」在最底 層,「管理情緒」在最頂層,情緒智慧的運作始於「覺察情緒」。此外,「運用情 緒以促進思考」是運用情緒來強化認知,而其他三個領域則是以認知來領導情 緒,兩種心智歷程有所不同。再者,「理解情緒」的認知抽象及抽象推理之色彩 最濃,與傳統的智力相關最高;而「管理情緒」雖在最頂層,卻是認知體系與一 般人格體系的介面,必須平衡動機、情感和認知的因素,因此「管理情緒」的認 知成分會較「理解情緒」為少(黃曉雯,2006)。

五、Goleman 情緒智力理論

Goleman(1995)認為 EQ 的高低代表對情緒管理智慧與能力的優劣,他認 為判定 EQ 的高低可以依據下列五種能力向度做為參考依據(柯慈姍,2006)。

(一) 覺察自我情緒

能立即覺察自己的情緒,及了解情緒的來源,並能認知感覺與行為的差異。

(二) 妥善管理情緒

如何自我安慰、擺脫焦慮、灰暗或不安;能控制刺激情緒的根據;能忍受挫 折並懂得紓解壓力與忿怒。

(三) 自我激勵的能力

整頓情緒、克制衝動,讓自己專注於一項目標,增加注意力與創造力並保持 高度熱忱。成就任何事情都要靠情感的自制力、保持高度熱忱、克制衝動與延遲 滿足。

(四) 認知他人的情緒

同理心,懂得傾聽,從細微的訊息,觀察他人的需求。

(五)人際關係的管理

人際關係就是處理他人情緒的藝術。一個人際關係圓融的人,能夠理解並因 應他人的情緒。此種能力與一個人的人緣、領導能力、人際和諧程度有極大的關

(33)

20

連性(Goleman, 1995)。

六、Ellis 理情行為治療理論(Rational-Emotive Therapy,簡稱 RET)

理性情緒治療法的基本假設是情緒根源於我們的信念、評價與解釋,其學派 創始人 Albert Ellis (1992;1993)認為,人同時具有理性(rational)與非理性

(irrational)的特質,人們的情緒困擾乃源自於本身非理性的信念所致,此種非 理性的信念根源於早期不合邏輯的學習,或者受到父母與環境的影響,但是,我 們具有改變認知、情緒及行為的潛能。

Ellis 進一步提出 ABC 理論模式,來說明情緒困擾的原因及因應之道。A 是 指引發的事件(activating event),B 是個人抱持的信念系統(belief system),C 是情緒與行為的結果(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consequence)。也就是說,事件本 身(A)並非是情緒反應或行為後果(C)的原因,人們對事件的非理性信念

(B)才是引發情緒的真正主因。理情治療理論即藉著反駁(D,dispute)這些 會引起困擾的不合理想法,導引出更理性、更具建設性的認知效果(E,the effect of disputing),進而產生一種新的感覺(F,new feeling),表現出較適當的 情緒(李茂興,1996;Ellis, 1992;1993)。

Ellis(1994)主張我們有改變認知、情緒及行為的能力,應將非理性信念所 引發的負面情緒結果,予以分析、澄清,讓造成情緒困擾的發生頻率降至最低,

並使有利於身心健康的情緒發生的頻率增加。另一方面,情緒不會因為感覺被強 化及表達出來後就消失不見,而是需要去反駁那些引發負面情緒結果的非理性信 念,並努力將不實際、不成熟和絕對命令式的思考方式轉成實際、成熟、合乎邏 輯和講求證據的面向去思考和行動,對生活情境有較適當的情緒反應,以減少自 己非理性的信念,才能更加穩定情緒,更有計畫及效率做事,進而提升身心健康 與生活品質(林家進,2010)。

七、Shapiro 情緒智力理論研究

Shapiro(1997)認為現代社會中情緒智力重要性對於兒童更形明顯,肯定 情緒智力對於兒童的教導、人際關係和其他努力的應用效果,並提出擁有高情緒 智力對於人生成功有可能優於擁有高智商。Shapiro(1997)認為父母的教養方 式對於孩子的情緒智力會有深遠的重要影響,因此雙親的任何舉動都可能會影響 孩子的教養,雙親如果多加注意,縱使強調任何一項情緒智力的方面,都可能對

(34)

21

孩子造成滾雪球效果,愈變愈好(王春展,1999;林淑華,2002 )。

綜合以上多位學者之情緒管理相關理論看法,情緒管理是一種包含情感、心 情及促進思考的智力;也是能夠提升覺察、評估自我與他人情緒的能力;並且妥 善表達自我情緒的能力;能有效調節情緒以促進智力成長、達到自我目標的能 力;能改變個體認知、情緒及行為的能力。研究者將依據文獻將情緒管理分為以 下向度:

(一) 情緒覺察

覺察及辨識自己與他人的情緒是什麼?並了解影響情緒產生的原因。

(二) 情緒表達

運用語言與非語言表達自己情緒的能力,藉著表達情緒與外在環境進行互 動。

(三) 情緒調適

運用認知、分析、激勵及同理等方式調適自己及他人的情緒,並正向激勵 自我及掌控情緒,以確實的行動積極朝目標去努力。使身心處於平衡和諧的狀 態,進而維持利己利人的良好人際關係之發展。

第二節 人際關係的意涵與理論

「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看似繞口令的一段話卻深富意涵。

在人類組成的社會裡,從一出生開始就與周遭人、事、物發生關係,人們透過關 係以獲取最大利益 (馮淑惠,2011)。因此人際關係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普遍 受到大眾的重視與關注,培養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人一生要面對的重要課題之一。

壹、人際關係的意涵

人際關係有許多不同的定義與說法,國內外學者的看法如下:

國內學者朱敬先(1992)認為,人際關係是指人與人之間的心理關係和心理 距離,反映了個人或團體尋求滿足其社會需求的心理狀態。張春興 (1989) 指出 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的交互關係,人際關係的和諧與否在於個人處事待人的態 度與能力。陳皎眉 (1995) 認為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包括親情、友

(35)

22

情、愛情、同事之誼與朋友之義等。另外陳文昌、鍾玉英、奉春梅、周瑾、嚴炯 (2004) 則表示人際關係是人們在社會活動中所建立的人與人之間的社會心理關 係。

國外學者對人際關係的研究作定義(引自葉合倩,2007),Schutz(1973)認 為,人際關係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為了某種目的而產生的交互作用。Mayall

(1994),認為人際關係是社會互動的形式,是為了達到某種社會目的而形成的關 係。Argyle(1996)認為人際關係是在某一段時間裡與某人經常保持的社會接觸 (引自羅大峯,2010)。通常這種接觸不包含一些較表面的接觸,而是可能會存著一 種「依附」或「連結」的感覺。Heiman(2000),認為有意義的人際關係是奠定在 情感的交流,有意願分享彼此的想法、祕密、坦誠、開放的心和親密感的基礎上。

就個體需求角度來看,Maslow 指出人們有生理、安全、隸屬與愛、尊重及自我實 現等需求階段;而人際關係是指人們在基本的生理及安全需求得到滿足後,會進 而尋求愛與隸屬的需求,透過與人交往及良好親密互動之人際關係等方式來滿足 此需求(引自黃堅厚,1999)。社會學家 Cooley 認為個人是直接生活於群體中,

且與群體成員(家人、朋友等)有充分交往和親密的關係,這些自然的人際交往 即為人際關係(陳文昌等,2004)。

綜合以上國內外學者的說法,人際關係是 ⑴ 人與人(親人、朋友、同事 等)之間的關係。⑵ 人們為達某種目的,而彼此接觸互動的社會心理關係。⑶ 個人待人處事的能力與態度。⑷ 人與人之間之認知、情感、深入和親密的心理 交流。

貳、人際關係的重要性

人類是無法離群索居,當我們進入不同環境,與他人互動接觸時就會產生各 種不同的人際關係。而這些關係對人類的生活有正面也有負面的影響。影響層面 大的可至全體,層面小的則影響個人生命的成長。以下將「人際關係」的重要性 分述如下(王淑俐,2000;陳季綢,2009):

一、人際關係能增加生存機會

人類的發展就是幼兒成長期特別長,所以出生的頭幾年裡需要重要他人悉心 照料,否則單靠自己無法生存。之後仍有相當漫長的歲月需要他人保護與引導,

(36)

23

才能避開危險,平安生存。當人生面臨特殊狀況或天災人禍,如生病、貧窮、失 業、年老仍需靠各種人們組成的團體之互動得著扶持與幫助。

二、人際關係能滿足情感需求

俗話說:「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人們需要與人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樂,

以滿足心理上情感的基本需求。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若不能與人分享,就無法快樂 加倍、痛苦減半。許多人需要透過人際互動的付出、奉獻與回饋得到幸福與滿 足。

在人們組成的團體中,人與人的接觸彼此分享生活點滴,可以減輕孤獨寂寞 感,增加親密與安全之良好關係。

三、人際關係能促進心理健康

人際關係對個人心理與生理健康的影響很大,人際關係適應不良的個體,經 常會有挫折、焦慮、沮喪的負面情緒,而長期處於非理性想法裡容易導致心理疾 病,甚至無法正常生活。Adler 也指出「一個人必須被他人認為有用、有功能、

否則自卑隨即產生,以致行為產生偏差」。因此培養積極的人際關係才能擁有安 全感、自信心進而自我接納,並能健康愉快地享受人生。

四、人際關係能增進自我了解

每個人都不能離群索居,必須與群眾共處。從自己與別人互動過程裡更加認 識自我,藉由探索及溝通的過程中,以及由他人的回饋中逐漸發展出更健康的自 我形象。經由各種關係的人際互動,人們會更了解自己而形成獨特的自我概念。

五、人際關係促進工作成效

在講求「分工」的社會裡,任何工作或事情的完成需要團體合作,大家貢獻 所長、集思廣益來完成。所謂「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因此若沒有良好 的人際互動,就會成為完成事情的阻力;若人際關係良好和睦,將會是工作或事 情成功的重要因素。

參、人際關係的理論

人際關係涵蓋範圍廣泛,包括心理學、社會學、教育界及職場人事管理等極 受重視。因著研究方向不同,形成多元及見解不同的詮釋。以下僅針對其中幾位

(37)

24

學者的理論整理歸納後,茲分為 Sullivan 人際關係人格理論 (Sullivan, 1953;

Zimbardo, 1985);Schutz 人際關係三向度理論(引自劉永元,1988);社會交換 理論(Thibaut&Kelley, 1959);平衡理論(Heider, 1958);客體關係理論(蔡順 良,2014);Selman 的兒童友誼發展五階段 Selman(1979)等理論說明如下:

一、人際關係人格理論(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ersonality)

美國精神醫療學家 Sullivan 從社會心理學的觀點,提出了「人際關係人格 理論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ersonality)」,強調人格的形成,乃是人際關係交互 作用的結果。個體自出生後,就有想要獲得「人際安全 (interpersonal security)」

的衝動,當人際關係的安危受到威脅,讓個體產生不安全感時,焦慮性的緊張於 是發生,這個焦慮,就是個體行為的主要動力來源。個體為了避免或減低焦慮,

會利用種種的人際策略,使得自己在人際關係中獲得安全感、尊重或自我價值,

這些人際策略,就是人格形成的基礎(Sullivan, 1953;Zimbardo, 1985)。

基於此,Sullivan 主張,若要研究人格,必須在具有人際關係的社會情境 中,所以人格的研究單位是人際關係,而非個人(Corey, 1991)。從 Sullivan 的 人際關係人格理論來看,人格發展正常或失常的決定性因素,不在於個體的生理 病因或個人體質,而是形成於個體在社會環境裡的人際關係中(張春興,

1995)。

Sullivan 是在研究人格的過程中,發現人際關係在人格形成中的重要性,而 個體人際關係的產生,乃在於獲得「人際安全」,可見人格的發展,是個體在其 生活環境中,與他人持續不斷的互動調適歷程,個體自出生至青年期的人格發 展,即仰賴與他人有著良性的人際互動。因此,個體在各個發展階段,若能保有 健全的人際關係,對個體的人格發展將有巨大的影響 (黃鈺程,2004)。父母是孩 子社會化的開始,個體早期階段之人際互動僅限於父母,隨後會逐漸增加同儕及 親密關係的重要性(李佩怡,1999)。

二、Schutz 的人際關係三向度理論(Three-Dimensional Theory)

Schutz(1973)提出人際關係三向度理論,他主張每個人都有人際關係的需 要,這些人際關係的需要可以分為三類;即接納、控制和情感。不同需求類型的 人,會發展成不同的人際反應特色,且會隨時間而改變(引自劉永元,1988)。 茲分別敘述以上三種人際間的需求,如下 :

(38)

25

(一) 接納

接納是一種覺得自身重要有價值且被愛被關心的感覺。個體如果能被團體接 納,較不會感到孤寂。通常較少接納需求的人,常傾向於內向與退縮,也會與 人保持距離。另外有一種極端的人,是過分尋求別人的接納,會形成心理的不 滿足。因此,接納需求過與不及的人,都無法在人群中快樂自在。

(二) 控制

控制指個人在權力人際間影響立即權威之間作決定的過程。控制需求是從想 控制他人到被他人控制之間的一連續性需求。在人際互動的過程中,控制的需求 高低扮演著主導的角色。控制需求較高的人,競爭性較強。反之,控制需求較低 的人,較容易服從權威,然而兩者都無法擔負責任。因此,只有控制需求適當的 人,才能恰如其分的調整自身的角色。

(三) 情感

情感代表兩人間親密的情緒感覺,尤其指不同程度愛與恨的感受。情感太少 或極端渴求情感需求者,對愛與不被愛存有強烈的焦慮。薄情的人,常少談感情 事,脫離群體,對感情缺乏信心。多情的人,常借助他人對自身的喜歡,來減緩 自己內心的孤寂。因此,只有情感需求合宜的人,才能接受情感與接受別人的拒 絕,更能妥善處理人際關係(林淑華,2002)。

人是群體的動物,人際互動像一杯裝滿水的杯子,人與他人相處需要以上三 向度呈現平衡狀態,若不平衡,水則會溢出,人際關係就會出現問題。此外,適 度的接納、控制需求與合宜地表達情感並維持平衡,才是維持良好人際關係的方 法(林芝妘,2013)。

三、社會交換理論 (Social Exchange Theory)

Thibaut 和 Kelley(1959)認為人際互動的關係中有酬賞與成本的交換。酬 賞包括物質性的酬賞及能滿足對方心理需求的活動,此活動包括語言與非語言;

成本則是為了維持繼續的關係所必頇付出的時間、金錢與精力等。交往的過程中 因酬賞與成本相抵而得到正或負的結果。一個人是否有意願與這對象繼續互動下 去, 除上述的正負結果外,還要看這對象的「比較水準」及「其他選擇的比較 水準」(林芝妘,2013)。

「比較水準」是指個人從此一互動關係期望得到最少的成就。比較水準每個

(39)

26

人不同,從以往人際互動關係中得到較多愉快、成功經驗的人,其比較水準較 高;反之,經常經驗到失敗或不愉快的人,其比較水準較低。比較水準越高的 人,對當前的互動關係預期得到越多的結果。「其他選擇的比較水準」係指個人 預期從其他互動關係得到的最低結果。一個人是否會持續目前的人際關係,除了 看現今關係之酬賞與成本相抵之後的結果是否高於其比較水準外,還得視有無結 果高於當前關係的其他選擇存在。如果沒有其他更好的關係可供選擇,一個人可 能會持續安於一個不愉快的人際關係(李美枝,1991)。

四、平衡理論 (Balance Theory)

Heider(1958)以認知論觀點建立的「平衡理論」。是指透過某事物或人物 的交互作用,進而建立人際關係亦即一種人際間的平衡關係。人際關係除了自己 與別人之外,仍包含某件事或第三者。如果自己、別人或第三者之間的認知無法 獲得一致協調時,則彼此之間會出現不平衡的現象,阻礙人際關係健全和諧的發 展。Heider 以 P (person),O (other )和 X (attitde object),而構成 P-O-X 的系 統,三者互乘之後,所得乘積為正,代表人際關係和諧;反之,當乘積為負,則 代表人際關係的不和諧。當 P-O-X 系統呈現負或不平衡狀態時,負的關係有 趨於正的關係傾向。只要個人設法將不平衡的狀態導向平衡,則仍可保持良好的 關係。這種平衡關係將促進彼此的了解與相互的吸引力,否則將導致彼此的誤解 與關係的失調(林欽榮,2001)。所以平衡理論強調人際關係的良好與否,主要取 決於自己與別人之間對第三者的觀點是否一致(劉永元,1988)。如圖 2-2 Heider 的 P-O-X 模式圖。

圖 2-3 Heider 的 P-O-X 模式圖 資料來源:引自黃淑玲 (1995:26)。

P O

X

┼ 或 ─ ┼ 或 ─ (情境、第三人、其他事 物)

(對方、目標、人物) (自己、觀察者或行為者)

(40)

27

五、客體關係理論

「客體關係理論」源自精神分析理論,修正了 Freud 心性發展的理論,是人 際取向的心理治療理論。認為幼兒與母親建立的早期關係模式,將會反映到日後 的人際關係型態。客體關係是指一個人內在精神的人際關係模式,其核心概念是 相信人最終的目的是為了和另一個人保持關係。「客體」是一個與自體相對應的 概念,客體包括內在客體和外在客體。其假定是,自我與他人的關係型態一旦建 立,就會影響其日後的人際關係(邱珍琬,2012)。人們會去尋找符合過去已建 立過關係型態的關係。以下介紹幾位客體關係理論學者的理念。

Klein 提到「投射性認同」是一種防衛機轉,指的是嬰兒將自己內在自我無 法承受的(衝動、攻擊)投射到外在客體上,然後再內化該部分。在互動中又去 認同或控制其所投射的部分。個體如果因著內在之罪惡感而將對客體的攻擊轉而 對內攻擊,則產生重度憂鬱和失落狀態。Winnicott 強調適應環境的重要性。提 到涵容環境(無條件地接納)母親或治療師若能提供充分的安全感,嬰兒對於日後 經歷到挫折時較有挫折忍受力。提出「夠好的母親」觀點是對孩子成長階段滿足 其適切的需求,提醒照顧者只要做到 80%的好就好,不用過度完美。另外個體 的真我(內心小孩)與假我(社會我)需要均衡發展,如果假我過度發展將造成 親職化小孩,會影響個體長大後親密關係經營的困難。Fairbairn 論述焦點聚焦於

「依賴」在關係中的運作。外在客體的互動經驗對於兒童內在自我結構發展的影 響。central ego 經過客體茲養就會有「理想客體」這是被承認、被接納於意識自 覺的部分,不被接納的部分透過內化壓抑(防衛機轉)成為拒斥客體、失落客體

(位於潛意識裡)。這種內在世界的分裂是可以透過關懷、理解和挑戰讓內在不 那麼充滿衝突與分裂,使個體能真實地體驗自己感受、並且與他人互動。因此個 體早期適當教養即形成良好早期經驗,也會減少兒童內在結構的分裂,健康的自 我結構於是成就健康的個體。Kohut 提到自我客體,兒童早期透過自體客體關係 來滿足三個自戀需求:鏡映、理想化、孿生。若兒童的自體客體需求未被父母適 當的滿足,易形成自戀型人格(例如操控型的恐怖情人)。如果個體對客體或自

數據

圖  2-1 James-Lange theory of emotion (詹郎二氏情緒理論)  流程圖
圖  2-2 Cannon-Bard theory of emotion (坎巴二氏情緒理論)  流程圖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Emotional and Mental Health Needs of Gifted Students and the Main Categories of Emotional and Mental

(The Emotional and Mental Health Needs of Gifted Students and the Main Categories of Emotional and Mental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Fostering Children’s Whole-person

Key concepts :personal growth (family roles) , family relationship, family problems, social welfare system,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communication among family members,

The second question in this paper is raised from the first question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tructing Fo Guang Pure Land and the perspective of management beginning

Peppard, J.,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 in Financial Services”,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Vol. H.,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ubsequently, the relationship study about quality management culture, quality consciousness, service behavior and two type performances (subjective performance and relative

(1999), “Relationship Marketing and Data Quality Management," SAM Advanced Management Journal, Vol. (2004), “The Role of Multichannel Integration in Custo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