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5.填寫資本資料表,後續處理狀況說明,致謝與回饋。

5.填寫資本資料表,後續處理狀況說明,致謝與回饋。

最後,請研究參與者填寫基本資料表,並說明可能需要下一次訪談的狀況,及研 究後續資料處理方式,最後,邀請研究參與者針對當天的訪談進行回饋,並致謝。

6.書寫訪談札記

研究者於訪談結束之後,會盡快將當天訪談時的觀察、對訪談關係的評論與反省、

訪談內容對於研究目的可能有的貢獻,及其他訪談後的心得與感想以文字或錄音的方 式記錄下來,成為「訪談札記」。

7.第二次訪談

三位研究參與者當中有兩位進行過第二次訪談,不過,訪談過程除了協助研究者 澄清斷裂與曖昧、模糊的地方,並未出現新的敘說主題,因此分析時以第一次訪談的 逐字稿作為文本。在進行第二次訪談前,研究者會先請研究參與者閱讀前一次訪談的 逐字稿,並提出增刪、更正、澄清或修改的意見,一方面確定逐字稿謄寫正確,能反 映研究參與者的對其母職實踐歷程的敘說,另一方面也可以提示後續訪談的記憶。待 研究者與研究參與者對上一次訪談逐字稿達成共識之後,研究者才接著以預先設定的 訪談大綱進行半結構式訪談。兩位研究參與者的第二次訪談時間都未達1小時。

8.訪談時間與地點安排

每次訪談的時間與地點均配合研究參與者的方便,訪談地點的選擇,以安靜不被 打擾為原則。預計每位研究參與者至少訪談 1 次,每次訪談時間暫訂為120分鐘,並 會依研究資料的完備性及參與者的敘說意願而增減。

本來訪談說明時,約定一次訪談大約是120分鐘,我也依約每次都設了鬧鐘,不過,

鬧鐘響時,多數研究參與者沒有發現,這時,我會加以提醒,並尊重其繼續敘說的意 願決定暫停或繼續,最後,所有研究參與者都繼續,直到訪談完成。

訪談說明時,研究者告知在正式訪談之間或之後,研究參與者有想起什麼要告訴 研究者,可以打電話給研究者,如果是研究者有不清楚、不確定的地方需要研究參與 者補充說明或加以澄清的,研究者將會先徵詢研究參與者的同意,再進行電話訪問。

不過,後來主要以電子郵件為聯繫方式。每一位研究參與者接受訪談時,研究者都會 在訪談結束之前邀請研究參與者介紹認識而可能願意接受訪談的親人或朋友,再由研 究者一一電話邀請,並約定另一組訪談的時間與地點。

(三) 訪談時研究者抱持的態度

整個訪談過程,研究者將特別重視研究參與者對母職生活經驗發生經過的描述,

以及個人的感受、態度、想法與看法等資料的收集。由於研究者必須盡量深入研究參 與者內在的深層感受,研究者會以親和,接納和同理的態度面對研究參與者,訪談時 不但非常仔細傾聽受訪者的語言,也會努力注意研究研究參與者的非口語行為的意義。

即使研究者有為人母親的經驗,也會秉持著「化熟悉為新奇」的心態,隨時提醒自己 尋找否定的證據(negative evidence),不要一廂情願地只看見自己願意看到的事件

56

或聽到想聽的意見。

另外,研究者從事教職,為了避免「好為人師」的工作慣習形成訪談權力不對等,

妨礙訪談進行,研究者隨時提醒自己留意自己的角色與相對位置。訪談結束之後,研 究參與者如果很希望與我交換意見的,我會花一點時間就其感興趣部分提供一些教育 意見。

再者,研究者認同研究者與研究參與者是生命故事的共同參與和製造者,彼此之 間的先前理解(pre-understanding)會在敘說與問答的過程中得到溝通與反省,以共 同建立雙方都能夠理解的敘說資料,因此,訪談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它不是將在訪談 之前就已經存在的客觀事實挖掘出來,而是在不斷互動過程中創造新的意義(畢恆達,

1996),所以研究者在訪談過程中必須時時提醒自己維護研究者和研究參與者的相互主 體性,保持敏銳度與覺察力,不斷自我反省並經常檢視自己的想法和感覺,盡量避免 帶著預設及價值判斷,並且經常以發問、引導和挑戰的方式協助研究參與者澄清自己 的詮釋,而且,由於敘說是研究參與者自我歷史的敘說,無關乎道德,所以研究者對 研究參與者的故事將不作價值判斷,以便訪談過程不但能收集到資料,還能建立親密 的友伴關係。

(四) 訪談大綱

本研究希望針對母職實踐歷程收集到研究參與者豐富的敘說資料,因此,進行訪 談時會盡可能鼓勵研究參與者自由敘說。不過,為了增加研究者訪談時的專注力與敏 感度,也為了擬定訪談方向,本研究根據研究目的擬定下列訪談大綱。不過事前準備 的訪談大綱並不是用來限定實地訪談的,所以,雖然訪談都事先準備訪談大綱,但實 地訪談時,訪談大綱只是用來確立彼此對話的方向,方便研究者在研究參與者提出訪 談大綱條列的問題時加以追問,並不預期研究參與者按題回答,也不預期研究參與者 只能針對研究者提出來的問題進行敘說。訪談大綱內容說明於下:

1. 如果沒有家庭經濟上的考量,您還會就業嗎?為什麼?

2. 您覺得什麼樣的媽媽是好媽媽?您希望自己當一個什麼樣的媽媽?為什麼?

3. 又要工作,又要當媽媽,您如何讓自己成為心目中的好媽媽?

4. 在當媽媽的過程,有過什麼印象深刻的事嗎(最美好的時刻、最難熬的時刻)?

當時心情如何?

「發生了什麼事?」

「當時處於哪種狀況下?」

「有哪些人參與其中?」

「您當時採取了甚麼行動?」

「您對此事的想法和感受?」

5. 您覺得工作對您當媽媽有什麼正面、或負面影響嗎?

6.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您還會工作嗎?還會當媽媽嗎?

57

58

第三節 我,作為研究工具

對敘說探究而言,研究者就是研究工具。我,作為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不斷與 研究參與者,及協同研究同儕擦出互為主體的火花,她們的經驗已經不僅於她們的經 驗,還融入了我的意識與視野,因此,我有責任說明我的母職生活相關經驗。

一、從小爹疼、娘愛,雖逃過巨觀下的性別限制,卻能在核心家庭裡偏安

我,是父母極度渴望下出生來的孩子,住在鄉間,家庭雖然屬於勞動階級,但是 父母在工作上都以專業聞名。父親以現代父親自居,雖然威嚴,從來沒有處罰過我,

小時候最惡夢,哭醒時,總在爸爸懷裡。母親非常樂觀,很受人歡迎,小時候失學,

當了媽媽還努力求上進,我上大學時,都會抄聖經要我幫忙批閱,她說我是她的國語 老師,和她在一起,我有時候會搞不清楚誰依賴誰?我覺得她是很棒的媽媽,心胸寬 大,非常愛護子女,在我青春叛逆期時,常常成為我反抗規範的箭靶。不過,她從小 就會跟我搶著雞腿吃,我家難得有蘋果時,常常要聽她發落,一度讓我覺得很不可思 議,覺得她跟別人的媽媽不一樣,居然不是先為我著想?!不過,後來很慶幸這樣的 經驗,免得容易受教育暗示的我,成為母親後失去自我。

因為父母受祖父母重視,我雖然是女兒,在家族裡並不會被看輕。印象裡,有一 次父母在討論我的性別,媽媽覺得:「可惜她是女孩,再怎麼樣,以後還是得在家裡煮 飯、洗衣服」,父親雖然也有些無奈,但是他覺得也許事情沒有那麼悲觀。弟弟、妹妹 與我年齡相差有一段距離,加上我小時候很乖順,爸爸媽媽都會要求弟弟、妹妹以我 為榜樣,聽我的話,到現在,家裡有什麼事,我都還有發言的餘地。

二、婚後力主性別平等,但是巨觀框架突破慢;內化理想母職意識,吃盡苦頭 與先生戀愛結婚,基本上我認為夫妻都上班,本來家務、子女照顧就要分工,兩 人因為家務、親職投入期待差異,在生活上難免齟齬。但是,基本上,先生非常戀家,

在事業上有企圖心,雖然常常抓不到竅門,對我相當關心,對於我規劃的家庭活動都 樂於配合參與。

雖然就業,但是內化了「理想母親」形象,為人母親之初,在工作與母職之間,

我想盡辦法依照它們的迫切性編排我的時間,為了照顧孩子留職停薪。但是,在孩子 小時候,我常常痛恨自己不能在教養孩子時控制好情緒,也常常懊惱於無法達到專家 建言的要求,讓孩子變成「完美孩子」,老是擔心自己會變成失職的母親,卻也總是陷 入「母親」與「自我」角色的拉鋸。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有一次因為學生無預警停 課,我賺到半天空閒,那一天,為了到底要「早一點去托兒所接回小孩,讓孩子開心?」

還是要「自己找地方放鬆一下」,我在辦公室外面的樓梯不斷上上下下,心中翻攪不已,

引起其他同事關心,結果孩子已經比較大的女同事居然都理所當然地建議我「當然是 找地方自己放鬆一下」,讓我非常驚訝,不過也覺得非常溫暖,好像自己生完孩子以後 的所有工作與母職一肩扛的辛苦終於有人懂,有人體貼!那一天,我覺得自己被快速 充飽了電,趕快整理包包,就衝去托兒所接孩子一起出去玩(既顧全了孩子,也顧全

59

了自己!)。

遵循家庭計畫的理想,生了兩個孩子,本以為自己看了那麼多教養專書,又學了 專業的家庭教育,算是半個專家,應該可以比別人輕鬆育兒,卻沒想到孩子有自己的 心性,常常逸出我設定的常軌,讓我忍不住懷疑自己的育兒能力。愈是懷疑,愈是依 賴教養書籍,愈是依賴,愈是陷入自責與挫折,愈是陷入自責與挫折,愈是無法在面

遵循家庭計畫的理想,生了兩個孩子,本以為自己看了那麼多教養專書,又學了 專業的家庭教育,算是半個專家,應該可以比別人輕鬆育兒,卻沒想到孩子有自己的 心性,常常逸出我設定的常軌,讓我忍不住懷疑自己的育兒能力。愈是懷疑,愈是依 賴教養書籍,愈是依賴,愈是陷入自責與挫折,愈是陷入自責與挫折,愈是無法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