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在子女成年背影中,回首職業婦女的母職來時路― 中年職業婦女母職生活經驗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在子女成年背影中,回首職業婦女的母職來時路― 中年職業婦女母職生活經驗之研究"

Copied!
20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博士論文. 在子女成年背影中,回首職業婦女的母職來時路―. 中年職業婦女母職生活經驗之研究 In the Sight of Children’s Back as They Come of Age, Look Back Down the Path of Wowking Women Career Motherhood -. Research on Middle-aged Working Women's Motherhood Life Experiences. 指導教授:周麗端 博士 研 究 生:鄭忍嬌. 中華民國. 一〇二年. 七月.

(2) 謝誌 心,總是大的;心力,卻未必跟得上,這一回,還遠遠落在後面,落在連看都幾 乎看不見的地方,只能靠著細微的光影晃動,確定它…有在前進!之所以還能走到終 點,全因為貴人相助!! 指導教授周麗端老師是最重要的貴人,11 年前,因著她的鼓舞,才敢一腳跨進人 發所博士班。之後,工作、家庭纏身,論文研究走走停停,又常自作聰明而陷入瞎忙 的困境,幸好有她持續信任、包容與鼓勵,適時提點,耐心指導,還忍受無理的時間 逼迫,我才能走到今天這一步,謝謝周老師!唐先梅老師,不只幫我加油、打氣,還 針對論文發展提供具體而鉅細靡遺的意見;王叢桂老師精闢的提問與建議,讓論文研 究方向與立論基礎更明確;利翠珊老師敏銳的邏輯思辨幫助論文思慮更周延,鄭淑子 老師豐富的實務經驗幫助論文寫作方式更貼近生活,你們都是我的貴人,非常謝謝你 們! 同門好友是出力最多的貴人,小英姊姊、秀慧姊姊、玉敏一年前堅持拉著我進入 論文討論團隊,我才有機會走出迷茫的象牙塔,論文才能有路續的進度;秀慧姊姊的 積極激勵,每每挑醒我怠惰的神經;小英姊姊捨命一路相陪,在每一個關鍵時刻協助 我做好該做的事,在我喪氣時,寬心安慰,給我力量,我才有辦法走到最後,沒有她, 就沒有這一本論文!慶玲也是,因為有她,龐雜無章的論文才終於有了邏輯脈絡,一 路的關心與支持,更是支撐的力量!季瑤是另一個救援幫手,一通電話,放下自己的 論文來幫我,情義相挺,無話可說!還有許多同窗好友,在論文發展過程,提供寶貴 意見與建議,都是論文產出的動能,在此,誠摯地致謝! 家人是生活支持最多的貴人,不只長年忍受我對家庭責任的輕忽,還得承受研究 工作對家庭生活的干擾!在最後關頭,女兒育弦,一放假,二話不說,像個研究助理, 跟在我身邊隨時接受求救;兒子昱辰,高三了,還幫忙整理參考文獻;先生春來,幫 忙照料家庭不說,還為了提供研究參與者而到處奔走。因為有他們,我才能有今日! 此外,妹妹青宜、妹婿維國,在這一段時間幫忙分擔許多陪伴、照顧父親的責任;弟 弟幸宗與弟妹美麗幫忙料理父親的生活起居,我才能沒有後顧之憂;我的爸爸、媽媽, 一路支持我進修,從來不把我視為「潑出去的水」 ,時時提醒我關照健康與家庭,以我 為榮,雖然母親已回天家,她與父親永遠是我追求上進重要的力量!謝謝大家! 感謝服務學校成功高中支持我在職進修,忍受我上課、留職停薪帶來的困擾與麻 煩;長官王登方校長不斷給我關照與打氣;最佳工作夥伴靜慧,在教學工作上經常留 意到我的困窘而主動幫我分擔許多業務,家長會瑤芬及許多志工積極幫我尋找研究參 與者,幫我加油;家政輔導團隊的夥伴們分擔輔導團的工作,他們都是我的貴人,在 此一鞠躬表達我的謝忱! 教會裡的好姊妹淑純、淑媖,用快馬加鞭的速度幫忙整理逐字稿,論文才能及時 完成,妳們也是我的貴人,謝謝! 最後,如果不是有研究參與者,再好的研究構想都是枉然!因此,最最需要感謝 的是參與研究的職業婦女們,在熙熙攘攘的忙碌生活中,願意忍受陌生人闖入生命, -1-.

(3) 撥出寶貴時間,分享您們用生命經營出來的母職生活故事,才能成就這一本論文,在 此,致上我十二萬分的感謝! 還有 11 年來,在我生命中曾經留駐、離去的許多人,讓我對母職有一樣、不一樣 的體會,有一樣、不一樣看見的,都是我的貴人,也許,我們不曾認識,也許,我遺 忘了,都,感謝您! 出生,是生命的禮讚,生活,是造物主的祝福,在歷史時間的洪流中,我們都得 隨波逐流,按照基因的設立長大、變老,按照社會期待扮演人生角色,不過,我們也 是自由的,因為我們可以「選擇」 ,成就每一個人的與眾不同!在生命歷程的選擇當中, 我幸運地遇上這麼多貴人,謝謝大家當下選擇幫助我,成就這一本論文,感激不盡! 期待這樣的緣分能夠延續,我,有機會成為幫助大家的人!. -2-.

(4) 在子女成年背影中,回首職業婦女的母職來時路―. 中年職業婦女母職生活經驗之研究. 摘要 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是嗎?……有一群媽媽,不一樣!!! 她們是臺灣曾有過的中年媽媽中最富裕、教育程度最高的媽媽,更特別的是,她 們縱然結了婚,生了孩子,一邊幫孩子把屎把尿,一邊還是縱橫於職場,雙肩扛著工 作與母職雙重重擔,從來未曾卸下過!現在,她們的孩子長大了,成年了,個個要奔 向自己的人生,她們也即將走入人生下半場,望著孩子離去的背影,回首自己走過為 人母親的歲月,她們,會怎麼描述這一段人生? 她們的母職生活經驗,不只預告了她們的老年生活品質,關係著她們全家人的幸 福,也是臺灣生育率的探照燈!我,有幸恭逢其時,我想,為這一段特別,留下紀 錄!!! 三位中年職業婦女自願參與研究,娓娓敘說她們曾有過的母職生活故事,我,運 用生命歷程理論,串起她們的故事,梳理她們故事的脈絡,俯拾她們在框限環境中的 自主行動力。發現,她們不斷、不斷在跟環境磋商:包括改變工作狀況、開通工作資 源、訓練孩子生活能力;不斷、不斷在跟自己交戰:包括委屈自己來成就他人、違反 本性以借用先生手段、在艱困中堅持為孩子做特別的事、為了累積能量而留意自我照 顧;不斷、不斷在尋找在地資源組織「協同母職網」,就是要讓孩子受到周全的照顧, 穩妥地長大! 過程中,她們的時間必須以工作優先,母職則佔盡剩餘時間。稟持著不同程度的 修正式母職意識,她們在母職實踐之路,或爭取,或退讓,或逆命地前進,一路上, 生育時機、懷孕時的婚姻抉擇決定了母職生活的基調;經濟狀況、工作適穩、子女表 現、孩子留不留在身邊都牽動著她們的母職神經;她們與婆婆、先生、娘家、托育照 顧系統合縱、連橫,換手、接手子女照顧,以致於婆媳共居,夫妻共親職、娘家資源 引介、托育照顧可使用性糾纏著她們的母職經歷。在缺乏公共資源協助下,她們篳路 藍縷,一步一腳印,為的不是交換老年安養,只是為了完成照顧使命,體驗母職,經 驗本身,已然可貴!. 關鍵字:母職、中年、職業婦女、生命歷程理論、子女成年、生命圖表 i.

(5) Abstract Are all mothers the same under the heaven? ...... Are they? ...... A group of mothers are not the same!!! They are the most affluent and educated mothers among middle-aged mothers Taiwan have ever had. More particularly, even if they have got married and had children, while helping the children defecate and urine, they still worked in the workplaces simultaneously, bore the double burden of work and motherhood on their shoulders, which have never been removed! Now, their children have grown up, come of age. All of them are running toward their own life. They are also walking into the second half period of life. Looking at the sight of leaving children’s back, looking back on their own years of motherhood they have gone through, how will they describe this section of life? Their life experiences of motherhood not only herald the quality of life in their old age, relate their whole families’ well-being, but also are Taiwan's fertility searchlight! I have the honor to come upon the timing. I want to keep this passage in particular on record!!! Three middle-aged working women volunteer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study, narrating tirelessly their life stories of motherhood they had had. Making use of life course theory, I link their stories, cardie the qianmo of their story , and discover their agency in circumscribed environment. I found that they were constantly, constantly in consultation with the environment: including changes in working conditions, the opening of job resources, training children’s life skills. They were constantly, constantly conflict with themselves: including putting up with their own grievances to accomplish others, borrowing husbands’ means contrary to their nature, in difficulty persisting in doing something special for the children, in order to accumulate energy paying attention to self-care. They were constantly, constantly looking at local resource organization “collaborative motherhood network”. Their purpose is to make the children well taken care of, and steadily grow up! During the process they had to regard work as priorities. Motherhood fully occupied remaining time. Modifying motherhood consciousness on different levels, in the road of motherhood practice they may strive for, or yield, or defy fate to move forward. Along the way, marital choice of fertility timing and pregnancy determined the tone of motherhood life. Economic status, job fitness and stability, children’s performance, and whether the children remain beside them affected their motherhood nerves. They combined vertically, horizontally, changed hands with, and took over the care for their children with mother-in-laws, husbands, parents’ families, and childcare system so that mother-in-laws and daughter-in-laws lived together. Shared parenting between husbands and wives, introduction of their parent family resources, feasibility of childcare entangled their motherhood experience. In the absence of the assistance of public resources, they endured great hardships in pioneer work, step by step, not in order to exchange for old age nursing, just to complete the mission of caretaking, to experience motherhood. Experience itself is already valuable! Keywords: motherhood, middle-aged, working women, life course theory, children come of age, life chart ii.

(6) 目 章節 第一章. 錄 內容. 頁碼. 緒論~事情是這樣開始的….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初畫我想留下來的母職腳蹤. 12. 第三節 名詞界定. 13. 第二章. 文獻回顧~從前人努力中建構我的先前理解. 第一節 來回於微觀身份與鉅觀意識的「母職」. 15. 第二節 以生命歷程理論作為理論基礎. 17. 第三節 「母職」的社會建構與母親們的局內人觀點. 22. 第四節 職業婦女的自主行動力. 29. 第五節 職業婦女的母職生活連結. 31. 第六節 職業婦女的母職時機與生活轉折. 41. 第七節 中年職業婦女的母職生活經驗. 45. 第三章. 研究方法~我在研究方法上的選擇.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選擇. 47. 第二節 研究設計. 51. 第三節 我,作為研究工具. 58. 第四節 文本資料分析. 60. 第五節 研究的可信度、有效性與研究倫理. 66. I.

(7) 第四章. 研究結果~看我找到了什麼!. 第一節 傲玉的母職生命故事. 69. 母職生活重要事件. 69. 生命圖表. 70. 生命故事. 71. 抽取故事中的脈絡主軸. 74. (一)勇闖母職經驗世界的意識脈絡. 74. (二)闖入母職世界後的生活轉變經驗脈絡 (轉折關鍵主題). 76. (三)面對母職挑戰的自主行動力. 94. 闖過之後的選擇. 96. 第二節 井淑的母職生命故事. 97. 母職生活重要事件. 97. 生命圖表. 98. 生命故事. 99. 抽取故事中的脈絡主軸. 102. (一)勇闖母職經驗世界的意識脈絡. 102. (二)闖入母職世界後的生活轉變經驗脈絡(轉折關鍵主題). 103. (三) 闖入母職世界後的生活持續經驗脈絡. 120. (四)面對母職挑戰的自主行動力. 121. 闖過之後的選擇…. 122. 第三節 勁嫣的母職生命故事. 123. 母職生活重要事件. 123. 生命圖表. 124 II.

(8) 第五章. 生命故事. 125. 抽取故事中的脈絡主軸. 128. (一)勇闖母職經驗世界的意識脈絡. 128. (二)闖入母職世界後的生活轉變經驗脈絡 轉折關鍵主題. 130. (三)闖入母職世界後的生活持續經驗脈絡. 146. (四)面對母職挑戰的自主行動力. 151. 闖過之後的選擇~. 154. 結論與建議~我的果,給出的實. 第一節 結論. 157. 第二節 研究貢獻. 167. 第三節 建議. 168. 第四節 研究限制與反思. 173.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76. 英文部分. 181. 附錄 附錄一. 中年職業婦女母職生活經驗研究之訪談邀約. 185. 附錄二. 訪談請求時間地點安排的信函. 186. 附錄三. 研究參與同意書. 187. 附錄四. 中年職業婦女母職經驗之研究訪談參與者基本資料表. 190. 附錄五. 中年世代職業婦女母職經驗之研究訪談大綱與流程. 191. 附錄六. 訪談心得範例. 192. 附錄七. 檢閱逐字稿邀請信. 193. III.

(9) 圖次 圖 3-1 生命圖表. 57. 圖 3-2 研究架構圖. 64. 圖 4-1 傲玉的生命圖表. 70. 圖 4-2 井淑的生命圖表. 98. 圖 4-3 勁嫣的生命圖表. 124. 表次 表 1-1 我國年滿 15 歲以上人口年齡別教育程度結構(女). 3. 表 1-2 臺灣 22-39 歲有偶婦女平均子女數及理想子女數之變化,1965-2004. 6. 表 1-3 15 歲以上已婚女性之生育子女數―按教育程度分. 7. 表 3-1 三位研究參與者初階認識. 53. IV.

(10) 第一章. 緒論~事情是這樣開始的…. 學期末,趕交成績的時刻又來了,看著層層疊疊的學生作業,心裡盤算著要怎麼 擠出足夠的時間來改完這些作業,才能來得及統計成績?!也不知道是誰說的: 「時間 就跟女人的胸部一樣,擠一擠就有!」說得可真輕鬆,可是,我怎麼就是覺得很難, 不管是要擠出胸部,還是擠出時間!!想來,說這句話的人八成沒當過職業婦女,尤 其是已經當人家媽媽的職業婦女!!!一邊犯嘀咕著,一邊下意識地抬起頭,看看一 直安靜地掛在辦公室牆上的時鐘,哇!六點半了,今天答應孩子要回家做晚飯的,趕 緊抓了兩班的作業塞進包包,胡亂收拾一下桌面,衝到捷運站,準備回家當個「好」 媽媽!!!!.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咦?!為什麼我會想要當個「好」媽媽呢?什麼樣的媽媽可以稱得上「好」媽媽? 什麼是大家心目中的「好」媽媽?對職業婦女而言,根本不可能像過去的家庭主婦一 樣,隨時都在孩子身邊照顧孩子,這會使得職業婦女心目中的「好」媽媽不同於過去 的家庭主婦嗎?在必須外出工作的前提下,這些職業婦女,是如何實踐其心目中的好 媽媽角色的?特別是,受過大專以上教育程度的媽媽,對於就業,不再單純只是為了 「貼補家用」 ,而是想貢獻所學、發揮能力,實踐生涯抱負,因此,即便再辛苦,也堅 持持續全職就業,這樣的職業婦女又是如何在外出工作的前提下實踐母職的呢?當走 過最辛苦的育兒階段,好不容易將孩子拉拔長大,在孩子成年的背影中,回首當職業 婦女的母職來時路,會怎麼描繪這段母職生活經驗呢?. 一、因為一路當職業婦女,想為工作前提下的母職生活經驗留下痕跡 自從生了孩子,為了一邊工作,一邊還能當個「好」媽媽,我可以說是想盡辦法 在激發自我效能,腦袋瓜子幾乎隨時都在盤算著工作與孩子的事,想著下一件事要做 什麼?要怎麼一個時間同時做很多事?怎麼把兩個孩子都照顧得周全又能兼顧工作上 的專業發展?在過程中,常常需要動用到許多資源,也常常試圖尋找更多資源,還常 常得和許多人進行磋商,特別是孩子小的時候,覺得自己好像脹紅了臉的八爪魚,要 使盡力氣才能勉強抓住想抓住的每一個,已經抓得很辛苦了,再遇上突發事件,或是 孩子使勁想「逸出常軌」時,心中的焦急、惶恐與交戰,真是會叫人抓狂! 不過,現在走過來了,慶幸自己沒有放棄過工作而能實現生涯抱負,也發現雖然 過程紛紛擾擾,提心吊膽,孩子還是順利長大,現在不只可以處理好自己的事,需要 時還可以成為我的依靠!此時,回頭看看自己曾經有過的情感與感動,深深覺得這一 1.

(11) 段生命過得很精彩,很有成就感!而且比起過去陷在生活困境當下時的徬徨與茫然, 更有幾分過來人的透徹、淡定與豁然,不管是在工作上或是對於孩子的表現,都比較 可以輕易地分辨出什麼時候該上緊發條,什麼時候可以處之泰然!不知道,和我大概 同年代的中年職業婦女們,母職生活經驗是不是也跟我一樣?我們是否有著類似的生 活挑戰?面對這些生活挑戰,她們又是如何展現自主行動力呢?走過之後,她們又是 如何看待她們在母職實踐歷程中的生活經驗呢?!. 二、社會變遷,突顯中年職業婦女生活經驗研究的重要性 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世界主要國家隨著生活安定,經濟快速發展而導致社會變遷。 對於身處此變遷的當代中年世代,Willis 和 Reid(1999)估計 1990 年至 2015 年間, 年齡介於 45 到 64 歲之人口群將增加 72%。這群人是有史以來達到中年之世代群中, 受過最好的教育,而且是最富裕的人,Willis 和 Reid 認為:這一個事實正改變著美 國人對中年這個生命階段的重要性與意義的觀點,顯示因為經濟、教育條件的提升, 當代中年人正在改變大家對中年世代的認知。 回觀臺灣,當代中年女性也同樣身處社會快速變遷中。首先,在經濟發展方面, 1950 年代之前,臺灣經濟發展以農業為主,之後推行一連串土地改革政策,提高了傳 統農業的生產力,經濟發展進入「以農業培植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階段。到了 1960 年代,以過剩的輕工業產品代替農產品為外銷主力,設置了加工出口區,發展勞力密 集產業,不只創造了臺灣的經濟起飛,也使得大量年輕女性湧入工廠,投身勞動力市 場並集中於製造業。1970 年代,全球經歷兩次石油危機,政府積極將輕工業轉型為重 工業及服務業因應。1990 年代,臺灣經濟發展致力於低耗能、低污染以及高附加價值 產業的發展,並設置了科學園區,營造高科技產業的發展環境。之後,為了因應全球 化風潮,政府實施自由化與民營化政策。到 2002 年,臺灣加入 WTO 之後,政府改為 致力於潛藏高附加價值的商業應用模式的推廣(張玉山,民 102)。 在這樣的經濟社會變遷的發展脈絡中可以發現:當代中年女性,基本上處於經濟 發展欣欣向榮的時代,因為經濟發展,女性被大力鼓吹就業,女性的勞動參與率從民 國 67 年的 39.13%,到民國 101 年已經提升到 50.19%,其中,有偶女性的就業率也從 1980 年的 33.23%,到 2012 年提升到 49.05%。這使得當代中年女性的工作經驗非常不 同於過去其他世代的女性。她們不再像她們的母親一樣,主要工作經驗是在住家附近 操持農業生產,而是必須離家到勞動力市場從事薪資賺取工作,這勢必使得她們的生 活經驗非常迴異於過去世代的女性。 從國人平均每人所得來看,在 1952 年時,平均每人所得只有 2,127 元,到 1971 年時,平均每人所得已有 16,777 元;到 1990 年時,達 227,244 元;到 2011 年時,已 高達 523,317 元。整體而言,60 年間,我國平均每人所得成長了 246.04 倍,由此可見, 經濟發展全面提升了國人的平均所得,而這一代中年女性比起過去任何世代的女性都 要積極投入勞動力市場,這使得她們比過去的任何世代更有機會經濟獨立,有機會成 2.

(12) 為比過去任何世代的母親都要富裕的母親。 在教育方面,吳慧瑛(2007)的研究發現:在 1930-1939 和 1940-1949 年出生的女 性,姊姊往往藉由結婚或是工作,提早離家以減輕家中的負擔,並將家中的資源留給 弟弟妹妹。出生於 1950-1959 年的女性就沒有這種現象,姊姊已經和弟妹共享家庭資 源,成為家庭資源的競爭者。之所以會有這種差異現象,主要是因為 1946 年臺灣省政 府在各鄉鎮設立「強迫入學委員會」,宣導及督促適齡國民入學,所以 1950-1959 出生 的女性也都可以入學就讀。到了 1968 年「九年義務教育」正式開辦,更使得臺灣女性 受中等教育的機會與男性均等而提升其教育程度。此外,在高等教育方面,1949 年政 府初到臺灣時,高等教育機構只有 9 所,學生人數合計 1 萬餘人,社會上僅有少數菁 英可以接受高等教育。到了 1960 年代,隨著政治穩定,經濟快速起飛,迫切需要技術 人力,專科學校設立蔚為風潮,使得 1973 年新設學校達 62 所。1987 年宣佈解嚴,帶 動社會民主自由意識,且當時國內經濟持續成長,國民在收入及生活素質明顯提升下, 對高等教育參與及需求的意願提升,大學校院數量再次大量增加(黃啟倫,2006;吳 佾其,2013),至 2012 年止,臺灣大專校院校數已增至 162 所(不含宗教研修學院、 軍警學校及空大) ,其中大學 120 所、獨立學院 28 所、專科學校 14 所(教育部,民 102) 。 這使得受過大專以上教育者,從 1978 年的 8.0%上升到 1986 年的 11.73%(大約是民國 55 年出生者 20 歲專科畢業的年份) ,到 2012 年再上升到 39.45%(內政部戶政司,2012), 這對當代中年女性教育程度的提升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從 1930-39、1940-49、1950-59、1960-69、1970-1979 五個世代的母親的教育程度 比較可以發現:母親們的教育程度從 1930-39 出生世代的 5.04 年,到了 1970-79 出生 世代已逐漸提升為 12.91 年(吳慧瑛,2007),不只反映了台灣教育水準的提升,也顯 現當代中年女性在受教機會男、女均等的教育發展脈絡下,成為臺灣有史以來教育程 度最高的中年女性。這從表 1-1 也可以獲得印證。例如:擁有高中、大專以上教育程 度者,65 歲以上的女性,分別只有 7.09%與 4.61%,50-64 歲的女性分別快速提升到 26.97%與 17.23%,45-49 歲以上的女性分別再提升到 41.56%與 28.56%,40-44 歲的 女性更分別提升到 42.64%與 40.27%,這除了顯示臺灣女性的教育程度隨著時代演進 不斷提升以外,也顯示當代中年女性乃教育程度最高的一代中年世代。 表表 四1-1 ~三 、 我 國 年 滿 15歲 以 上 人 口 年 齡 別 教 育 程 度 結 構 ( 女 性 ) 民國 100 年底. 單位:%. 識 字 年齡別. 總計. 合計. 大專以上 小計. 研究所. 大學. 高中(職) 專科①. (含 專 科 前 三 年 ). 國(初) 中. 國小. 自修. 100.00 96.76 36.40 3.82 21.25 11.33 30.80 12.70 16.38 總計 100.00 99.98 58.26 5.34 41.26 11.66 35.04 5.72 0.93 15-34歲 100.00 99.99 22.82 22.01 0.80 66.87 9.40 0.90 15-19歲 100.00 99.99 73.34 3.49 62.76 7.09 24.34 2.18 0.13 20-24歲 100.00 99.98 71.10 8.56 49.69 12.84 23.51 4.39 0.97 25-29歲 100.00 99.95 62.74 8.04 32.32 22.39 28.88 6.76 1.53 30-34歲 100.00 99.89 40.55 5.59 16.58 18.37 40.01 16.30 2.99 35-49歲 100.00 99.92 53.14 7.34 22.45 23.34 35.81 9.60 1.34 35-39歲 100.00 99.90 40.27 5.82 15.85 18.59 42.64 15.03 1.94 40-44歲 100.00 99.84 28.56 3.67 11.57 13.33 41.56 24.06 5.62 45-49歲 100.00 98.29 17.23 1.49 8.12 7.63 26.97 20.74 33.06 50-64歲 100.00 99.44 20.69 2.06 9.21 9.42 34.84 28.50 15.28 50-54歲 100.00 98.43 16.34 1.27 7.78 7.29 25.81 17.46 38.54 55-59歲 100.00 96.38 13.23 0.93 6.92 5.38 16.71 13.50 52.36 60-64歲 100.00 79.20 4.61 0.24 2.30 2.07 7.09 9.10 55.44 65歲以上 3 資料來源:本部戶政司。 說 明:同表四~一。 資料來源:內政部戶政司(2012)。內政部統計通報―102 年第 14 週。. 0.48 0.01 0.00 0.00 0.01 0.02 0.03 0.03 0.03 0.04 0.29 0.12 0.28 0.58 2.96. 不識字 3.24 0.02 0.01 0.01 0.02 0.05 0.11 0.08 0.10 0.16 1.71 0.56 1.57 3.62 20.80.

(13) 比照 Willis 和 Reid 的看法,當代中年女性也是臺灣有史以來的中年世代群中最富 裕,教育程度最好的一群女性,因此,這個事實也可能會改變臺灣人對臺灣女性中年 這個生命階段的重要性與意義的觀點,尤其,外出就業乃當代中年女性最特殊的生命 經驗,這使得當代中年職業婦女的生活經驗研究深具價值。過去,臺灣在這一方面的 研究非常少,只限於中年職業婦女的發展任務(陳彥蕙,1993) ;中年職業婦女的工作 投入(黃英忠,黃瓊慧,1997) ;中年女性教師的母職與教職經驗之滲透與反思(吳怡 慧,2008);及相對於其他世代,中年已婚婦女的就業選擇(潘淑滿,2005),實在有 必要擴展中年女性生活經驗研究的議題與範圍。. 三、預見女性老年生活品質,選擇當代中年母職生活經驗為研究議題 根據統計,國人女性的平均餘命愈來愈長:1950 年時,女性零歲平均餘命只有 55.69 歲,到了 2011 年,女性零歲平均餘命延長到 82.60 歲(內政部統計處,2013) ,整整多 出將近 27 歲。其中,如果以張春興(1983)的界定,40-64 歲是中年期,65 歲以後稱 為老年期,顯示未來女性處於老年階段的歲月愈來愈長,這使得老年階段的生活品質 愈來愈受到重視。 Erikson 認為,中年階段是人們度過人生的第七個常態危機-「創生性」 (generativity) 對「停滯」 (stagnation)的時期。個體若發展順利,將會發展出「關懷」的德行,成為 一個富創造力、生產力與照顧能力,能熱愛家庭、提攜後進的人,並能順利進入老年 階段;如果沒有找到創生性的抒發管道,個體將會變得專注於自己、放縱、或者死氣 沈沈,而且會將不好的發展結果帶入老年期,影響老年時期的發展。而創生性可以透 過成為父母或祖(外祖)父母來表現,亦可透過教導或師徒傳授、生產性或創造力、 以及自我傳衍或自我發展等方式(Papalia, Olds, Feldman, 2002)。以這樣的觀點看來: 母職正是中年階段母親可藉以展現創生性的管道,而母親們對它的評價不只影響中年 階段,也會延伸到老年生活。再以家庭系統觀點來看,任何一個家人的發展狀況,都 會影響到其他家人,女性,又承擔較多「情感工作」的責任(Hochschild and Machung, 1990) ,這使得中年世代母親對自己母職生活經驗的理解與詮釋,不但可能主導其中年、 老年的生活品質,還可能影響到家庭裡的家人關係而影響到整個家庭的發展。加上, 當代的中年女性即將進入老年階段,使得現在在她們走過育兒階段之後,對其母職生 活經驗的評價成為刻不容緩的研究議題,因此,在眾多中年職業婦女的生活經驗中, 本研究選擇「母職生活經驗」作為研究議題。. 四、關注就業對中年職業婦女母職生活經驗的歷程性影響 就業,對職業婦女本身,或是對職業婦女母職的影響,過去國內外研究主要採角 色耗竭(role exhausted)取向,因而發現有許多壞處。首先,國外的研究發現:母親就 4.

(14) 業會導致工作與家庭衝突、過重的角色負荷和多重承諾而產生身心壓力問題,工作和 家庭的衝突又與負面健康結果有關,例如:會導致職業婦女沮喪、身心煎熬、情緒不 佳,在家庭方面,導致家庭福祉降低,出現破壞性的親子關係、婚姻和子女關係的問 題等(Noor, 2002; Perry-Jenkins, Repetti, & Crouter,2000; Hewitt, Baxter & Western,2006; Susan Roxburgh,2012)。國內的研究則發現:已婚職業婦女普遍承受相當多的生活壓力, 其中,以角色負荷過重及子女的教養問題最令她們感到棘手,且生活壓力會讓職業婦 女覺得分身乏術,並影響其身心健康(鄭忍嬌、陳皎眉,1994;吳明燁,1998) 。對中 年母親而言,職業婦女對工作的投入程度頗高,使得她們承受雙重角色壓力的程度還 是相當高(黃英忠,黃瓊慧,1997) 。再者,兼顧工作與母職還會讓就業母親的母職與 自我需求產生衝突:首先,會影響母親生理需求滿足與增加負面情緒,例如:睡眠時 間不足、容易感到身心壓力與疲勞;照顧子女帶來的情緒壓力時常讓媽媽難以負荷; 其次,會擠壓母親的社交與休閒時間;對於想要進修成長的媽媽,常常因為無人分攤 養育的重任,又不放心子女單獨在家,只好作罷;最後,母職會與工作角色的自我實 現產生衝突,使得職業婦女為了調適母職與工作角色的雙重壓力,只好降低工作要求, 或是找一個工時彈性卻不一定是自己有興趣的工作(謝美娥,2009)。 除了角色耗竭取向,過去對職業婦女兼顧工作與母職,也有人採角色擴展(role enhancement)取向,因而強調就業不管對職業婦女本身,或是對職業婦女的家庭,都 有許多好處:不只確保婦女經濟獨立,可以供應給她們的家庭,雙收入家庭實際上也 被研究發現對免於貧窮有更好的保護力(Sani & Quaranta, 2004) 。而且,讓她們成為子 女的角色楷模,並提升母親的自尊心(Monroe & Tiller, 2001),生完孩子之後也比較不會 沮喪、煩躁不安,婚姻親密感也比較不會降低(Pistrang,1984)。 另一方面,由於兼顧工作與母職對身心健康的研究結果不一致,有的學者試圖透 過回顧研究,證實就業與母親身心健康的關係,例如,Klumb & Lampert(2004)回顧 了 161 篇研究之後,發現不管在心理困擾方面、一般身體發病率方面、心血管疾病危 險和疾病、或是死亡率方面,有薪就業對婦女的身心健康都沒有不良的影響。除此之 外,也有許多研究致力於中間變項的研究,發現如果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好,從事的工 作主控性比較高,沮喪感就會比較少(Susan Roxburgh,2012);如果對工作抱有積極態度, 或是能增加從同事和主管而來的社會支持,就業就會促進已婚婦女的健康 (Repetti, Matthews, & Waldron,1989)。 看來,就業對職業婦女本身及其母職生活經驗可能同時存在著正面與負面影響, 也就是說, 「角色耗竭」與「角色擴展」取向都有其解釋力,其中,如果職業婦女本身 的工作動機比較強;家庭的經濟狀況比較好;從事工作的主控性比較高,在工作場域 比較可以獲得來自同事、主管的社會支持,就會緩和負面影響的傷害,甚至促進正面 影響。不過,由於上述研究多數並非針對中年職業婦女,這使得就業對中年職業婦女 母職生活經驗的影響還有待釐清。另一方面,過去的研究幾乎都是橫斷性的研究,忽 略就業對母職生活經驗的影響,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演而有所不同,因此,本研究將 關注的是中年職業婦女從孕育孩子到子女成年的整個育兒階段的母職生活經驗,並特 5.

(15) 別留意就業對中年職業婦女母職生活經驗的歷程性影響。. 五、鼓勵生育,先瞭解職業婦女母職過來人的生育價值 對於高勞動參與率對生育率的影響,許多學者發現有負面影響(Becker,1991; Barber,2001;Esping-Adersen,2010),例如:墨西哥的研究就發現:因為養育文化跟 不上就業與生育科技的進步,受困於工作與母職雙重壓力,大部分都會區的墨西哥婦 女,特別是較年輕和教育程度較高的婦女,非常警覺於投入孩子教育和撫育的成本, 因此會採取限制生育的行動,包括使用避孕藥,以控制他們的家庭大小(Garcia and Oliveira,1997)。但是,在北歐,近年卻發現婦女同時有著高勞動參與率與高生育率, 以挪威為例,之所以在高的勞動參與率之下,仍然有高的生育率,是因為工作契約容 許就業母親在工作期間仍然可以花費大量的時間與孩子相處,而其措施包括:獲得穩 定、非邊緣化的兼職工作和慷慨的育嬰假或子女照顧假(Ellings/Eter And Ronsen,1996), 可見,高勞動參與率之所以造成低生育率,不是源自婦女勞動參與率提高之後,不再 認同生育的價值,而是在制度使其無法兼顧工作與母職情境下,職業婦女理性的選擇。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2006a)的調查發現:臺灣地區 65 歲以下有配偶及曾有配偶 的人口當中,有高達 97.2%的人認為婚後應該生育子女,顯示「生育子女」仍是臺灣 夫妻結婚以後的「主流意識」。而且,從表 1-2「歷年來臺灣 22-39 歲有偶婦女平均生 育子女數及理想子女數之變化」看來,雖然平均生育子女數及理想子女數基本上都是 逐年下降的,但是,到 2004 年,理想子女數還有 2.1 個,等於人口替代率,平均生育 子女數卻只有 1.8 個,已低於替代率,而且兩者之間從 1992 年之後,一直存在著「期 望落差」 ,也就是實際平均生育子女數低於理想子女數,印證臺灣女性不是在意識上不 認同生育價值,而是在行為上做出了「延育、少育」的選擇。 表 1-2. 臺灣 22-39 歲有偶婦女平均子女數及理想子女數之變化,1965-2004. 資料來源:孫得雄(2009) 。臺灣少子女化的前因後果。社區發展季刊,125,45-55。. 至於不同教育程度的女性的平均生育子女數,從表 1-3 可以發現:擁有大專以上 教育程度的母親,生育的子女數最少,而且從 1990 年以來,一直都不到兩個,這提醒 6.

(16) 我們要特別關注這些高參與勞動力市場的母親,在其母職生活經驗中展現的生育價值 及生育選擇。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人類的經驗向來透過代間傳承傳給下一代,尤其是 擁有大專以上教育程度的母親,擁有較多資源,在社會變遷過程中通常較早體認到傳 統價值與現代生活需求的不一致而展現出有別於過去的選擇,也比較有發言權,特別 是走過之後,以過來人身分的論述,更使得她們在工作前提下的母職生命經驗的論述 更具示範性與說服力,可能影響其他階層或下一代女性就業與生育的選擇,這對目前 亟欲提昇女性勞動參率與生育率的臺灣社會而言,相形便成為具有迫切性的研究議 題。 表 1-3 15 歲以上已婚女性之生育子女數-按教育程度分.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2010)。婦女生育與就業調查。2013.07.11.取自 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28915&ctNode=3303&mp=1. Saniy 和 Quarantaz(2004)認為:在婦女就業是必要的前提下,工作與生育是雙重 問題的,一方面,在生育期望值和實際值之間一直以來有著落差:婦女有系統地生育 比她們期望的子女數還要少的孩子。另一方面,人口年齡結構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 生育率低於替代率,在勞動年齡的人口正逐漸變少的狀況下,工作與家庭的衝突是亟 待學術界關注的議題。可見,瞭解當代職業婦女的母職生活經驗,對提振國家生育率 的政策制訂有一定的重要性。. 六、選擇持續就業而勞動、母職參與程度最高的中年女性參與研究 雖然臺灣經濟發展提升了女性的勞動參與率,不過,伊慶春、簡文吟(2001)的 研究發現:在婚前有就業經驗的婦女中,有 29.3%及 10.1%的女性會在結婚及生育階段 退出勞動力市場,另外有 43.7%的女性會持續就業。在持續就業的職業婦女中,因為 其就業轉換方式,可以分成三種類型,其中, 「持續正式全職就業」的婦女教育程度最 高,個人工作動機最強,性別角色態度最傾向現代化。第二類是「持續非正式或持續 兼職就業」型態,這些婦女平均年齡最年長,教育程度最低,工作動機是三組中相對 最低的,性別角色態度也傾向最傳統。第三類婦女稱為「轉換型」 ,婚前在正式部門工 作,婚後或生育後轉進非正式部門或轉以兼職來持續其就業行為。此類型職業婦女不 論是年齡、教育程度、工作動機、以及性別角色態度等都居於三類中間。其中, 「持續 正式全職就業」的職業婦女最可能長期經驗到同時扮演工作與母職雙重角色的時間擠 7.

(17) 壓,使其母職生活經驗充滿挑戰性;而其工作動機與性別角色態度最具傳統顛覆性, 在面對母職挑戰時,最可能選擇異於傳統的生活模式, 「轉換型」的職業婦女當中,選 擇持續全職就業的,時間擠壓的狀況應該與「持續正式全職就業」者雷同,而其工作 動機與性別角色態度的差異恰好可以作為觀察其面對母職挑戰時的選擇差異的比較, 因此,本研究選擇婚後持續全職就業的職業婦女為研究參與對象。 根據我國 1978 年至 2013 年的統計,在所有職業婦女當中,擁有大專以上教育程 度的女性,向來都是勞動參與率最高的一群(中華民國統計資料網,2013) 。相對於教 育程度較低的母親比較服膺於親自育兒的價值,擁有大專以上教育程度的母親具備有 較高人力資本,收入也較高,較會將工作視為具有生涯上的正面價值,相對較不會將 母職置於優先地位(謝美娥,2004) ,即使在結婚或生育階段陷入角色衝突中,也比較 可能持續留在職場(伊慶春、高淑貴,1986;張晉芬,1996;伊慶春、簡文吟,2001), 不過,國內對職業婦女生活壓力的研究也發現:隨著教育程度提高,家庭及工作壓力 並未隨之減少,反而呈現上升情形(唐先梅、曾敏傑,1990)。再者,因為收入較高, 擁有大專以上教育程度的就業母親也比較會感受到較高程度的生涯與家庭的犧牲,較 不接受母親應該親自育兒,也較不接受母親應為養育子女而犧牲自我;較認同托育服 務的價值;較重視工作正面價值,較可能花費較少時間於子女照顧子女,但是,在照 顧子女時,比起高中程度的母親有較高的母職參與,對於孩子會出現較多的監管行為, 也會給孩子較多的稱讚。但是在母職參與過程中比較沒有熱情(溫暖) ,經驗到的親職 滿意度也比較低(Malone,2011;伊慶春,1987;謝美娥,2004) 。顯見,擁有大專以上 教育程度的職業婦女是資源比較豐富的一群,她們比較重視自我發展,認同工作價值, 不會將母職置於工作之先,比較可能承受較高工作與母職雙重壓力,而且,在較高雙 重角色壓力下,照顧子女時,她們也是親職參與度較高的一群,卻從子女照顧中獲得 較低的親職滿意度,這些,可能會促使她們選擇異於傳統的母職生活模式,因此,本 研究選擇教育程度在大專以上的職業婦女為研究參與對象。. 七、運用生命歷程理論進行研究 美國對於母職的論述,主要出自女性主義,國內最早關注母親主體經驗的母職研 究,也主要以女性主義為大宗。不過,女性主義的母職觀基本上預設了男性對女性的 刻意剝削,未必符合事實,卻使得許多母親對女性主義的母職概念接受度不強(陳惠 娟,1998),加上本研究關注母職生活經驗的「歷程性」,非女性主義觀點所擅長,因 此不採用女性主義觀點。對於母職的歷程性生活經驗,Duvall 和 Hill 的「家庭生活週 期」 ,將親職發展分為八個階段:依序為新婚階段、家有嬰幼兒階段、家有學齡前兒童 階段、家有學齡兒童階段、家有青少年階段、子女離家階段、中年父母階段、及老年 家庭階段,並分段論述其發展任務及可能面臨的危機(引自周麗端,1999)。Galinsky (1987)則以時間序列解釋父母的親職在不同時期扮演的角色,並認為父母從子女出 生起,依序要經歷形象建立階段、養育階段、權威階段、解釋階段、相互依賴階段以 及分離階段,而且父母親的親職必須隨著孩子的發展來做調整。 8.

(18) Unell 與 Wyckoff(2001)曾經在美國進行過數百次與父母的個別訪談,並在 1995 年到 1998 年間,在 Kansas 地區舉辦過數十場和父母的團體研討,證實親職生涯有三 個大的生命階段,而且各有其特色: 第一週期:為養育年幼孩子期。此週期的孩子年齡從 0 歲到 17 歲。依照孩子發展 主要里程碑,此週期又可分為五個親職生涯階段: 1、公眾人物時期:是指孩子在 0-9 個月的妊娠期。這時母親因為體型變化, 公眾生活相形開化,不管認識不認識,總有人提供建言。 2、海綿時期:孩子在 0-1 歲左右。新生兒誕生為父母帶來喜悅與滿足,也帶 來生活作息的束縛及自我認同的衝突。此時的新手父母常為了寶寶的各種 狀況,全然吸收孩子的需要,而不得不將自己扭絞成一團。 3、家庭管理員時期:孩子在 1-5 歲時。當孩子開始站立走動並主動探索世界, 在安全與獨立之間,此時父母的挑戰有:幫助孩子學習社交技巧、克服自 己患得患失的心態、負責處理好家庭事務。 4、旅行規劃員時期:孩子在 6-12 歲。孩子正式進入學校學習各種新奇的活動, 父母藉由孩子規劃並執行學校活動行程,創造孩子的童年並重溫了自己的 童年,但過程中得考量面對孩子特性的現實、適度改變行程、及勇敢面對 分離的憂傷。 5、火山居民時期:孩子在 13-17 歲。青春期的孩子因著賀爾蒙的變化及生理 成熟,並伴隨著喜怒無常、奇裝異服、反抗權威等因素,使得父母猶如處 於處在火山邊緣。這時如何在推拉之間取得平衡,是親子和平共處的關鍵。 第二週期為養育成年孩子期。此週期的孩子年齡從 18 歲到 49 歲以上。依照孩子 發展主要里程碑,此週期又可分為二個親職生涯階段: 6、家庭重塑時期:孩子在 18-24 歲以上。當孩子離家-上大學、結婚、在外 地工作,迫使父母不得不重塑「空巢期」家庭。父母應藉著子女的缺席, 為自己的心靈重新上色,並重塑自我認同及親密關係。 7、功成身退時期:孩子在 25-49 歲以上。孩子已完全長大成人,父母功成身 退,現在正是品嚐先前辛勤付出所結的美果的時候。此階段的重要課題包 括:是否經由當祖父母而重生?你要如何為老年下定義?你要如何回應自 由的呼喚? 第三週期為被孩子撫養期。此週期的孩子年齡已經在 50 歲以上。依照孩子發展主 要里程碑,此週期又可稱為: 8、搶籃板球時期:孩子在 50 歲以上。在生命最後一段的旅程,年邁的父母會 9.

(19) 試圖找回健康,為保持獨立而奮鬥。他們希望自己享有榮耀與尊崇,並保 有在這個家族中領導的地位。欣然接受父母及孩子的角色互換是作為智慧 長者的必修課程。 以上三種理論,均強調個人在生命不同的年齡和階段有其特定的角色與工作,預 示著每個母親都要經歷一樣的階段,在一樣的階段會有類似的生活經驗,以致於最後 大家都有固定的軌跡」 ,這使得上述理論飄著濃厚的宿命論的味道。Dwyer 和 Bruce 認 為這類理論最主要的缺點在於:第一,忽略了不同出生時間、不同生長地點的母親的 母職生活經驗可能是多元的;第二,未考慮到女性即使有類似的母職生活經歷,其母 職生活經驗也不一定依照一定的順序進行;第三,漠視微觀的個人、中間層級的制度、 鉅觀的社會脈絡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第四,假設了家庭的整體性和家庭成員的共同 利益,忽視了家庭內部的衝突與變化;第五,看不見家庭中的權力關係和控制(引自 古學斌、邱延亮,1997)。 為了避免上述理論出現的問題,本研究採取生命歷程理論進行研究。說起生命歷 程理論的發展,1994 年,Germain(1994)在發表的文章中指出生命歷程觀點(life course perspective) ,認為從脈絡的、過程的及動力的角度來研究個人及家庭生命歷程的改變, 更能夠協助助人者從微視及鉅視面瞭解個人及家庭的發展面向(Bengtson & Allen, 1993; Hutchison, 2005)。Glen Elder 則是發展生命歷程理論最重要的人物,他在 1974 年透 過一本「經濟大蕭條下的孩子」的著作,特別強調鉅視環境中的歷史和社會的變遷對 個人及家庭生活的影響(George,L.K. & Gold C.T.,1991) ,之後,他提出生命歷程理論, 主張人從出生到死亡都在歷史、經驗及各種轉變的連續過程中,而且,生命歷程是文 化與社會制度互動的產物,形塑了個人及家庭的生活模式(Hutchison, 2005)。至此, 生命歷程理論被視為是研究人類生活脈絡的一個理論取向,並提供一個研究社會路徑、 發展軌跡和社會變遷連結的研究結構。 美國在 Elder 的倡議下,對生命歷程的研究主要環繞在轉折(transition)和生命軌 跡(trajectory)兩個中心概念,前者指的是個人生命歷程中不同階段之間的轉折持續 的時間,這種轉折持續的時間的出現常常是一個穿插著生活事件(event)的過程(施 世駿,2002)。例如:對本研究關注的「工作前提下的母職生活經驗」而言,「生育」 往往是研究參與者建構其母職生活過程的起點; 「托育」這個事件則常常是研究參與者 建構其子女在幼年階段的母職生活過程中的重要一環。相對於轉折,生命軌跡指的是 個人整個生命歷程中所行經的路徑。對 Elder 而言,轉折因為鑲崁於生命軌跡中而產生 獨特的意義,而生命軌跡則是由一系列的轉折和生活事件所串連而成(施世駿,2002)。 本研究關注的是在工作前提之下,職業婦女的實踐母職「歷程」的生活經驗,因 此也以轉折(transition)和生命軌跡(trajectory)兩個中心概念為主要研究焦點,希望 能梳理出轉折過程當中有關的脈絡。除此之外,研究者從事教育工作,認為中年職業 婦女儘管深受時間、空間和社會網絡侷限,依然可以在可能的選擇中依照個人的偏好 進行回應與選擇,因此,中年職業婦女在母職實踐過程的自主行動力(agency),也是本 10.

(20) 研究關注的焦點之一。由於生命歷程理論目前在學術研究上尚屬新理論,累積的研究 成果相當有限,針對中年職業婦女母職生活經驗進行相關研究的更是罕見,這使得「階 段轉折」、「自主行動力」與「生命軌跡」之間的關聯,究竟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構?讓 我非常好奇!. 八、收集回溯性資料 在當代中年職業婦女的母職生活經驗方面,過去針對子女出生至成年階段進行研 究的目前還缺乏,在這一方面,臺灣以前也未曾收集過縱貫性的相關資料,因此,本 研究決定收集回溯性的資料。Scott 和 Alwin(1998)認為:要收集縱貫性的資料未必一 定要採用縱貫性研究設計,也可以透過回溯性資料收集獲得需要的資料。回溯性資料 經常被當做「收集過去事件與經驗之資料」,但是,「回溯」事實上還涉及回顧過去的 事件,並指陳現在的反應。它可以捕捉人們對過去事件的主觀詮釋資料的細微差別。 不過,在回憶過程中,合理化、否認、以及所有其他使人們甘於讓過去的命運受影響 的心理機轉可能會影響人們對其過去期望的知覺,其中,忘記也是一種重要的心理功 能。除了難以正確回憶之外,人們對其過往的計畫或期望的回憶很可能會受到後續的 結果及現有的環境影響,而且可能會產生實質的選擇性偏誤,因為只有活著的人可以 接受訪談。雖然有這些缺點,但是,對於現在已經中年的這一群職業婦女,已經不可 能讓時光倒流去收集她們的前瞻性資料,而且,比起客觀的事件真實,本研究更感興 趣的是她們對真實母職生活事件的主觀詮釋,因此,還是決定收集回溯性資料。而在 進入現場之前,雖然過去較缺乏縱貫性資料,我們還是可以透過不同階段的不一樣的 人們的母職實踐經驗建立對母職實踐歷程的生活經驗的先前理解。. 11.

(21) 第二節. 研究目的~初畫我想留下的母職腳蹤. 過去,臺灣對於母職生活經驗的研究,多半以子女在嬰、幼兒階段的母親為研究 對象(楊瓊珸,1983;陳瑩琪,1994;任文香,1995;熊雅蕾,2000;鐘思嘉,2000; 陳若琳、李青松,2001;謝曉雯,2001;楊素圓,2008) ,這些研究大部分不是專門針 對職業婦女,而且孩子處於照顧需求相對較大的階段,這時候的夫妻往往也是工作發 展正在奠定基礎的階段,而且,因為孩子還小,許多母職的舉措還無法衡量其利弊得 失,如果用這個階段的評價議論母職生活經驗的價值,未免失之偏頗。事實上,以我 的經歷來說,孩子在小學階段以前,我和先生的工作都還不夠穩定,孩子也比較需要 費心、費力照顧,雖然孩子非常天真、可愛,一顰一笑都能牽動極大的滿足感,照顧 的日子卻也充滿了焦慮、憤怒、疲憊不堪、與心力交瘁,常常恨不得把他們塞回肚子 裡去,覺得日子過得好漫長。如果問我那時候的母職生活經驗,鐵定正面、負面經驗 都很多,但是難以對自己的母職生活進行評價,因為,許多有過的舉措,還不知道對 孩子影響如何?! 孩子上小學以後,生病少了,職場工作逐漸熟捻、母職重擔慢慢減輕,親子之間 常常笑笑鬧鬧,讓我多半的時候很開心!到了他們青春期,我的工作已經穩定到四處 尋找新刺激的時候,親子間雖然偶而會上演擦槍走火的畫面,多半的日子過得很愜意; 現在,孩子都大了,我們會一起賴床、聊天;一起逛街練品味,到處找美食進行味覺 大冒險,他們還是我生病時很大的依靠,需要幫忙時,也都可以當我的好助手。看著 他們很有自己的想法,可以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再對照他們一路成長的點滴,現在, 我常常慶幸自己生了 2 個孩子,有機會參與 2 個生命創造的奇蹟,還得到 2 個死忠的 小粉絲,真棒!如果當初因為怕辛苦而未曾生育,怎麼能看到今天這般好光景?而且, 回頭看,即便以前當下覺得痛苦的,現在也往往覺得它們豐富了我的生命,就跟鹽或 是檸檬汁一樣地耐人尋味! 再者,當代中年而擁有大專以上教育程度的職業婦女,可以說是臺灣新、舊社會 價值變遷的承載體,是最先受到工作與母職雙重角色衝擊的一群,也是最有資源發展 不同於傳統母職生活經驗的一群,請她們在子女甫成年之時,回顧自己走過的母職實 踐之路,不但可以刻畫出職業婦女以過來人的身分描繪的母職生活經驗,還有機會找 出同時扮演工作與母職雙重角色的關鍵生活事件,並從中觀察她們面對關鍵生活事件 時的選擇與因應,以作為其他母親的借鏡,再者,從其歷程中的評價,我們也可以總 結其對子女價值的論述,作為未來臺灣發展母性保護政策的參考。綜合上述,本研究 的研究目的如下: 一、 建構當代中年職業婦女母職實踐歷程的生活經驗故事。 二、 從母職生活經驗故事中,梳理出主導當代中年職業婦女母職實踐歷程的生活 經驗故事的脈絡及關鍵生活挑戰。 三、 探究中年職業婦女在其母職實踐歷程中,面對關鍵生活挑戰時的自主行動 力。 12.

(22) 第三節. 名詞界定. 茲將本研究中的重要名詞界定如下: 一、中年女性 本研究所指中年女性,採張春興(1983)的界定,以 40-64 歲為中年期,並根據 本研究的目的設定至少育有一名年滿 18 歲以上子女的女性為中年女性。. 二、職業婦女 指婚後持續就業至今,目前從事全職而有薪俸職業的婦女,並根據本研究的目的 設定教育程度為大專以上。. 三、母職 本研究的母職(motherhood)是指社會文化透過社會政策或制度運作而規範女性 在扮演母親角色過程中應有的行為,也就是在微觀世界下的女性,面對鉅觀世界關於 「為人母親」的意識型態規範下,回歸微觀世界進行「為人母親」相關的日常生活實 踐經驗與體驗。因此,研究範圍包括了作為母親該有的態度(職責) 、該執行的事務(執 掌)、及實際執行後獲得的關於「為人母親」的經驗與體會(職守),也就是包括了 motherhood、mothering 與兩者間的互動。. 13.

(23) 14.

(2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從社會發展脈絡中建構我的先前理解. 第一節. 來回於微觀身份與鉅觀意識的「母職」. 要研究母職生活經驗,首先要先說明本研究的「母職」所指為何?並區辨一些相 似名詞間的異同。 臺灣話有句諺語說:「生的功勞放一邊,養的功勞卡大天」,在臺灣人的觀念裡, 母親的工作包括了生育與養育,兩者必要時可以由不一樣的人完成,而且比起生育的 母親,養育的母親功勞更大,更需要感恩與回饋。像這樣將生育與養育功能分開的處 理方式,恰好與女性主義的母職論述一致。女性主義主張生育雖然是母親獨有的生理 功能,具有普同性,對「養育」的想法與看法,卻是社會建構出來的,所以在不一樣 的社會,會有不一樣的養育概念。本研究認同這樣的觀點,認為中年世代的職業婦女 雖然與所有女性一樣,有生理上具有「生育」的天賦,但是,由於所處的社會位置的 特殊性,對「養育」的想法與看法,可能也會從她們所處的社會建構出不一樣的樣貌。 因為主張將「生育」與「養育」分開,女性主義學者經常會特別區分 mothering 與 motherhood,其中,mothering 指的是生育與養育過程中的日常工作操作經驗,偏向微 觀世界下的個人作為,國內早期研究者用「母親職分」來指稱(徐美惠,1983、1984); motherhood 指的是社會文化透過社會政策或制度運作而規範女性在扮演母親角色過程 中應有的行為,偏向巨觀世界對微觀世界下的個人行為的規範,由於國內早期對「母 親」的研究焦點側重於「對孩子的影響」,motherhood 的研究也就隱身於「親職角色」 之中(高淑貴、賴爾柔、張雅萌,1989) 。後來受女性主義影響,關注在巨觀世界規範 下,微觀世界的母親們的主體經驗的研究愈來愈多,當時,研究者多半以「母職」指 稱(藍佩嘉,1991;陳惠娟、郭丁熒,民 1998;蕭蘋、李佳燕,2002)。 可是,俞彥娟(2003、2004、2005)討論美國種族議題對第二波女性主義「母親」 論述的影響時,則參考 Gerda Lerner 的定義,認為「母職」指的應該是 mothering,而 以「母親角色」指稱 motherhood。潘淑滿(2005)依據 Carol Smart 的區分,也認為「母 職」指的應該是 mothering,但是她將 motherhood 翻譯成「母性」,該研究關注的除了 作為母親的日常操作經驗以外,也關注母親對這些日常操作的理解與後續選擇的作為, 研究中對於母親身份的社會建構有諸多論述,分析 37 位母親的理解與後續選擇時,也 是根據母親身份的社會建構而來,因此,我認為該研究已經跨到 motherhood 範疇,最 後,該研究以「母職」為題,在我看來已經涵蓋了研究者指稱的「母性」 ,近似於之前 以女性主義觀點進行的「母職」研究。而且,將 motherhood 翻譯成「母性」,很容易 15.

(25) 讓人誤以為指的是母親生物方面的天性,或是落入「母性天生」的窠臼,因此本研究 多方權衡之後,認為與其將 motherhood 翻譯成「母性」 ,倒不如維持以「母職」為名, 以彰顯母親身份的社會建構特質。 因為過去名詞概念使用混淆,為建立研究範圍的共識,我覺得有必要在此先說明 本研究指稱「母職」的範圍。本研究關注的是中年世代職業婦女作為一個母親,在主 流意識下實踐其認定的母親角色的生活經驗,及其對自己生活經驗的理解與詮釋,所 以試圖探討的是微觀世界下的個體面對鉅觀世界的意識型態規範下,回歸微觀世界的 日常生活實踐經驗與體驗,研究範圍包括了作為母親該有的態度(職責) 、該執行的事 務(執掌)、及實際執行後獲得的關於母親角色的經驗與體會(職守),也就是包括了 motherhood、mothering 與兩者間的互動,因此,覺得以「母職」指稱較為適當。之所 以偏好如此定名,一方面是因為國之前內關注母親生活的主體性經驗的研究,大多習 慣以「母職」指稱,而且國內更早之前推動「親職」教育時,也同時關注父母作為父 母的「意識型態」 ,及其「實際作為」 ,也是以「職」字指稱, 「母職」又比「母親角色」 簡潔,也比「母性」不容易落入「天生」、「本能」的預設,因此稱之。. 16.

(26) 第二節. 以生命歷程理論作為理論基礎. 最早開啟生命歷程理論研究的人是 Elder(1974),他透過一本「經濟大蕭條下的 孩子」的著作,驅策學者應該透過歷史和社會的變遷對初級環境(例如家庭、工作、 朋友等)的影響揭示其意義(George,L.K.&Gold C.T.,1991) 。其後經過多位學者近二十 年的努力,還有一連串學術界大辯論之後,總算在 Bengtson,V. L. 和 Allen,K.R.(1993, pp.477-480)的論述中被接納為研究的「新派典」,而後又經過了將近十年,陸續累積 了相當可觀的實證研究成果之後,終於在 2004 年被美國學界稱之為「理論」。. 一、 與生命歷程相關的名詞概念釐清 要認識生命歷程理論,必須先釐清「何謂生命歷程(life course)」?尤其先釐清一 些似是而非的名詞所代表的概念,可以幫助我們更容易掌握到生命歷程理論的內涵! 其中,最常被拿來和生命歷程一起比較的就是生命全程(life span) 、有生命週期(Life cycle)、與家庭發展(family development)。 首先,生命全程(life span)比較是屬於心理學領域的概念,指的是個體自生命開 始(受孕)到死亡的這一段時間,在概念上比較接近「壽命」 ,因此,生命全程發展學 (Life span development psychology)所強調的是隨著時間的改變,個體從規範階段到 獨立自主階段的轉變過程中,質與量的改變。其研究的目標是為了獲得有關人類一生 發展的普遍性原理原則、人際間發展的異同及個人之可塑性或發展之可變性的相關知 識(George,L.K.&Gold C.T.,1991)。而生命歷程(Life course)比較是屬於社會學領域 的概念,雖然在時間方面也是指個體一生的光陰,但是研究的重點在於反應出社會如 何針對生物時間賦予社會和個人的意義,關注的焦點在於社會建構的路徑和轉變的方 式(Elder,1991),所以強調的是人類發展和家庭生活的時間、脈絡、歷程及意義的重 要性(Bengtson,V. L. & Allen, K. R. ,1993),因此,研究的目標除了「常態」之外,更 關心「常態之外」的變異,及產生變異的原因與過程。 至於生命週期(Life cycle) ,指的是一個人、一個機構或一個實體變化和發展的過 程,而其衍生的另一個概念就是家庭生命週期(Family Life cycle) 。由於兩者都暗示著 如同季節週期一般地包含必然姓、相似性和決定論的意味,所以並不適合用來解釋個 體生活在個人人際關係層次和受社會和歷史力量影響的經歷,在概念上自然與生命歷 程大相逕庭。 最後一個容易產生混淆概念的是家庭發展(family development) 。兩者之所以不容 易分辨,主要是因為彼此的研究範圍都涉及「家庭」 ,而且,在生命歷程理論研究家庭 之前,大約有 40 年,學者們都是以家庭發展理論(family development theory)的觀點 在研究家庭及其變化。不管是家庭發展理論或是生命歷程理論,兩者其實都主張家庭 研究不應只關注「關係的確定」,也要考慮其在變異之中的「變異型態」,只是家庭發 17.

(27) 展理論關注的焦點主要是在個體隨著時間的發展及其和家庭或其他環境的互動;相較 之下,生命歷程理論則更關注在特殊時空背景脈落下,家庭事件出現的時間及數量對 家庭及家庭成員的影響。也就是說,生命歷程理論結合了三個生活層面:個人一生的 時間、社會(家庭)的時間及歷史性的時間,除了關心個體依照社會時鐘決定其發展 階段是否「準時」之外,也認為在特定時間下出生群組(cohort),其生活經驗也會受 到社會事件影響(例如:根據 Elder(1974)的研究發現,美國經濟大蕭條影響了許多 孩子後來的生活,而且,雖然同樣經歷經濟大蕭條,不同年齡層的孩子所受到的影響 程度卻不一樣). 二、 生命歷程理論的理論特性 根據 George 和 Gold (1991)的歸納,生命歷程理論至少包含四個特性:其一是「社 會性」,也就是說強調的是「社會」現象,而不是個人現象,所以有別於 life span。其 二是「cohort 的異質性」。由於生命歷程理論關注的焦點主要在於個人生命史與社會和 歷史因素之間的交會,所以它最在乎的並不是普遍性的常態現象,而是不同年齡層的 人對於社會認同的生命順序事件(亦即社會時鐘)的「cohort 異質性」 。其三是特重「轉 折」和「軌跡」概念。在生命歷程理論中, 「轉折」和「軌跡」概念是非常重要的,而 且家庭生活同時擁有轉折和軌跡的特質。例如,家庭轉折包括結婚、為人父母和鰥寡 時期;家庭軌跡則包括整個家庭與工作互動的過程等。再者,由於生命歷程理論所討 論的軌跡是多元生活層面的描述及其互相影響現象的觀察,所以它強烈主張不可以將 其「軌跡」的概念視同討論單一生活層面(例如職業)的生涯(career)。最後,由於 生命歷程理論側重中「轉折」與「軌跡」 ,所以是動態的、縱貫的觀點。只不過,由於 縱貫研究曠日費時,所以截至目前為止,生命歷程理論的研究偏重在「轉折」而少探 究「軌跡」 ,即使有「軌跡」方面的研究也多半是使用模擬口合或回溯法所獲得的結果, 而不是真正的縱貫性研究。. 三、 生命歷程理論的核心概念(central concepts) 根據 Bengtson 和 Allen 在 Sourcebook of Family Theories and Methods:A Contextual Approach(1993)的說法,生命歷程理論所強調的是在生命事件、個人發展 和關係發展的社會意義的重要性,所關注的是在不同 cohort 的意義建構,包含微觀 (micro-)和鉅觀(macro-)的分析,因此共有三個基本取向(approach) :背景脈絡的 (contextual)、歷程的(processual)與動態的(dynamic)。如果把這樣的說法和上述 George,L.K.和 Gold C.T.(1991)的歸納整合一下,那麼不難想像為什麼 Bengtson 和 Allen 在 1993 年的論文中能夠整理出下列生命歷程理論的五個面向之核心概念: 1、包括多元時間脈絡(multiple temporal contexts of development) 不管個體發展的時間與事件(ontogenetic time and ontogenetic events) 、世代發展的 18.

(28) 時間與事件(generation time and generation events)或歷史發展時間與事件(historical time and historical events)及其三者之間的交互作用,都是生命歷程理論的核心概念。 而在「個體發展的時間與事件」方面,指的是個人層次的時間,亦即個人生命中所發 生會改變個體的行為模式或過程的事件; 「世代發展的時間與事件」指的是家庭層次的 時間,亦即家庭生活中所發生會改變個體本身或家人互動的事件或家庭轉變; 「歷史發 展的時間與事件」指的是社會層次的時間,亦即在較廣大的社會背景脈絡下所發生會 改變個體或家庭的角色或價值的事件。 2、涵蓋多元社會脈絡(multiple soclal contexts of development) 在這一個面向主要包括社會結構的所在地(social construction location) 、意義的社 會建構(social construction of meaning) 、文化的背景脈絡及文化的改變(cultural context and change)及在微觀與巨觀層次中互動作用分析 (interplay of macro-micro levels of analysis)等核心概念。其中,社會結構的所在地是指居住所在地會影響個體發展的廣 大社會結構,例如城鄉、都市化或非都市化等的居住型態等;在意義的社會建構方面, 生命歷程的觀點強調社會和個體是彼此影響的,也就是說社會背景脈絡固然創造生命 轉變和個體發展對個體的意義,個體在與社會脈絡及結構的互動過程中,也是主動行 動者,也會影響家庭與社會的背景脈絡,所以兩者的互動才正是生命歷程理論的核心 概念。在文化的背景脈絡及文化的改變方面,早期的家庭學者假設社會結構是連續不 變的,生命歷程的觀點則將社會環境視為非連續而且會改變的背景脈絡,所以才會試 圖運用 cohort 的研究,研究「轉變」過程留下來的「軌跡」並觀察個體在微觀與巨觀 層次中的互動作用。 3、強調歷時性觀點(diachronic perspectives on development) 生命歷程理論對個體與家庭的生活採取「動態進行」的觀點,所以主張側重歷程 與改變的邏輯(dialectics of continuity and change) ,而且考量各種年齡、口合(中國大 陸翻譯成「出生組」)及生長時期對個人行為的影響力(interactions of age、cohort、and period effects),並強調在不同結構之間的回饋及隨著時間而改變的情況(feedback among structures and states over time)的重要性。 4、主張過程與結構的歧異性(heterogeneity in structures and processes associated with development) 在這一方面包括了模式的歧異性與和差異(diversity and difference),亦即在概念 化及形成理論的過程中,除了研究隨著時間而來的一般、平均的發展傾向之外,也關 注模式的歧異性與和正常發展的差異,以試圖揭示改變的重要法則。其次,隨著老化 議題的逐漸被重視,生命歷程理論研究的另一個重要意義,就在於著重個體隨著時間 改變而老化所增加的口合與巨觀層次歧異性認知(increasing diversity over time with aging) 。除此之外,社會變遷的歧異性(increasing diversity over time with social change) 也是生命歷程的核心概念。 19.

(29) 5、運用多元學科觀點(utility of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on development) 由於生命歷程理論研究的是人類一生與多元背景脈絡互動的歷程性動態現象,所 以舉凡心理學、社會學、人口統計學、人類學、史學、經濟學及生物學等專業學門都 可以涉入,而且都應該涉入,也都需要在此彼此整合才能獲得人類發展的「整體」認 知。. 四、 生命歷程理論的五大核心原則 (一)時間和空間的原則(the principle of time andplace) 個人的生命歷程是個人過去處於歷史時間和空間下形塑的生命經驗,個人和出生 世代會受到歷史脈絡和地點的影響,而歷史地點則有三個特色:一是地理位置;二是 物質和文化形式;三是意義和價值氛圍,因此,同一事件或改變對不同地區和國家會 有不同的影響。 (二)時機的原則(the principle of timing) 生命的轉折、事件和行為模式的發展前因和結果會因其在個人生命中時機的不同 而有所差異。相同事件或經驗對個人會有不同的影響,視其在生命歷程發生的時間而 定,事件的意義在不同發展階段會有所不同。 (三)生活的連結原則(the principle of linked lives) 生活是相互依存的,社會與歷史之間的影響是透過共享的關係網絡傳達。巨觀層 級的社會變遷對個人的影響是透過對微觀層級中的人際脈絡的衝擊來展現,生活是相 互依存的,個人的生活轉折也常促成他人的生活轉折。 (四)自主行動力的原則(the principle of agency) 個人在遭遇歷史、社會環境的機會和限制時,會透過選擇和行動來建構自己的生 命歷程。兒童、青少年和成人並非被動地受社會影響和結構限制,相反地,他們會基 於他們先前知覺到的可能選擇方案來做抉擇和妥協。在特定受限的世界中,個人的計 畫和決策對未來的軌跡會有重要的影響。 (五) 生命全程發展的原則(the principle of life-span development) 人類發展是終身的歷程。發展的歷程是長期的觀點,發展並非在 18 歲前就結束。 成人一樣也經歷生理、心理和社會的改變,晚年的生活適應和成熟與早年的生命歷程 的發展是有關連的。生命全程發展原則也就是軌跡,軌跡是指個人及團體透過社會中 自身身分、角色的改變而形塑的發展歷程。而該原則是指人類發展是終其一生的過程, 且以長程的觀點了解發展為一個持續進行的過程。而在此軌跡中包含了轉折(transition) 及轉捩點(turning point),皆受到四大原則的建構及影響: 20.

(30) 1.轉折(transition) 是指包含了地位或身份,以及個人與社會兩者的改變所提供行為改變的機會,同 時強調早期生活中的改變可能有終其一生的關係,並影響之後的事件經驗及改變。 2.轉捩點(turning point) 是指一個人生活方向的實質改變,是客觀或主觀的重大改變。常是社會角色軌跡 重大的轉變,生活軌跡可能朝向不同的發展方向。 對於上述五個原則,本研究的應用方式,首先是運用「時間和空間的原則」 ,在進 入研究現場之前先鋪陳當代中年職業婦女所處社會的發展脈絡,並藉由「母職意識的 社會建構」呈現她們所處社會對「母職實踐」的期待,顯現其社會的母職「物質和文 化形式」及「意義和價值氛圍」。進入現場時,運用「生命全程發展原則」,邀請研究 參與者描繪她們整個育兒階段的母職生活經驗的故事,並在分析資料時,先根據故事 發生的先後順序,將所有故事串連成她們的母職生活故事,然後參考故事的「轉折」 梳理出主導她們母職生活經驗的脈絡,並藉以找出在其母職生活歷程中曾經面對的「關 鍵生活挑戰」 ,然後,運用「自主行動力的原則」觀察研究參與者面對這些「關鍵生活 挑戰」時的自主行動力,據以觀察她們在其個人在遭遇歷史、社會環境的機會和限制 時,基於其先前知覺到的可能選擇方案而做出的抉擇和妥協,最後,本研究會試著整 合所有研究參與者的母職生活經驗,與生命歷程理論進行對話。. 21.

(31) 第三節. 「母職」的社會建構與母親們的局內人觀點. 一、 母職意識的社會建構 (一) 女性一定要能生小孩 女性因為擁有生育能力,常常被預設為「母親」,而且一定要生小孩。Remennick (2000) 研究以色列社會對沒有生育的女性的認定,結果就發現:以色列社會將生育建 構為女性的天職,主張擁有孩子的母親在社會中具有優先的地位,以致於沒有生育的 女性不但感覺受挫、被孤立,也會導致低自尊及社會退縮。臺灣有首河洛諺謠: 土地公、土地婆,恬恬聽我講。講到今年五十八,好花來稠枝,好囝來出世,亂 彈布袋戲,紅龜三百二,閹雞古五斤四。 可見在傳統臺灣傳統河洛社會中,婦女也是迫切渴望生育子女。為了生孩子,都 58 歲了,還是不住地求神拜佛,甚至想用高檔的答謝禮賄賂,打動神明顯出奇蹟。即 便到近代,不論是源自丈夫家庭,或是源自社會重視血源子嗣的壓力,在女人都應該 當母親的號召下,即使資料顯示不孕因素男、女各半,還是有將近 70%的不孕夫婦, 大部分由女性承擔不孕治療,接受諸多侵襲性步驟,而且,一旦治療失敗,部分女性 還將因此面臨家族地位的喪失(何師竹,1999)。 (二) 「理想母親」的形象 除了強調「生育」的絕對必要性,社會對於「母親」往往也有一套標準「規範」。 美國 Johnston 與 Swanson (2003) 以婦女雜誌與親職雜誌,探討當代美國社會的母職 圖像,結果發現:母親的職責,包括:提供子女需求;保護子女;當子女的玩伴;是 一位創新者、教導者,也是慈愛的撫育者、訓練者,及心靈或道德的導師,除了照顧 孩子以外,母親還會當志工或是就業,但是如果就業,就會被描繪成忙碌、疲倦、有 罪惡感,而且疏忽,並且與孩子比較缺乏依附關係。Ex 與 Janssens (2000) 則以荷蘭女 性為研究對象,結果發現:對母職概念共有四種內涵:包括傳統居家的母職概念;以 孩子為中心;堅持而有自信的態度,包括工作承諾、有智慧、開放、自信等,及開放 的社會態度,包括會主動的關心別人,留意別人的感受也願意分享情感等,而且,荷 蘭的年輕女性認為最理想的母職生活經驗方式是既傳統又現代,而且兩者兼容並蓄的 母職生活經驗方式。 看起來,在西方社會,母親的主要工作場域在家庭,母親的職責除了照顧孩子的 生理需要、保護孩子,也要呵護好孩子的心理,成為有趣的玩伴,並訓練孩子成為能 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人。 至於臺灣社會建構的母職圖像:從坊間長售型的『親職教育』書籍及教養書籍的 2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國立旗美高級中學、國立中興大學附屬臺中高級農業職業學校、國立臺東女子高

國中 86分 80分以上 2.000元 未受記過以上處分 里內滿六個月以上子女,就讀國小、國中、高中(職)、大專院校、家境清寒. 高中、高職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幼 獅職業訓練場(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職業訓練局青年職業訓練中心)、臺 北市立南港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39 資訊與網路技術 1 林家諄

開發職場安全 防災與智慧監 控技術,掌握 職業衛生危害 問題與預防技 術,提升職場 危害因子暴露 評估與職業傷 病預防,落實

指處於生育年齡的婦女。婦女生育年齡的界限取決於婦女的生理 狀態,婦女通常在 14 或 15 歲月經來潮,50 歲左右絕經,所以 人口統計中一般以 15—49

指處於生育年齡的婦女。婦女生育年齡的界限取決於婦女的生理 狀態,婦女通常在 14 或 15 歲月經來潮,50 歲左右絕經,所以 人口統計中一般以 15—49

Motivation Phases of Carrer Development: Case Studies of Young Women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職業 教師 輔導員 神職人員 社會工作者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