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研究對象分析

第四節 增強權能理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去拼湊出來,進而構成對特定群體或個人的既定觀感。吳翠珍(2004)整合國內外相 關研究,提出刻板印象的 3 個特點,即「籠統而概括的、是個人對某個人或某一群人 特性的描述、是個人對某個人或某一群人的一種態度」。此外,羅兆婷(2006)歸納 國內外的相關研究指出,刻板印象的來源,除了彼此間的不同外,尚包括錯誤關聯的 認知。社會大眾看到街友白天、無所事事的在公園、在路邊遊蕩,就認定街友都是懶 惰的、是不願工作的,但經由實證發現,街友其實是相當努力工作,為了自己的生活,

街友們更是付出了較多的勞力。

而這,就是社會大眾對街友的刻板印象,也因此為街友貼上了標籤。

街友因經濟困難或是其他自身的原因,不得已選擇流浪於街頭,於此,街友即被 社會認為是「不正常」的,即便街友是努力工作的,外界社會仍認定街友是無業遊民、

好吃懶做,即便街友未必是犯罪者,街友也會在第一時間被誤認為犯罪者、是社會問 題的製造者(郭盈靖,2009)。街友的污名化形象,不單單是社會外界為其塑造的,

街友本身給人的外在形象(如:生活於公共空間或是骯髒的外表),亦容易造成他人 的主觀認定。若有造成他人的不便或是有騷擾婦女、夜歸民眾的行為時,街友的角色,

即從「被污名化」的被害者轉變為加害者(許華孚等,2014),而使其他的街友遭受 到污名化的情況更為嚴重。

街友並非無業,而是社會對其職業的認定,不屬於有職業的;街友並非自願流浪,

而是外在條件不被外界所接受;街友並非不想有自己的家,而是希望可以獲得自由、

不受拘束。與社會大眾所認同的相違背,並非是不正常,並不應該被以「異類」來對 待,更不應該因此而被貼上了「異類」的標籤。

第四節 增強權能理論

林萬億(1995)、郭慧明(2004)、郭盈靖(2009)、黃志仁(2013)的研究裡,

都分別提到社工在協助街友的過程裡,或多或少都帶有上對下的不對等關係,甚至,

受。而社工會有這樣的想法,即是因為對於街友的刻板印象,因此,1976 年 B. Solomon 提出增強權能(empowerment)的概念,即係指在社會工作的領域中,社會工作者在

曾仁杰(2013)歸納 Solomon(1976)提出之理論,說明致使個人無法實現自我 的原因,係因為權能的不足,使無力感產生,而產生無力感的原因,包括:個人自我 體的刻板印象。這是一種由內而外所產生的力量(宋麗玉,2006);而陳良輔(2011)

整理歸納國內外學者對於增強權能之觀點,說明增強權能可使個人或團體增加其本身 之權力與能力,藉以改善刻板印象,並使其生活獲得改善,融入或重返社會團體生活。

在社會工作的實務上,Lee(1994)提出,社會工作者在協助過程中,應協助個 案建構並尋找自我能力,適應環境,並希望個案能逐步承受自己在社會上面對的困境,

以幫助受助者重返社會。在街遊 Hidden Taipei 的計畫中,社工不厭其煩地的一次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次的組織導覽員的人生故事,讓培訓導覽員一次又一次地增加自信心;此外,在正 式導覽行程結束後的參與者回饋,也讓導覽員們瞭解自己分享的人生故事,的的確確 會為這個社會帶來正面的影響,即使人數不多,但確實構成影響,也因而帶來正向關 係、增加他們的自信心。

另外,Miley and Dubois (1999)的研究中指出,利用個案和社工的溝通,確立 活動重點,並形成夥伴關係;此外,社工亦要給予個案信心、陪伴個案,個案不是沒 有能力,只是缺乏資源。

街友透過培訓計畫,扭轉過去遭外界排斥、反對的印象,同時轉換成另一種不同 的樣貌-專業街頭導覽員,也為自己帶來較過去街頭生活時期為多的工作收入。在擔 任導覽員之前,公園、涼亭或是入夜後的騎樓,就是他們原本生活的暫居地,也因為 他們在街頭生活的特性,而被外界所排斥;然而,正因為他們生活於街頭,他們能用 不一樣的角度,來看萬華、城中一帶。因此,培訓導覽員的計畫,帶給街友們「你也 可以」的想法,只要敢說、敢面對,只要願意,或許就可以讓參與者瞭解街友的生活 型態,以撕去外界對於街友的標籤。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