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2

表2-1-4愛滋感染者感染疾病之後的症狀影響

影響範圍 內容

生理健康轉弱 身體免疫力崩解,削弱身體防禦外來病源的能力。

心理壓力轉強 潛伏期長而擔憂發病,使愛滋病成為隱性的殺手。

擔憂疾病身份被發現而發生歧視。

疾病成為公共安全 疾病透過直接接觸而感染,散播不再是個人的議題,而是公共論題。

感染者所背負的疫情壓力,影響國家安全與勞動力。

性更為隱私 性傳染病使性慾、性行為蒙上了陰影。

整理自葉肅科(2008)

整理相關學者(Solomon, 1976、Simon, 1994、Gutierrez, Parsons, Cox, 1998、Lee, 2001)

的文章當中提到,增強權能社會工作運用在愛滋領域當中,其主要的理由為以下四點:第 一、愛滋感染者為邊緣且受社會結構壓迫者;第二、愛滋感染者受到政治、社會和經濟壓 力,使得個人需要去因應這樣的壓力狀態;第三、因為以上的壓迫與壓力,使得愛滋感染 者的自我效能低且有無力感;第四、透過助人工作,協助愛滋感染者去改變感到壓迫的環 境,並產生正向的改變。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增強權能的內涵 增強權能的內涵 增強權能的內涵 增強權能的內涵

經由第一節的敘述,我們可以了解愛滋感染者因遭受疾病烙印的因素,而處於無力、

缺權的狀態,當面對這樣的服務使用者,助人工作者透過增強權能取向的方式,來改變感 染者的現狀,因此本節即是了解何謂增強權能觀點,且探討權能觀點的歷史發展,並在第 二節說明權能觀點的定義,最後進行個人、組織與社區面向來分析權能的內涵。

一 一 一

一、、、、增強權能發展脈絡增強權能發展脈絡增強權能發展脈絡增強權能發展脈絡

(一)西方增強權能觀點的意識發展背景

增強權能觀點的提出與理論化,勢必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與發展才能有逐漸成熟的概 念架構,本小節即從歷史觀點的視野,引用文獻來佐證權能觀點的發展歷史,而這一方面 由學者 Simon(1994)的著作當中可以發現,增強權能觀點在西方世界已經發展超過一個 世紀之久(鄭麗珍,2002)。而在華人文化部分,增強權能觀點當中所重視的案主自決的 概念,也早已在儒家思想的論題當中顯現(陳盈智,2009)。但是因為華人文化甚少探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3

本土化的權能歷史發展,認為權能觀點為西方產物,是一可惜之處。Yip(2004)提到,雖 然權能觀點從西方引入,但是來到華人世界,還是必須與本土概念相互融合,其提出道家、

儒家與佛家思想影響華人文化最為深厚;這樣的論述與其他西方學者(Zimmerman, 1990;

Baistow, 1995)所提及之「權能觀點要將服務使用者放置在其脈絡當中才有運作之處」的 觀點相符合。

增強權能的概念知識主要與公民意識有關,其來源為政治基礎以及公民權力的擴張為 主。依據 Simon(1994)所整理的文獻當中,從十五世紀宗教改革階段開始,即出現「為 自己負責」的口號,個人的責任不再由上帝所擔負,而是個人擔負。而十八世紀末十九世 紀初的工業資本主義,更是文化改革的主要趨力,因為農民、奴隸、工廠員工失去了工作,

這樣的困境,使得他們聚在一起相互支持,弱勢族群因而開始受到激發。當 1800 年代美 國總統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提出「人皆生而平等」的概念時,這樣的概念使權力與 弱勢議題凸顯,更激發許多非營利組織的發展。1830 年代時,烏托邦社會主義興起,認為 社會不應有階級之分,人的資源、權力皆為平等,而這樣的平等包含女性地位的平等,讓 性別觀點帶入社會階級當中。此時的玄學也提到人類應享有尊嚴,以及分辨內在自己的能 力,除了內省之外,也強調頓悟的可能性。到了 1840 年代時,無政府主義認為,相互照 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生活,而這也是增強權能觀點社會工作的核心價值。無政府主義主張 合作而非競爭,以人際間的合作與小團體組織彌補中央政府的不足,以符合多元的需求。

從以上的論述可以發現,從 1789 年法國大革命之後,啟蒙時期的意識型態以個人主 義為主、並希望透過團體相互支持的方式,勇於質疑權威與傳統教條,甚至強調普世人類

AD 1500

宗教改革

1800

烏托邦社會主義

民主意識 人皆生而平等 工業資

本主義

玄學

1830 1840

無政府主義 公民權 1950

圖 2-2-1 權能觀點的意識發展背景 法國大革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4

權力平等的觀念,這樣的哲理帶動公民權的醞釀(圖 2-2-1)。啟蒙時代的學者不再以宗教 輔助文學與藝術復興,而是力圖以經驗與理性思考而使知識系統能獨立於宗教的影響

(Bullock, 2000)。因為這樣的背景發展,使得強調宗教承諾的俗民意識,逐漸轉變成以個 人為本、批判權力的理性運動。當 1950 年代,英國學者馬歇爾(T.H.Marshall)將公民權12

(citizenship)具體提出之後,公民概念的拓展也終於印證法國啟蒙時期的哲理。依據 Simon

(1994)的說法,公民是一種帶動社會建構的概念,主要以社區夥伴參與為主,「夥伴」

概念反應一種時間與地點的狀態,表示彼此的連結、保護他們的權力,因此增強權能是希 望達致公民參與為目的。

(二二二二))))社會工作當中的權能概念發展社會工作當中的權能概念發展社會工作當中的權能概念發展社會工作當中的權能概念發展

當社會意識逐漸發展出公民權力時,社會工作也受到相關意識型態的影響,增強權能 觀點即是受當時基變社會工作的影響。基變社會工作發展於 1960 至 1970 年代,認為過去 社會工作者將社會問題「個人化」,忽略社會權力及資源結構的不當性,因此認為解決社 會問題的唯一途徑是挑戰與改變社會的不當結構(Payne, 2005)。但是在基變社會工作發展 之前,社會工作界已經存在與社會權能、挑戰結構不當的運動。Simon(1994)整理 1893 至 1917 年美國社會工作當中相關的文獻,對於增強權能觀點的發展過程,隨著歷史的演 進,可發現這些發展活動對於挑戰與改變社會的不當結構,有其相似的共同點(圖 2-2-2)。

首先為工會主義的興起,工會主義(Unionism)是為了增進工人的工作環境與薪資而 成立,直接影響權能觀點的社會工作運動;工會相信透過集合工人的力量,可以發展出較 好的應對策略,從資方那邊也能獲得較好的福利措施,這樣的活動持續至今。1870 年代提 出的社會福音運動(Social Gospel),希冀透過解放神學為目標,鼓吹教會應該照顧弱勢貧 困與受欺壓者。而在 1870 年代開始發展的實用主義也不斷影響著美國社會工作,實用主 義認為,知識來自於活動,來自於個體與環境的交互作用,在此交互作用的過程中形成知 識,知識發展的目的即在於作為改善人生的工具,作為一種服務社會的手段(Geiger,

2005);從做中學的概念也讓社工從實踐當中,了解權能增強的概念。1884 年間提出的平

12 馬歇爾所提的三種權力為,公民權、政治權與社會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5

民主義(Populism),主要因社會工作所接觸的對象大多是平民或弱勢民眾,透過與他們一 起組成組織,一起探索資源的使用,能夠有效獲得成員權能的提昇。當實用主義認為從運 動中學習時,1905 年的「尼亞加拉運動」(Niagara Movement),成為實踐權能觀點很重要 的部分,該運動主要是黑人民權組織的運動,主要的運動訴求是反對種族隔離和權力剝 奪。1917 年之前,最後與增強權能有關的運動為女性主義。女性主義開始關心婦女的權力,

當代由男性所主宰的家庭、制度與社會,基本上忽略女性的聲音,透過增強權能及提昇意 識的方式,讓女性的敏感度提高,爭取自己的權力,促進社會改變。

比較兩條歷史脈絡,可以發現法國大革命之後的啟蒙時代,帶出民主觀點的意識,並 且強調「人權」而非「神權」,企圖與自然、無形、神職爭取權力,當社會主義、無政府 主義提出之後,則是將焦點放在人與人的權力平衡上;因此,許多強調平等觀念的運動逐 漸成形,不論是種族平等或者性別平等,種種口號代表爭取權力的過程。回觀過去的歷史,

人類追求的權力,從「與超自然爭權」的焦點,移轉到「與人爭權」的脈絡當中,而當提 出何謂平等的人類權力時,T. H. Marshall 的「公民權」成為最重要的指標。但,本章節並 非嘗試探討公民權的意涵,而是強調社會工作者與弱勢族群合作,其最主要的目的,即是 促使弱勢族群具有使用自己權力的能力,解放遭受環境限制的權力。這也是為何增強權能 社會工作重視人與環境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並從中找出造成服務使用者在各個生活面 向(經濟、政治、教育和醫療)當中遭受資源與結構不公平的因素,因為藉由工作者激發 服務使用者意識的覺醒,才能覺察環境對自身的限制,經由集體行動,打破社會結構不平 等的方式,爭取合理的生活空間(潘淑滿,2000)。

AD 1800

工會主義

1870

平民主義 實用主義

社會福音運動

1884 1905

尼亞加拉運 女性主義

1920 圖 2-2-2 美國社會工作增強權能概念發展

1870

基變社會工作

權能觀點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6

社會工作當中最初的權能概念發展,以 Barbara Bryant Solomon 於 1976 年出版第一本 提及增強權能的書籍「Black Empowerment」為主,該書從黑人社群當中發展出權能增強概 念,並且描述黑人因為受到結構的阻礙,而無法施展權力,進而造成整個社群的發展受限。

其運用談話、辨識自我態度、融入個案系統脈絡的方式來協助黑人社區的民眾獲得權能。

Adams(2008)提到在美國黑人權能與公民權運動當中,Solomon 具體描述出權能增強的 定義:權能增強的目的在於降低受烙印的團體其認知到的無力感。因此,權能增強策略是

Adams(2008)提到在美國黑人權能與公民權運動當中,Solomon 具體描述出權能增強的 定義:權能增強的目的在於降低受烙印的團體其認知到的無力感。因此,權能增強策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