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壓力因應的意涵與研究

一、因應的意涵

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會面臨到壓力,壓力有負面的影響,讓個人感到沮喪、造 成身心不適;壓力也有正面的影響,可以激起個人挑戰心,獲得成長。如何由負 轉正,端視個人能否有效去因應壓力。陸洛(2007)認為因應是指個人克服、減 輕或忍受壓力所造成的種種要求之努力。張秋發(2013)認為因應是一種的動態 的過程,個體在遭遇外在環境刺激時,透過自身的認知與經驗去評估,進而採取 妥適處理方法。

表 2-3 因應的定義

研 究 者 定 義 內 容

陳紀隆(2013) 因應是個體在遭遇工作壓力或問題時,應用適當方法,來減少 壓力,降低或避免負面影響,進而達到工作效率提高的過程。

謝明耀(2011) 因應是個體在面對壓力的影響及威脅時,由個體針對事件做出 整體的判斷及反應,進而制定計畫及執行步驟,及作自我的認 知的調適及改變,揀選覺得最合適的處理方法,然後行動過 程,以滿足內外在的需求。

馮勝苓(2008) 因應是個體遭遇壓力刺激所帶來正、負面影響,為個體遭受威 脅與傷害,為達到身心均衡,所採取的處理方式或解決辦法。

廖郁映(2006) 因應是個體為因應工作壓力的需求,主動修改原有的認知或具 體行為,讓壓力結構產生質或量的變化,使情緒舒緩或壓力減 輕,身心達到平衡的過程及採行之策略方法。

莊淑灣(2005) 因應是當內外在因素,如心理需求或外在環境變化對個體形成 威脅,個體難以承受或無法負荷,必須對外尋求支援或自我處 理的一種解決方式。

李玫玲(2004) 因應是當個人在工作情境中,遭遇內外在情境之要求、問題與 衝突時,為舒緩、及避免壓力的產生,個人在認知及情緒行為 上所作的調適及努力情形。

曾瑞醮(2004) 因應是當個體的內部或外部特定的要求無法滿足或超過個體 本身所能負荷時,個體運用以不間斷的方式改變認知及行為,

來處理這一特定需求的歷程經過。

陳素惠(2003) 因應是個人與學校工作環境互動過程中,遭遇問題或壓力事件 時,察覺負面情境之需求及檢視評估自身因應資源,在生理、

心理或行為上所作的努力,進而幫助降低工作壓力負荷的行為 過程。

黃惠惠(2002) 因應是指個體應用本身與周遭環境的資源,以積極的行動方式 解決問題。

Folkman 與 Lazarus(1984)

因應是個體改變其認知和行為,克服、減輕超過個體認為有壓 力的或負向情緒的需求,內容包含四個主要層面:(1)因應是 與環境交互作用的一種動力歷程,而不是固定的人格特質。(2) 因應是對壓力情境的管理,管理的範圍並非僅侷限於熟悉壓力 情境。(3)因應方式的有效性根據於對特定情境結果的評斷。(4) 因應並非天生就會,是透過學習而得到的適應性行為。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綜上所述,因應是個人為避免壓力所帶來的威脅及焦慮,在情緒、行為及認 知三方面上努力的動態過程。壓力具有正、負兩面性,可能會造成身心失衡,也 可能帶來成長契機。因應的能力必須透過學習才能獲得,並非與生俱來的。

二、因應的相關理論

有關壓力因應的理論,依據時間發展的歷程及學者切入面向的不同,學者提 出不同理論,本研究提出「人格特質論的因應理論」「認知評估因應理論」、「互 動因應理論」等三種理論加以探討。

(一)人格特質論的因應理論

Pervin(1983)認為個體的行為型態是由個體人格特質所決定的,而人格成 因複雜,有四項主要特徵:

1.先天遺傳人格特徵:一個人的行為會受基因、智商、種族、性別、容貌等會影 響,遺傳的基因決定個人的因應方式,有些人保守,有些人具有應變力。

2.環境性人格:民族性、個人生活史、環境競爭經驗會影響個人的因為行為。在 激烈的環境中緊張、焦慮等人格的心理症狀,也都會影響因應的方式。

3.社會性人格:先天基因及後天努力決定社會階層實質,當代人格特質朝向「達 爾文主義」的因應行為模式。

4.教育性的人格:教育性的人格可改變人格特質的認知、行為、情緒等因應方式。

具樂觀進取、積極主動的人格特質者,較能去接受壓力的挑戰,及化解壓力的衝 擊。

綜上所述,此理論認為,個體的行為型態是由個人人格特質所決定的,所以 個體在面對壓力時,同一事件,因個體人格特質不同,所產生的認知、行為、及 因應方式也會不同。

(二)認知評估導向因應理論

Lazarus 與 Folkman(1984)提出經由理性的認知評估過程,來決定是否為 壓力事件,並選擇適合的方法加以因應,以下說明此學派認知評估程序:

1.初級評估:為個人判斷壓力情境對自己的影響及是否具危險性、威脅性的過 程,也就對事件做初步判斷,此反應有以下三種:

(1)不相干的事件:指被評估的事件對個人沒有威脅性及危險性,也就是與個人 利害無相關。

(2)正向的事件:指個體遭遇的事件,不需要用到個人的資源,且預期可帶來好 結果的事件。

(3)壓力的事件:指對個人現在或未來有造成不利影響的事件,包含傷害或損失、

威脅、挑戰等三類。如果評估為傷害或損失,表示傷害已發生且無法阻止;如果 評估為威脅,表示未來有可能會造成傷害,但尚未發生;如果評估為挑戰,表示 得失未定,有可能個人覺得可克服壓力而得到好的結果。當事人注意力決定評估 的結果。

2.次級評估:指個人以初次評估為基礎,並考慮內外在因素,於個人面對壓力刺 激時,採取適當的因應方式。

3.再評估:指個人改變原來對因應方式的判斷,再一次檢視個人評估的過程,因 此,此階段是一種回饋的歷程,包估現實式的與自我防衛的兩種歷程:

(1)現實式的再評估:對於個人利益或環境關係新訊息的變化,而出現再評估來 改變個人情緒。

(2)自我防衛的再評估:由於個人認為無法改變現實,為減少負面情緒,而將原 先判斷為有威脅的壓力事件情境再評估為沒有威脅的或有利的。

綜上所述,此理論認為認知評估是一切因應的基礎,評估正確與否會決定壓 力是否存在,對壓力感受的程度則視因應方式而定,因此認知評估是決定有無壓 力及如何因應的基礎。

(三)互動因應理論

Lazarus 與 Folkman 於 1984 年也提出互動因應理論,認為因應是個體與其周 圍環境互相作用下所產生的結果,也就是個體環境之間彼此互相影響。兩位學者

也認為環境因子、壓力事件的性質、個人因子及因應資源等,對因應策略的選擇 都會受到影響。因此,認知能力較高者,壓力的察覺能力也較高,比較可以形成 結構式的知覺,而會以選擇「問題處理」的因應策略為主,相對的,認知能力比 較差者,因為比較不容易察覺到壓力刺激的關係,因此以選擇「逃避問題」的因 應策略為主。

Lazarus 與 Folkman 針對互動因應理論設計出因應策略量表,此量表提出八 種因應策略,說明如下:(李玫玲,2004)

1.直接面對問題:鞏固自己的立場,追求自己想要的,並試著讓對方改變。

2.疏遠的態度:依循自己的步調過生活,假裝事情沒發生過。

3.控制自己的情緒:將自己的情感隱藏,讓別人無法發現事情真相。

4.尋求外界支持:找對事件有決定性的人幫忙,讓他人知曉自己的處境,進而得 到支援。

5.承擔責任:自我深切的反省,承認自己做錯事了。

6.逃避的態度:希望事件自然而然過去,藉喝酒、抽菸、吃東西等情緒發洩讓自 己舒服點。

7.有計畫的解決問題:知道自己要如何努力,擬定一個行動計畫並確實執行,讓 事情成功,

8.正向再評估:讓新的信念形成,透過事件獲得成長。

綜上所述,此理論認為因應是個體與其環境為因應是個體與其周圍環境互相 作用下所產生的結果,而因應策略的選擇會受環境因子、個人因子、壓力事件的 性質及因應資源等影響。認知能力較高者以選擇「問題處理」的因應策略為主;

認知能力較差者,選擇「逃避問題」的因應策略為主。。

三、因應方式的類型

因應方式的類型,依研究目的、研究對象的不一,因此有許多不同的觀點,

有依 Lazarus 的理論所衍生的類型,也有依不同理論觀點切入發展出的,本研究 整理出下列三種類型:(莊惠君,2010)

(一)Folkman 與 Lazarus(1984)研究大學生情緒與因應發展階段時,認為大 學生的因應行為有三類:

1.問題導向的因應:試著修正或消除壓力的來源、針對問題進行處理、或積極的 自我改變,及發展出令人較為滿意的情境。問題導向因應方式有以下三個類型:

(1)尋求資訊或意見(2) 針對問題採取解決問題的行動(3)權衡輕重做出取捨。以尋 求支援、直接採取行動、針對問題進行管理等方式,目的在於改變壓力環境,因 此,直接改變壓力來源作法都可歸納為問題導向方式。

2.情緒導向的因應:個人在壓力下感受的情緒,對人與環境之間的實際關係雖然 不會改變,但它卻能間接的影響到情緒。如果當事人以逃避事實、對事件的看法 改變、轉念、或重新解讀事件的意義,對事件加以否認,在壓力來源沒有改變的

情況下,當事人的情緒反應卻會隨著當事人看法的改變而隨之改變。情緒導向的 因應,徵結點是認知的過程,因此也稱為認知因應,是一種減輕症狀的因應。

3.折衷方式:指尋求社會援助,透過別人聊聊天來獲得更多的資訊或從親友處得 到溫暖與了解。

Lazarus(2000)雖然強調因應策略可區分為問題導向和情緒導向二類,但二者 並非單獨存在,可同時採用,例如,先控制情緒,冷靜思考的問題解決因應策略

Lazarus(2000)雖然強調因應策略可區分為問題導向和情緒導向二類,但二者 並非單獨存在,可同時採用,例如,先控制情緒,冷靜思考的問題解決因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