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壹、教師評鑑的實施方式壹、教師評鑑的實施方式壹、教師評鑑的實施方式

壹、教師評鑑的實施方式 壹、教師評鑑的實施方式 壹、教師評鑑的實施方式

教師評鑑的實施方式是一項複雜的歷程,為達預期目的,除應有多元的目 的、健全的規準外,評鑑的方式也應審慎規劃或選擇,以求評鑑結果的周延確 實。以下茲從評鑑者身分、評鑑資料來源、評鑑報告之呈現、評鑑目的等的角 度來加以探討教師評鑑的實施方式(余榮仁,2000;徐美恵、高薰芳,1996;陳 白玲,2003;張德銳,1992a;黃政傑,1997;馮莉雅,2001;歐陽教等,1992;

Wragg,1988):

一、以評鑑者身分區分 一、以評鑑者身分區分一、以評鑑者身分區分 一、以評鑑者身分區分

以評鑑者的身分而言,教師評鑑的實施可分為教師自我評鑑、同儕評鑑、

行政人員評鑑、評鑑小組評鑑、學生評鑑、校外人士評鑑和非教育人士評鑑等 七項,茲簡介如下:

( ((

(一一一一))))教師自我評鑑教師自我評鑑教師自我評鑑 教師自我評鑑

教師自我評鑑係指教育行政主管機關或學校發展自我檢核表,由教師根據 檢核表的內容,填寫相關資料,以了解教師自己的教學績效。Barber(l990)認 為自我評鑑對教師個人發展而言,是一種非常好的機制,也是相當有效的教師 評鑑方式。透過自我評鑑,提供教師自我反省並深刻了解自己教學的優缺點,

進而提昇教學品質(引自陳白玲,2003)。

自我評鑑的工具大約有五種:自我評定量表、自我報告、自我研究教材、

觀看同事教學和錄影帶回饋。其中錄影帶回饋方式如能透過輔導員分析教學情 形,對教師而言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自我訓練方法(簡紅珠,1990)。

雖然教師自我評鑑具有容易執行、自我瞭解、自我改進的優點,但其缺點 則是容易評鑑自己有較高的表現,以及評鑑流於主觀,評鑑是否值得信賴的問 題。因此,學校如何妥善規劃教師自我評鑑,使教師體認其意義,進一步充分 配合,方能發揮其效益,落實自我評鑑。

(((

(二二二二))))同儕評鑑同儕評鑑同儕評鑑 同儕評鑑

張德銳(1992a)指出同儕評鑑係就教師的教學、輔導、研究、服務,以任 教科目或年級為單位,由同事相互評定。徐美惠、高熏芳(1996)也指出教師同 事之間透過教室訪視,給予主觀的知覺評估,同事間以專業判斷方式對自己熟 悉的課程、教材、教法等互相交換心得,藉以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近來,同儕評鑑的觀念頗受到教育界的重視,它可大量地用於形成性評鑑,

其理由如下:1.行政人員工作負荷沉重,無法投入太多時間於形成性教學評鑑。

2.教學是一種合作事業,因此教師對其同儕的專業成長應負有更多責任。3.同

儕的評鑑者較多,其信度較高。4.教師和同事交往認識較多,可提供大量資訊,

而這些資訊可能是行政人員所無法蒐集到的(余榮仁,2000;張德銳,1992b;

黃政傑,1997)。一般認為是較輕鬆溫和的。評鑑者與被評鑑者之間,以專家身 分進行評鑑,熟悉課程且具有專業經驗和自己的教學經驗,較容易認同彼此的 表現,整個過程充滿愉快的氣氛,增強彼此的滿足感。

但基於某些因素,教師可能會抗拒同儕的教室觀察,而同儕也可能有偏見,

導致評鑑結果的信度令人質疑,尤其是當評鑑結果可能影響被評鑑者的升遷、

獎勵等權益時,教師更可能抱著「與人為善」、「揚善隱惡」等皆大歡喜的態 度,則導致無法真正有效從事評鑑計畫,而其評鑑所蒐集到的資料往往不易比 較。因此,同儕評鑑可能較不適用於「總結性評鑑」,而較適用改進教學、促 進教學專業成長的「形成性評鑑」(余榮仁,2000;張德銳,1992a;Wragg,1988)。

( ((

(三三三三))))行政人員評鑑行政人員評鑑行政人員評鑑 行政人員評鑑

行政人員評鑑是一種最傳統的評鑑方式。指由學校行政單位依據教師的公 差、請假、缺課補課、上課遲到早退、命題閱卷、送成績的延誤、有無影響行 政效率等,屬於一般行政範疇的項目進行評鑑(徐敏榮,2002)。從行政考量上,

對維護學生受教權益及提高行政效能,有所助益。但偏重行政範疇之考量,對 提升教學效能較無助益。被評鑑者可能處處存有防衛的心理和行為(張德銳,

1992a)。所以對教師教學表現的改進、服務情緒的提高並沒有產生良好的效果。

儘管傳統的行政人員評鑑可能有片面、主觀的缺失,並不代表完全不可行。

祇要行政人員平時多和教師溝通,多蒐集教師表現的客觀資料,並抱持著服務、

協助教師教學的態度去評鑑教師的教學表現,則行政人員所做的評鑑仍是必要 的、可行的(余榮仁,2000;張德銳,1992a)。

(((

(四四四四))))校內評鑑小組評鑑校內評鑑小組評鑑校內評鑑小組評鑑 校內評鑑小組評鑑

評鑑小組的成員大多由學校公推之行政人員代表和教師代表組成,對行政

人員與教師的權力來說,有互相制衡的功用,藉由共同參與讓教師評鑑過程更 公開、公平、公正。

張德銳(1992a)卻認為評鑑小組評鑑並不一定是最理想的評鑑方式,例如:

我國國小教師成績考核自從採取評鑑小組評鑑方式之後,評鑑小組成員往往並 沒有認真去執行教師成績考核辦法和總則,其評鑑結果往往淪為「通通有獎」,

其評鑑成效是否比起行政人員單獨評鑑還要客觀、公平、有效,很值得懷疑。

(((

(五五五五))))校外人士評鑑校外人士評鑑校外人士評鑑 校外人士評鑑

校外人士係指他校的教師、主任、校長或教育行政機關官員、督學,甚至 是負責專門評鑑教師的專家學者及團體或國民教育輔導團體等。這些參與評鑑 的校外人士,多具備教育專業素養,且從事相關性質的工作。因此,校外人士 的評鑑仍有其可行之處。不過,完全由校外人士負責評鑑,由於缺乏深入了解,

其評鑑的效益或因而有所限制(傅木龍,1998)。

(((

(六六六六))))學生評鑑學生評鑑學生評鑑 學生評鑑

學生評鑑乃是由學生評估教師的教學效率,是透過一個結構性或非結構性 的問卷或晤談的過程而加以制定(徐美惠、高薰芳,1996)。優點是容易實施,

在短時間可以獲得很多資料,而且學生最接近教師,感受最直接、深刻。不過 學生評鑑教師,有損師道尊嚴,且學生年紀輕,經驗淺,恐怕沒有能力區分教 師教學的良窳。因此,中小學較少實施學生評鑑教師。

(((

(七七七七))))非教育人士評鑑非教育人士評鑑非教育人士評鑑非教育人士評鑑

非教育人士係指學生家長、家長會委員或其他社會人士。由非教育人士直 接評鑑教師有其不便之處,但是不排除用間接的方式涉入評鑑。例如家長對行 政人員抱怨教師作業批改不夠仔細、獎懲不當或教學準備不夠充分等,都是家 長對教師的間接評鑑;這些意見,必須被適度的作為教師評鑑晤談的參考,才 能有所助益。家長反映的意見並非完全屬實,如何處理這類意見,是困難之處。

由以上分析可知,每種方法各有其優缺點,而且有文化背景上的考量和差 異。以我國而言,張德銳 (1992a)的研究中發現,小學教育人員偏向主張自我 評鑑和行政人員評鑑,而比較不傾向同儕評鑑和學生評鑑,此一現象與專業人 員的偏向同儕和顧客導向正好相反,值得進一步去探討。

二、以評鑑資料來源區分 二、以評鑑資料來源區分二、以評鑑資料來源區分 二、以評鑑資料來源區分

教師評鑑的資料來源很多,其中以教師自我報告、教室教學觀察、教師晤 談、學生學習成就及教師教學檔案較常見,以下針對這幾項說明(陳惠萍,1999;

張德銳,1997;莊靜君,2002;傅木龍,1998):

( ((

(一一一一))))教師自我報告教師自我報告教師自我報告 教師自我報告

教師自我報告是一種有效的教師評鑑方式,因為只有教師本人對自己的教 學實務最瞭解,透過內省和實際的教學經驗,教師能對自己的表現作一個有效 的評估。雖然教師評鑑有自我了解、自我省思、自我改進的優點,但是僅有教 師自我評鑑,很可能不是十分可靠。尤其一些不適任和缺乏安全感的教師,往 往會高估自己的表現;而過於謙虛的老師則會低估自己的工作表現,因而造成 資料的不正確。

要使自我評鑑發揮最大的效果,教師要將自我評鑑結果與評鑑委員或同事 分享,評鑑委員必須協助教師設定自我改進目標並提供必要的資源。讓評鑑委 員和教師建立一個合作、互動的關係。

( ((

(二二二二))))教師教學觀察教師教學觀察教師教學觀察 教師教學觀察

在各種蒐集教學表現資料的方法當中,以教師教學觀察是最常用的方法。

由校長、行政人員或資深教師直接觀察教師教學活動,以評估教師教學表現,

並根據觀察結果和老師相互討論後,提供教師一些改進的意見,協助教師改進 教學和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教學觀察的優點是能夠蒐集教師表現最直接的資料,觀察紀錄可以長期保 留和重複使用。缺點是會干擾教師教學,而且不易觀察到教師行為背後的社會、

心裡、政治和組織等因素(Peterson,1995)。教學觀察的技術,以具有循環性的

「觀察前會議→教學觀察→分析和策略→視導會議→會議後的分析」最具參考 價值。

( ((

(三三三三))))教師晤談教師晤談教師晤談 教師晤談

教師的教育理念深深影響教師的教學和管教措施;而要瞭解教師的教育理 念,則最好透過晤談法(張德銳,1992b)。晤談可以和教師共同商訂、檢討教學 目標和評鑑規準及達成情形,以改進教學措施。Jones(1993)提出評鑑晤談的技 巧,包括傾聽、發問、摘要、回饋及評論等五方面(引自陳白玲,2003)。晤談 前先建立彼此信賴的關係,一次只針對一個焦點,與教師共同創造、發展補救 教學計畫,避免吹毛求疵,消除被評鑑者的防衛心態。

教師的教育理念深深影響教師的教學和管教措施;而要瞭解教師的教育理 念,則最好透過晤談法(張德銳,1992b)。晤談可以和教師共同商訂、檢討教學 目標和評鑑規準及達成情形,以改進教學措施。Jones(1993)提出評鑑晤談的技 巧,包括傾聽、發問、摘要、回饋及評論等五方面(引自陳白玲,2003)。晤談 前先建立彼此信賴的關係,一次只針對一個焦點,與教師共同創造、發展補救 教學計畫,避免吹毛求疵,消除被評鑑者的防衛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