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貳、實徵研究結果比較 貳、實徵研究結果比較

貳、實徵研究結果比較 貳、實徵研究結果比較 貳、實徵研究結果比較

根據上述相關研究,研究者依照研究方式、研究結果加以分述如下:

一、研究方式 一、研究方式一、研究方式 一、研究方式

以研究方式來看,大部分的研究者均使用問卷調查法,作為研究的主要方 式,以探求教師對於教師評鑑制度的意見與態度。而吳政達(1999),則是使用 模糊德菲法,整合專家意見以建構評鑑指標,續以模糊層級分析法計算各指標 間的相對權重。傅木龍(1998)用文件分析、比較歸納分析及實地訪談研究英國 中小學教師評鑑制度及對我國的啟示。余榮仁(2000)主要採用行動研究法,兼 採文獻分析、參與觀察、問卷調查等方法,探討經由評鑑者與被評鑑者間之反 省性合作行動,建構學校本位教師評鑑制度之可行性。陳白玲(2003)採用焦點 訪談法,研究國民小學校長對教師評鑑之態度。陳怡君(2003) 除了問卷調查法 外兼採半結構式訪談法,以深入瞭解國民小學教師對教師評鑑制度的看法。

二、研究結果 二、研究結果二、研究結果 二、研究結果

根據上述研究,可以歸納出下列重點:

(((

(一一一一))))教師評鑑目的教師評鑑目的教師評鑑目的 教師評鑑目的

教師評鑑目的應兼重「形成性目的」及「總結性目的」;宜就有助於於教 師專業發展與專業成長之「形成性目的」為主,作為教師升遷、獎勵等決定依 據之「總結性目的」為輔(林榮彩,2001;張德銳,1992a;陳白玲,2003;陳 怡君,2003;許峰維,2004),且最適宜的時機為一年評鑑一次最被接受,而現 階段評鑑仍不宜與考核結合(林榮彩,2001;陳怡君,2003)。

綜合言之,多數研究者認同教師評鑑應以形成性目的為主,總結性目的為 輔, 以協助教師診斷教學優劣缺失,幫助教師專業成長,提高教學品質。

(((

(二二二)二)))教師評鑑項目教師評鑑項目教師評鑑項目教師評鑑項目

評鑑內涵應多元化,發展一套健全的評鑑規準,內涵兼顧不同職務、學校 特色,表現教師專業的表現(林榮彩,2001;張德銳,1992;陳怡君,2003)。

將各學者研究之教師評鑑項目可歸納出下列六個領域:教學專業知能、班級經 營與輔導、人際互動與溝通、專業發展與進修、校務行政的參與及配合、服務 精神與熱誠。

((((三三三)三)))教師評鑑實施方式教師評鑑實施方式教師評鑑實施方式教師評鑑實施方式

教師評鑑實施方式應採多元化的方式進行,從多角度來評鑑教師的工作表 現。研究顯示大部分老師贊成教師自我評鑑(石璧菱,2002;林榮彩,2002;陳 聖謨,1996;許峰維,2004;盛宜俊,2003)。張德銳(1992a)研究顯示大多數 教師較贊成採用「校內評鑑小組」方式;陳聖謨(1996)研究顯示國小教師對擔 任評鑑人選的看法除了自我評鑑外,兼採「學校考評委員會」。

綜而言之,教師最在意評鑑制度是否公平客觀,大多數贊成教師自評或由 同儕教師評鑑,對於外部評鑑較不認同。

((((四四四)四)))教師評鑑結果處理與運用教師評鑑結果處理與運用教師評鑑結果處理與運用教師評鑑結果處理與運用

學者研究顯示教師評鑑的獎勵方式宜採嘉獎、獎金的方式(林榮彩,2002;

張德銳,1992a;許峰維,2004);張德銳(1992a)則提出休假、進修;林榮彩 (2002)、許峰維(2004)研究指出給予優秀教師升遷機會;石璧菱(2002)的研究 更進一步提出可將評鑑結果提供教評會作為續聘參考、提供考核委員會作為考 核參考資料;陳怡君(2003)研究指出教師評鑑結果鼓勵重於懲戒。但是陳聖謨 (1996)的研究卻指出教師評鑑結果不作升遷、獎勵依據。

研究顯示教師評鑑的處罰方式為強制進修(林榮彩,2002;張德銳,1992a;

許峰維,2004);張德銳(1992a)的研究還提出告誡、不續聘或解聘、留原俸級 的依據;林榮彩(2002)研究認為可採「限期改善再進行複評的方式」;許峰維 (2004)研究對評鑑結果欠佳處理的看法為「學校安排同儕專家教師提供協助」。

綜而言之,教師評鑑結果的應用較重視實質的獎勵(獎金、休假、升遷),

精神層面的獎勵(獎狀、嘉獎、表揚)次之。較不喜歡作為教育政策推行之依據,

諸如教師證照制度、教師分級、教師考核等。對於評鑑欠佳的教師也注意到後 續的追蹤輔導工作。

( ((

(五五五五))))教師評鑑可能遭遇的問題及解決策略教師評鑑可能遭遇的問題及解決策略教師評鑑可能遭遇的問題及解決策略 教師評鑑可能遭遇的問題及解決策略

石璧菱(2002)研究指出桃園縣國小教師超過五成預期教師評鑑困難依序為 評鑑公平的質疑、評鑑結果和教師薪資、獎懲結合的反感、時間不足、溝通、

經費支援;陳怡君(2003)研究指出教師評鑑人員缺少評鑑的專業知識;許峰維 (2004)研究指出教師對實施教師評鑑可能遭遇的困難以尚「缺乏適切的評鑑規 準」為主。

陳白玲(2003)研究指出國民小學校長認為教師評鑑透過立法程序取得法源 依據是教師評鑑制度成功的先決條件;觀念的宣導是前導工作;宜循序漸進,

先徵求試辦再全面實施;教師評鑑應與教師專業發展相結合;教師評鑑必須結 合相關教育政策,才能發揮相輔相成之效果。

綜而言之,學者們指出只要能落實評鑑制度的過程與結果,避免流於形式,

教師不必「聞評色變」。透過法源取得依據,先宣導觀念並請自願學校試辦,

多溝通、多鼓勵,讓教師認同,進而願意面對挑戰,接受評鑑。

(((

(六六六六))))教師評鑑總體意見教師評鑑總體意見教師評鑑總體意見 教師評鑑總體意見

各研究結果不盡相同,張德銳(1992a)以全台灣省為研究範圍,研究結果顯 示多數教師同意我國推行教師評鑑制度;陳聖謨(1996)以台南市為調查範圍,

結果顯示教師對於實施教師評鑑贊成與否的看法,贊成者與視情形而定者相 當,均有三成餘,而不贊成者有一成餘,顯示贊成程度未成氣候,不少教師仍 持審慎保留的看法;而林榮彩(2002)以高雄市各公立國民小學為研究對象,研 究發現多數的教育人員不贊成高雄市推行教師專業評鑑制度。石璧菱(2002)以 桃園縣國民小學為研究對象,有六成三同意學校本位教師評鑑實施的必要性;

許峰維(2004)以彰化縣國民小學為研究對象,教師對實施教師評鑑的態度傾向

「大部分同意」。陳怡君(2003)以台灣地區國民小學為研究對象,有四成三不 贊成實施教師評鑑制度,四成九贊成實施教師評鑑制度,兩者意見不相上下,

仍有不少國民小學教師未能認同教師評鑑制度的推行。

( ((

(七七七七))))不同背景變項意見差異不同背景變項意見差異不同背景變項意見差異不同背景變項意見差異

陳美娟(2004)的研究指出國民小學教師所知覺的教師評鑑在年齡、服務年 資、教育背景及學校所在地有差異現象存在;其中以年齡在41歲以上、服務年資 較長、師專或師範學院校畢業及學校位於鄉鎮、偏遠學校在教師評鑑的知覺較 高。林榮彩(2002)的研究指出不同性別、服務年資、擔任職務、學校規模的教育 人員對「校內小組評鑑」的看法均達顯著差異。不同性別、服務年資、擔任職務、

學校規模之教育人員對高雄市推行教師專業評鑑之意見均達顯著差異。陳怡君 (2003)指出學歷、擔任職務對目前國民小學推行教師評鑑制度有顯著差異,研究 所畢業、擔任校長及行政人員更贊成推行教師評鑑制度。許峰維(2004)研究指出 男性、研究所畢業、服務年資在26年以上、擔任校長職務及學校規模在24班以下 之教師,對於實施教師專業評鑑時,具有顯著水準,持肯定的態度。

綜上可知,背景變項對於教師評鑑意見有不同的影響。個人變項中性別、年 齡、職務、服務年資、教育程度對於實施教師評鑑態度、內涵有不同意見,男性、

年齡在41歲以上、服務年資較長、擔任行政工作、研究所畢業之教育人員較贊成 實施教師評鑑。學校規模與教育人員對實施教師評鑑態度、內涵意見上,各有不 同的發現,並無一致的看法。

從以上的研究中可得知,本國的教師評鑑研究已經漸漸起步,研究方式大 多屬於問卷調查。在教師評鑑的總體意見方面,可能受到所在地區的環境、文 化或時間等因素影響,而產生不同的看法,值得研究者進一步深入探究其原因。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研究設計與實施 研究設計與實施 研究設計與實施

本章分為五節加以說明,首先提出研究架構,然後依次為研究對象及樣本、

研究工具、研究程序及資料處理。茲分別敘述如下: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研究架構 研究架構 研究架構 研究架構

首先根據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待答問題,並參考有關文獻、相關資料,所 擬定之研究架構如圖 3-1。 茲說明如下:

A

背景變項

1.性別 2.擔任職務 3.服務年資 4.學歷

5.學校規模

B

教師評鑑之意見

1.對實施教師評鑑之態度 2.教師評鑑的目的

3.教師評鑑的項目 4.教師評鑑的實施方式 5.教師評鑑資料的來源 6.教師評鑑的實施程序 7.評鑑結果優良鼓勵措施 8.評鑑結果欠佳處理措施 9.實施評鑑可能遭遇困難

10.實施評鑑遭遇困難可能的解決策略 圖 3-1 研究架構

根據文獻探討結果編製問卷,瞭解台中市國小實施教師評鑑的現況( 箭頭 A 部分),並依照受試者的背景變項了解其對實施教師評鑑之態度、評鑑實施內 涵、評鑑結果處理與應用、可能遭遇困難與解決策略及各項指標的看法( 箭頭 B 部分)。

台中市國民小學實施教師評鑑現況 台中市國民小學實施教師評鑑現況 台中市國民小學實施教師評鑑現況 台中市國民小學實施教師評鑑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