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評鑑之規準 教師評鑑之規準 教師評鑑之規準 教師評鑑之規準

參、教師評鑑的目的參、教師評鑑的目的

第二節 教師評鑑之規準 教師評鑑之規準 教師評鑑之規準 教師評鑑之規準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教師評鑑之規準 教師評鑑之規準 教師評鑑之規準 教師評鑑之規準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評鑑規準就是教師評鑑所必須使 用的「工具」。教師表現的領域廣泛,舉凡教師的教師教學技巧、管理技巧、

輔導學生成效、親師合作關係、行政措施配合程度、個人特徵及專業態度等,

皆可考慮作為教師評鑑的範圍。若把教師評鑑領域的內容,分析成細目,使評 鑑的內容更為具體化,評鑑的方向將更為明確,評鑑的結果自然更加深入,而 這些細目便是教師評鑑的規準(歐陽教、高強華、王秋絨、李春芳、張德銳等,

1992;Iwanicki,l990)。

教師評鑑的規準主要在釐清教師應有的專業角色和任務,使得評鑑方法和 程序更有執行的焦點。Iwanicki(l990)指出有效的教師評鑑關鍵因素取決於完 整的評鑑哲學與評鑑目的、健全的評鑑規準和合理的評鑑程序。這三項教師評 鑑的關鍵因素中,以「決定教師評鑑的規準」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性。換句話 說,一個理想的教師評鑑制度必須根據教師評鑑的目的,採用適當的評鑑規準,

來決定適當的評鑑方法和程序。如果評鑑規準不切實際,再好的評鑑方法、分 析技術和程序,也無法蒐集到適當或者合用的教師評鑑資料(張德銳,1992a)。

因此,公正一致性的評鑑規準,能被受評者所瞭解與接受,如此教師評鑑方可 奏效,達到評鑑的真正目的。

國民小學教師的教學工作屬包班制、多面性的,教師表現的領域相當廣泛,

要對這麼多工作一一評鑑,似嫌繁冗而瑣碎,是故在評鑑項目上應考量教師教 學專業發展為導向,專家學者們站在不同角度,各有不同看法。以下僅舉出部 分較具有代表性或較不同的看法,並參酌教育行政機關所制定的法令,加以整 理於表 2-2,然後再加以綜合歸納。

表 2-2 國內外教師評鑑規準之相關研究

學者(教育行政機關 ) (年代)

評鑑規準

張德銳 (1992)

1.任教科目的專門知識和技術。

2.教學方法的專業知識和技巧 3.教室管理和紀律的能力。

4.對學生的關懷和輔導。

5.專業成長的意願以及敬業精神。

6.和學校同仁與家長的關係。

7.品德生活的優良程度。

8.事病假及曠課職的情形。

9.行政業務處理紀錄。

高強華 (1995)

1.口頭溝通的能力。

2.書面溝通的能力。

3.教學計畫的能力。

4.使用多種教學技術的能力。

5.教學組織和發展的能力。

6.教室管理和紀律的能力。

7.對學生的關懷。

8.專業成長的意願以及敬業精神。

9.和學校行政人員、家長的關係。

徐美惠、高熏芳 (1996)

1.教學技巧:包括教學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能力以及教學評 鑑。

2.級務管理:物資設施管理和班級秩序管理二大類。

3.人際關係:包括與學生關係、與家長關係、及與同僚關係等。

4.個人表達能力:包括口語、文字、肢體運能力。

5.專業成長:具有專業進修意願、教學效能改善。

朱淑雅 (1998)

1.教學規劃與準備領域。

2.教師主動的教學實施策略領域。

3.師生互動的學習策略領域。

4.班級整體營造領域。

5.教師專業成長領域。

6.教師溝通與表達領域。

7.教師的合作與配合領域。

表 2-2 (續)

Harris & Hill (1982)

表 2-2 (續)

學者(教育行政機關 ) (年代)

評鑑規準

美國北卡羅那州教育廳 (Holdzkom & Brandt) (1995)

(引自陳怡君,2003)

1.教學時間的管理。

2.學生行為的管理。

3.教學活動的呈現。

4.學生表現的督導。

5.教學的回饋。

6.教學的激勵或促進。

7.教學環境內的溝通。

8.執行非教學任務。

澳洲維多利亞省 (湯誌龍,2001)

1.教學指導之內涵。

2.教學活動。

3.學生評量與成績報告。

4.學校及社區的互動。

5.專業表現。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根據上述文獻資料顯示,可知國情不同,教師評鑑之重點亦有不同。國內 對於教師評鑑規準多以教學實施與策略運用、班級經營與學習氣氛、教師進修 與專業成長、溝通與合作、教學規劃與準備、教學評量與回饋為重點;國外則 著重在教學設計規劃與準備及教學活動的實施與應用為重心。研究者綜合各學 者看法,將教師評鑑規準分為下面六個層面:

一、教學專業知能 一、教學專業知能一、教學專業知能

一、教學專業知能:教師具有系統與組織教學準備的能力;教學時能活用教學 方法與技巧,幫助學生瞭解教材內容,提升教學效能。

二、班級經營與輔導 二、班級經營與輔導二、班級經營與輔導

二、班級經營與輔導:能建立和諧互動的班級氣氛;善用班級管理與經營能力 營造安全且有助於學習的教室環境。

三、人際互動與溝通 三、人際互動與溝通三、人際互動與溝通

三、人際互動與溝通:熟悉教室內外與學生、家長、同事之間之互動技巧,與 校方保持和諧工作關係,與學生、家長保持聯絡、溝通。

四、專業發展與進修 四、專業發展與進修四、專業發展與進修

四、專業發展與進修:具備學科專門知識與技能;善於運用教學資源與資訊的 能力;主動參與研習進修;做好自我省思及終身學習能力。

五、校務行政的參與及配合:

五、校務行政的參與及配合:五、校務行政的參與及配合:

五、校務行政的參與及配合:參與校務的推動,對非教學任務的配合;團隊合 作的精神;事病假及曠課職的情形;班級行政業務處理紀錄情形以及接受 教師評鑑態度。

六、服務精神與熱誠:

六、服務精神與熱誠:六、服務精神與熱誠:

六、服務精神與熱誠:具備專業態度與素養,需有教學熱誠、敬業精神;對學 生有關照與輔導之專業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