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多元文化音樂之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第三節 多元文化音樂之相關研究…

多元文化教育為近年來國內外研究者皆關注的議題。而隨著各國族群的融合與 多元化,國內外學者也進行了相關的研究。本節就國內外學者所進行的多元文化音樂 相關研究整理與歸納,敘述如下:

高正賢與莊敏仁(2008)在淺談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多元文化音樂教學論文中 指出,臺灣地區由於外籍人士的加入,使得臺灣呈現出一個地球村的環境,居住的人 口包含不同國家、民族與族群,因此,不同文化間的尊重愈形重要。因此,在學校的 課程中,多元文化教育的落實與發展極為重要。其研究中指出,在臺灣音樂教學中,

教材的內容呈現多元文化的豐富性,許多歌唱教學曲目除了翻譯成中文演唱外,也以 世界各國不同的語言演唱。因此,學生可透過音樂的學習,認識不同國家與族群之間 的音樂、語言和文化。除此之外,學校教育因幫助學生成為具有國際觀與世界地球村 理念的人,從教育中讓學生體認,一個國家是由不同的文化所組成,因此,必須瞭解 彼此文化的珍貴與價值,共同努力尊重與保存個別文化的獨特與珍貴。

呂翠華(2008)採個案研究法探討多元文化音樂教學運用於國民小學五年級藝 術與人文領域課程之研究。研究者首先藉由文獻探討進行對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理念的 瞭解,然後依據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設計出適合國小五年級的多元文化音樂教學設計,

實施十一周共二十一堂課的音樂教學。研究工具包含了其自編的「多元文化音樂教學 設計」和「音樂學習自評表」。研究者藉由多元文化音樂教學的實施,驗證教材與教 學策略的適切性,並分析音樂學習自評量表內容,以瞭解學生對於多元文化音樂教學 之學習情形。研究結果發現:(一)歌曲教學結合原文歌詞與具有語韻美感之中文歌 詞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二)認識各民族之音色為多元文化音樂教學之重要目 標;(三)結合不同民族音樂節奏的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掌握不同文化的音樂特性;

(四)結合視覺、聽覺和動覺的活動課提升多元文化音樂教學的成效;(五)多元文 化音樂教學宜配合多元的評量方式。呂翠華(2008)建議教師可透過網路資源蒐集多 元文化音樂教材使音樂教學更充分和豐富;在歌曲教學上應呈現出歌曲的原文,但若 採具語韻美感的中文使雙語一併呈現也極為適合。同時呂翠華(2008)也建議在教導 多元文化時,也應指導學生對不同文化的尊重態度,因此教師在選曲時宜謹慎的選擇 具有教學價值的樂曲。

38

潘淑娟(2003)以亞洲音樂為素材探討多元文化音樂教育觀點融入國小五年級 藝術與人文領域之教學應用。研究採行動研究法,並以亞洲七個國家的音樂為教材,

並以多元文化教育觀點為基礎,設計了七個教學活動方案,實施於國小五年級藝術與 人文領域課程,來探討學生在多元文化理解與音樂概念的學習成果。研究結果發現,

透過多元文化的素材,學生在學習音樂概念時,亦同時學習多元文化理解與尊重,透 過統整藝術與人文領域的學習內容,讓教學變得更生動活潑,同時也可與社會領域進 行統整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兩學科之統整學習。

蔡蕙如(2010)在探討藝術與人文領域音樂教師多元文化素養論文中,以問卷 調查為主,半結構訪談為輔,調查高雄市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領域音樂教師之多元文 化素養。回收問卷率為83.98%,共 194 份,得出的結果為多數的高雄市藝術與人文領 域音樂教師具有多元文化素養,在教學技能上有執行能力,態度也正面積極;另外,

也認為音樂教師修習多元文化相關課程能夠提升多元文化課程的實踐與整合能力;教 師在教學中融入多元文化觀點能夠拓展學生的文化意識。蔡蕙如(2010)提出的建議 為師資培育機構應加強職前音樂教師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相關的專業知識培養,除此之 外,學校行政單位也應提供在職音樂教師與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相關的研習活動。

于世淑(2008)以多元文化課程概念為主軸,對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教科書音 樂課程進行了內容分析。研究對象以康軒、翰林、南一及仁林之藝術與人文教科書為 研究對象,分析類目以民主教育、社會教育、環境地方、群己關係為面向。研究所得 之結論為四家版本藉以社會教育之選材篇幅比例較高,民主教育之選材則較低。于世 淑(2008)建議教科書之編制應包含更多多元文化教育之層面使多元文化教育目標成 為教科書的特色,並使教科書成為傳遞教育信念最有效的工具。

另外,Abril(2006a)在進行多元文化音樂實驗研究中以國小五年級學生為研究 對象,並分為兩組。兩組所學習之多元文化教材藉為相同,第一組以音樂理論為主,

第二組則注重在音樂表演風格、演唱或演奏、社會文化背景與作品主題意義之討論。

研究結果發現在進行教學時第二組的學生有顯著地正向學習態度(引自呂翠華,

2008)。

Abril(2006b)在其外文歌曲偏好研究中以兩組班級為實驗對象。實驗中採外 文演唱國外歌曲並加入對外文歌曲來源國的文化背景介紹,另一組則無。研究結果發

39

Larson(1998)以 74 名五與六年級國小生為對象,檢視了多元文化音樂課中學 生對於多元文化的瞭解。Larson 九週的多元文化音樂課程包含了聆聽、歌唱、遊戲、

舞蹈、寫作及表演機會,也分別在研究前進行了前測,並在研究後進行後測。研究結

40

41

Larson (1998)

另外,研究者發現並無任何研究以Hackett 與 Lindemann(2004)所提出以班級 中之多元文化音樂為教材進行教學。除此之外,國內對於教導新移民之多元文化音樂

42

之歌曲進行原文歌詞教學,歌曲相關國家文化背景之介紹,期望能提高學生對多元文 化音樂之偏好程度。

教科書為傳遞知識的最有效工具,國內之藝術與人文教科書缺少多元文化教育 層面的知識,因此教師及師資培育機構應加強職前音樂教師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相關的 專業知識培養,以便能夠自行編入適當的多元文化教材。本研究採高正賢與莊敏仁

(2008)及呂翠華(2008)之建議,以歌曲為多元文化教學之主要教材,並採原文多 元文化歌曲教學,藉由多元文化音樂的學習,認識不同國家與族群之間的音樂、語言 和文化。由此達到各族群間互相尊重及瞭解的相處模式。最後,研究者也將根據Abril

(2006)之研究結果,即以音樂演唱為主,幫助學生達到正向多元文化學習態度為教 學依據。

43

44

45

研究流程共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準備階段,以研究搜集多元文化與多元 文化音樂之相關文獻和議題,並與指導教授討論以確立明確的研究主題與方向。第二 階段為教學階段,首先依據多元文化音樂的理念與內涵並與指導教授討論規劃多元文 化音樂教學課程設計,並根據專家修正教案內容進行教學。在課程教學實施中,依照 學生學習狀況適度調整教案內容,並透過錄影、錄音、訪談、學習單、教師日誌、觀 察單、總結性評量單等方式,進行研究資料蒐集與分析。第三階段為資料整理與分析 階段,透過第二階段所蒐集之質性與量化資料進行分析與歸納,最後撰寫研究結果。

46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對象

壹、研究場域

研究者所選之研究學校倫倫國小(化名)位於臺中市北部都會區,創校至今共 十五年,目前班級數約有五十個班級,全校學生人數約一千五百人。學校採S 型編班 方式,因此各班學生素質屬平均。校內設有音樂性社團,包含了打擊樂及陶笛社團。

由於學校所屬地理位置,近年來新移民人口逐年增加,入學就讀之新移民子女人數也 日益增多,因此研究者以立意取樣的方式選擇此國小進行研究。研究者與該校音樂教 師互動好,常一起探討音樂教育的議題,故選擇此校為研究進行之學校。

貳、研究對象

本研究鑒於時間與人力因素,採立意取樣選擇臺中市倫倫國小五年級甲班(化 名)學童為研究對象。立意取樣是以研究者對於研究的目的、研究對象的瞭解,與主 觀的判斷,刻意的抽樣方式(林生傳,2010)。藉由立意取樣,研究者可選擇最適合 其研究之樣本,以便能更方便的取得對研究有用的資料,回答待答問題及達到研究目 的。因此,經研究者詢問倫倫國小(化名)教務處得知,五年級九個班級中每班均有 新移民子女,由學校選派一班具有越南及印尼籍的新移民子女班級為研究班級。研究 者以立意取樣的方式,選擇五年級甲班進行多元文化音樂教學。五年級甲班男生為13 人,女生為15 人、其中新移民為三人,全班共 28 人。而此班新移民子女中共有兩位 母親來自越南及一位來自印尼,越南之新移民子女為一名男生及一名女生;印尼之新 移民子女為男生。班級人數組合在新學年開始前已由電腦重新編排,因此五年甲班之 學童皆為新分配至此班級。

研究者為使學生之學習更有成效且方便研究者觀察,因此,將班級中的學生分 成七組,每組人數約為四人。班級中一號至十三號為男生,十四號至二十八號,分組 原則以每組兩男兩女為一組,因此依照做好順序選曲男生兩人及女生兩人為一組。例

研究者為使學生之學習更有成效且方便研究者觀察,因此,將班級中的學生分 成七組,每組人數約為四人。班級中一號至十三號為男生,十四號至二十八號,分組 原則以每組兩男兩女為一組,因此依照做好順序選曲男生兩人及女生兩人為一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