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多媒體環境下的漢字學習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多媒體環境下的漢字學習

多媒體的學習環境提供了文字、圖像、敘述、聲音等元素的傳達,在Mayer

& Moreno(2002)的多媒體相關研究中指出,元素間適當的呈現能有效輔助學習。

而與拼音文字相比,漢字在其筆劃、結構方式和表意性上都具有十分突出的圖形 特徵 (Kuo & Hooper, 2004)。另外,劉鳴(1993)的相關研究證明了,漢字水平較 高的學習者較能掌握部首的形象思維,對於字形分解與組合等視覺表象操作能力 也遠高於低水平者(引自 吳佳樺,2008)。因此,若要提高漢字學習的水平,漢 字部首之字形與形象意義的聯繫教學是一項重要的關鍵。

那麼,應當如何建立漢字部首的形象與意義之間的聯繫呢?Lu等學者認為 應當充分運用「圖像記憶」與「聯想記憶」,並且應加強學習與部首意義具高度 相關的漢字(這裡也就是本研究所定義的「優良樣例」)如此的學習方式才能強 化記憶上的連結效果(Lu, Webb, Krus & Fox, 1999;吳世雄,1998)。而所謂「圖 象與聯想記憶的運用」則是在漢字教學中,透過漢字形象結構與漢字意義的直觀 連結,來記憶漢字及漢字的部首,例如透過圖示、動畫、情境、文字解釋、動作 示範或各種聯想解釋等,來建立漢字意義、圖象與抽象概念的連結(Wang, 1998)。

而正好,電腦多媒體環境足以提供這樣的圖文整合的環境。本節將分別探討圖文 整合的漢字學習理論、及圖像與聯想記憶術的運用。

一、圖文整合的漢字學習理論

Paivio(1986) 所提出的雙碼理論(dual coding theory)可說是最早有系統探討 語文與圖像表徵的認知理論,在解釋圖文搭配漢字學習的效果上也較常為學者所 引用(引自 宋曜廷,1999)。而由Mayer & Moreno(2002)所提出的多媒體認知理論

(cognitive theory of multimedia learning)則是近年來提出以解釋多媒體學習歷程 的認知理論。分別說明如下。

(一) 雙碼理論 (dual coding theory)

在電腦輔助學習的領域中,一般以雙碼理論來闡述多媒體教材如何幫助學習 (Sadoski & Paivio, 2001)。雙碼理論是Paivio 提出來解釋人類對訊息接收和處理 的理論,雙碼理論對人類的認知系統有幾項重要的假說,依據圖2-4來說明。

感官系統

語文刺激 非語文刺激

語文反應 非語文反應

表徵連結 表徵連結

參照連結 參照連結

語文系統 非語文系統

意象元 語文元

圖 2-4 Paivio(1986)之雙碼理論結構圖 (摘自 宋曜廷,1999,p.56)

1. 雙碼理論認為人類的認知系統包含兩個系統,一個是語言系統,另一個是非 語言系統。人類面對語文刺激 (Verbal Stimuli)時,是以循序的方式處理,例 如當我們看到「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時,要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就必須從 第一個字依序看到最後一個字。而非語文子系統處理語言刺激外的所有刺 激,包含了圖片、動畫、聲音等,在電腦輔助學習領域中常使用的非語文刺 激為圖像、動畫及聲音。人類面對非語文資訊是以平行的方式處理,例如:

看到一個圖形往往可同時聯想到許多概念,所謂一圖勝千文、百聞不如一見,

就說明了這個道理(Sadoski & Paivio, 2001)。

2. 語文系統主要負責和語文有關的訊息,如語言、文字等資訊經過處理、編碼、

然後儲存在人類的文字記憶區中;而非語文系統則負責處理視覺影像訊息,

但亦包括其他嗅覺、觸覺、聽覺等,將資訊處理後編碼、儲存在圖像記憶區 中。

3. 兩個子系統對於訊息的處理及組織各有不同的方式,語文系統內的訊息偏向 個別的、循序的、語法的方式來處理和組織,這些訊息在處理或儲存時的基 本單元為語文元 (Logoens)。例如一個詞或片語都可能是一個語文元;圖像 系統偏向以整體的、並行的、或集合方式來處理及組織資訊,這些訊息在處 理或儲存時的基本單位為意象元(Imagens)。一個物體、物體的部份、或一組 相同物體都可以是一個意象元。此兩大系統中的元素有三種連結關係,分別 是表徵性連結 (Representational Connection),參照性連結 (Referential

Connection),以及關聯性連結 (Associative Connection) (引自 宋曜廷,1999)。

(1)表徵性連結:是指當個體接觸到外界刺激時,直接引起的表徵作用。語 文性刺激進入記憶系統後,會被編為特定的語意碼,或啟動相對應的語 文表徵。相同地,圖像性刺激進入記憶系統後,也會以圖像的形式被編 為意象碼,或引發相對應的意象表徵。

(2) 參照性連結:語文系統及非語文系統之間的組織藉由參照聯結得以完 成,語詞可以激發意象,意象亦可能激發語意,兩個系統之間透過相互 參照而產生聯結。Paivio(l986)認為,給予適當的情境線索,會提高參照 連結發生的可能,例如以圖片來展示文字內容。參照性連結一旦建立,

日後若面臨適當的情境或外來刺激,個體將會自動地自兩種表徵系統中 啟動相關符號以供運思。Paivio (l986)認為,資訊若能以語文與非語文兩 種形式編入長期記憶中,日後回憶的成效將可大為增進。

(3) 關聯性連結,是指同一系統中,擁有相同屬性的元素間所形成的連結關 係。Paivio(1986)認為:記憶系統中各元素的組織是有階層性 (Hierarchy) 的,人們會依性質、型態、種類、特徵或其他分類原則,將互有關聯的 元素組織在一起;而這些同類的元素可能又屬於更大類別下的一個分支。

由於Paivio (1986)主張人類的認知系統是由語文和意象兩個表徵系統所組 成,且這兩個系統具有相互連結和輔助的功能,因此,許多學者以Paivio的理論 作為圖形可以輔助學習的理論依據(引自 宋曜廷,1999)。

(二) 多媒體認知學習學習理論(cognitive theory of multimedia learning)

隨著電腦科技的發展,許多研究者紛紛將研究投入電腦多媒體教學輔助學 習者學習的過程,並衍生出多媒體認知學習學習理論(cognitive theory of

multimedia learning),多媒體認知學習理論包含了雙碼理論(dual coding theory), 認知負載理論(cognitive load theory),以及建構學習理論(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y),這些理論皆支持多媒體環境下,運用恰當的多媒體元素能使學習者獲得 高學習成效 (Mayer & Moreno, 2002)。多媒體認知學習學習理論圖2-5所示。

文字 文字基礎 語文心理模式

圖像、動畫 圖像基礎 心像心理模式

先前知識

選擇文字

選擇圖像

組織文字

組織圖像 整合

圖2-5 多媒體認知學習學習理論(Mayer & Moreno, 2002)

Mayer & Moreno(2002)以圖2-5描述出多媒體認知理論。

1. 上排描述文字活動,下排則描述視覺(包含圖像、動畫)活動,最左邊是多媒體 教學的訊息模式,文字活動以敘述為描述,視覺活動則以圖像及動畫表現。

2. 學習者透過自身的注意力及理解程度,選擇出這些敘述及圖像的一部分,並 且儲存在自己的記憶區裡(文字記憶區、圖像記憶區)。

3. 接著,學習者藉由自己的認知能力或先前知識,瞭解並組織這些文字及圖像,

成為新的知識儲存。

4. 最後,學習者將建造出一條參考連結,統合文字及圖像的知識內容,成為更 重要有且有用的資訊。

由Mayer & Moreno(2002)的多媒體認知學習學習理論中我們可以得知,多媒 體學習環境是由文字活動和視覺活動所組成。 文字活動可以藉由文字或敘述的 方式在電腦螢幕中表現; 而視覺活動可以採動畫、影像或者是以靜止的圖像來

表現。並且,所有的多媒體內容都使用動畫來表示原因及結果,並且輔以文字敘 述來解釋螢幕中所呈現的圖像。文字敘述和圖片動畫是多媒體系統中兩種非常普 遍的模式,並且是雙碼訊息處理理論(dual-code theories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的重點(Mayer & Moreno, 2003)。

(三) 多媒體圖文整合與漢字學習的相關研究 自李俊紅、李坤珊,2005)。以漢字「家」為例,各媒介檢視如下(圖2-6):

實驗結果顯示,各種媒介對於漢字識讀效果從優到差的順序為:圖畫-混合-例句-意義;各種媒介對於意義理解效果從優到差的順序為:混合-意義-圖畫-例 句(引自李俊紅、李坤珊,2005)。從牧山美穗(1979)的實驗結果來看,圖畫媒介 雖然對於漢字識讀有很大的積極作用,但是卻不一定和意義理解有最直接的關 係。而混合媒介中,教學教材的顯示方式為「漢字」、「漢字解釋」、「漢字相 關圖像」,結果顯示混合媒介對於漢字識讀效果及漢字意義理解方面,都有極高 的學習效果。這項實驗結果用於電腦多媒體輔助教學環境中,也提醒漢字教學者 在使用圖像、動畫教學的同時,也應該有目的地對漢字的意義加以一定的解釋,

除了能促進學習效果之外,也能避免學習者在圖像、動畫的意義判讀上產生錯誤 認知。

二、圖像與聯想記憶的運用

漢字本身是富含圖像性的文字,例如:六書之一的象形文字(Logographic) 能提供圖像及語義的脈絡,使閱讀者即使不知道詞源仍能輕易的辨識文字(Kuo &

Hooper, 2004)。然而,對於拼音語系之漢字學習者來說,漢字的構型是陌生且從 未接觸過的,但由於漢字富含圖像性及故事性 (黃沛榮,1996),因此可藉由精 緻化的記憶策略來提昇對漢字的瞭解與記憶,即結合視覺及語義的訊息產生意 義,以利於進行記憶的編碼 (Wang, 1998;吳世雄,1998)。記憶術對於學習種種 素材皆相當有利,可應用於第二外語的學習 (Lu, Webb, Krus & Fox, 1999)。另一 方面,多媒體學習環境泛指將圖片、動畫、影像、旁白、音效等教學教材透過電 腦螢幕呈現給學習者的學習環境(Mayer, 2001)。而本研究所採用的「優良樣例」

與部首的最普遍性解釋關聯性較強,具有較明確的形象意義,比起「劣級樣例」

更易以多媒體形式表達,因此,將透過圖像與聯想記憶技巧、故事情境策略,以 多媒體形式促進學習者產生心理表徵,藉此瞭解漢字意義與漢字部首間的聯繫。

本處將探討輔助漢字學習之圖像與聯想記憶術策略。

(一) 關鍵字圖文記憶術

簡單來說,記憶術是一種「幫助記憶的技術」(Cohen, 1987)。記憶術含有視 覺心像或敘述式學習策略,運用視覺圖像記憶技巧或是語文式記憶技巧將能夠幫 助學習者提升漢字記憶與回憶量(Wang, 1998)。視覺心像與聯想力是記憶術中兩 種常見的記憶策略。這種策略的應用在學者 Paivio ( 1986 )所提出的雙代碼假說 中得到支持,Paivio( 1986 )支持圖片比文字更能幫助記憶,認為雙重代碼可比單

簡單來說,記憶術是一種「幫助記憶的技術」(Cohen, 1987)。記憶術含有視 覺心像或敘述式學習策略,運用視覺圖像記憶技巧或是語文式記憶技巧將能夠幫 助學習者提升漢字記憶與回憶量(Wang, 1998)。視覺心像與聯想力是記憶術中兩 種常見的記憶策略。這種策略的應用在學者 Paivio ( 1986 )所提出的雙代碼假說 中得到支持,Paivio( 1986 )支持圖片比文字更能幫助記憶,認為雙重代碼可比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