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大學生校園經驗理論及相關研究

為瞭解第一代大學生校園經驗的內涵和概念,本節首先探討大學生校園經驗 的意義與第一代大學生校園經驗的重要性,其次探討大學生校園經驗相關理論,

再次介紹第一代與非第一代大學生校園經驗相關實證研究。

壹、 大學生校園經驗的意義與重要性

一、大學生校園經驗的意義

「校園」是為實現教育目的有意安排的環境,它提供的是學習與機會,以 便使個人內在潛能發榮滋長。在大學四年中,對每個學生而言,可說是奠定一 生成長的重要時期,在學校裡有正式的組織,有計畫的方案與有結構性的活動,

還有更多非正式的活動與影響人的力量(葉紹國,2006)。「經驗」是指個體 在生活活動中,所經歷到的歷程,亦即經驗是活動的結果,經驗並不限於別人 刻意地提供或教導(張春興,2006)。

國外探討大學生校園經驗的相關理論包括:Astin(1993)的投入理論主 張,學生投入在學習過程中的時間和精力愈多,對教育的投入愈積極,他們的 自我成就和對於學習經驗的滿意度愈大;Tinto(1975,1993)交互影響理論,

將學生在校園內的互動,區分為學術系統與人際系統,兩系統均各有其正式與 非正式結構的特質與學生及教職員社群;Terenzini 等人(1996)在大學生衝擊 模式也提及學生校園投入經驗,其內容包括修課經驗、課外經驗與學術經驗。

歸結而論,從字面意義了解「校園經驗」是學生在校園中所體驗到的每件 事務,都是校園經驗的一部分;從理論定義了解「校園經驗」的範圍分為正式 的學術系統和非正式的學術系統。本研究藉由大學生校園經驗的理論來探討第 一代大學生的校園經驗。

二、第一代大學生校園經驗的重要性

本研究的對象為第一代大學生,從第一代大學生個人背景研究發現第一代 大學生多處劣勢的地位,因為教育的目的就是希望透過第一代大學生的校園經 驗彌補其先天的不足。因此,第一代大學生的校園經驗就顯得格外重要,因為 校園經驗是第一代大學生的轉換歷程,第一代大學生和其非第一代大學生比較 起來從高中轉換到大學的歷程是比較困難的,因為他們的高等教育準備經驗不 足、資源不夠。所以第一代大學生進入大學不僅要面對所有的憂慮、孤立無援、

大學的困難,他們困難經驗包括重要的文化、社會和學術的轉換(Lara, 1992;

Rendon, 1992;Terenzini, 1996;Weis, 1992)。綜合觀之,先天個人背景不利的 第一代大學生在大學期間的校園經驗有研究的價值與重要性。

以下將藉由大學生校園經驗的相關理論,提供作為第一代大學生的校園經 驗架構,以利後續研究的討論。

貳、大學生校園經驗相關理論

一、投入理論(Theory of Involvement)

Astin (1993)的投入理論主張,是指學生花費在學習過程的時間和精力 越多,對教育的投入越積極,他們的自我成就和對於學習經驗的滿意度就越大,

對於學習也越堅持,也更有意願繼續學習,而高度投入的學生,就是在讀書上 投入比較多的精力、留在學校的時間也比較長、且主動參與學生活動,並和老 師的關係及其他學生的關係都很好。

根據劉若蘭(2005)的研究將投入理論列出五項假設:

(一)投入是指對不同目標在身體與心理能量的投入,此目標可能是很廣 泛的(如學生經驗),或是非常具體的(如準備考試)。

(二)投入的過程是連續的歷程,不同學生對某一目標的投入經驗不同,

即便是同一學生在不同時機對不同事物的參與程度也不同。

(三)投入包含量與質兩個面向。學生在學業活動的投入可以量的方式測

量(如讀書的時間),也可以質的方式測量(如是否有複習或理解作 業,還是只有盯著課本發呆或作白日夢。)。

(四)學生在某教育方案的學習與發展程度,與其在量與質兩方面投入該 方案的程度直接相關。

(五)一個教育政策或實務工作的效能,與其是否增進學生投入的能力有 關。另外,Astin(1984)亦提出兩個重要觀念:1.學生成長與發展的程 度,與其在質與量方面投入教育方案的程度有密切關係﹔2.任何教育政 策或措施的有效性,與其能否增加學生投入學習有直接相關。

在Astin 提出大學生投入理論後,有許多實證研究指出,參加校園組織與 活動以及與同儕老師有較多互動,對於大學生的學習成長有相當大的助益

(Astin, 1993; Pascarella & Terenzini, 1991),也就是學生對大學校園投入愈多,

不僅他們持續學習的可能性提高,且有助於其獲得更多知識與發展更高的技能。

Pascarella與Terenzini(1991)的研究更發現,學生投入越多,學習與個人 發展也越多,Astin(1993)的研究更有力的支持,投入在增進大學生認知與情 感發展方面是相當重要的因素。

綜合上述,學生若在學習過程中投入越多,校園經驗就會越豐富。許多學 者這個理論來研究在校園中學生於學術與非學術上投入的情形。本研究雖然沒 有將校園經驗分為學術和非學術投入兩部分,但是從高等教育資料庫選取的題 目都有涵蓋學術和非學術的部份,本研究用此來探討第一代大學生在校園經驗 的情形。

二、交互影響理論(Interactionalist Theory)

Tinto(1993)的交互影響理論指出,大學是由學術與人際系統所組成,

各有其正式與非正式結構的特質與學生及教職員社群,學術系統主要關心的是 學生的正式教育,它的活動集中在學校的教室內,並包含有直接教育責任的教 職員;而人際系統,主要由大學正式學術範圍之外,發生在學生、教師、行政

人員之間互動的循環組合(柯珮婷,2007)。

Tinto(1993)強調的高度人際與學術整合程度,會導致學生在教育期望有 高度的承諾。此模式中,強調大學是一個系統性的組織,它包含許多不同相互 連結的互動、正式與非正式的,學術與人際的部分,在任何一部分發生的事件,

都無法避免影響到其他部分。在每個大學中學術系統與人際系統並非完全的對 等,某些學校較關心學術系統,有些則主導了學生的人際系統。例如,學生與 教師、行政人員、同學在教室或辦公室外的互動,它可能直接導致智能發展的 增進,以及更多學術系統的整合與提高學業成就,而相對的,師生缺乏互動,

可能導致學術上覺得無聊或退縮(劉若蘭,2005)。

綜合上述,在交互影響理論中說明學生依背景特質、在校園內學術整合、

人際整合程度,這些會影響學生在教育期望有高度的承諾。所以學生如果在人 際與學術高度整合之下,學生因為滿足其在校園中所累積的經驗而對自己的教 育抱負就會提高,因此本研究運用此理論來探討第一代大學生在校園經驗在整 合之下對於第一代大學生的教育抱負是否有提高的情形。

三、大學生衝擊模式(Model of College Impact)

Terenzini等人(1996)歸納Astin(1984)、Pascrella(1985)、Tinto

(1975,1987)、Weidman(1989)等人的理論,建立出大學生衝擊模式中說明,

學生入學前經驗對於學生在學校脈絡中的課室經驗與課外經驗,以及最後的學 習成果都有直接的影響。而課堂經驗、課外經驗為入學前經驗與學習成果之間 的中介變項亦為校園投入經驗變項。其所說明的範圍整理如下:

(一)入學前經驗:包括家庭收入、高中學習經驗、性別、主修學門等。

(二)修課經驗:包括選修人文藝術的學分、整學年修課時間。

(三)學術經驗包括、參與學習方案、讀書時間、圖書館經驗等。

(四)課外經驗包括:老師對學生發展與教學的關心、校外打工時間、參 加族群文化工作坊、朋友的鼓勵、參加新生定向方案、同儕關係等。

根據大學生校園經驗衝擊理論,學者Hans-Vaughn(2004)根據Terenzini 等人的模式修改成第一代和非第一代大學生的校園經驗模式如下圖:

圖2-2-1 第一代和非第一代大學生的校園經驗模式圖(Hans-Vaughn, 2004:484)

Hans-Vaughn 的研究是運用美國大一新生資料庫(BPS),追蹤第一代與非 第一代大學生的校園經驗,研究架構為:

(一)父母教育程度在進入大學之前的影響

對於父母沒有高中以上學歷的學生而言,是最不可能被鼓勵去追求大學文 憑的(Horn&Nunez, 2000),而且也最不可能拿到進入大學的資格。即使在控 制了學術成就、家庭收入、單親或雙親的因素,作為第一代申請就讀大學的學 生是最不可能參與增進入學機會的計畫(Horn&Nunez, 2000)。除了在學術準 備較不充分,第一代大學生也面臨許多非學術性的挑戰(Inman&Mayes, 1999),包括較低的自尊、較低的自我效能、較低的家庭收入、更需獨立的子 女、預期要用更久的時間完成學業、父母親給予的鼓勵也較少(Terenzini et al.,1996)、以及在選讀學校時更常以地理區位作為選擇。

第一代大學生很少用中學時期來做升大學的準備,因此大多數人並沒有在 學術上做準備以追求大學學歷(Horn&Nunez, 2000;Terenzini et al., 1996)。和

父親教育

其他同學比起來,第一代大學生的大學入學考試成績和高中成績都是比較低的

(Riehl, 1994)。

父母的教育程度顯示出學生選讀學校的直接影響,而排除了高學術成就和 能力的影響。因為弱勢學生常常選讀名望比較不高的學校,因此上大學所帶來 的效益並不總是如我們期待的那麼公平(Hans-Vaughn, 2004)。

二)父母教育程度在申請大學時的影響

第一代大學生傾向於在某些科目上較有發揮(Terenzini et al., 1996),但是 在目標的認同上並沒有和其他學生有所不同(York-Anderson & Bowman, 1991)。然而,第一代大學生對於學術成就比較沒有信心(Riehl, 1994)。第一 代學生在高中時期較少社會化於同儕之中,和老師的互動也比較少(Terenzini et al., 1996),這個現象持續到大學之中,並導致較低的學術和社會整合(Nunes &

Cuccaro-Alamin, 1998)。這些互動和經驗影響到第一代大學生在大學中的成

Cuccaro-Alamin, 1998)。這些互動和經驗影響到第一代大學生在大學中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