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主要探討第一代及非第一代大學生的校園經驗、學習成果與教育抱負 之研究,本章內容共分四節,第一節說明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提出研究目的 與問題;第三節,陳述名詞解釋;第四節,說明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研究背景

一、高等教育普及化,學生來源與背景多元化

台灣在1990 年有三十九所高等教育機構,到 2006 年已突破一百六十所,

且高等教育粗入學率也逼近高級中學畢業生的百分之九十;我們當然可以沈浸 在Martin Trow 於 1973 年時所提出「高等教育普及化」 (Higher Education for All)這樣令人熱血沸騰的口號(鄭勝耀、洪志成,2006),但我們卻不能忽略 在高等教育學生之間可能存在的巨大鴻溝。

隨著在高等教育普及化之後,學生的來源與背景也跟著變得越來越多樣 化。進入高等教育的學生不再只是菁英份子的子女,過去因為性別、族群、家 庭社經背景等因素而較沒有機會進入大學就讀的學生,現在就讀的機會已經是 大幅提昇。然而,在大學之門機會大增同時,逐漸開始有研究顯示(吳景雲,

2003;林秀芬,2007;黃玉,2004;劉若蘭,2005;蕭逸維,2006)這些過去 沒有機會進入高等教育的學生有幸進入大學,但進入校園後才發現進入大學並 不是終點,大學校園很可能是讓他們充滿挫折的生活世界。在校園生活中,不 僅學習成就無法和優勢家庭的學生匹敵,就連生活方式都令他們感到困窘與不 適應,進而影響人際關係成為學校的邊緣人,甚至因而被迫休學或退學。上述

的多元學生是近幾年台灣高等教育已經開始重視的群體,台灣尚有一群未受到 重視的群體,卻是高等教育之間存在的巨大鴻溝的典型代表,這群不受重視者 隨著高等教育的擴張也跟著增加,他們的名字為—「第一代大學生」

(first-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所謂的第一代大學生泛指父母沒有接受大 學教育之學生。過去的研究顯示美國第一代大學生在很多方面處於劣勢,在入 學前,他們對大學認識較少,學科能力較低,教育程度期望較低,獲得較少的 家人支持;入學後,他們比較不適應從高中到大學的種種改變,較少參與校園 的學術和社交生活,不住校和有工作的比例較高,第一年學業平均成績較低,

第一年輟學比例較高,三年或五年後仍在學中的比例較低。美國政府針對第一 代大學生施行了多項計劃來幫助他們,從早期的「學生獎助計劃」,協助低收 入戶的第一代大學生自二年制學院轉讀四年制大學,並創造有利他們學習和完 成學業之教育環境,到開始補助高教機構或公私立機構提供有關申請大學之財 務、學業和入學申請等方面的諮詢服務給低收入戶和第一代大學生,以及

「McNair 學士後成就計畫」提供低收入戶的第一代大學生學士後研究、實習 及學業輔導等活動(引自黃雅容,2008:112)。

台灣因為對第一代大學生這個議題陌生,所以缺乏第一代大學生的實證調 查,更不用說是對第一代大學生提供方案或特殊服務,但是高等教育普及化之 後學生來源的多元,使得大學校園的組成有了實質的轉變,大學院校中的工作 範圍、內容、本質及體制方面都需要呈現與過去不同之面貌。在本研究中,研 究者將焦點放在第一代大學生身上,亦即父或母教育程度非大學以上者,而非 第一代大學生即為父或母教育程度為大學以上者。第一代大學生進入高等教育 之後所面臨的文化衝擊,不僅是學生的個人問題,也是高等教育普及化後,教 育工作人員所面臨的重大挑戰。

二、第一代大學生佔學生中相當高之比例,但學校普遍缺乏重視

承上所述,隨著大學校院規模之擴張,大學校院的學生數也隨之增加,根

據高等教育資料庫九十二學年度大三學生的資料,第一代大學生有 23,658 人,

佔回答學生的 82.4%,非第一代大學生 5,063 人,佔回答學生的 17.6%;高等 教育資料庫九十四學年度大三學生回收人數為 26,307 人,其中第一代大學生 的人數為 20,336 人,佔回答學生的 81.4%,非第一代大學生為 4,644 人,佔回 答學生的 18.6% 。由高等教育的統計資料可知在高等教育中將近有八成的學生 為第一代大學生,所佔的比例相當高。雖然高等教育中第一代大學生的比例如 此高,但是第一代大學生在台灣尚未受到注意,這個在美國將近有二十年研究 對象的議題,在台灣卻是一個新興的研究對象。台灣目前僅有黃雅容以第一代 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的研究報告,其研究主題主要是比較台灣的第一代大學生和 美國的第一代大學生是否會有同樣的問題,研究發現台灣第一代大學生的確有 獨特的價值觀、目標和行為,在受教育的過程中處於劣勢,需要特別的注意和 幫助。黃雅容(2008)的研究也指出為求較完整地捕捉第一代大學生的樣貌,

使用大型資料是必要的,像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的相關研究(Berkner &

Chavez, 1997;Chen, 2005;Horn & Nunez, 2000;Nunez &Cuccaro-Alamin, 1998)

都是如此,所以黃雅容的研究採用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九十四學年度大一新生 資料。本研究則採用高等教育資料庫九十四學年度大三問卷資料,主要是因為 本研究除了瞭解第一代大學生的個人背景之外還要暸解第一代大學生的校園 經驗,所以選擇第一代大學生的特質在大三已經有經歷過三年大學校園經驗,

進而可瞭解第一代大學生是否有受到大學經驗的影響。

貳、研究動機

一、研究者個人之經驗

清晨七點鐘,豆豆剛聽完「大家說英語」後,與父母共進早餐。餐桌上有爸爸

的《工商時報》、《經濟日報》,媽媽的《中國時報》、《聯合報》,以及他的《國

語日報》。今天,他們的早餐話題是股利發放……。

一樣是清晨,南投縣名間鄉的小如,正準備跟五十二歲的爸爸去田裡工作。從 出生以來,小如多數的時間都在田裡度過。即使豔陽高照,六歲的她仍然打著赤腳

來回田埂間,幫爸爸扛著農作物。除了黝黑的臉,她還有滿身的泥巴……。(郭奕 伶,2003:80-86)

這段描述是商業周刊的報導,這篇文章點出家庭造成文化資本的落差,以 及弱勢家庭學生升學困難的問題。事實上弱勢家庭的孩子求學之路辛苦不僅家 庭社經地位較低這個原因,還有校園生活經驗的挫折。這些感觸研究者在求學 的路上都走過。研究者的父母只有國小畢業,在研究者求學的路上,因為父母 常常自認教育水準不夠而缺乏自信,當子女在學校受到委曲,例如:學習有困 難,父母只會告訴子女要忍耐,父母不是不幫助孩子,他們只是不知道要怎麼 幫忙,他們心疼子女但是他們希望子女能有好學校可以就讀,將來有點學歷,

不要一輩子跟他們一樣從事勞動工作被別人瞧不起。這股力量讓研究者想將自 己個人經驗做為研究的起點,希望能瞭解台灣更多第一代大學生以及影響他們 會想要繼續求學的因素。

雖然研究者的家庭社經背景在高等教育的脈絡下屬於不利文化,但是研究 者仍有意繼續求學,主要是在大學時期跟師長的互動密切,透過和師長在課業 問題的討論,與師長談話的過程無形中增加自己對於更高學位的嚮往,希望有 機會可以進入研究所就讀,再加上大學時有意繼續升學的同學彼此之間會互相 加油鼓勵,因為上述兩個原因都讓研究者有繼續求學的動機。因此,本文關心 的重點除了第一代大學生個人背景之外還有校園經驗,進一步瞭解,台灣大多 數第一代大學生的校園經驗、學習成果與教育抱負之間的關係? 因為台灣不乏 是優秀的傑出人士出生自家庭社經地位不利的環境,單純討論個人背景因素影 響第一代大學生的學習成果、教育抱負是不夠的,所以本研究探討除了個人背 景之外還有第一代大學生在大學校園的就學情況,以及其學習的成果和教育抱

負,希望藉由本研究可以了解更多台灣第一代大學生的現況。

二、國外對於第一代大學生研究之重視

美國有關第一代大學生的研究,從1980 年代時已起步,當時的研究著眼在 第一代大學生的輟學因素,並指出第一代大學生有其不同的特性與特殊的學習 需求(Billson & Terry, 1982)。1990 年代起,有關第一代大學生的研究陸續發 表,尤其是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簡 稱NCES) 對第一代大學生做了許多長期追蹤調查最為著名,其中以 Choy

(2001)針對在1995-1996 年間進入大學的第一代大學生研究相當完整,研究 發現四年制學校有34%的學生為第一代大學生,而進入兩年制學校有 53%為第 一代大學生,由此可見國外第一代大學生的比例有三成至五成,且第一代大學 生就讀學校類型有差異。2000 年之後,以第一代大學生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的相 關研究越來越多,且研究取向已經從量化調查轉向質化研究 (Long, 2005),

顯示國外對於第一代大學生的研究已經越來越細緻化。

國外的期刊與論文指出,第一代大學生的教育目標和非第一代大學生是一 樣高的,他們希望在學習中融入學校的社群當中,但是他們有更多挑戰,如平 衡工作、家庭等,而通常沒辦法透過同學的對話或師長的互動來學習與高等教 育文化有關的細節,以致於在學習成果方面會比非第一代大學生困難許多。而 相關文獻除了強調第一代大學生是校園中一個極需關注的學生族群外,也從各 種理論面向來探討第一代大學生的問題,提出不少對實務工作者的建議,同時,

國外的期刊與論文指出,第一代大學生的教育目標和非第一代大學生是一 樣高的,他們希望在學習中融入學校的社群當中,但是他們有更多挑戰,如平 衡工作、家庭等,而通常沒辦法透過同學的對話或師長的互動來學習與高等教 育文化有關的細節,以致於在學習成果方面會比非第一代大學生困難許多。而 相關文獻除了強調第一代大學生是校園中一個極需關注的學生族群外,也從各 種理論面向來探討第一代大學生的問題,提出不少對實務工作者的建議,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