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天主教在臺灣的教務發展

第二章 十九世紀後期進入臺灣的西方宗教

第一節 天主教在臺灣的教務發展

道明會(The Dominican Order)係十三世紀時聖道明於西班牙創立,主要特 色為度貧窮生活,進入城市向市民宣道。當時教宗特別賦予該休會「宣道」權,

故該修會最早稱為「宣道兄弟會」(Order of Preschers),後來為了紀念聖道明才 改為「道明會」。1 1840 年,西方列強挾優勢武力,逼迫中國進入歐美國家建立 之世界體系,1844 年,法國更進一步要求弛禁天主教。至 1846 年,西方傳教士 已可進入中國本土傳教、租買田地與建造教堂。2 1858 年,臺灣被納入通商口岸 後,再度開啟西方宗教的宣教機會。

菲律賓聖道明會玫瑰省會奉羅馬教廷令,於 1858 年決定派遣會士郭德剛神 父(Fernando Sainz, 1832-1895)及若瑟神父(Rev. Jose Dutoras, O.P.)來臺傳教,

兩位在 1859 年 1 月 25 日由馬尼拉啟程往廈門。然若瑟神父因不諳閩南語之故,

便留在廈門學習,由洪保祿(Rev. Angel Bofurull, O.P.)神父代替來臺。於是,兩 位神父率領三位中國傳教員楊篤、蔡向、嚴超及修道院學生瑞彬,與教友伯多祿‧

李布壘及其妻李嚴鳳和另一家教友,於 1859 年 5 月 10 日從廈門出發,18 日下 午四時抵達打狗。3

一行人登陸之時已近黃昏,遍尋不著棲身之處,便返回船上過夜;翌日在附 近覓得一間竹造房屋,便卸下行囊到附近查勘。至 23 日,於戲獅甲(今高雄前 鎮區西甲)租得一屋,當天即搬至該處暫居。不過,隔天聚集了大批民眾,意圖 將神父一行人逐出當地,並將此事回報衙門;數日過去,由於無法解決租屋的問

1 楊嘉欽,《從歐洲到臺灣:道明會玫瑰省臺灣傳教研究》(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4),

頁1。

2 楊嘉欽,《從歐洲到臺灣:道明會玫瑰省臺灣傳教研究》,頁100-101。

3 古偉瀛,〈十九世紀臺灣天主教(1859-1895)─策略及發展〉,收錄於《臺灣天主教史研究論 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頁6。

16

題,兩位神父便決定前往衙門拜訪。4

兩位傳教士到達衙門去面見官員,因為語言不通加上官員猜忌,得到不友善 的對待,關入監牢內,後來靠一位外籍壓片商人的擔保,才終於獲得釋放。5不過 洪保祿神父飽受驚嚇,無法繼續留在臺灣,於 6 月 7 日由傳道員蔡向陪同返回廈 門,結束在臺三周的時間。6 獨自一人在臺的郭德剛,直到 6 月 10 日,才終於 以一個月 6 元的租金租得房屋。7 以下即參照古偉瀛之分期方法,討論十九世紀 後期天主教進入臺灣的教務發展。

(一)草創時期(1859-1869)

解決了租屋問題後,郭德剛便開始找尋合適的設堂地點,首先即進入臺南府 城。值得注意的是,郭德剛認為「為了避免別人注意,我穿著工人的衣服,走在 城裡頭」8 ,足見當時排外風氣對傳教士的影響。

1859 年 11 月,郭德剛受洗了三名求道者;翌月下旬,再以 62 元購置前金 靠海岸之一筆土地。隔年以 600 元興建一土角造小聖堂與神父住宅,正式成立前 金堂區。9 1860 年 8 月 7 日, 為了鼓勵並協助在臺的唯一神父郭德剛,馬尼拉 及福州主教會議推選福建的安東神父(Rev. Mariano Anton, O.P.)為臺灣區會長;

然來臺不久即因水土不服,同年 11 月返回福州原任所,12 月 12 日由郭德剛接 任區會長之職。10 1861 年底,郭德剛曾赴萬金庄平埔番社傳教,然因路途遙遠、

人手不足及客家住民的阻撓,只是暫時性的傳道。11

到了 1862 年 7 月,再度有楊真崇(Rev. Andres Chinchon, O.P.)和黎茂格

(Rev. Miguel Limarques, O.P.)兩位神父來臺支援。其中,因為「潮水太低,船 不能靠岸」的影響,使得楊真崇的行程受到延遲。楊真崇來臺不久即開始意氣消 沉,「因為七月八日和九日,我們受到可怕的地震侵襲,即使最勇敢的人也會心 驚膽跳」,從郭德剛的信件中,更可以想見慘烈的情況:

七月八日的地震真是恐怖,就我所知,僅臺南地區已以五百多間房屋倒塌,

被房屋壓死的人超過三百。很多地方出現裂痕,臺南北方遭到海水倒灌,

4 江傳德,《天主教在臺灣》,頁30-31。

5 黃子寧,《天主教在屏東萬金的生根發展(1861-1962)》(臺北: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6 年),頁22。

6 古偉瀛,〈十九世紀臺灣天主教(1859-1895)─策略及發展〉,頁6。

7 江傳德,《天主教在臺灣》,頁36。

8 黃德寬譯,《天主教在臺開教記》,頁48。

9 楊嘉欽,《從歐洲到臺灣:道明會玫瑰省臺灣傳教研究》,頁117。

10 江傳德,《天主教在臺灣》,頁 44。

11 古偉瀛,〈十九世紀臺灣天主教(1859-1895)─策略及發展〉,頁 9。

17

整個區域成了魚池,原先耕種稻米的田地,現在只有海鹽了。12

不過相較之下,這只是輕微的打擊罷了。郭德剛認為:「我們還有許多難題,中 國人仍表示不喜歡我們,對我們不理不睬,甚至輕視我們,多次以粗野的字眼,

如豬或狗來稱呼我,侮辱我。」對於以宣教為首要目的傳教士們來說,「在一切 凌辱中,最令我傷心的是,他們說傳教士只是到這裡說故事而已。」13

1863 年,黎茂格神父被任命為萬金的本堂神父,然因當時客家人與原住民 相爭激烈,黎神父只住數日便回;郭德剛於 5 月間親自再去,卻遭遇暴力事件而 受傷。14 黃子寧指出,清代下淡水地區的客家人在經濟、教育、社會地位或政治 實力,都遠勝其他族群,使得平埔族在相對貧窮、社會地位低下、加上信仰不和 等因素影響之下,在清領時期的相處,幾乎以衝突械鬥為主;因此,教會與外籍 神父進入此地便難以避開紛爭,「教案」就不見得是宗教信仰的層面所引發。15 隔 年,客家人先以「傳教士剜取死人之心臟及肝臟」為由,攻擊萬金教會。不過,

萬金教會也因教務發展順利,於同年成立萬金堂區。16 1866 年的 11 月 27 日,

萬金教堂於夜間遭受攻擊,教會建築、器具全部付之一炬。17 諸如此類,萬金教 會屢遭迫害之情況並非其他教區足以比擬,也因此,傳教士們對於此地的客家人 特別「印象深刻」。

1864 年,溝仔墘教會(今屏東縣竹田鄉溝仔墘)從新立到 1866 年 3 月重修 復之間,二次遭受破壞。18 1867 年,郭德剛鑒於設施漸備,計畫將總部遷至臺 南府城,然購屋行動受阻,郭德剛被逐出其早前用 240 元買來的房子。其於信件 中這樣記錄著:

有一天,他們聚集了各式各樣的人,包括官兵、學生、衙門吏卒和一支民 兵部隊,一起開向我的住所。這支隊伍,大得足以攻下任何堅強的城堡,

當然很輕易地可以趕走手無寸鐵的我。19

12 黃德寬譯,《天主教在臺開教記》,頁 48。該地震應為「1862 年臺南大地震」,震央於今嘉義、

臺南一帶,《嘉義管內採訪冊》亦有紀錄「同治元年五月初九日,地大震,城牆崩壞甚多,並 有數處地裂盈尺,深數丈,噴出泥,極為大變異也.後戴萬生反。」由此可見災情慘烈,詳 見: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新竹縣制度考;安平縣雜記;苑裡志;嘉義管內采訪冊》

(2011 年),頁 520。

13 黃德寬譯,《天主教在臺開教記》,頁 48-49。

14 古偉瀛,〈十九世紀臺灣天主教(1859-1895)─策略及發展〉,頁 10。黃德寬譯,《天主教在臺 開教記》,頁 50。

15 黃子寧,《天主教在屏東萬金的生根發展(1861-1962)》,頁 212。

16 黃子寧,《天主教在屏東萬金的生根發展(1861-1962)》,頁 45。

17 黃德寬譯,《天主教在臺開教記》,頁 52-53。

18 黃德寬譯,《天主教在臺開教記》,頁 69。

19 黃德寬譯,《天主教在臺開教記》,頁 81。

18

經過抗議無效後,隔年才在臺南郊外以 62 元另購土地,自建小屋。20

另一方面,考量十七世紀時道明會曾於雞籠(今基隆)傳教;1868 年時,區 會長郭德剛指派良方濟與一名傳教員到基隆恢復宣教。隔年馬尼拉又派華裔神父 江味增德(Rev. Vicente kang, O.P.)到雞籠協助,然兩位神父因水土不服先後離 開,沒有取得良好進展。21 因此,此階段主要宣教地區還是在南部。此時期的傳 教對象以漢人和平埔族為主,即使曾嘗試向深山的原住民傳教,不過並未成功。

(二)推進中部(1869-1886)

此時期自郭德剛調任香港道明會長、楊真崇接任臺灣區會長,至 1886 年何 安慈(Rev. Celedonio Arranz, O.P.)北上和尚洲(今新北市蘆洲)為止。古偉瀛指 出,此期間屬安定時期,主要發展為教會從南部北上中臺灣開教。22 由於 1868 年的樟腦糾紛,領事吉必勳(John Gibson)調遣英艦向安平開砲並攻佔安平,雙 方簽訂《樟腦條約》,事後吉必勳與清廷地方官均去職,英國領事郇和(Robert Swinhoe,1836-1877)回任。此事雖因簽訂條約而告一段落,清廷亦答應保障傳教 士安全;然而吉必勳強硬的作風,以及西方武力的強勢,卻深刻影響臺灣官員對 西方人士的態度。23

1869 年,竹仔腳(今彰化永靖鄉竹子村)一位士紳至前金拜訪楊真崇,希望 楊神父可以指派傳教士到竹仔腳傳教。考量在臺神父無人熟悉中部情況,且閩南 語亦不精通,楊神父決定先派資深傳教員阿成哥(Placido A-Sieng-Ko)至該地。

然而,教會卻因不願介入一件由債務引起的兇殺事件,而得罪開教人士,致使慕 道人數不斷減少,最後傳教事業中斷。24

1875 年春季,一位羅厝(今彰化埔心鄉羅厝村)居民涂心經常往南部經商,

一次在打狗聽神父講述天主教義後,便與鄰近的後壁厝劉江、崙頭黃過枝、新厝 劉鎮與庄中名望之士,到打狗邀請教會至羅厝開教。25 該年 5 月,楊真崇派原駐 老埤本堂的吳萬福(Rev.Vicente Gomar, O.P.)帶傳教員林水龍至羅厝,選定後壁 厝租屋。楊惠娥指出,吳萬福至此傳教的原因,除了慕道者的邀請外,傳教員阿 成哥自 1872 年就已至此推展宣教工作。26 作為傳教所兼神父住所。1880 年,吳 萬福奉命調離羅厝,繼任者為前一年從菲律賓來臺的何安慈神父;基於教友增加

20 陳嘉陸譯,《天主教來臺傳教壹百年簡史》(高雄:天主教高雄教區出版,1960 年),頁 50。

21 陳嘉陸譯,《天主教來臺傳教壹百年簡史》,頁 52-53。

22 古偉瀛,〈十九世紀臺灣天主教(1859-1895)─策略及發展〉,頁 24。

23 此部分已有詳盡研究:陳德智,〈羈縻與條約:以臺灣樟腦糾紛為例(1867-1870)〉(臺北: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2006 年)。

24 江傳德,《天主教在臺灣》,頁 91-92。此事件亦為「靠番仔勢」之例,其引進天主教並非真心

24 江傳德,《天主教在臺灣》,頁 91-92。此事件亦為「靠番仔勢」之例,其引進天主教並非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