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概念、方法與章節架構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研究概念、方法與章節架構

本研究主要採用歷史研究方法中的文獻分析法,蒐羅十九世紀後期西方來臺 傳教士的相關著作,輔以教會文獻等資料,探討十九世紀後期西力東漸時,西方 宗教文化視野中的臺灣社會,解析西方傳教士看待異文化的態度。細數先行研究,

往往將西方人士的文獻紀錄當作「史實」運用,其中又以傳教士的資料最為廣泛。

研究者甚好從西方人的角度「重現」當時的臺灣社會,藉以補充中文史料的不足 與缺陷,甚至從中提出對臺灣社會文化及中文史料的批判。然而,仔細爬梳這些 十九世紀西方來臺人士的資料,可以發現時常帶著較為高傲、甚至有偏見的觀點,

批判的內容也需要多所斟酌和考量;特別是傳教士的觀點除了來自西方文化的源 頭外,尚有宗教信仰的洗禮。因此,在運用這些資料的同時,更需注意文獻本身 隱含的偏頗與侷限,才不會流於史料的拼湊或批判。

本文將以傳教士的紀錄為主軸,從中瞭解西方宗教、文化背景的傳教士如何 看待臺灣的社會及文化,並且以其他相關西方人士的資料作為佐證,以期研究層 面更為廣泛充實。在分析與重現史料的同時,也從西方宗教、文化的角度來解構 傳教士對異教文化批判的觀點及價值觀依據,藉以知悉他們評價異教文化的方法 與態度。從這樣的角度,才能體現對異文化相對的理解與尊重。

再者,本文所指涉的漢人包括福佬與「客家」,其中傳教士所使用的「客家」

語彙並非源生於臺灣社會,而是十九世紀下半葉,伴隨臺灣開港,由傳教士自中 國教區挪用到臺灣本地的稱謂。梳理傳教士的筆記後,發現他們對臺灣社會與族 群的評價,和傳教順利與否息息相關。特別漢人宣教並不如原住民宣教順利,故 對福佬與「客家」的評價自然不若原住民。除此之外,在漢人中,又因為宣教阻 礙力道的差異,對於福佬和「客家」的評價也有差異,其中的關鍵相當值得探究。

本研究不僅探究西方傳教士對臺灣社會與臺灣福佬以及「客家」形象的描述與記 錄,也希望突顯史料在生成過程中,宗教信仰與知識體系的侷限性,如何影響到 作者的書寫。筆者認為,透過這樣的分析與研究,可以更加瞭解史料的價值,以

12

及歷史背後蘊藏的意義,讓十九世紀後期的臺灣歷史脈絡更加清晰且立體。46 討論時間始於 1859 年,自十七世紀西班牙人、荷蘭人先後離開後,時隔兩 百年,天主教與基督教重返臺灣展開宣教;研究斷限則終至 1900 年。回顧過往 研究,多以政權交替作為歷史研究的斷限,然筆者認為,歷史脈絡並不因政權轉 移而中斷。本研究中的西方傳教士,來臺後多將畢生精力投注於臺灣,不曾因政 權交替而結束在臺傳教事業。因此,為了重現歷史脈絡的縱深,本研究以十九世 紀後期(1859-1900)作為時間範疇。

二、章節架構

十九世紀後期可以說是臺灣歷史上變動最為劇烈的時期,除了大量西方人士 藉由開港通商之故進入臺灣,進行多元的文化交流與碰撞外,還有自清至日的政 權轉換過程,使得臺灣的社會文化再度編織出美麗的篇章。這段為期不短的歷史 衝擊,也醞釀出一段堪人回味的文化變動與歷史脈絡,值得我們細細品嚐,體會 箇中奧妙。在這一段精彩的歷史過程中,傳教士的文獻又最為醒目且具代表性,

透過他們的紀錄可以瞭解臺灣社會文化不同的一面,我們也可以從西方宗教與文 化的角度,重新解構西方傳教士看待異教文化的觀點。本研究除第一章緒論、第 五章結論外,將分三章進行討論。

第一章率先陳述筆者進行本研究之動機與目的,解說本研究的代表性及重要 性,與研究成果的貢獻。其次,將對先行研究進行回顧,瞭解十九世紀後期西方 傳教士進入臺灣的研究脈絡,以得知當時傳教士在臺灣歷史發展中的地位;再次,

透過客家研究脈絡的梳理,知曉客家在歷史脈絡的演變與獨特性。同時,研究史 料的整理是歷史研究中相當重要的功夫,本研究也不會輕忽。之後,將對研究概 念與方法提出構思,釐清研究取徑與運用史料的方式,運用歷史學的文獻分析法 解構文本紀錄的脈絡,知悉史料生成的不足與缺憾。最後,針對章節架構做出說 明,對本文的安排有清楚的掌握。

第二章則梳理西方宗教在十七世紀西班牙人、荷蘭人相繼離臺後,時隔兩百 年,天主教與基督教再度入臺宣教的歷史脈絡與社會氛圍,並介紹主要運用文本

46 本概念主要借鏡前述施添福與林正慧之研究。

十九世紀後期西方傳教士眼中的臺灣漢人社會

13

的傳教士背景,以期對西方來臺傳教士的遭遇和經驗有所體會。接著整理傳教士 文本,探討天主、基督兩教在臺的競爭關係,透過宣教的版圖與信徒的爭取,分 析他們如何相互看待同為西方人的異己教派。

第三章將運用基督長老會傳教士的相關資料,探討他們眼中的臺灣社會,特 別是以官員、士紳和一般漢人異教徒所構成的社會文化層面。分析的過程中,第 一節將藉由加拿大長老教會的馬偕,分析他如何看待與評價臺灣官紳。第二節則 透過英國長老教會甘為霖,輔以巴克禮、梅監務等傳教士的觀點,探討他們評價 臺灣官紳的方式,瞭解這些視傳播福音為首要目標的傳教士眼中的臺灣官紳形象。

第三節則整理南北兩個基督教會的資料,探討其如何看待臺灣社會的福、「客」

人群,與其評價的差異。

第四章則是分析天主道明會士眼中的臺灣社會,焦點也放在官紳與一般漢人 異教徒的面向。第一節透過道明會士的書信集,整理其在臺宣教的社會氛圍,與 國際情勢影響的變化,瞭解傳教士如何看待臺灣官紳。第二節則根據道明會士的 觀察,剖析他們評價臺灣社會福、「客」人群的不同,瞭解他們評斷的依據。

第五章則整理傳教士們對臺灣異教徒的觀察與歸納,瞭解他們眼中的臺灣異 教徒,與臺灣漢人社會的風俗現象,以及臺灣異教文化的社會面貌。並進而分析 傳教士們看待異教徒的價值觀與評價依據,解析論點生成的原因與侷限。

第六章結論的部分則統整前幾章的分析,提出研究概念的主軸與貢獻,讓本 文的研究成果更為清楚與深刻,並對未來可行發展提出構想。綜言之,希望透過 這樣的章節安排,使得本文的脈絡更加彰顯,瞭解文本分析在歷史研究中的重要 性,與文化分析在史料研究中的關鍵性。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