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文獻回顧

會的民眾因宗教、文化差異產生衝突時,臺灣官紳扮演的角色顯得格外重要,甚 至左右教案的發展。不過,傳教士如何理解或評價臺灣官紳的角色,卻尚未獲得 充分的注目,尤其我們已發現傳教士曾經在相關文獻中,對臺灣官員有相當清楚 且深刻的描繪與評論。其次,吳學明曾指出漢人受傳統宗教信仰影響,形成種種 迷信觀念與習俗,以及儒家傳統與基督教教理的扞格,使得傳教工作在漢人社會 較難推展。8 有鑑於此,筆者便對西方傳教士如何看待臺灣漢人產生興趣,希望 能瞭解西方傳教士對臺灣漢人的看法,是否亦與宣教順利與否有關。

進一步整理十九世紀後期西方來臺傳教士留下的資料後,筆者發現傳教士在 文本書寫的性質上也具有顯著差異,私人文本的日記與書信,內文批判直接而不 隱諱;而公開出版的回憶錄與新聞報紙,在行文陳述上則委婉不少。有鑑於此,

本研究嘗試運用十九世紀後期西方來臺傳教士與相關人士留下的紀錄,將研究的 焦點放在傳教士與臺灣社會的互動與評價上,並透過西方宗教的角度重新考察十 九世紀後期,西方傳教士眼中的臺灣社會文化,及其對臺灣漢人的看法。因此,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與價值在於:

一、呈現西方宗教在臺灣發展的社會情境。

二、透過傳教士的紀錄瞭解臺灣社會及文化面貌,並從中分析史料在生成過 程中的侷限性,與背後影響作者寫作的因素。

三、探究傳教士與臺灣官紳、漢人的互動,及傳教士眼中的官紳與漢人形象。

第二節 文獻回顧

本研究回顧主要分兩部分,分別是「十九世紀後期西方宗教傳入」與「客家 稱謂與族群視野的帶入」,探討西方人士看待臺灣社會的觀點,以及客家稱謂沿 用和發展的脈絡。

8 吳學明,《從依賴到自立─終戰前臺灣南部基督長老教會研究》(臺南:人光出版社,2003年), 頁43-44。

4

一、先行研究

(一)中國教區

西方宗教傳入中國後,由於文化背景差異與教義認同問題,教案的發生可以 說是屢見不鮮。呂實強的《中國官紳反教的原因》一書,根據史料指出中國反教 主力是當時的官紳及知識分子,因為西教內容觸及儒家傳統,以及傳入過程摻進 侵略性質;此外,官紳為了維護自身尊嚴和利益,也是重要原因。9 林文慧所著

《清季福建教案之研究》,以地區分類將清季福建地區的教案逐一敘述,並將個 案做統一性整理,分析教案的特質、反教的動機,與外交關係的角力。10

(二)臺灣教區

楊嘉欽所撰《從歐洲到臺灣:道明會玫瑰省臺灣傳教研究》,針對天主教道 明會的特色、來臺發展做出清楚的整理。楊氏發揮其天主教徒之背景,將道明會 發展及傳播之脈絡釐清,也將其來臺後的發展歷史做出清楚的梳理,使天主教自 十九世紀重新返臺後的歷史源流,有了系統性的彙整。11 蔡蔚群在《教案:清季 臺灣的傳教與外交》書中,運用英國外交檔案探討臺灣教案背景,與教案衍伸的 外交衝突,分析觀點與史料運用在教案研究中有重要貢獻。12 至於鄭淑蓮〈臺灣 教案之試析(1859~1868)〉一文,認為臺灣官吏對教案的處理方式因袒護民情,

導致英國有機可乘,也使得危機擴大至軍事威脅,顯示英國傳教過程中所夾帶的 侵略性質。13

(三)傳教對中國社會的衝擊與影響

吳學明〈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入臺初期的一個文化面向─「靠番仔勢」〉一文,

以教會相關資料探討清季傳教的阻礙,瞭解一般民眾無法分辨外國商人及傳教士 的差別,希望透過基督教會獲得西方勢力的保護,使民眾對傳教士及長老教會的

9 呂實強,《中國官紳反教的原因(1860-1874)》(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3年)。

10 林文慧,《清季福建教案之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9 年)。

11 楊嘉欽,《從歐洲到臺灣:道明會玫瑰省臺灣傳教研究》(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4 年)。

12 蔡蔚群,《教案:清季臺灣的傳教與外交》(臺北:博揚文化,2000 年)。

13 鄭淑蓮,〈臺灣教案之試析(1859~1868)〉,《弘光學報》31(1998 年 4 月),頁 245-265。

十九世紀後期西方傳教士眼中的臺灣漢人社會

5

誤解更深。14 洪健榮在〈十九世紀後期來臺傳教士對風水民俗的態度〉文中,透 過傳教士論著等文獻資料,從社會文化史與知識史角度,剖析傳教士看待風水民 俗的態度及因應方式,藉此呈現外來宗教以及民間習俗的對比與價值觀差異。15 盧啟明的〈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對「異教」的觀點與實踐〉,討論清代到日治時期 長老教會信徒改宗歷程,逐漸形成對祖先崇拜等「異教」的批判觀點,分析本地 人面對外來宗教的心理轉換機制。16 侯淇晨的碩士論文〈福音與滅鬼歌:從庶民 文化分析民教衝突〉,指出中國上層社會提出儒家理論來反對基督教,下層社會 則只能用習俗或直接攻擊的方式表達反教情緒,作者認為透過這個角度可以瞭解 百姓如何以自我宗教觀反對基督教,也可以看到他們對基督教的曲解。17 而王政 文的〈天路歷程:臺灣第一代基督徒研究(1865-1895)〉,探討改宗信徒面臨的社 會壓力、自我認同和價值觀的衝突,說明基督徒在轉變信仰過程中的迷惘及困難;

作者亦系統性整理教會相關資料,對後繼研究者具有極大參考價值。18

(四)主要的傳教士

十九世紀後期來臺傳教士的文本書寫,一直是教會史研究中相當熱門的議題,

其中又因文本的豐富性差異,以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 1844-1901)為主題 的研究最為常見。然此類研究大多集中在教案的探討,且多為信徒從事之研究,

行文之中時常可見對傳教士的尊崇之意,無法有效突破信仰的侷限。19 另一類則 是教會與醫療、教育之討論,大抵仍與福音推廣有高度相關性。20 為了突破史料

14 吳學明,〈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入台初期的一個文化面向─「靠番仔勢」〉,《鄉土文化研究所學 報》1(1999 年 12 月),頁 101-130。

15 洪健榮,〈十九世紀後期來臺傳教士對風水民俗的態度〉,《輔仁歷史學報》29(2012 年 9 月), 頁 143-184。作者另有專文,探討清季淡水開港後,北臺灣因風水引起的教案:洪健榮,〈清 季淡水開港後西教傳佈與傳統風水民俗的衝突〉,《臺北文獻》172(2010 年 6 月),頁 43-68。

16 盧啟明,〈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對「異教」的觀點與實踐〉,《臺灣文獻》63:4(2012 年 12 月), 頁 33-65。

17 侯淇晨,〈福音與滅鬼歌:從庶民文化分析民教衝突〉(臺北:東吳大學,2004 年)。

18 王政文,〈天路歷程:臺灣第一代基督徒研究(1865-1895)〉(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9 年)。

19 例如:林昌華,〈「焚而不燬」─清法戰爭時期的馬偕牧師與「耶穌聖教」〉,《臺灣風物》55:

3(2005 年 9 月),頁 43-79。陳俊宏,〈馬偕牧師的艋舺之役─從一塊禮拜堂的門匾說起〉,《臺 北文獻》168(2009 年 6 月),頁 131-157。古偉瀛,〈乙未之際的臺灣天主教─以傳教員張德 潤為中心〉,《成大歷史學報》40(2011 年 6 月),頁 155-174。

20 例如:林昌華,〈「醫者」或「患者」馬偕:探討馬偕博士與疾病的糾結關係〉,《臺北文獻》

180(2012 年 6 月),頁 209-243。鄭仰恩,〈試論梅監務的臺灣宣教研究〉,《玉山神學院學報》

14(2007 年 6 月),頁 13-40。鄭仰恩,〈蘇格蘭啟蒙運動對早期臺灣基督教的影響:從馬偕 的現代化教育理念談起〉,《臺灣文獻》63:4(2012 年 12 月),頁 137-164。

6

運用的限制,筆者曾以《馬偕日記》為主體,探討西方文化、宗教背景的馬偕,

如何透過自己的價值觀評斷清代臺灣官員,藉此突破傳教士文本的侷限。21

(五)外國人士對臺灣客家的書寫

黃學堂〈晚清外國觀點下的臺灣客家〉一文,運用清朝晚期西方來臺人士紀 錄,以簡單的資料建構西方人對臺灣客家的觀點;可惜的是資料收集並不廣泛,

欠缺原文資料的使用,因此尚有某些可突破的空間。22 林正慧〈19 世紀西方人 眼中的臺灣 Hakka〉,釐清西方人對 Hakka 的知識觀建立,並指出西方人對臺灣 Hakka 的認識係移植自中國華南地區;作者更進一步指出,雖然西方人對臺灣 Hakka 的認識,因來臺目的不同而有所侷限,不過仍可補充中文史料的缺憾。23 陳俊安的〈日治時期日人對臺灣客家的社會印象之研究〉,指出日人以清代臺灣 方志與西方臺灣文獻作為認識客家人的方式,分析日人官民對客家的印象主要來 自兩大類:史料文獻與實際的客家經驗;而藉日人的客家印象可以觀察到,日人 客家印象的工具性描述,反映出其殖民主義的本質。24

綜觀上述研究,西方傳教士的文本與教會史料,主要的運用係圍繞「教案」

為中心。吳學明的「靠番仔勢」具有重要提示作用,讓我們可以從文化衝突的表 層看見背後的國際關係。洪健榮以「風水」為主題,探討風水知識作為反教的「工 具性」,則提醒我們不該只注意表層的文化衝突,還要深入分析隱藏的社會脈絡。

本研究即欲透過兩位研究者的成果與切入點,進一步以傳教士文本與教會史料為 依據,探究西方文化如何看待與評價臺灣社會文化,從中提出文本書寫的侷限性,

並進一步藉由西方傳教士的「客家」書寫,瞭解書寫評斷與傳教事業的關聯性。

二、「客家」(Hakka)稱謂與族群視野的帶入

(一)「客家」稱謂的入臺

十九世紀後期來臺的西方傳教士,已將臺灣漢人(Chinese)區分為福佬、「客

21 陳東昇,〈馬偕眼中的清代臺灣官員〉,頁 171-207。

22 黃學堂,〈晚清外國觀點下的臺灣客家〉,《竹塹文獻》44(2009 年 12 月),頁 143-157。

23 林正慧,〈19 世紀西方人眼中的臺灣 Hakka〉,《臺灣文獻》60:1(2015 年 3 月),頁 107-159。

24 陳俊安,〈日治時期日人對臺灣客家的社會印象之研究〉,《臺灣文獻》63:3(2012 年 9 月), 頁 263-302。

十九世紀後期西方傳教士眼中的臺灣漢人社會

7

家」(Hakkas)兩類,並將「客家」區隔於漢人之外,而這些分類係基於中國宣

家」(Hakkas)兩類,並將「客家」區隔於漢人之外,而這些分類係基於中國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