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媒體文化的形成

報紙、雜誌、廣播、電視、電影、電腦等大眾傳播媒介,隨著大眾社會的發 展而產生,又因都市化人口的聚集而發展神速,具有使人們經驗改觀魔力的傳播 媒介,被人們視為理所當然的存在,深入人們的生活。宮部美幸透過《模仿犯》

指出,公眾傳播是一種匠心獨具的印象鑄造,當電視台記者接到兇手的通知,古 川鞠子的遺體在「坂崎搬家中心」時,記者強勢地在電話中指示坂崎的老闆娘,

不要動裝著遺體的紙袋,也不要報警,等他們過去確認,然後電視台的採訪小組 到達現場,記者兩手戴上白手套,確認了紙袋的內容物,儼然一付「執法者」在 處裡兇殺案情的樣子,以此取得所謂一手的報導資料。媒介報導對人們生活有關 的重要事件,但是它報導的觀點、切入的角度,皆受媒介業者本身立場與觀點的 操縱,而一般人大都相信媒介報導屬實,可以依賴媒介來認識世界。

相較於其他媒介,電視最沒有能力保持任何秘密,電視上常可以看到十二、

十三歲的少女廣泛的被當作一件性商品般的呈現,或一群尚未進入青春期的少 男、少女被描述成被他們奔放的性慾所驅使,穿著名牌牛仔褲讓他們的熱情益發 奔放的廣告。60而且電視節目中有很多明顯地將女性的性別刻板化,描述的女性 通常是靠身體去勾引人的性感尤物,置女性於附屬和被動的角色。

電視確實建構了許多扭曲的事實,暗示著女性經常與暴力結合,是「可以任 意處置的玩具」,例如:在警匪片中,女性角色若不是以色誘惑男人的妓女就是 性犯罪的受害人。作者也提出:在報導被人分屍棄屍於公園垃圾箱、被縊死後丟 在公園溜滑梯、埋在土裡化成白骨後被遺棄在別人家門口等,年輕女性遇害事件

────────────

60Neil Postman 著,蕭昭君譯,《童年的消逝》(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台北: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 年 5 月),頁 130-131。

的特別節目中,竟然穿插的是身上只穿胸罩就出來開門領快遞的女性,擦著新口 紅嘴唇嘟起的亂舞艷姿的年輕女子等,如同「呼籲」女性只是玩物的廣告。

製造成本比電視節目還高的廣告,其手段和洗腦非常類似,具有催眠魔力,

業者強加自己的假定於我們的意識深處,意欲影響我們私人的論點或視界,改變 我們的生活方式。

新聞的客觀效果是由大眾的反響體現出來的,所以媒體效果是大眾意志的轉 化物,而不是少數人的評斷。61一有兇殺案,電視上每天就鬧得沸沸揚揚,牙醫 診所的候診室內大家都在看電視的八卦節目……那個叫塚田的是不是真的殺了 老婆?老人家跟太太們碰在一起盡是討論這件事,活像大家不是刑警就是偵探 呢。62作者在文本中也指出:因為這些慘案發生在別人身上,跟自己一點關係也 沒有,所以能安心地幸災樂禍(上冊,頁 464)。

而且電視媒體在搜查總部並未公開將田川一義列為嫌疑的情形下,讓田川一 義在黃金時段的特別節目中,扮演著「因為有前科所以被當做嫌犯的被犧牲者的 角色」接受專訪,像這樣的事例,是不是暗示著誰能夠越迅速、越有效果地將想 說的話表達出來,盡可能讓媒體廣為宣傳,就能獲得社會的相信呢?而宣傳決定 了善惡、決定了正邪、分辨了神與魔,法律、道德規範其實只存在於外圍。總之,

大部分媒體所提供的是與真實世界有出入的「媒介現實」(上冊,頁 270、301)。

大眾傳播善於製造被動的閱聽眾,並使人們習於「享受」片斷的經驗,使閱 聽眾不關心內容的真偽。而且媒介表象提供簡單的解決、刻板印象、動機談話和 溝通談話,這些都是讓我們容易對未來形成固定的解釋,也讓我們用標籤辨識別 人和他們的行動。這種簡化解決轉移我們對問題的注意,妨礙我們對未來預測,

也不利我們吸收解決問題的資訊。63

────────────

6111

6232,頁 260。

新聞內容讓大家以冷眼旁觀,發生在別處且事不關己的大小戲碼,提供大家 調劑性的聊天話題。但我們能確定,在媒體中讀到和看到的新聞報導,真實呈現 了實際情形,而不是杜撰或有特定立場的故事嗎?我們在觀看電視的同時,吸收 了節目中的文化,建構我們的意識框架與「常識」。而且過多的資訊令感官遲鈍,

麻痺了我們的恐怖知覺,我們通常在糊裡糊塗的情況下接受了荒謬戲劇節目。

其實,有什麼樣的社會,就有什麼樣的媒介,如果人們喜歡觀看、購買,那

些不付責任、激情式的傳播內容,也就等於在心態與行動上支持這些,每天都在 對我們的意識洗腦,刺激、改變我們生活的傳播表象。

二、媒體文化的影響

傳播把每天發生的新聞、每一時刻發生的事實,非常快的傳到每一個人的 頭腦裡面去;不分貧富、地域,每個人幾乎都很快地可以收到同樣的知識、消息。

從電視節目與電影中,我們的青少年常會看見他們的成人角色模範出現過多的暴 力行為,以暴力為解決挫折的方式的情境。64電視普及的現代社會,無論兒童的 背景如何,在入幼稚園之前就有機會目睹大量的侵犯行為,電視上生動、直觀的 暴力畫面,為兒童提供了充足的侵犯行為的模仿榜樣。

而且電視中的虛幻世界影響了兒童的情緒和情感,經常觀看暴力電視使兒童 以為暴力行為是「自然的事情」,而對暴力行為採取淡漠的情緒反應,降低了對 被害者的幫助與同情的態度。在文本中作者指出:日本媒體因應社會大眾喜歡看 別人日家熱鬧的心理,經過社會新聞一再炒作失蹤人口的報導後,對於「事不關

────────────

63 Dennis K. Davis & Stanley J. Baran 著,蘇蘅譯。《大眾傳播與日常生活》(Mass Communication and Everyday Life),(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 年 8 月)

,頁 208。

6435,頁 821。

己」的失蹤情形,人們已經無所謂,不再有人對「蒸發」感到吃驚了,這就是漸 漸造成人們情緒淡漠,將反常現象當成平常的傳播的負面效力(上冊,頁 67)。

再者,人們因為經常看到電視節目中的你死我活的爭鬥,從而降低了對他人的信 任感,且學習用武力來解決爭端,影響了人際關係的建立,所以隨著媒體暴力的 擴大,謀殺率亦倍數上升。65

對容易產生偶像崇拜的青少年來說,媒體上大肆渲染,報導的犯罪案件,無 異提供他們效法的管道去效法那些假象的「英雄」。文本中描寫連續殺人案件爆 發的四年前,發生在首都圈的四名女童被誘拐殺害案件的兇手,做案後曾寫信通 知媒體,並將燃燒後的屍骨寄給被害人家屬,經過媒體炒作整個案情過程後,日 本社會對於犯罪的看法和反應,有了重大的轉變,整個社會中充滿了「期待」下 一個,公開自己毫無理由的做案過程嫌犯出現的氣氛,所以才會出現網川浩一與 栗橋浩美這樣的因應了「社會的某種需求」的模仿式犯罪。人是社會性的動物,

無法離群索居,大眾傳播媒介擴大了溝通面及溝通速度,提供了獲得知名度的捷 徑。宮部美幸也表示:大眾覺得看罪犯,做出驚天動地的事後,跟警察在媒體上 鬥法,搞得全日本暈頭轉向是件很棒的事66。傳媒扮演的是快速成名的製造機,

無論形象是好是壞,傳聞都會有散播的途徑。

通常電視報導事件的方式會影響到事件本身,甚至可以直接促成事件,因為 媒體所呈現的是選擇性的事實,而新聞的呈現方式也並非只是把發生的事件與報 導重述一遍。像女刑警因為職務上的必要,在街上射殺了強盜殺人犯的十七歲少 年後,似乎是「死者為大」心理,媒體上一昧地強調少年尚未成年、「緬懷」他 犯行前的「善良」故事,完全忽略、不提他喀藥、吸毒、強盜、殺人等事實,而 將為維護大眾安全而射殺他的女刑警影射成「殺人兇手」,令她的家人也遭受群 眾歧視,在不堪傳媒效果壓力下,她失去了婚姻、與七歲的女兒,而她的女兒也

────────────

65時蓉華著,《社會心理學》,(台北:台灣東華股份有限公司,1996 年 8 月),頁 441-2。

6632,頁 295。

在「殺人兇手的女兒」的角色裡,遭到同學、鄰人的騷擾,失去玩伴、失去對母 親的愛。這一切的發生就只因為她沒有如其上司對她的訓誡般,在大眾媒體之前 表達出殺了少年後的心痛、婉惜、懊悔等戲碼,擺出適於世人看到的樣子,因為 輿論需要某種他們能夠接受的結果67

作者也藉網川浩一說出:「社會大眾就是這樣,他們要的不是事實或真實,

而是簡單容易懂的故事。」(下冊,頁 14)。社會上大多數人,沒有能力適當地 評估訊息並與其他來源的新聞做比較,結果被不負責任的新聞誤導。像文本中媒 體暗示高井和明是兇犯的報導方式,就造成了他家人的悲劇後果。另外,媒體批 判負責凶案的共同搜查總部,光做些無謂調查,無法進一步找出犯人線索是傲 慢、沒效率的辦案方式;但是卻拒絕給予警方凶嫌打到電台的通話錄音,和詢問 接電話者的協助以利破案,甚至做出叫搬家中心老闆娘不要報案,等媒體先去檢 驗古川鞠子遺骨,這種在凶案的偵辦上反賓為主並疑似妨害公務的事。(上冊,

頁 91、241、261、272)

電視是影響個人信仰、態度和行為非常有效且威力無邊的工具,雖然電視中 大部分的節目都是虛構的,但製作單位卻會花大量的金錢與人力盡量使之和真實 生活類似,電視中有關性的訊息或描述多到無以數記,而它的影響力更是普遍且

電視是影響個人信仰、態度和行為非常有效且威力無邊的工具,雖然電視中 大部分的節目都是虛構的,但製作單位卻會花大量的金錢與人力盡量使之和真實 生活類似,電視中有關性的訊息或描述多到無以數記,而它的影響力更是普遍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