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定時炸彈的危機

一、精神異常問題

現今的日本家庭與社會對於精神異常問題通常仍採忽視的態度,未給予應有 的理解與重視,兒童的自我整體性原本應該來自「安全場所」的家庭,但在虐待 事件的家庭中,為了避免心理崩潰會採取否認、迴避、分割等病態的心理防衛手 段。被虐待的兒童常常有語言與身體的過度攻擊的傾向,有些甚至以憤怒和攻擊 來回應友善的同儕,受虐兒在人際關係的其他領域不易適應,而且無法對他人產 生信任感。39 所以文本裡的栗橋浩美從來沒有跟大人提起過,關於困擾他的噩 夢,因為他完全不信任老師和親戚長輩們(上冊,頁 395)。

佛洛依德認為,至少在理論上,心智歷程的任何微細動向,都必有精神上的 宿因可尋,妄想會發生在家族史中,也可能會反覆發生類似的或其他的精神異常 的人身上。40文本中的栗橋浩美有遺傳自不尋常的殉情外婆,與患產後憂鬱症的 媽媽之可能,加上兒童期與父母的不良互動關係,導致他從幼年時期起就自我壓 抑,又深受回憶之苦而建立起幻象,成為「精神官能症」患者41,這種生命中最 殘酷的悲劇,就是隨時攜帶著過去日子的鬼魂,無法擺脫、受折磨而不自覺。

────────────

3935,頁 152-155。

40參考自 Sigmund Freud(西格蒙德․佛洛伊德)著,彭舜譯。《精神分析引論》(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 年 4 月),頁 212。

根據佛洛依德,小孩若特別喜歡虐待動物或玩伴,往往性感帶已有強烈而早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Sex),(台北:志文出版社,2000 年 2 月)。

43 宮部美幸(Miyabe Miyuki)著。黃心寧譯。《寂寞獵人》。台北:獨步文化(城邦文化 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 年,頁 170。

如文本中的栗橋美壽子由於丈夫對她的疏離,加上原來家族的隱因與生產後的不 調適,遂以「產後憂鬱症」顯現,又由於沒得到應有的關懷與醫療的照料,而鑄 成親手掐死自己的女嬰,與虐待自己的幼兒,促使他長大後走向崎路的悲劇。

另外,文本中從小父母離婚,在單親家庭長大的田川一義,因為人際關係上 有困難,從未成年起就有戀童的傾向,漸成為性侵幼童之社會問題的累犯。關於

「戀童癖」,這種疾患者渴望支配或統治另一個人,亦會渴望某些兒童期的理想 特質,如純潔、無條件的愛或是單純,最常見的戀童癖者是那些不具人際社交技 巧的男性,他們之所以為兒童所吸引,是因為覺得可以控制他們與兒童之間的關 係。而文本中遭繼父強暴而自暴自棄的嘉浦舞衣,顯示「強暴」是一種欺凌、暴 力侵入他人的完整性、自我以及個人領域的行為,很多受害者患有嚴重的「創傷 後壓力性疾患」,曾遭受過性侵害的個體,比較容易出現物質濫用的問題,及像 低自尊等的終身的負面影響 44,這些沒有受到應有的關注與醫療的精神異常問 題,往往是可能演變成如不定時炸彈般的變態殺手之殘酷社會事件的主要原因。

二、殺手形象

宮部美幸認為今日的日本社會充斥著無動機犯罪者,突發暴力事件以及隨性 的惡意。她表示:

以前犯罪事件中那種來自動搖國本或社會結構所造成的不公平與貧困,或是意識 形態衝突的結果等,應該要打倒的「巨大敵人」已經消失了。現在讓警部先生疲 於奔命的犯罪事件是動機或理由外人無法理解,只有個人心理才能解釋的突發性 犯罪,像綁架女人或小孩後加以殺害,或將毫無冤仇的路人施以慘無人道的凌 虐、再殺人棄屍等45

────────────

4435,頁 377,頁 651-663。

45宮部美幸(Miyabe Miyuki)著,劉姿君譯,《少年島崎不思議事件簿》,(台北:獨步 文化(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 年),頁 240。

像文本中栗橋浩美臨離開診所時對只是帶給他一瞬間不快,在候診室抱著感 冒發高燒小孩的年輕媽媽,於心中詛咒她的小孩的高燒一個禮拜不退,使用任何 抗生素都不能減輕小孩的病情,最後便病死了,這就是一種連「心念」都在殺人,

有心理異常疾病的變態殺手。

外貌常會矇蔽我們,很多真正的心理疾患並不明顯,也有些很明顯的怪異行 為並非總是行為異常的表示。46文本中,兇案主謀的網川浩一由於出生背景內心 對社會具有根深蒂固的自卑感、憎恨和疏離感,儘管心理上異常扭曲,但其外貌 端莊、日常行為也正常,他曾笑著說:「如果我很貧窮的話,我所創作的犯罪劇,

應該就不會進行得這麼順利」,栗橋浩美也說:「如果他長得很醜,如果他長得矮 小,如果他沒什麼知識,那麼我一定就不會跟著犯罪吧!」(下冊,頁 29-30)。 但作者也藉栗橋浩美之口說:「做出這種事的人,肯定是精神有問題的人,.一定 是懦弱卑鄙,像個快要淹死般老鼠的男人」(上冊,頁 465)。

宮部美幸筆下大學剛畢業的青年殺手三木一也的家人一再強調,他不是個會 做壞事的孩子,可是他殺了四個人,因為他不認為那是壞事,所以便做得出來,

展現暴力不僅滿足他內心君臨天下的支配慾,掌握了他人所不知的真相,玩弄著 社會公權力與大眾,更使得其內心被扭曲的慾望得以釋放,他說:「我想讓愚蠢 的世人知道真正了不起的人是誰罷了!」47,而宮部認為:

「現實生活中總是存在著犯罪。這幾年,日本發生了許多駭人聽聞、令人難以理 解的案件。與其說出人意料,不如說因為在太過日常的情境中發生,才令人不可 思議。」48

她又說:「兇手不就是一個弱不禁風的年輕人麼?了不起的只有妄想。」更

────────────

4635,頁 28。

4732,頁 307、309、334、313-314。

483,頁 173。

明示犯罪是一種模仿的行為:「不知那傢伙是參考什麼做出那些舉動。47」而持 相反觀念的綾辻行人透過研究生冰川表示:「犯罪是一種先天性的行為」,因為進 行犯罪的行為時,也是在「理性」支使下的行為。49

文本中栗橋浩美一開始隱藏在「連續殺人狂」幻影背後的目的,是要掩飾過 去心神錯亂時殺死嘉浦舞衣、岸田明美的不變事實,但隨著享受玩弄、殺害不同 女性後,漸漸地栗橋浩美感覺不只是這樣,而是變成了一種慾望,他認為和網川 浩一兩人創造出震驚社會的連續殺人狂,是一種創造性行為,所以他希望觀察自 己能夠將這個殺人狂的肖像作到多精緻,而且他們想讓社會大眾以為他們異於一 般人,是無法捉摸的、莫名奇妙的怪物,其實當這種罪犯落網後,大眾就會發現 他也不過是個窮極無聊的平凡人罷了。然而誘殺年輕女性罪惡行徑背後,表示殺 手本身的外貌也具有一定的魅力,所以兇手往往是我們認為最不可能的那一類 型,總之和「犯罪者」的形象差之萬里。(下冊,頁 205)

────────────

49綾辻行人著,郭清華譯,《黑貓殺人館》,(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4 年 8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