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媒體素養課程方案教學實踐與學習成效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第二節 媒體素養課程方案教學實踐與學習成效

先前透過訪談了解學生對於食安議題的看法,大部分的學生都表示聽過。

研究者進一步追問聽聞的事件、細節或對社會的影響,發現學生其實並未真正 了解,常有移花接木或多所誇張的狀況。經仔細分析訪談紀錄、短文及相關課 堂紀錄後發現,原因是獲取訊息的過程都經由「電視新聞」;就算是聽聞他人轉 述,對事件的解讀及隱含的立場也是由新聞而來。在觀賞新聞時,因已預設新 聞媒體的「客觀性」,對於新聞內容則有科學、全然真實的假想,相較於商業媒 體,新聞所放送的觀念更容易使閱聽人認同。而欲發展學生對新聞內容有所批 判、覺察、反省進而提出解決方案等能力,我透過辨析層面的認知、到覺察新 聞引導的意識形態、製作新聞等行動層面;由淺而深,由廣度逐漸聚焦媒體素 養的內涵。當中也透過呈現各方食品安全相關人員的說法,與媒體立場相互對 照,挑戰學生既有的觀點,使學生產生認知失衡,以此發展媒體素養。

壹、 提供訊息多方角度與再現,提升自主性思辨的認知層面教學

一、學生能透過脈絡分析,比較相同訊息在敘事上的差異

文本是媒體用以傳遞意識的中介物,而所有產製出來的訊息均為再現;媒 體素養教育則是利用不同的文本及再現的機巧,去提高閱聽人思辨、近用及產 製媒體的能力。但我考慮如直接用講述概念會過於抽象,且會淪於知識性傳 遞,因此,課程從學生熟悉的新聞開始,選用三則同新聞臺製播,以混油炸物 較香為題的影片做為文本(詳見附錄 6),逐一分析。

T:影片說的你認同嗎?

S09:我覺得有點奇怪!

S22:跟以前聽到的不太一樣耶!

T:哪一部分?

S22:不是都說要每天換嗎?

104

T:影片最後說比例混著用,有兼顧食安,你們覺得呢?

S11:可以吃就好,管他那麼多。

S02:我覺得有點怪,可是怎麼沒有被抓?

S11:搞不好是秘方阿。 (課觀 160922)

我以《省錢顧食安!「新舊混搭油」炸出金黃色雞排》開始討論,記者呈 現的立場是用新舊油混搭,能使鹹酥雞的色澤與口感品質較佳。面對此論調,

學生反應不一,有人認為與過往所學有差異,對此事抱持懷疑認同者則覺得或 許是業界秘方。接著,研究者播放第二則影片《鹹酥雞界秘密「混油」炸物金 黃色又香》,引導學生思考何為「新聞劇本」。

T:這一片的內容和上一則比哪裡不一樣?

S04:這一個我覺得比較合理。

T:哪一段?可以指出來嗎?

S04:後面衛生局那裏!

T:我們先從內容開始談,這一則多了什麼,讓我們可以比較。

S12:多了衛生局說法。

T:如果只看標題你會想看哪一則?

S08:我覺得差不多。

S26:我會選第一個!

(課觀 160922)

透過上述觀察紀錄,可知學生已能覺察標題看似相似,內容卻大有分別。

後者訪問了衛生局,更具說服力,也讓學生可以明確比較兩者影片的差異。研 究者再播放第三部影片《鹽酥雞攤 3 年來不換油?鄰蒐證檢舉》。

105

T:這一則的內容大意和前兩則哪裡不一樣?

S30:都講混油。

S19:這一個讓我覺得最噁心。

T:可以針對影片內容或是記者、主播哪一段話作證明嗎?

S08:主播說如果三年都沒有換油的話,你還敢吃嗎?這超噁~~

T:可是剛剛前面影片有提到,新舊油可以混用,賣相佳口感好,油 的酸價也通過衛生局檢測耶!

S19:這個三年都沒換耶!

(教師再播放一次)

S12:影片最後沒有確定這消息是不是真的耶?

S07:好像是跟鄰居吵架然後被偷拍。

T:如果,混油是檢測通過的,然後因為他跟鄰居處得不好被惡意亂 投訴,這會有什麼影響?

S19:我是店家我會很氣!

T:那如果你只看標題沒時間看內容呢?

S01:我就會以為都是賣雞排的問題。 (課觀 160922)

針對同樣的議題,我經由反覆詢問,讓學生理解,訊息經媒體傳播後會造 成極大差異。也透過書寫學習單(附件 5),讓口語化的文本更具體,分析上也 較清楚。在播放影片時,一次只放一個片段,分別從標題、新聞內容的正反方 辯證、再到記者旁白及結論,甚或是特寫畫面等,都為比較的重點。在比較各 新聞間的符碼後,對於新聞劇本便能步步拆解,於課堂實施後,我也比對了學 習單,了解學生對此堂課的想法。

S30:有些報導被寫的很可怕,但其實不一定是真的。如果老師沒有

106

告訴我們的話,我就會被騙了。 (學習單 161007)

S04:新聞應該要多問一些人的想法,像是第二則,讓我們消費者可 以參考。 (學習單 161007)

S18:我第一次用這種方式看新聞,學到了很多,謝謝老師!也知道 看新聞不能只看標題,而且旁白有時候講的可能會有一些引導 在裡面。 (學習單 161007)

經上述可了解,學生原先對於分析新聞相當陌生,透過課堂的引導,漸能 分辨三則影片不同。例如:第一則只針對報導內容作測驗及論述,加上雞排特 寫,及各方業者說法,會讓觀眾相信記者欲陳述的立場。第二則則給予不同的 思考方向,能讓閱聽人多比較,做更深入的反思。第三則則在未經確認下就以 決斷的標題報導,不僅傷害店家名譽,也引起消費者恐慌。

表 4-7 新聞畫面擷取及說明

《鹹酥雞界秘密「混油」炸物金黃色又香》在新聞最後引述衛生局稽查的標 準及試驗新油、舊油、混合油的酸價值,藉此讓消費者能全面性的了解混油 的風險。

(續下頁)

107

表 4-7 新聞畫面擷取及說明

《省錢顧食安!「新舊混搭油」炸出 金黃色雞排》單純敘述業者立場,而 無呈現其他官方佐證。

《鹽酥雞攤 3 年來不換油?鄰蒐證檢 舉》此新聞是依據鄰居爆料作為主要 陳述觀點。但爆料民眾若因與店家的 私人糾紛,立場自然無法客觀,藉由 媒體此公器大力報導後,除傷害形象 外,對民眾油品的知識也無助益。

二、透過文本分析,學會如何系統化的「不疑處有疑」

學生了解新聞也未必客觀及真實,會因許多人為因素而有不同的呈現後,

我進一步引導學生深入探討文本產製的「公式」。首先,我與學生共同討論決定 食安研究的主題為「生活中的食品添加物」,接著請各組找出一則食品添加物的 新聞,依新聞分析檢驗的流程,討論後將答案填於學習單上,並公開發表。

新聞檢驗依照美國媒體素養中心所列的五個關鍵問題修改而成,分別是:

1. 誰製作這則新聞?意識形態為何?

2 訊息的目的?

3. 文本用來告知、說服、吸引大眾的作法是?

4. 此文本對於事件再現,除了上述目的外,還有否暗示其它價值?

5. 事件解讀有否呈現其他角度?(例:除影片提供的說法,還有哪些人與此事 件相關但意見未被呈現的)

各組討論時,礙於對社會情境及政治觀點的認識有限,對於第一題,也就是

「who」的歸納並不能精準掌握。原先研究者希望學生能寫出哪一家電視台,

政治傾向或意識形態為何,但五組當中只有兩組做到,其餘三組則只能寫出電

108

視臺。在訊息目的上,全數都能理解食安新聞皆為提醒民眾注意之警示。但對 於事件解讀有否呈現其他角度的部分,一開始,學生對此感到困難;爾後經由 各組發表及討論後,才稍具理解。針對此部分,研究者組別做了訪談。

T:為什麼這一題最難?

S10:我們不知道還有誰跟食品添加物有關阿。

T:那影片裡有採訪誰?

S(小組成員):製麵廠老闆跟醫生。

T:後來你們怎麼寫出學習單上的民眾跟消基會跟食研所?

S25:看別組的影片。

S22:喔喔,還有剛剛 S16 跟我們說的。

T:在上課以前,有人知道什麼叫做食品添加物嗎?

S6:不知道 T:那現在呢?

S6:還是……不知道。只是覺得常聽到,我剛就選這個!

(訪談 1601005)

透過對話得知,學生對食品添加物相當陌生,更別說要舉列相關人員,會 選擇此議題當作深入主題,是學生最常聽聞,而非先前就了解想繼續深入。因 此,研究者決定在課程內容增加對食品添加物的概略了解,也以文本分析的

「WHO」開始作探討。

T:每則影片都是人製作的,就像之前你們已經理解,同樣的事情透過不同 的人,故事結局還有意義就不同。因此,請各組待會發表的重點是,記

109

110

表 4-8 各組選擇影片之畫面擷取及說明

2 《你敢吃嗎?膨鬆劑含鋁麵包、吐

司中標》先由主播簡短報告台灣當 前食安管理及法規制定,接著畫面 切換至國人常食用的麵包講解食下 膨鬆劑的危害。並訪問消基會對於 食安法規的看法,及一般民眾經歷 食安風波後買麵包的選擇是有影響 等等。當中還有採訪麵包機業者在 食安風暴裡的業績成長。

3 主播分別列出一天可能會吃的食

物,以親民及生活化的報導方式加 強新聞與閱聽人的連結。當中羅列 出幾項常見的添加物名稱,例如膨 鬆劑、品質改良劑、香料、化製澱 粉等。但並無採訪食品專門人員的 看法,通篇為記者評論貫穿報導。

(續下頁)

111

表 4-8 各組選擇影片之畫面擷取及說明

4 新聞先透過經常會食用的麵條,講

述可能會添加的食品添加物。接著 訪問製麵業者添加的作用為何,爾 後訪問毒物科醫生添加物對人體的 影響。影片最後以勸導民眾少吃外 食為總結。

5 此部影片並非為新聞,而是屬於談

話性節目。透過現場「類實驗」的 操作,請現場來賓試喝及發表看法 而構築的一則內容。影片敘述方式 逼真且引人,但真偽性難以考察。

透過我以口語將題目轉為學生能理解的問法,並比喻成故事大意及說故事 的人之後,各組在回答 who 及 what 方面則更為精準。我則進一步依照「邊講 邊演的要算嗎?」此問題,說明故事裡會以一些手法去強調重點,例如:特效 音樂、字體加大、情境劇輔以記者旁白解說等等。而邊講邊演則是其中一類,

透過我以口語將題目轉為學生能理解的問法,並比喻成故事大意及說故事 的人之後,各組在回答 who 及 what 方面則更為精準。我則進一步依照「邊講 邊演的要算嗎?」此問題,說明故事裡會以一些手法去強調重點,例如:特效 音樂、字體加大、情境劇輔以記者旁白解說等等。而邊講邊演則是其中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