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新聞產製與閱聽人

媒體是人們掌握新知、了解時事的主要管道。新聞報導的目的更是要讓人 們能在短時間內快速且大量的閱覽這個世界,但限於新聞資訊之特質,報導者 很少能提供足夠的訊息讓閱聽人能充分判斷及詮釋;尤其,在新聞產製與閱聽 人解讀兩方的多次過濾下,往往離事件真相越趨遙遠。

臺灣碩博士論文網以媒體再現的角度探討食安議題總計有三篇,分別就毒 澱粉、瘦肉精美牛爭議及 2013 年食用油事件,用網路新聞及讀者評論、電視新 聞及不同政治立場的平面媒體分別作分析。研究指出,隨著政黨輪替,平面新 聞報導框架論述也隨之變化(邱柏勝,2014);國內電視新聞報導中,「政府機 構/官員」為主要的消息來源、「提出澄清與呼籲」與「不肖商人」為新聞工作 者最常使用的議題框架、媒體更擅長以「衝突化」的感官手法,凸顯事件的對 立(洪硯儒,2015); 以及臺灣媒體報導食品安全新聞時,對報導注意度有益 的表現形式不足,欠缺整理過的資訊,網路常見不禮貌的讀者評論、提及個人 故事或經驗談及離題的評論較能引發讀者互動(陳毓屏,2015)。

由上述可知,媒體敘事框架有其社會脈絡,會隨社會風向而變化的動態過 程;此外,科學或制度等有助專業理解的報導不多,常以衝突作為敘事結構,

並訴諸閱聽人的感官經驗為新聞主軸。其所帶來的影響是,容易扭曲事實真 相,加深民眾對食安事件的恐慌與憤怒(洪硯儒,2015)。

因此,我著手設計媒體素養教育課程時,也從新聞產製的要件、新聞產製 的元素及新聞敘事架構等三部分作探討,從中深入隱藏在新聞文本中的權力互 動,避免被議題操弄;以下分別敘述之。

壹、 新聞與產製

媒介依賴理論把社會看作是一個有機的結構(彭懷恩,2002)。此論點的三 大要素:傳播媒介、社會與閱聽眾三者交互影響。新聞便是這三者交會的產 物,它藉由媒體傳播影響著社會與閱聽眾,三方相互影響下改變社會的風氣與

49

媒體

(資訊多元化與集中化程度)

社會

(結構穩定程度不同的社會)

閱聽眾

(依賴媒介資訊的程度)

閱聽人對於新聞事件本身的看法、認知與態度等,如圖 2-4。

圖 2-4 傳播媒介、社會與閱聽眾影響關係 資料來源:林東泰(1997)

以下就三面向作敘述:

1. 社會:當社會變遷越劇烈時,則大眾對外在世界的「不確定感」也越大,從 而使得他們對大眾媒介的依賴越深(彭懷恩,2002)。而透過以往閱聽人對 媒體的依賴關係研究中,可知人們亟需大眾媒介提供有關外在環境的資訊,

以便減輕日益增加的不確定感。現今社會雖有著數以繁計的資訊,但仍有許 多是大眾無法獨自得知的消息,因此,大多數人仍需要媒體來獲知外界的最 新資訊(林東泰,1997)。

2. 媒介:無論何種時代,語言、文字等皆須透過一種「介質」作為傳遞資訊的 管道。於此,媒介也可以稱為媒體,而隨著網路趨向平民化,新媒體時代繼 之來臨(蔡嘉琪,2014)。它相對於報紙及雜誌等出版品、電子廣播與電視

效果 1. 認知 2. 態度 3. 行為

50

等「舊媒體」,舉凡社群網站、搜尋引擎、網路、網路電視、應用程式 APP、通訊軟體等,都屬涵蓋之範圍。涂志豪(1997)曾論,若大眾媒介對 社會的功能愈重要,則此社會對媒介的依賴也愈大。

3. 閱聽眾:閱聽眾可視為讀者、聽眾、觀眾。在閱聽人行為、媒介依賴,以及 社會人際互動關係之研究中,發現閱聽人參與的行為會使得閱聽人與媒介依 賴之關係更為強烈(涂志豪,1997)。

當前,社會在急速發展下產生了很多不確定性。據蘇蘅、陳憶寧(2010)

研究可知,通常事件情勢越糟,愈受到媒體注意;媒體於此時所扮演的角色除 了示警民眾外,還有動員及活化議題的能動性。在食品這一面向來說,像是食 品添加物、基因改造、或是其他從食品科技所衍生產業所帶來的影響皆屬之。

而這些危機對照上述的社會面向可知,閱聽人面對食品安全問題,因充滿了未 知與不安,但卻在媒體上獲得新知與安慰,進而加深閱聽眾對媒體的依賴,隨 之產生了更多無法計量的解讀、情感與行為反應。

貳、新聞產製之結構性因素

蔡琰、臧國仁(2003)對新聞廣為流傳的原因有一完整的分析。他們認 為,事件主角出場次序與特質、新聞事件的故事張力、新聞裡的引述,例如:採訪 他人說法加以證實、 新聞品質等敘事結構,皆能與閱聽眾內在經驗產生共鳴。就 是這種「內在經驗」決定了新聞價值,包括重要性、爭議性與不尋常性等,而

「新聞價值」則決定了哪些新聞事件可被製成新聞報導,記者則是一連串組織 與過濾資訊的框架(林惠娟,2013)。換句話說,故事的展演會在觀看者的心 理產生「內模仿」,引發觀眾有種經歷情節的共同感覺,甚至引發某種「移情 作用」(孫惠柱,2006)。

例如:台灣近年來歷經不少食品相關事件,隨著媒體輪番報導,隨之而生 的還有網路上許多未經證實、甚至是錯誤的資訊,以及過度渲染的「食安」新 聞。事件透過媒體的剪裁,在陳述上企圖撩撥起觀眾的情感與注意力,此舉便

51

是採取一種情緒訴求,以求提高收視率或者提升議題關注等目的。

由此可知,新聞透過各種「技術性」的操作,使得新聞有了不同的呈現。

以下依林惠娟(2013)整理新聞產製的結構有三點,分別敘述如下:

1. 影像模擬:電視新聞再現大多仰賴影像來傳達,而觀眾的接收則仰賴電視

的語言規則,包括觀點、主張、明暗分布與構圖(Bignell,2004);例如新 聞畫面中常用特寫來提高吸引力、或用圖表及分割畫面彰顯兩者共通性

(郭倩文,2008)。

陳香伶(2014)針對臺灣食用油造假事件分析新聞 Facebook 粉絲專頁

而知,圖片為吸引人的第一步,若以影像取代文字,例如記者整理的懶人 包、圖表或合成圖等,因為讓人輕易了解也是按讚數較高的原因。由此可 知,科技進展使得新聞更趨競爭,加上便利與快速消化的閱讀趨勢,無論電 視新聞或粉絲專頁都在影像敘事上多所「用心」。

2. 敘事語言:新聞敘事近年來逐漸從第三人稱敘事,改以說故事及表演(第 一人稱)的方式進行報導,塑造面對面談話的親近形象 (牛隆光、林靖 芬,2006)。影像中的字幕是輔助影像,亦是理解內容的途徑,有助吸引觀 眾注意及方便記憶,敘事內容也常使用資訊推理與視覺細節的方式(林惠 娟,2013)。以食用油造假新聞為例,除影像引人注目外,標題才是引人點 閱的關鍵;記者於撰寫過程中也須適時加入一些符合大眾期待的語調,尤 其當中的評語口氣若以負面批判、或帶諷刺則更能抓住用戶的目光(陳香 伶,2014)。

呈上所述,除了影像以外,下標及內文也要講求戲劇張力,負面措辭則是

編輯記者掌握用戶群的心理模式的撰寫模式,此方面也反映近年新聞走向煽情 及極端化的結果(蘇蘅、陳憶寧,2010)。

3. 聲音效果:新聞之所以貌似真實而具說服力,主要是藉由視覺與口語的相 互作用(林惠娟,2013);口語可能指的是記者與主播的報導,或是新聞原

52

音之示現。此外,新聞會採用高分貝的敘事與隱射來攫取觀眾注意,聲音 於此成為一種符號,能導引觀眾於情緒上引發回應(Bignell,2004)。

除了上述三點,加上了敘事者,更加凸顯新聞的戲劇性。Bignell(2004)

曾直指敘事者具四點功能:

1. 框架:建構主題,將相關的敘事符碼一一列出

2. 聚焦:依主題為隨後的細節排序。旁白作為建構故事的背景,例如:解釋 事件、評論與描述過程,搭配視覺符號,指引事件的取向。

3. 闡釋:將上述框架及聚焦之行為做一次反覆性的確認 4. 結尾:記者最後會為事件下一個結論

敘事者除了記者外還有主播,但不論是屬於哪種角色,難免會加入自己的 視角(slant)(Chatman,1990,p.143)。總結來說,電視新聞節目試圖再現真 實,卻以戲劇化安排過去所發生的事件(林惠娟,2013)。它使得真實事件變 成一種表演,讓閱聽眾在視覺影像、敘視角度、文字及聽覺上彼此指涉,不斷 游離於局內人與局外人之間,在閱聽人的腦海形成一段又一段的故事。但這些 資訊卻多非第一手,而是經過多重包裝後的「作品」。也就是說,新聞報導的 事件不等於事實,報導是經過選擇、重組並以非超然的角度評估新聞價值的結 果。

若欲還原報導之事件,則可就 Buckingham(2003)所主張的六種教學策 略,讓學生扮演產製者,從假定立場到影像、文字、聲音及敘事者上層層框 架,逐一探討當中可能「遺失的」真相。

參、新聞敘事之探討

「我們的生活不停地和敘事和敘述的故事交織在一起, 我們敘述自己的生 活中,也被周遭生活所敘事的故事所包圍」(Berger,1997)

語言是人類意義產製實踐的基礎,透過情節或敘事人的安排,交織而錯許 多敘述的故事。但它並非透明、中立的存在,如同新聞雖然也是基於事實,但

53

透過記者報導及新聞台重新編排,在事件、情境與角色配置上,以一種時間邏 輯的順序安排,並依符合人們因果關係去定義,成了另一則故事

(Abercrombie,1996)。閱聽者則運用來自環境與過去經驗所累積的基模,在 文本所呈現的行動中搜尋相關的軌跡,用以建構故事 (郭岱軒,2011)。

依據牛隆光、林靖芬(2006)的定義,新聞敘事特徵為「新聞記者如何拍 攝或剪輯新聞報導」,包括:

1. 報導受時間限制,強調簡單的形式,因此字數減短,且忽略事件背景的探討 2. 注重現場報導,以視覺為導向

3. 以故事的方式呈現,新聞稿單(rundown)的目的是為促成某種話題性。

4. 文類混雜:強調情感與情緒訴求、模擬表演等方式。

5. 拉近記者與閱聽眾的心理距離

如前所述,新聞常以「還原真相」自居,但仍有戲劇及誇大的性質。此 外,由於事件相關脈絡四散於各處,不可能全部複製給閱聽人,此時便須透過

如前所述,新聞常以「還原真相」自居,但仍有戲劇及誇大的性質。此 外,由於事件相關脈絡四散於各處,不可能全部複製給閱聽人,此時便須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