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媒體經驗與接觸度

一、 媒體經驗

媒體是溝通的管道,新聞、娛樂、教育、資料與廣告等溝通訊息都是藉由 媒體工具傳播給消費大眾,媒體工具又可區分為報紙、電視、與廣播的傳統媒 體,以及網際網路等線上媒體兩大類型。媒體經驗(media experience)是消費者 相信媒體在他們生活中的樣貌和角色(a consumer’s belief about how a site fits into his life.),線上媒體相較於傳統媒體如電視或報紙刊物,消費者有著更大的主動 性、參與性與互動性,且具有社交和分享的功能,所以其所傳遞的線上媒體經 驗(online experience)也被認為與傳統媒介之經驗有差異。

使用與滿意理論(Uses and gratification theory)提供一個機能上的意義,解釋 為什麼人們使用媒體,McQuail(1983)從理論摘要解釋,列出大眾使用媒體的四 大動機,包括資訊、個人認同、整合與社交互動、與娛樂:

(1) 資訊-搜尋相關事件與情境;徵求做決定的建議;滿足好奇心與興趣;學 習與自我成長;得到由知識而生的安全感。

(2) 個人認同-確認自我價值; 尋求行為的典範

(3) 整合與社交互動-得到歸屬感;尋求對話與社交互動的空間;替代現實生 活所需的陪伴;使人可以和親朋好友、社會連結

(4) 娛樂-暫時逃離現實問題;打發時間;情感的宣洩

現今的研究多使用 CM (Calder-Malthouse)模型來歸類媒體經驗,CM 研究 調查,消費者們認為線上網站、報紙、雜誌、和電視四種不同媒體在他們生活 中所扮演的角色,並由探索性因素分析(explanatory factor analysis),得出 22 種 關於線上網站的經驗(online experience),Calder、Malthouse 和 Shaedel(2009)在 22 個指標當中,排除掉描述媒體本身的因素,篩選出 8 個媒體經驗指標如下:

(1) 刺激和啟發(stimulation and inspiration)-激發生活中新的想法與靈感 (2) 社交促進(social facilitation)-觸發社交行為的發生

12

(3) 時間(temporal)-持續、例行性的使用

(4) 自尊與公德心(self-esteem and civic mindedness) -提升自我價值感 (5) 內在娛樂(intrinsic enjoyment)-放鬆心情、暫時逃避現實壓力 (6) 功利(utilitarian)-由資訊內容獲得利益

(7) 參與和社交(participation and socializing)-與人互動並進行社交 (8) 社群(community)-形成社群網絡

其中「參與和社交」與「社群」是專屬於線上網站的經驗,其餘則是傳統 平面媒體可提供。然而行動應用程式的功能包羅萬象,已普遍被認為能夠提供 消費者「參與和社交」和「社群」這兩項經驗,因此我們可視行動通訊裝置為 一新興的線上媒體平台,對於廠商而言,行動應用程式就是一個新的行銷工具。

二、 接觸度

接觸度(engagement)的概念已逐漸成為品牌管理策略上重要的議題,但在市 場研究範圍仍為新概念,因此各家說法分歧,有時甚至相互衝突,常與涉入程 度、相關程度連結,心理學上被定義為個體情感、認知、與行為啟動的狀態,

ARF(Advertising Research Foundation)認為,接觸度是藉由周遭環境來增強對品 牌的關注,與涉入程度的差別在於,接觸度應是涉入程度的前提(Wang, 2006),

會影響訊息在態度形成上的效果。接觸度的討論面向相當廣泛,從關注度、品 質面、到相關性,現今研究討論接觸度有五大領域-消費者、顧客、品牌、廣 告、與媒體,消費者與顧客的部分討論溝通訊息傳達的目標物,其他面向討論 的則是誘發接觸度的情境,最基本用來衡量接觸度的方法,是計算消費者在某 一媒體上花費的時間,ARF 進一步指出,誘發接觸度的因素可能是驚奇、關聯、

與情感聯繫,出乎意料的驚奇或驚喜增加消費者對品牌的參與度,關聯則指廣 告訊息與消費者,以及廣告與媒體環境的配適度,總的來說,接觸度是由周遭 環境觸發,讓消費者的注意力移轉到訊息的來源,從而增加對訊息的涉入程度,

提高處理訊息的動機(Wang, 2006) ,可說是消費者行為和決策的關鍵驅動力

13

(Rosella, 2010)。

另一種研究方向認為,接觸度是消費者與品牌或媒體互動時的經驗過程的 產物,比如讀者在閱讀某出版物時產生的經驗集合(Calder, Malthouse, & Shaedel 2009),換言之,接觸度就是讀者對該刊物在他們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而生的 想法與信念,接觸度的產生並非只有一種途徑,品牌可以藉由提供消費者不同 的經驗,提升接觸度。接觸度由經驗而來,屬於第二層級的變數,無法直接衡 量,實證研究上先調查消費者使用媒體的經驗,再將經驗依相關程度歸類與兩 大類型的消費者參與度-個人接觸(Personal engagement) 與 社交互動接觸(Social interactive engagement),其結構如下圖 2-1,數字大小代表相關程度高低。

圖 2-1 媒體經驗與接觸度的二階層結構

資料來源:整理自 Calder、Malthouse 和 Shaedel (2009)

個人接觸度之下的經驗指標與傳統媒體如報紙、雜誌所得的經驗相似;而

14

以視為消費者接觸度的衡量指標,此原則亦可以延伸到行動通訊裝置。以往研 究消費者接觸度停留在對廣告效果的影響,這些文獻皆獲得一個共通的結論,

就是當消費者高度接觸某種媒體工具,對於其中廣告的回應也越豐富,Calder 等人(2009)實驗發現消費者對於某媒體內容的接觸度,會增加其對媒體上廣告 的正向態度和點擊意願,消費者接觸度能和品牌建立感性和理性的聯結,所以 接觸度是消費者和品牌建立關係的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