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思達教學法之理論基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學思達教學法之理論基礎

由於學思達教學法是強調訓練學生「自學」、「思考」與「表達」能力的培養,

因此教師在設計課程的時候應該了解如何讓學生可以有效的自學與思考,並透過 清楚的方式將內心的想法予以表達出來。對照美國的學習專家愛德加·戴爾(Edgar Dale)於 1946 年提出的「學習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理論就會知道其中的 關鍵,他認為聽、讀、寫只能達到 50%以下的學習效果,但當你開始思考、陳述、

辯論、分享時,就能達到 90%,兩週後你都不會忘(羅勝吉,2015)。研究者擬從 這三個方向去探討相關定義及研究來了解探討學思達的原理及如何應用於教學。

圖 2 學習金字塔

資料來源:臺灣化學教育,2015, 2(1), 93-100。

壹、自學

按照孔子和其他中國古代教育家的看法,「學」就是聞、見與模仿,是獲得 信息、技能,主要是指接受感官的訊息(圖像、聲音、觸覺及味覺等訊息)與書 本知識,有時還包括思想的含義,比較偏重於思想意識的理論領域。「習」是鞏 固知識、技能的行為,一般有三種含義:溫習、實習、練習,偏重於行動實習的 實踐方面。整體來說,學習就是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獲得適應環境改變環境的 能力的過程。中國大儒王陽明曾提倡知行合一,學是指知識和經驗的累積,屬於

「知」;而習是指知識和經驗的實踐,屬於「行」,因此勸勉學生讀萬卷書,也要 行萬里路(張春興、林清山,1999)。

在西方國家,行為主義學派認為學習是外在環境刺激引起的行為變化,要有 可觀察、可測量的外在變化,以古典制約和操作制約的研究為主(李維,1998)。

研究個體獲得的經驗為結果。而認知主義學派則認為學習是內在傾向或能力的變

21

化,內在變化與外顯行為並不完全一致。(當然內在的變化還必須由外在的變化 來推測)這種變化應是後天經驗習得的,不是先天的反應或者生理成熟的作用。

而「自學」就是教學的起點,指的個體必須自我學習書籍、講義上知識,上課前 預習、課後要複習、練習等動作都屬於自學的範疇(林清山,1997)。

要翻轉教育,就得先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在上課前應該先「預習」課程內 容,到了學校再進行課程內容的討論與問題的延伸思考,這樣一來不僅事先就了 解課程的困難點,在上課期間還可以透過師生問答解決問題,稍微「翻轉」一下,

讓「預習」主導學習,而不是追著「複習」跑(林淑媛,2018)。

貳、思考

大家都知道人類是萬物之靈,但為什麼人類是萬物之靈呢?大家或許也知 道,這是因為人類會「思考」而其它的動物不會。但什麼是思考?每個人在日常 生活當中都會遇到問題,當他在「想」要如何解決困難、克服各種挑戰的時候,

那就是思考。小孩子在玩耍時碰到困難會想辦法解決;學生做功課碰到難題時會 找課本或尋求幫助以解決問題;大人在工作時碰到障礙也要想辦法解決。所有人 碰到困難時都會想出新的辦法去解決它。人類比其他動物更厲害的地方在於人可 以把自己的想法用語言說出來,如果透過與別人討論、互相檢討修正,最後還可 以建立一套知識體系(何新,2010)。

而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文化社會與知識大爆炸的年代,知識的儲存量不是唯 一,運用知識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葉丙成,2019)。學生的學習也要進行多元化 的發展,必須讓思考充滿彈性與創意,不應該只著重於傳統知識的背誦,應該要 更重視高層次思考的學習,包含創造力、創造思考、創新行為、問題解決與批判 思考等(徐永康,2012)。關於高層次思考(higher-order thinking 或 high-level thinking),葉玉珠(2002)認為高層次思考至少包括三種思考:批判思考、創造 思考與問題解決。其中基礎層次思考(Basic-level thinking)包括記憶(memory)、 回憶(recall)、基本的理解(basic comprehension)及觀察技巧(observation skill); 高層次思考又稱為複雜層次思考(complex-level thinking),是多重答案與複雜的 心理思考歷程,有個體的主觀判斷存在(趙珮晴、張芳全,2013)。運用學思達教 學法,學生除了透過自學並進行思考以外,透過小組的討論與分享,可以讓學生 的思考水準進行水平遷移與垂直遷移,達到高層次的思考。

參、表達

進行學思達教學法,老師的角色除了在課前編輯講義以外,在課中也要聆聽 學生上台回答並且矯正學生的表達方式、引導學生用準確的答題技巧、次序、字 詞進而讓學生回答出更明確的答案或是追問更深入的問題(張輝誠,2015)。然而 上台發表就像是一場極短的演說一般,要快速地抓住問題重點,簡單俐落又不失 完整性的將答案告訴台下的觀眾,《跟著 TED 學表達》一書提到,想要有吸引人 的演說,有以下三個重點:

22

一、

表達情感

優秀的溝通者可以感動你的心,觸動你的頭腦。大部分的講者都忽略了「心」

的部分。找出自己真正的熱情並建立與觀眾之間的連結,透過真誠的肢體語言與 文字表達,讓自己看起來更有台風,在台上給人自在感會讓觀眾覺得你準備得很 充足,可以讓聽眾更專注而發揮更大影響力的技巧(羅雅萱、劉怡女,2014)。

二、

有新鮮感

新鮮感是吸引他人注意力最有效的方式。YouTube 趨勢經理人凱文˙艾羅卡 說;「平均每分鐘就有長達兩天的影音檔上傳至網路」,唯有「獨特,才能吸引到 目光」,因此當學生上台發表時,千萬不要照本宣科直接把答案唸出來,若是可 以先吸收再用自己的言語表達出來,除了比較不呆版以外,也可以加入個人特色 或經驗分享讓答案與眾不同,這樣一來肯定會更受台下觀眾的注意(羅雅萱、劉 怡女,2014)。

三、

令人印象深刻

也許你的構想很棒,但若不能讓人記住你說過什麼,一切將變得不重要!學 思達教學法之所以要讓學生上分享,除了上台分享的學生會記憶最深刻以外,通 常學生的答案都是最出乎意料之外的,總是令人印象深刻。除了答案以外,在台 上也要營造生動、多感官的外在刺激,讓台下的學生可以更容易記住內容。另外,

務必堅守題目的主旨,不東拉西扯,真誠可靠的將答案有條理地表達出來(羅雅 萱、劉怡女,2014)。

肆、學思達教學法之相關理論探討

張靜譽(1996)指出,傳統教學法容易讓學生逐漸喪失學習動機與興趣,學 習效果將會事倍功半,同時也會扼殺學生的批判思考能力。而張輝誠老師在 2013 年創立學思達教學法之後,立即受到廣大的迴響,期望重新點燃教師們的教學熱 忱,給予學生更好的教學情境。雖然張輝誠老師在創立此理論時並未明確提出相 關的理論基礎,但就像牛頓說的「我不是巨人,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西 方國家的教育界早就有人提出「自主學習」、「鷹架理論」、「合作學習」等相關理 論,這些理論都與學思達教學法習習相關,以下將分別說明:

一、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的概念早出現在古希臘時期,蘇格拉底提出教學者應該要激發學習 者有「主動」的思維,並有主動尋求問題答案的學習態度。愛爾蘭詩人葉慈在 1896 年也曾說:「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pail but the lighting of a fire.)。」(許芳菊,2011)。在二十世紀初,杜 威(John Dewey)也指出學習最重要的是反思能力,透過反思可以更了解自己,

重新進行自我調節的思考模式,並且重視學生應該要透過「做中學」來獲取屬於 自己的知識。教育並非灌輸學生知識,而是應該由學生主動去建構知識,所以自 主學習是一種學習態度、學習模式,學習者必須主動去承擔學習的責任。

皮亞傑(Jean Piaget)最有名的認知發展理論中有提到「基模」(schemas),他

23

認為人類可以主動將知識形像化,成為一個概念模型。當遇到相同的知識概念 時,人類可以透過「同化」(assimilating)來擴充原本的基模,將新事物進行類 比並與舊的觀念做連結;若是遇到不同的事物時,則可以「調適」(accommodating)

自己接納不同的事物並調整原本的基模,不論是哪一個模式,人類都有主動學習 新事物的能力,並且讓自己的基模達成平衡(equilibrium)(Piaget, 1952)。

布魯納(J.S.Bruner)在 1960 年時於《教育的過程》(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一書中提出「發現教學法」,藉由教師提供充分但尚未組織好的資料給學生,讓 學生主動地去發現這些訊息之間的連結,他認為學習者在建構知識時,主動發現 的樂趣將成為其學習的助力(Bruner, 1960)。透過學生的發現將進一步理解知識的 結構,強調學習架構的重要性,鼓勵學生主動去思考、比較、對照並運用各種策

自主學習最早的、最常被引用的定義是法國 Nancy 大學語言學 Henri Holec 教授在 1981 年的歐洲議會報告。Holec 描述自主學習就是「控制自我學習的能 力」(the ability to take charge of one’s own learning),也就是對自己的學習說了算 的能力。包含檢視自己的學習目標、達成目標的方法、學到了什麼以及需要學什

另外,亞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也指出,自主學習能力良好的人,對 於現今知識爆炸的時代能有效蒐集正確的新知識和訊息(Bandura, 1982)。在教育 環境中,教師應當引導、教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技巧,以幫助其終身學習(楊素琴,

2013)。他認為自我學習(調節)是個人內在的強化過程,是個體透過將自己對行為 的計劃與行為的現實成果加以比對和評價,以此來調整自己行為的過程。依據 Bandura 的觀點,自我具備提供參照機制的認知框架和知覺、評價及調節行為等 能力。他認為人的行為不僅要受到外在因素的影響,也受到自我生成的內在因素 所調節。自我學習由「自我觀察」、「自我判斷」和「自我反應」等三個過程所組 成,經過上述的三個過程,個體會完成內在因素對行為的調節。在傳統的教學情 境下,學生處於被動的學習狀態無法學習到屬於自己的知識。所以必須在教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