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第二節 研究 步驟 …

本節說明本研究步驟將分為研究醞釀階段、研究規劃階段、實施研究計畫、

評鑑研究結果等四個步驟,本節將詳談本研究將如何進行學思達教學法。

壹、研究醞釀階段

研究者自從第一次接觸學思達教學法後究重新燃起教學的新希望,雖然新的 教學方式並不熟悉,但是這股滿腔熱血讓我等不及想試試看,於是改了研究主 題、大量蒐集閱讀相關文獻,期望可以為學生帶來些許改變。

一、擬定研究方向

研究者從事教職七年以來皆是使用講述法,講述法是流傳最久的教學法,主 要好處是可以藉由教師的個人功力將知識有系統性、完整的傳達給學生,比較適 用於程度高的學生(王財印、吳百祿、周新富,2009)。而最近三年來到東部地區,

研究者發現學生除了程度較低以外,學習的動機與意願也偏低,若是使用講述教 學法,班上程度較差的學生常常因為聽不懂而成為教室中的客人;在今年(2019) 研究者接觸到學思達教學法之後,深深覺得這是一個可以改變的機會,讓學生成 為教室中的主角後,也許他們就會更專注在課堂上,改變教學方式會讓老師事前 的備課時間變得更久、學生也要重新適應授課方式,但只要是為了學生好,都值 得試試看。

二、蒐集學思達教學法相關文獻

在決定使用「學思達」做為新學期的教學方法之後,研究者開始搜尋並閱讀 有關學思達教學法的相關期刊、論文、專書等,其中較有名的學者包括:學思達 創辦人-中山女高的張輝誠老師、MAPS 教學法創辦人-爽文國中王政忠老師、均 一師資培育中心執行長-藍偉瑩老師、臺大教授也是線上遊戲學習系統 PaGamO 執行長-葉丙成老師等,這些學者的共同特徵就是期待透過做些事情可以去改變 傳統的教學現場(葉丙成,2016)。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資訊爆炸的時代,若繼 續灌輸學生知識會讓他們來不及應對未來社會的,現代的教師應該教導學生如何 追求知識並激勵他們的學習動機(張詠晴,2015)。

貳、研究規劃階段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計畫撰寫研究與事前備課、製作學思達講 義是很重要的,以下將進行分別說明:

一、撰寫研究計畫

在閱讀有關學思達教學法的網站、專書、文獻等資料後,大致上對於學思達 有了初步的認識,但這些只是個人的見解還不夠深入,因此研究者透過學思達官 方網站的查詢,瞭解到臺灣各地舉辦的學思達工作坊或是相關的研習,只是東部 地區的場次較少,實體參加的場次不多,大多都是觀看網路直播或是參閱主講 者、參與者的心得分享,透過各種的討論與分享,可以看到學思達教學法更深層

37

的一面。由於本研究的實施對象是 108 學年的七年級學生,因此在暑假期間便開 始規劃相關實施計畫。

二、製作學思思達講義

張輝誠(2015)老師說:「好的講義將是課程成功的一半」。傳統講述法是教師 擁有豐富的知識背景,可以將學習重點有系統地歸納整理給學生,讓學生負責吸 收即可(魏志雄,2018)。國中社會學習領域每週授課節數為三節,也就是歷史、

地理、公民等三科每一週只有一節課的時間(教育部,2019)。在這樣窘迫的情形 下,教師勢必得將龐大的課程內容進行去蕪存菁的動作,因此教師應該在課前設 計「以問題為導向、學生為主體」的講義,讓學生自行發現學習的重點與架構,

透過分組討論得到在課堂之中的重點(樂雪琴,2015)。因此要設計一份良好的學 思達講義並不容易,尤其研究者是地理科專長教師,公民、歷史科皆屬於非專長,

雖然有參加縣府舉辦的非專長教師研習,但總比不過專科畢業的師範體系。幸好 有學思達講義分享網站(Sharestar class),讓非專長的教師也可以直接下載使用,

僅需要再自行修改成適用於各校學生的版本即可。

參、實施研究計畫

實施計畫細分為規劃課程、實施學思達教學法、蒐集資料與分析、檢討回饋 與修正等四個步驟,以下將分項說明:

一、規劃課程行動方案

參考相關文獻與學思達分享講義網路平台,研究者以校訂的課程版本(南一 版)為基礎,加上自行選擇的補充資料,結合時事並配合學生程度,設計一套校 本課程。透過異質分組討論讓學生自行學習課程內容,研究者依據學思達教學法 的宗旨,將教室的舞台還給學生轉而擔任一位課堂主持人,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 角(張輝誠,2015)。

二、實施學思達教學法

張輝誠(2015)提出學思達教學法,主要的步驟有「自學」、「思考」、「表達」

這三項。對於國中七年級的學生而言,這些動作並不是過去在教室裡會做的事 情,因此研究者在學期初必須先訓練學生如何「自學」,包含自行閱讀與蒐集資 料中的重點;再來是「思考」,講義的問題設計必須跟生活經驗有關學生才會有 感觸,因此大多是半開放性的問答,這樣的情況下,有些學生會答不出來,那就 透過小組討論才能得到答案,小組內的程度落差大,組員間是否可以合作那又是 另一個考驗了;最後,讓學生上台「表達」,研究者在初期都只是讓學生站在座 位上進行口頭回答而已,先鼓勵學生勇於開口說話,假以時日再開放學生站上講 台面對大家進行發表,屆時應該又是另外一個考驗了(羅勝吉,2015)。因此,研 究者的學思達教學法並非在學期初就完整呈現,而是逐步訓練學生在各方面的技 巧,預計在第二次段考後可以正式全面進入學思達教學法的模式。

38

三、研究者實施學思達教學法的準備過程

學思達教學法在教學現場已被廣泛運用,不過運用在國中社會領域的研究論 文篇數卻十分稀少,本節將介紹學思達教學法運用在東部某所國中學生的實況紀 錄,包含教師的心態轉換、教導學生自學、思考、表達等練習過程,期望能幫助 對此教學法有興趣之教師。

1. 在課前準備學思達講義

一般來說,越資深的教師他的備課時間就會越少,既不重新備課那教導給學 生的資料不就是以前的舊資料嗎?那要如何讓學生去適應未來的社會呢 (張輝 誠,2018) ?加上今年(108 學年)是十二年國教正式實施的第一年,七年級的新 課綱跟以往有很大的改變,因此在課程規劃上必須有所不同。本研究的課程設計 是以教科書為大綱,再由研究者依據學校本位自行延伸與補充課外資料,與以往 最大的不同是,過去的上課講義只要研究者理解後再整理製作出講義就可以教導 給學生,現在則是站在學生的角度,試著讓學生自行閱讀與討論並完成內容,因 此整個講義在製作上有著很大的改變。

投入教師工作至今已經七年多了,在辦公室看到的老師除了批改作業以外,年 資超過 10 年的教師鮮少備課,課餘時間都是在聊天、訂購,不然就是滑手機、逛網 拍;以前我的總是仰慕他們這麼厲害可以將課程記得滾瓜爛熟,只要沒課就可以如此 輕鬆。自從接觸學思達教學法之後,我認為只有不斷「重新備課」才能順應時代的變 遷。(研思 191210)

今年全球爆發武漢肺炎,教育部決議將這學期(108-2)的開學日往後延後兩週,

讓我有更多的時間製作學思達的講義與上課用的 PPT,越來越期待新的教學方法了。

(研思 200214)

雖然講義的設計內容大同小異,但是三個班級的學生學習狀況不一樣,因此會做 些微的調整,例如 7 年 3 班的學生彼此討論的狀況比較良好,因此會將原本是封閉式 題目改成半開放性的。(教師反省 200316)

學思達的講義製作比起以前自己做講義還要更多時間,除了要統整新課綱的資料 以外,還要補充時事資料,舉例來說,歷史科會將 228 和平紀念日的由來與政府的轉 型正義做結合;公民科會解釋臺灣亂象(搶口罩、搶衛生紙)與公民德行;地理科則是 解釋臺灣現階段的多元文化社會。其實每個議題都可以放在課程裡進行討論,只是在 有限的時間內做最適當的搭配。(教師反省 200320)

2. 在教室不當老師改當主持人

以傳統的講述法來說,老師就必須像是明星一般吸引著全班學生的目光,運 用流利的口吻將滾瓜爛熟的知識傳達給學生,再搭配一些肢體動作的話,就是教

39

室裡的明星了。可惜的是,不是每一個老師都這麼有魅力,例如研究者本身就是 上課時間只講課程內容,基本上不會跟學生說笑話或聊八卦,因此有一部分的學 生覺得研究者的上課很無聊。自從嘗試運用學思達教學法之後,教室中的目光焦 點改到學生身上了,教室裡的師生對話也變多了,如同張輝誠老師的理念,老師 必須像是節目主持人,將教學目標包裝成開放式的問題讓學生去搶答,老師只要 適時介入將問題再做延伸或補充即可,這樣的教學模式不但老師的壓力變得比較 小,學生也會有更高的課程參與感。

老師你為何都不說笑話,這樣上課很無聊耶。(學晤 191210)

今天上課說話的時間大約是平常的一半,課堂的一半時間在寫講義,另一半在小 組搶答與加分,老師只負責問問題與解釋學生答不出來的部分,突然覺得好不習慣,

以前總是有說不完的話、上不完的課,現在只要將進度整理好交給學生,他們就會自 己處理好了。(教省 1090301)

老師你都不點我們這一組,害我們的分數很少。(學晤 200302)

比較簡單的問題幾乎每位學生都會,用搶答的方式回答雖然比較刺激,但是學生 搶答有時會有失控的現象出現,看來要當主持人也不簡單,得再想想看如何操作比較

比較簡單的問題幾乎每位學生都會,用搶答的方式回答雖然比較刺激,但是學生 搶答有時會有失控的現象出現,看來要當主持人也不簡單,得再想想看如何操作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