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思達教學法對國中社會領域學習成效之應用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學思達教學法對國中社會領域學習成效之應用研究"

Copied!
10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教育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鄭燿男 博士

學思達教學法對國中社會領域學習成效 之應用研究

研究生:謝弘麒 撰

中華民國一○九年七月

(2)
(3)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教育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學思達教學法對國中社會領域學習成效 之應用研究

研究生:謝弘麒 撰 指導教授:鄭燿男 博士

中華民國一○九年七月

(4)
(5)
(6)

謝誌

本研究能夠順利完成,首先感謝指導教授鄭燿男老師的細心指導,鄭老師既 專業又有耐心與包容心,每次的論文指導課程都很細心地一步一步教導我,讓我 可以按部就班地完成此份研究;另外也感謝吳亭萱與周鈺婷兩位同學的一路相 挺,撰寫論文有如迢迢千里路、巒巒萬重山,有兩位可以一起切磋與鼓勵,我才 能順利完成這艱難的挑戰。

感謝蔡秀君小姐邀請我參加 2019 年臺東的「夢的 N 次方」工作坊,讓我可 以學思達教學法,進而改變我的教學人生,更意外的是竟成為了我的研究論文題 目,雖然研究已經結束,但是我已成為了張輝誠老師的信徒,期盼自己可以改變 自己、改變學生、翻轉教育現場的困境。

來到臺東生活已經將近三年,感謝照顧我的每一個人,謝謝家人願意讓我離 鄉背井到此地工作與求學;也感謝學校的同仁支持我進修,不論是工作上還是精 神上都是;特別感謝李妍樺小姐的陪伴,人在異地最需要的就是陪伴,與你的朝 夕相處讓我可以感到安心。

最後,感謝我們一起就讀東大研究所教育行政碩士班的同學們,過去這兩年 的時光有你們真好,不論是上課、下課還是出國去日本,談話間總是有不間斷的 笑聲,下班後再累都願意去上課,能在工作幾年後回到學校接受教育實在是一件 幸福的事情,祝福大家都可以順利畢業。

(7)

i

學思達教學法對國中社會領域學習成效 之應用研究

謝弘麒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摘要

本研究旨在透過學思達教學法翻轉傳統的講述教學法,主要應用 在東部某所國中的社會領域。藉由分組教學照顧到各種學習程度的學 生,秉持張輝誠老師提倡的三大步驟: 「自學」 、 「思考」 、 「表達」 ,期 望透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可以改善教育現場的困境。

國中社會學習領域課程每一週只有授課三節,在這樣的情況下,

社會科教師幾乎每節課都在趕進度,而許多偏鄉小校礙於人力編制而 無法同時聘任三科不同專長的社會教師時,社會學習領域就淪落為

「配課」的學科,當老師是非專長授課且有進度壓力的時候,學生又 該如何學習呢?新興的教學方式-學思達教學法便是解決教師問題與 提升學生學力的做法之一。

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法,以太陽國中七年級全體學生作為研究對 象,運用學思達教學法於國中社會學習領域的三個科目,本研究發現 如下:

一、學思達教學法於國中生階段是具有可行性的。

(8)

ii

二、中、低程度的學生成績方面會有明顯的進步,高程度的學生則維 持不變。

三、學生的學習態度明顯轉變,上課時積極學習與互助。

四、學生於課程的參與度大幅提高,趴睡或放空的情況減少許多。

五、教師專長科目(地理)的成績會進步;非專長的科目(公民、歷史) 雖然沒有明顯的進步,但是班級標準差有縮小的現象。

關鍵詞:學思達教學法、社會學習領域、翻轉教育

(9)

iii

The Applied Research of Sharestart Teaching Method on the Learning Achievement in the Social Field of Junior High

School

HSIEH HUNG CHI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reverse the traditional narration teaching method by Sharestart teaching method, which is mainly used in the social field of a country in the east. By taking care of students of all levels of learning through group teaching, we adhere to the three major steps advocated by Mr. Zhang Huicheng: "self-study", "thinking", and

"expression", and hope that the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model can improve the dilemma of the educational scene.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ocial learning curriculum only has three lessons per week. In this case, social science teachers are almost in progress every class, and many rural primary schools are unable to hire social teachers with different expertise in the three subjects due to manpower establishment. At that time, the field of social learning was reduced to the subject of "matching courses". When teachers are

non-experts and there is pressure on progress, how should students learn?

The emerging teaching method-Sharestart teaching method is one of the method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teachers and improve students'

academic ability.

This research adopts the action research method, taking all the students in the seventh grade of Sun Junior High Schoo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applying the Sharestart teaching method to the three subjects in the social learning field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Learning the Sharestart teaching method is feasible at the junior high school level.

2. There will be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the achievements of middle- and low-level students, while high-level students will remain unchanged.

3. The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s have obviously changed, and they

(10)

iv

actively study and help each other in class.

4. Th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the course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and the situation of lying down or emptying is much reduced.

5. The grades of teachers' specialty subjects (geography) will improve;

although there is no obvious progress in non-specialty subjects (citizens, history),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class is shrinking.

Keywords: Sharestart, social learning field, flipping education

(11)

v

目次

摘要………i

目次………v

圖次………vi

表次………v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名詞解釋………6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9

第二章 文獻探討………13

第一節 學思達教學法的意涵………13

第二節 學思達教學法之理論基礎………20

第三節 學思 達教 學法 與學 習成效 …… … ……… ……… ………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35

第一節 研究架構………35

第二節 研究 步驟 … ……… … ……… … ………… ……… ……… 36

第三節 研究 場域 與對 象 … … … ……… … ……… ……… ……… 48

第四節 研究工具………50

第五節 資料 處理 與分 析 … … … ……… … ……… ……… ……… 52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探討………55

第一節 學思達教學法在國中社會領域的可行性………55

第二節 學思達教學法對師生的改變………6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73

第一節 結論………73

第二節 建議 … …… …… … … … ……… … ……… ……… ……… 76

第三節 研究者的反思………78

參考文獻………79

(12)

vi

圖次

圖 1 學思達教學法之五大步驟……….6

圖 2 學習金字塔………20

圖 3 研究架構………35

圖 4 座位安排………41

圖 5 左撇子與右撇子的座位安排………42

圖 6 學生的作答 1………70

圖 7 學生的作答 2………70

圖 8 學生的作答 3………71

(13)

vii

表次

表 1 108 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社會領域課程內容(南一版)………10

表 2 研究時間………10

表 3 傳統講述法與學思達教學法之差異………16

表 4 學者對合作學習的定義………25

表 5 學思達的理論基礎………27

表 6 國內有關學思達教學法應用之研究………30

表 7 研究對象的導師………49

表 8 資料編碼類型………52

表 9 前段(Q1)學生的段考成績變化………56

表 10 中段(Q2)學生的段考成績變化………57

表 11 後段(Q3)學生的段考成績變化………58

表 12 研究者與導師的晤談內容………63

表 13 研究者的自我省思………66

表 14 學生定期評量資料-地理科………67

表 15 學生定期評量資料-歷史科………67

表 16 學生定期評量資料-公民科………68

表 17 講義的題目設計(以 228 事件為例)………70

(14)

1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近年來新興的教學方式-學思達教學法對於學生的學習態 度、學習動機、學習成效等方面的影響,運用的時機為七年級社會領域課程,結 合今年(2019)十二年國教的新課綱,期望透過不一樣的教學模式可以培養出學生 的「核心素養」。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在少子女化現象普遍的現今社會,臺灣面臨到勞力不足的問題,除了引進外 籍勞工外,提升我國人才素質也是彌補的方法,而教育是提升人力素質最好的方 式之一,若是只採用傳統的講述教學法,學生恐怕無法跟上時代的潮流,研究者 撰寫此論文時的時空背景與產生研究的動機將在以下詳細述說。

壹、研究背景

教育是百年大業,也是提升人民素質的一個方法之一,但是每個時期都有不 同的教學困境要面對,如民國 57 年提出九年義務教育、108 年提出十二年國民 教育;而在教學現場,許多教育學者也紛紛提出新興的教學方式來教導學生,在 這個有如春秋戰國時期的年代,什麼教育方式才是對學生比較合適的呢?值得身 為教學現場的老師們一起探討與反思。

一、照顧每一個孩子

臺灣跟世界的其他先進國家一樣正面臨少子女化現象的問題,而且此議題在 近年來普遍受到社會的高度關注,「人」是整個社會運作的根本,不論是教育、

經濟、政治的發展及國際關係等等,都會受到人口的數量與品質的影響,是以許 多領域的專家學者們紛紛投入研究、加入討論,期望可以提出解決的方法。

在教育方面,我國為了解決少子女化與教師人力過剩的問題,教育部國教署 開始調降各學習階段的班級人數上限,高中職自 102 學年開始從每班 42 人降至 36 人,預計 109 學年再調降為 35 人(魏莨伊與張錦弘,2019)。而國中班級人數 上限則從 35 降到 30 人、國小更降至 29 人,當時的教育部國教署副署長鄭來長 指出,降低班級人數將有助提升教學品質,讓老師可以照顧到每一位學生(一點 通學習,2016)。雖然臺灣的學生人數正在逐年減少,但教育部在 2014 年也推出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新政策,期望透過新的教育方針可以提升教育品質並提 高國人的素質水平以彌補人力上的缺口。面對資訊爆炸、科技進步快速的現今社 會,學校教育應培養學生是非判斷、資料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是適應未 來社會生活相關的能力。研究者認為未來的工作職場能力應具備下列幾項:解決 問題、自我反省、運用科技的能力、溝通及口頭表達、領導才能、團隊合作及協 調能力,而這些能力正是學校應該教導學生的能力。

二、翻轉教育的興起

為了帶給學生不一樣的能力,部分教師開始改變教育方式,也就是從這幾年

(15)

2

新興的教育模式-「翻轉教育」(又稱為翻轉教室 Flipped Classroom)開始。早在 2007 年,美國科羅拉多州落磯山林的公園高中化學老師強納森˙貝格曼和艾倫˙山森為 了解決學生長期缺課而進度落後的情況,將上課情況錄製下來提供影片讓缺課學 生在家自學,爾後更進一步讓其他學生也可以重複看影片來複習課程,學生們到 了課堂中再提出困惑與問題討論,大大減少了老師在課堂中講解教材的時間。兩 位教師腦筋一轉,既然平時在教室內講述的課程可以在課外完成,那麼教室內是 否可以做一些更有效的運用,因此提出了的翻轉教室(Flipped Classroom)教學模 式,有別於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生必須在課前先完成知識的學習,到學校後再和 老師、同學進行合作式學習,課堂成為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場所 (強納森•柏格曼、艾倫•山姆,2016)。

在地球另一端的孟加拉,薩爾曼˙可汗起初是透過網路提供自己的表妹可以線 上學習,後來將上課影片錄製起來並上傳至 Youtube 網站供其他人觀看,結果頗 受大家好評,到了 2006 年更創立「可汗學院」將上課影片全數免費給所有人觀 看(每日頭條,2017)。不論是傳統教學還是翻轉教育,對於在教學現場的教師們,

只要是能提供有效教學讓學生有積極的學習態度與優良的學習成就,這就是老師 們所追求的目標,也是教育學者們的研究課題(王淑玲、蔡今中,2004)。

日本東京大學的佐藤學教授發現日本的學生有「從學習中逃走」的現象,而 且此現象正擴大到東亞地區,當然包括臺灣,因此他提出「學習共同體」的理念,

希望地方社區、家庭與學校可以互相合作組成一個學習圈,保障每一位學生的學 習成就,讓學生可以保有學習的動機與樂趣;學生採用分組的方式上課,透過組 內合作、組間競爭的方式,不同能力的學生可以一起學習與思考,激盪出不一樣 的火花;教師也應該改變在教室的位置,減少填鴨與得分取向的教學方式、多聆 聽學生的想法,引導學生學習思考與表達,在課後也應該與其他教師同仁互相學 習、開放教室並進行觀課與議課,組成一個學習社群;學校也應該敞開大門,隨 時開放讓社區的力量進入校園,彼此互相合作與學習,實施由上而下推動的教育 改革(親子天下,2015)。

三、學思達教學法的起源

中山女中的張輝誠老師在任教多年之後,深深覺得「填鴨教學」與「考試文 化」扼殺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經過長時間的沉澱之後終於在 2013 年創立了「學 思達教學法」並在 2014 年開始大力推廣,期望在十年內可以翻轉臺灣的教育。「學 思達教學法」主張透過教師的引導可以讓學生自「學、「思」考、表「達」,而老 師也可以將教室的舞台還給學生;自從學思達教學法的網路社群創辦以後,社群 學員正在快速增長當中,至今(2019 年)已經突破 6 萬人,是目前教育創新網路社 群中人數增加最快速、運用面向最廣、大量輸出海外的社群;雖然翻轉教育看起 來都很相似,但是學思達最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學思達的推動方式是『由下 而上』的,是由各地方教師自發性的想要改變教學模式才開始加入的」,自 2016 年起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與誠致教育基金會成為學思達的行政團隊,一同搭建教 師翻轉教育的支持系統,並在各地舉辦一場又一場的備課工作坊、研習活動來推

(16)

3

廣學思達教學法,並積極鼓勵各地的教師勇於開放教室,打破傳統封閉的教學現 場,期望開啟教師之間的專業對話(學思達官網,2019)。目前在網路設立的學思 達官方網站可以找到教學資源分享、教師的教學講義分享、全台的觀議課資訊、

研習與工作坊等,讓全國各地的教師們可以透過線上學習並分享學思達教學法。

四、國中社會領域所面臨的困境

目前國中社會領域最常見的困境是非專長教師授課,其次的問題與其他領域 相似,有少子化現象、學習意願低落、免試升學的推動等三個,以下將分別說明:

1.非專長教師授課

國中社會學習領域是由地理、公民、歷史等三科所組成,目前的授課節數已 經降為每周各一節課,在人力編制有限的情況下,常常出現非專長教師授課的情 況,尤其是東部地區的小學校。

2.少子化的現象

少子化的現象讓教育的質量越來越受到重視:教學現場的教師們知道如果只 使用傳統的講述教學法,學生可能會無法適應未來瞬息萬變的世界,再加上十二 年國教新課綱的宣導:「面對未來的能力,必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素養就 是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在真實情境中,可以使用的能力』」就是素養(張瀞 文等,2018)。

3.學習意願低落

現在的國中生大約都是 2005 年後出生,出生後就是手機智慧化的時代,在從 小就開始使用網路的情況下,學生上網蒐集資料的能力並不差,教師不應該像以 前一樣只是知識的提供者,而是要轉變為引導者,設身處地的為學生設計一套課 程,只有引發學生的學習意願,才能培養學生成為終身學習者。

4.免試升學的推動

國中會考的成績將只是升學的參考依據(臺師大心測中心,2014)。十二年國 教讓國中生入學高中的方式將以免試升學的方式取代基本學力測驗並進一步邁 向高中均質化、優質化,讓學生可以就近入學,打破學生對明星高中的迷思。以 政府推動的方向來看,「考試引導教學」的時代已經是末日黃昏,正是宣告國中 校園的老師必須考慮改變教學方法,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法已無法滿足現在的學生 了,課程的設計必須讓學生能夠真正適性揚才才是王道。

貳、研究動機

研究者擔任教職已超過七年的時間,前四年在臺灣的西部地區授課,後三年 則在東部地區。不同地區的學生對於「學業」的看法是很不同的,西部的學生相 較之下比較在意成績的高低,就算是平時上課不認真的學生在考試當前還是會稍 微努力一下的,對他們而言,「分數」是很重要的東西;東部的學生恰好相反,

成績好壞不是重點,只要可以畢業就好(甚至肄業也無所謂,有些高中職會收肄 業的學生)。再加上十二年國教實施之後,免試入學成為國中生升學的主流;當 前的少子化現象讓高中職面臨招生問題,國中學生就算成績不好還是有學校可以

(17)

4

就讀,在這樣的升學背景下,學生的學習意願就更加低落了,因此設計一堂有趣 的課程就成為吸引學生認真學習的方法之一。

研究者在 2019 年參加了臺東場次的「夢 N 初階工作坊」,透過講師的講解 與課程領導人的經驗分享,得知了學思達教學法,當下就覺得這是一個可以嘗試 的授課方式,畢竟長時間以來都是採用傳統講述法,講述法對於西部地區的學生 比較適用,由教師整理好課程的架構與重點,學生在短時間內可以快速吸收並得 到成績;而東部的學生因為較沒有升學壓力,上課的學習意願就低落許多,因此 只靠講述法是不夠的,必須使用新穎的教學方式讓他們燃起學習動機,而學思達 教學法是個以學生為教室主體的教學方式,在研究者參加完工作坊之後,便透過 網路來研究學思達教學法,看了官網的簡介後真是令我當頭棒喝「這才是教學、

這才是學習阿」,當下便興起了研究學思達教學法的動機,希望透過此教學模式 來改變學生的學習動機與態度。而研究者在擔任教職的七年之中,發現到臺灣的 教育現場有一些奇怪現象:

一、

學生動機低落

臺灣參加 2015 年「TIMSS (Trends in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國際數 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根據調查數據顯示,雖然我國的成績很亮眼,但 是學習興趣與自信卻是墊底的(楊俐容,2014),在臺灣長期以考試引導教學的模 式下,大部分的教師會透過講述法將課內外的龐大知識與資料整理成一套系統灌 輸給學生,雖然得到的成績會很亮眼,讓學生覺得分數就是一切而努力不懈。但 是這樣一來在課堂中最認真的、學習到最多的不是學生而是老師。另外,以前的 學生努力學習得高分是為了可以升學進入明星高中,那是因為家長和老師都會灌 輸類似這樣的觀念:「好的學校才有好的工作,好的工作才有好的收入、好的對 象」。但是現在的升學制度在提倡多元智能、免試入學,成績只是升學的參考數 據並不是一切,不管成績好壞的學生都應該可以有學校就讀,新的教育政策出發 點是好的,拆除了明星高中職的光環、也解除了學生的升學壓力,但這一切來得 太快,連學生的學習動機也消失了。

二、

資訊爆炸的世代

自 1950 年代網路問世之後,網路就以飛快的速度進步並影響著我們的生 活,70 年後的現在,幾乎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的 3C 產品,想要的資訊基本是一 鍵就有,透過網路搜尋各種資訊、3C 產品運用多媒體影音呈現,讓學生平時就 處於一個多資料、多刺激的狀態。回到學校,若是教室裡只有課本跟老師,就算 老師的講述功力再厲害,我想都沒有「那個螢幕」的吸引力,因此希望透過學思 達教學的引進,將教室中的主角還給學生,讓學生在教室中有很多事情要做,如 自「學」、「思」考與表「達」,相信學生在課室中肯定不再是個客人。

網路發達的另一個好處是,學生只要有心,都可以透過網路教學平台自主學 習,因此現在的網路教學平台百家爭鳴,出版社、教師個人平台、補習班業者,

付費與免費的通通都有,較為人知的有:因材網、均一教育平台、MOOCs(大規 模免費線上開放式課程)等,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與需求進行線上學習,當

(18)

5

獲取知識的來源不在侷限於學校時,教育現場的老師們若再不捨棄傳統的填鴨式 教學法,相信這份工作很快就會被這些教學網站所取代了。

三、

代課教師的比例偏高

由於臺灣的少子化現象,讓教育部與學校都不太敢聘任新任教師,深怕會發 生教師會有超額而沒學校可去的窘境,因此遇缺不補已是常態,根據教育部統計 處的資料,國中階段的代理老師約有 5400 人(2019 年),約占國中教師的 14%,

我們要給學生的應該是一個安穩的學習環境,而代理教師的工作無法獲得保障、

人才流動率高的情況下,學生的學習品質難免會受到影響,而人口偏少的東部地 區學校本來規模就小,許多學科並不是由本科系的教師進行專業授課,社會學習 領域便是其中之一,社會學習領域課程在國小中年級之後便從生活領域課程獨立 出來,到了國中後更區分為歷史、地理、公民三科,在同一間學校要聘請三位不 同科系的老師是不太可能的,畢竟大部分的學校還是會以國文、英文、數學等主 科作為聘任教師之考量,再加上教育部大幅縮減社會領域的授課節數與教學內 容、教科書出版商也將三個科目裝訂成一冊,這樣的作法會讓社會領域外表看似 簡單,實際上還是非常艱深的一門學科,若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教師,是很難將 課程內容作完整詮釋的,更別說與生活經驗做相關連結,因此社會領域在偏鄉地 區常常是非專長授課的情況。若是教師可以學習並使用「學思達教學法」,將網 路平台分享的「學思達講義」修改成適合當地學生的課程內容,將教室的舞台讓 給學生,老師改當教室中的主持人,適時引導學生自學、思考、表達,或許可以 彌補這方面的缺憾。

(19)

6

第二節 名詞解釋

為使讀者了解本研究的重要名詞,本節將對本研究所涉及的重要名詞進行解 釋,以下將說明「學思達教學法」、「學習成效」兩個名詞,以下進行分別說明:

壹、學思達教學法(Share-Start Teaching Methods)

學思達教學法是由中山女高的國文老師-張輝誠在 2013 年時所創立,屬於翻 轉教育的一種。學思達教學法是一套針對學生學習所設計的教學法,透過教師在 課前設計講義讓學生可以自學以外,還要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讓學生可以回答與 探討,期望每一堂課都能訓練學生自主「學」習、閱讀資料、獨立「思」考、小 組討論、問題分析、重點歸納、口語表「達」、創意寫作等等綜合多元能力(張輝 誠,2015)。英文名為 Share-start,除了是取諧音以外,更是期望使用學思達教學 法的教師們可以主動分享學思達講義、開放教室讓其他老師進行觀課、議課。學 思達教學法創立至今,透過網路平台與在世界各地舉辦工作坊,現在影響的教師 人數已突破六萬了,在臺灣是十分熱門的一種新興教學方法(學思達,2019)。主 要的實施步驟如下:

一、學生自學:老師必須在上課先設計好講義讓學生在課堂上自學,也是張輝誠 老師認為唯一不能省略的重要步驟。

二、思考問題:講義的問題設計要具有開放性並且與生活連結,讓學生深入思考。

三、小組討論:利用異質分組讓學生可以互相教導與學習,藉由討論激盪出不同 的創意思考,同時可以增進學生的互相合作與包容。

四、學生表達:可以利用部分時間讓學生上台發表,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五、老師統整:在課程結束前,教師利用一小段時間進行課程統整與補充。

圖 1 學思達教學法之實施步驟 資料來源:學思達官方網站

(20)

7

壹、學習成效(learning achievement)

張春興(1994)認為「學習成效」是指個體在某一方面所表現出來的實際能 力,這種表現是由先天的基因與後天的學習所呈現出來的;而范瑞東(2005)認 為「學習成效」是指學習者經歷教學過程與學習歷程之後,所呈現出較為持久的 的一種行為能力。史美瑤(2011)則認為評鑑學生之學習成效,可以區分為質性與 量化兩個項度,質性可以透過教師觀察、晤談、學生自我省思等;量化則比較客 觀,利用紙本測驗、作業批改、定期評量等呈現數字分析。

本研究所指的社會領域學習成效的範圍為依據教育部(2019)規定,國中社會 科-歷史、地理與公民等三科,透過教師實施學思達教學法後,對學生的知識、

情意與技能產生的效益。檢測的方式將分為兩類:量化的部分以段考成績為主,

進步的分數越多則成效越大,反之則越小;質性資料以研究者在課堂上的觀察、

研究者的省思札記、學生晤談資料、學生作業批改作為本研究的主要資料內容。

三個科目將會分開檢測與分析,期望透過不同的教學方法會對學生之學習成效造 成不同的影響。

(21)

8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基於上述的研究動機,研究者想透過學習並實施學思達教學法於國中社會學 習領域,了解其成效以及是否可以創造不同的學習氣氛,在幾經思忖後,產生了 具體研究目的與問題如下:

一、研究目的

1.學思達教學法在國中社會學習領域的可行性。

2.學思達教學法對教師與學生的改變。

3.專長與非專長教師運用學思達教學法對學生改變之差異。

二、研究問題

1.如何讓國中生適應學思達教學法?

2.探討學思達教學法是否可以提升學生的成績?

3.運用學思達教學法是否可以改善學生的學習動機與態度?

4.探討學思達教學法在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上的有何省思及建議?

5.透過行動研究了解並如何發展出適合學生的學思達教學法?

6.探討專長與非專長教師使用學思達教學法對學生的改變有何差異?

(22)

9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節將述說本研究的的範圍與限制,其中包括研究的對象、方法、內容與時 間,以下將分別說明。

壹、研究範圍

本研究的對象為太陽國中 108 學年度的七年級學生;研究方法為行動研究 法,以解決教學現場的問題為導向;研究內容為社會學習領域的課程,本校使用 南一版的教科書;最後是研究的時間,預計實施 14 週的時間。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將以東部地區太陽國中(化名)的七年級生做為研究對象,學生人數為 60 人,共有三個班,班級學生依據教育部規定皆採用常態編班,因此各班的學 生學習程度、學習成就與標準差應屬於相似。研究者的教職經驗已七年有餘,社 會學習領域的三個科目(歷史、地理、公民)皆有授課經驗,但今年(2019)是第一 次教導七年級全部的社會學習領域課程,因此將這些學生做為此研究的對象,此 為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今年也是我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正式上路的第一年,

結合新課綱的「素養導向」與「終身學習者」,期望透過不同的教學方式可以給 這一屆學生帶來不一樣的教學效果。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採用行動研究法,以教學現場的的問題作為目標並逐一解決。學思 達教學法的中心思想是以學生為目標,因此必須先教導學生如何自學、討論與發 表(張輝誠,2015)。預計會蒐集學生的平時上課所填答的學思達講義、分析段考 進步情形、晤談學生、訪談任教班導師與研究者自身的的觀察與反思,以滾動式 地修正教學方法以符合學生的需求並達到研究者的最終目標(林家暐,2019)。研 究者雖然教學年資尚淺,但是對於社會學習領域大部分的課程內容已經了然於 心,誠如上文提到,今年是十二年國教正式上路的第一年,太陽國中七年級學生 使用的是新課綱「南一版」課本,因此許多課程上的編排都得重新編排。在本屆 七年級新生入學後研究者便開始利用部分時間練習使用學思達教學進行授課,教 學流程基本上都是遵照張輝誠老師與其他學思達前輩的分享而進行著。

三、研究內容

學思達教學法創辦人張輝誠(2015)老師指出,上課講義的內容應該以課本的 文本為主,補充資料為輔。研究者利用課餘時間在授課前自行製作上課講義並結 合上述兩者,設計一堂又一堂的學思達課程(張輝誠,2015)。由於本研究對象為 七年級學生,因此研究內容為七年級的社會學習領域課程,包含地理、歷史、公 民等三科(詳見表 1)。而研究目的分為兩大類,第一是學生的學習成效、學習動 機、學習態度;第二是教師專長與非專長進行學思達授課的影響,以上探討內容 都將分科進行討論。

(23)

10

表 1 108 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社會領域課程內容(南一版)

地理 歷史 公民

下 學 期

第一課 臺灣的人口成長與

分布 日治時期的統治方針 公民與公民德行

第二課 臺灣的人口組成與 多元文化

日治時期的殖民統治與現

代化 志願團體

第三課 臺灣的農業 日治時期的社會與文化 勞動參與

第四課 臺灣的工業與國際

貿易 戰後臺灣的政治發展 多元文化與社會

第五課 聚落與交通 戰後臺灣的外交與兩岸關

係 社會規範

第六課 區域發展與空間差 異

戰後臺灣的經濟與社會文

化 公平正義與社會安全

資料來源:南一出版社

四、研究時間

本研究期程為 2020 年 2 月至 2020 年 5 月,採計兩次段考成績與課程紀錄作 為分析資料,時間大約為 14 週,每週上課時間為三節,各科每週為一節課,每 節課 45 分鐘。研究進度如下表 2:

表 2 研究時間

時間 項目

2019 年 2020 年

07 08 09 10 11 12 01 02 03 04 05 06 研究準備與擬訂

文獻蒐集與探討 教學活動的設計 研究實施與檢討 整理資料與分析 研究結果與報告

貳、研究限制

本研究的限制繁多,如研究對象是原住民重點學校學生,並非臺灣多數族群 的漢人;再者研究方法為行動研究,教師與研究者的角色較容易混淆;最後是研 究者為學思達教學法的初學者,教學成效有限。

一、研究對象的限制

本研究對象為東部地區的學生,本校學生有百分之七十為原住民族,屬於臺 灣的弱勢且少數族群;地理位置也非市區,學生家長的社經背景與社區發展程度 大多屬於弱勢;學生人數僅有 60 人,除了人數不多,大部分的學生程度屬於偏

(24)

11

低,以本校來說,108 年度會考的社會科成績達精熟人數為零。基於以上特性,

學生程度與家庭的教育功能低落造就本校學生的學習成效偏低,這樣的背景在臺 灣東部地區算是常態,因此本研究的結果與建議較適用於東部地區或西部的山區 原住民學校,若是要推論至其他對象則需要進一步分析與研究。

二、研究方法的限制

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法,會藉由不斷的修正與反思以解決教學現場的問題,

而研究者本身是教師也是觀察者,為了增加研究結果的可信度,會多方面蒐集資 料作為研究基準,如學生的學習單(講義)、學生的段考成績進步情況、學生晤談 紀錄、教師教學觀察記錄、教師晤談紀錄與教學者的教學筆記等,會多方面採取 質性與量化的資料進行對比與分析,盡量減少研究者身兼教學者而產生的角色混 淆(蔡清田,2003)。行動研究的最終目標是解決教現場的問題,因此本研究的流 程可以供往後的研究者參考,但教學現場與學生的狀況無法全面相同,因此本研 究結果並不適合做全面性的類推。

另一方面,研究者接觸學思達教學至今不到一年的時間,雖然有查詢網路平 台的介紹與閱讀期刊、論文文獻等資料,也閱讀了學思達相關的書籍,但是並未 繼續參加實體的工作坊或研習,只有利用課餘時間關注學思達社群的線上直播與 youtube 影片,因此僅能算是學思達教學法的初學者教師,對於學思達教學法的 精隨尚未十分精熟,因此研究結果與教學成效或許會有些許落差,在此特別說明。

三、研究時間的限制

學思達教學法創立至今未滿七年,雖然研究的論文篇數眾多,但是研究的時 間大部分都只有 6~8 週左右,本研究預計會採用 14 週(兩次段考)的上課內容與 學習記錄,包含訓練學生自學、分組討論、學習上台發表等,雖然無法記錄一整 年的學習效果,但藉由長時間的研究觀察與訓練,期望可供後續想嘗試學思達教 學法之研究者參考使用。

四、研究內容的限制

今年(2019)是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新課綱正式實施的第一年,國中教科書的 主要三家出版社(康軒、翰林、南一)對於新課綱的見解並不完全相同,因此撰寫 出來的課本內容落差稍大,而本校 108 學年七年級學生社會領域是採用南一版課 本做為主要的授課教材,因此本研究較適合運用在相同版本之教材進行比較。

(25)

12

(26)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旨在探討運用學思達教學法對於國中社會科學習成效之研究,因此本 章就相關的理論與文獻進行探討,作為本研究之理論基礎。本章分為三節,第一 節為學思達教學法的意涵;第二節為學思達教學法的理論基礎;第三節為學思達 教學法的學習成效。

第一節 學思達教學法的意涵

學思達教學法為近年來新興的教學方式,因此大部分的定義由創辦人張輝誠 老師提出,但是這幾年如狂風般席捲全台,受影響的老師甚多,其中較有名的有 高雄市英明國中的郭進誠老師、南投縣爽文國中的王政忠教師等(張輝誠,

2016)。因此本節所探討學思達教學的定義、核心精神與操作方法將廣納各家名 門集大成。

壹、學思達的定義

學思達教學法創辦人張輝誠老師有感於傳統式教學太過於教師單向輸出,學 生只能不斷作筆記學習接收訊息,這樣的填鴨式教學將摧毀學生學習的快樂,因 此結合「翻轉教室」的理念與自身十五年的教學經驗創造了一套全新的「學思達」

教學法,融合了翻轉教室及學習共同體的觀念,期許自己培養出有學習熱忱的學 生,將來成為有能力在出社會後解決難題的國家棟梁(學思達官網,2019)。學思 達教學法是一套針對學生學習所設計的教學方法,透過教師在課前設計好以問題 為導向的講義,讓學生可以「自學」、在課堂中「閱讀」並「思考」課堂問題,

透過異質分組的方式進行「討論」、「分析」講義資料,最後由教師進行課程「歸 納」、引導學生上台進行「表達」、將課堂所學的內容進行「寫作」等,是訓練學 生多元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張輝誠,2015)。

臺東高中的化學科教師-羅勝吉(2015)老師認為學思達的「學」為放手讓學生 閱讀課本找答案並進行自學;「思」是進行小組討論,提供學生思考、討論、 合 作的機會;「達」是自我表達,是回答組內同學的問題,或上台講解問題的答案,

可以訓練學生表達的能力。

貳、學思達的核心精神與架構

學思達教學法的核心精神就是「以學生為中心」並教導學生完成學習內容為 目標,使其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逐步建構各方面的基礎能力,適用於教育時期的 每一個階段、每一個科目,最後的目標是讓學生得到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也就 是目前十二年國教的終極目標,培養學生成為一位終身學習者。教師培育學生透 過自「學」、「思」考、表「達」,養成並內化習得的知識並展現出來的能力。雖 然學思達教學法是讓學生成為教室的主體,但老師為了設計講義必須蒐集更多資 料並內化才能產出一套適用於學生的教材,付出的時間與精神可能比傳統式教學

(27)

14

法還要更多!由於教師必須隨時依據學生的表現與能力更新教學教材,因此鼓勵 教師可以參加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研討,透過教師學習社群團隊的專業互動、課 程共享、團隊合作,利用課餘時間進行備課,勇於開放教室進行觀課及議課,這 樣的專業激盪將有別於傳統的教學模式。期待透過專業學習社群可以促進教師教 學專業成長並以提昇整體教育品質為終極目標(曾清旗,2018)。

學思達教學法雖然同時有多種訓練功能,但主要還是以「自學」、「思考」、「表 達」為教學的主要架構,自學目的在於訓練學生可以主動學習課程內容,透過教 師事前設計的問題導向式講義,學生為了解決問題而進行資料搜尋與閱讀;思考 則是為了訓練學生對課程內容、補充的文獻資料進行思考、分析與批判,使學生 能從大量相關的資料中擷取所需的訊息,以解決講義上的問題,若是開放性的題 目,則可以與小組成員進行討論而得到屬於自己的答案;表達則是增加學生在公 共場合中的口語能力,溝通表達是一項重要的能力,為了將個人的想法清楚地傳 達使他人能夠接收訊息,學生必須先自我統整並將所學的資料內化之後才能有系 統地表達出來,透過學生的發聲而建立班級的交流互動,老師應依照學生程度給 予引導或勉勵,讓程度好的學生得以加深加廣,讓程度差的學生儘管發言有誤也 可以獲得鼓勵,增加其自信心。學恩達教學即是透過問題而開始的學習活動,教 師應在知識傳授的過程中結合生活上的運用,使得學生得到面對未來生活與解決 問題的能力 (吳勇宏,2015)。

「告訴我,我會忘記;給我看,我會記得;讓我做,我會了解。」學思達教 學法的創辦人張輝誠(2013)老師以這句話當作理念基礎,提出想要翻轉教學,就 必須由下而上的做改變:

一、以學生為教室的主體

傳統的講述教學法必須以特定的主題為中心,教師在教學過程有條不紊將內 容有組織地傳達給學生(黃政傑、張嘉育,2010)。劉素卿(2013)認為,講述教 學法是一種流傳最久、最普遍的教學方式。教學者於授課前將選定的教材與補充 資料做有系統的設計與規劃、篩選出最重要的內容,進而透過講話、解釋、告訴、

演示等方式來進行口頭教學。就算輔以投影片進行教學,在學生注意力有限的情 況下還是會分心甚至成為教室中的客人。張輝誠(2015)認為講述法並不是不好,

只是這樣的教學法是訓練到老師,隨著教學年資的增長,老師的口才會越來越 好、整理資料的能力越來越強,學生只是吸收老師處理過的資料而已。我認為身 為教師不應該是如此,應該要像愛爾蘭詩人葉慈所說:「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

而是點燃一把火。」(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pail, but the lighting of a fire.(Timothy, A. P, 2008)。

如英國知名教育學者麥可楊(Michael Young)所言:「決定新世紀教育的不 是教學,而是學習」。學思達教學法的中心思想就是必須讓教室的主角位置由教 師改成學生(張輝誠,2015)。就像是日本佐藤學教授提出的觀念一樣,他希望讓 傳統的教學歷程中著重於教師單方面的「教學」可以扭轉成加強學生的「學習」,

唯有讓學生自主、高效率、充滿思考性、體驗性、討論式的學習,才能把「從學

(28)

15

習中逃走」的學生重新拉回樂意學習的行列(張輝誠,2015)。

張輝誠老師提出一個比喻,他說若是現在有兩個人在聊天,一個滔滔不絕的 說(教師)、另一個只能默默地聽或是點頭(學生),這樣的對話不只無聊更會厭煩;

若是稍微做點改變,讓兩人可以為了一個共同話題(問題)進行討論,分享彼此的 想法,這樣一來不只雙方都很有精神而對於談話內容都會記在心裡。教學現場也 是一樣的道理,學生先透過小組討論有了初步共識之後再上台進行發表,教師則 扮演節目主持人的角色,從旁引導學生表達、給予鼓勵、統整歸納學生的答案,

一堂課程結束後,學生不只學習到課程內容,也訓練了上台的勇氣與口語表達的 能力,更是符合現階段所追求的多元智能(張輝誠,2015)。

二、點燃學生的好奇心

猜燈謎是每年元宵節個地方會舉辦的活動之一,主持人會先講解題目,若遇 上有人答對,主持人會興奮大叫恭喜答對的人以外,也會摘下謎紙並向大家解釋 為何答案是這個,這時大夥兒就會了解答案並點頭如搗蒜,然後你會聽見:「 原 來如此、真厲害,這樣也想的到」;若是有人答錯,主持人會搖頭,一臉惋惜:「還 有更好的!你再想看看!」隨口又再透露一些提示,讓大家繼續去思索更準確的 答案,教室內的教學氣氛若能營造的像猜燈謎一般,肯定老師跟學生都會聚精會 神一整節課(張輝誠,2015)。

老師的身分要轉換成節目主持人,上課時不再霸佔講台滔滔不絕,而是著重 在事前的準備工作,製作出以問題為導向的講義(像猜燈謎),為了引發學生的 好奇心,題目的難易度要有層次,最好還包含封閉式與開放式的答案(羅勝吉,

2015)。然後提供足夠的資料讓學生自行去閱讀、分析、思考、討論、判斷,最 後讓學生上台去發表結果(就像猜謎要答題一樣),答對了,記得給予滿滿的鼓 勵!答錯了也沒關係,老師可以透過不斷的引導或追問讓回答者說出更深層的內 容,或者讓其他同學上台進行補充,一直引導至出現正確答案為止,至於沒有回 答的其他學生會在這個聆聽的過程中同步學習著、觀摩著(張輝誠,2015)。傳統 的講述式教學法常常是老師直接將答案告訴學生,不管學生接不接受,這就是答 案;但是猜燈謎式教學法的迷人之處在於「不要把答案直接告訴學生」,而透過 這種求解而不可得的過程中,會讓學生產生另一種追求知識的奇妙迫切與渴望 感。

三、學思達教學法與傳統講述法之差異

張輝誠(2015)指出,學思達教學法與傳統講述法之最大的差別就是學生不 再是被動學習,當學生擁有了自學的能力之後,在學校上課可以集中精神把課業 完成,放學之後也就不需要再到補習班去上課,學生每天都有充足的睡眠自然更 有精神應付白天的學習。當然,傳統講述法並不是全部都是缺點,畢竟是從古至 今流傳最久、最普遍的一種教學方式(劉素卿,2013)。下表 2 將呈現學思達教學 法與傳統講述法之差異。

(29)

16

表 3 傳統講述法與學思達教學法之差異

傳統講述法 學思達教學法

教室主體 教師 學生

知識傳輸 單向

教師→學生

多向 學生→學生 學生→老師 老師→學生

課前準備時間 較少,資歷久了,課程內容將倒背 如流

較多,以課本為主要文本,再蒐集 課外或是補充資料將內容設計成以 問題為導向的講義供學生上課使用

課程架構 比較有系統性,由老師負責搭建,

學生能有一次擁有散落各處的資料

比較鬆散,雖然老師負責設計講 義,但是知識架構是由學生在課堂

中自行完成

課後習得 大部分屬於認知性的知識

多元智能,包含認知(上課內容)、情 意(小組討論的過程)、技能(上台發

表)

進度壓力

較小,由老師一手掌握教學進度,

可依教師的授課方式加快速度以完 成進度

較大,有時候討論的時間太久就會 影響進度,這時就必須讓學生先回

家自學,到學校再討論課程

教室風景 老師滔滔不絕的講解,學生認真抄 寫做筆記或是當教室中的客人

老師與學生的互動頻繁,透過問題 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高

學業成績 依教師功力與學生程度而不同,但 是班級的標準差通常較大

分數不會特別突出,但是全班都有 參與在課程之中,班級的標準差會

比較小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參、學思達的操作方法

張輝誠(2015)認為學思達教學法的成敗關鍵,就在於「事先分組」、「課前 講義製作」以及「老師引導」這三件事上,但吳勇宏(2015)也提出「自學、思考 與討論」、「發表與評論」也是重要的操作流程,因此本研究將一併討論。

一、 事前分組

若是在 20 年前或是私校有進行能力分班的話,可以直接隨機分組,由於班 級學生的程度差異小,只要將桌椅左右並排之後,第一排與第二排的第一、二位 同學為一組,第三、四位同學為一組,以此類推,前排的學生向後轉即可進行小 組討論,以座位相近的四人分為一組,盡量減少移動桌椅而造成學生的困擾(吳 勇宏,2015)。但現在依據教育部的規定,凡是縣立國民中學都屬於常態編班,

班級學生程度落差大,因此採用異質分組是最理想的方法。小組的人數不宜過 多,每一組的人數以四個人最為合適,程度上有落差但又不至於差太多,若超過

(30)

17

了四個人,每增加一個人學習效果就會下降(張輝誠,2014)。

實施學思達教學法的第一堂課就要先進行分組,建議教師先用上個學期或段 考的成績將學生依據能力分成 ABCD 四大組:A 的程度最好、B 則次之、C 略待 加強、D 是最差的,平時成績與段考成績都是不及格的學生。挑選組員時最好由 學生自行決定,對於自己的選擇學生通常會比較心服口服,但是老師也應該做少 許的介入,例如班級的某些學生比較容易分心應該分開;避免各組的性別比是否 失衡(若是男校或女校則無此考量),性別的部分除了男女生的學習狀態本來就不 一樣以外,也是讓學生學習與異性相處的方式之一(謝逸帆,2019)。本研究是七 年級新生一開始就使用學思達,因此第一次分組是採用抽籤決定,僅男女生的人 數有稍加控制(每一組至少有一男或一女)。

選組員方式建議使用「大聯盟選秀法」(郭進成,2014)。由成績最差的 D 組 同學先選成績最好的 A 組同學,畢竟全組能力最好的 A 組學生在小組內的角色 是教導 D 組的學生,D 組的學生必須選擇他願意接受的學生來進行指導;再來 由 A 組學生選出 B 組的學生當作小組的副手,這時的小組成員已經有 A、B、D 三人了;最後由 C 組的學生選擇想加入的小組就完成分組了(吳勇宏,2015),至 於誰先選後選組員的次序問題,只要交給運命之神-猜拳或是抽籤即可。

座位的安排也有一些小訣竅,A 與 D 要坐在隔壁、而 B 與 C 坐在一起;以 右手為慣用手人數比較多的情形下,A 要坐在 D 的右邊,這樣在寫上課講義的 時候,D 可以比較方便直接看到 A 的答案並進行抄寫,若 A 是左撇子則情況就 顛倒過來(謝逸帆,2019)。

一旦分好了組別,就必須貫徹同一組的分數要綁在一起,目的在培養學生互 相討論的習慣、團隊合作的精神,這個觀念和佐藤學教授提出的學習共同體當中 的「協同學習」不謀而合,學思達只是一個更佳實際的教學法(張輝誠,2015)。

當組員上台發表卻答不出來的時候同組組員可以幫忙回答,分散學習的壓力,透 過上台發表更可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並加深其記憶力(羅勝吉,2015)。

二、 製作以問題為導向的講義

要實施學思達教學法,教師必須在上課前製作一套課堂講義,講義必須要以

「問題為主軸」,從課文開始而延伸到課外,從簡單而逐漸增加難度、廣度和深 度,題目也要由封閉式(固定的答案)漸進到開放式(沒有標準答案,如道德標準)。

每一個問題就要提供一份資料,資料要切成一小段,讓學生在短時間內能夠閱讀 完成,小範圍的閱讀也方便聚焦討論(羅勝吉,2015)。

講義製作要像美國心理學教授布魯納(J.S. Bruner)提出的螺旋式課程(spiral curriculum)一樣,由具體到抽象,從簡單到複雜,由動作表徵到符號表徵等循序 漸進,使每一階段的學習自成一個圓周以後,難度再漸次升高,範圍慢慢擴大,

最後學到一個完整的知識。透過這樣的設計,學生才會由淺至深、由易而難、由 窄到深,學習高層次的理解收穫也才會更大。

彭明輝(2012)認為,要設計討論題目有三個層次:(1)最基本層次問題;

(2)綜合幾個基本層次問題較有難度的問題;(3)文章背後傳達意義,通常具

(31)

18

有整體性。與學思達教學法的問題主軸不謀而合。

引用賽門西奈克(Simon Sinek)提出的黃金圈理論運用至上課講義的問題設 計,將問題設計成三個層次:(1)WHAT 事實性提問(擷取訊息)、(2)HOW 推論性 提問(統整解釋)、(3)WHY 評論性提問(省思評鑑),透過不同層次的提問可以讓 不同程度的學生都獲得學習;低成就的學生可以完成基本的知識性問題,程度較 高的學生可以透過開放性的問答與追問提升其思考層次。而設計講義最重要的地 方在於將課程知識連結現實生活,讓學生知道學習是與自身生命相關聯的(游涵 淑,2019)。

三、 自學、思考與討論

上課一開始,請學生先看過講義的問題以掌握閱讀與思考的方向,然後開始 閱讀課本的課文與圖片,若老師有提供補充資料也一併發下去,這時學生會安靜 的「自學」(羅勝吉,2015)。閱讀結束後緊接著進行小組討論,讓各組學生互相 分享自己的意見與想法,進而豐富或修改自己的答案,此時間可以依據資料與問 題困難度而修訂,每一個問題的時間控制約十至十五分鐘,時間結束則立即停止 自學討論,進行下一個學習歷程,一節課大約可以討論三至四個問題(張輝誠,

2015)。

時間會如此安排是希望可以訓練學生自學與思考的速度並學習掌控時間。教 師在學生自學時應留意學習與討論的情況,若有不專心者,則給予適當的提醒;

學習困難者則瞭解其問題並協助解決;若小組沒有討論的狀態,則老師得介入提 出簡單問題,讓小組成員有大概的思考方向,引導學生勇於分享並討論自學得成 果。透過自學,教師可以立即發現學習問題而給予解決,提升學習效果(吳勇宏,

2015)。

四、 抽籤、發表與評分

當學生自學與討論結束後,即可抽籤讓學生進行發表,抽籤目的首先在於營 造公平性,使得每一位學生都有上台發表的機會;其次則可讓學生有不確定感,

使其專心在課堂的狀況中。抽籤方式有很多種,可以直接抽個人進行發表,不過 張輝誠老師的建議是先抽組別再抽組員,如此可讓教師掌握上台發表的學生,提 供更公平的發表機會(張輝誠,2015)。

抽籤完則立即請學生上臺進行發表,教師則在學生發表後給予立即的鼓勵與 回饋,若是答案是正確地,則可以再追問更深入的問題;答案不足者則可以開放 給其他組別的學生舉手搶答並上臺補充,教師務必記得一件事,主持課堂必須像 猜燈謎一樣,不可以輕易說出正確答案,而是要持續引導學生在腦力激盪中得出 想法。在完成發表後,教師應該針對學生所發表的內容進行統整與歸納,幫助學 生釐清並整理自己所得到的知識,這樣就算是一個題目的完成,接著就是進行下 一個問題的學習,重新進行「自學」、「思考」、「討論與發表」的學習活動。

發表前先發給每一組一張評分表,有同學上台發表時會依據回答的情況給予 評分一至三分,同組同學上臺則不予評分,評分的好處在於可以訓練學生聆聽同 時記錄每位學生上臺的次數,最後將發表分數轉換成平時成績,老師可選擇一

(32)

19

週、二週或配合段考時間公布成績以吸引學生投入學習(張輝誠,2015)。另一 種的評分方式是由學生的「等級」來決定分數,由於分組時是採用異質分組,若 是各組成績最好的 A 學生回答且答對只得一分;相反的若是由成績最差的 D 學 生則可得四分,計分方式採用海螺計分法,在上課前由教師在黑板畫上海螺,藉 由公開的計分讓學生各組之間彼此競爭以增加學習動機(謝逸帆,2019)。

五、 教師的引導

教師的引導是學思達教學法中相當重要的一環,教學就是要以解決問題為中 心,而在學思達的課堂中,教師必須像個節目主持人一般,透過身體的律動、音 調的高低起伏營造一種類似猜燈謎的節目現場,不斷的「引導」學生去分析問題、

蒐集資料到解決問題,學習的過程中由學生自身完成才會印象深刻(張輝誠,

2015)。在引導式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營造一個合理的班級氣氛,製作以問 題為導向的講義,讓學生透過思考、合作、交流、討論去解決每一道題目。引導 式的教學策略要讓學生主動的去參與教學與學習的過程,而不是由教師直接將知 識告訴學生(魏志雄,2018)。

使用學思達教學法上課時,班上可以準備兩支麥克風,一支在台上讓學生發 表意見專用,另一支則是教師在台下引導學生時專用,當學生的答案不正確或不 完整時,教師應遵守不直接告訴學生答案為原則,透過學生互相討論激盪出來的 火花遠比傳統講述法效果驚人(張輝誠,2015)。不過教師除了擔任課堂主持人 以外,也要在每一個問題結束後給予統整,才能讓學生有個深刻又不失完整的答 案(吳勇宏,2015)。

(33)

20

第二節 學思達教學法之理論基礎

由於學思達教學法是強調訓練學生「自學」、「思考」與「表達」能力的培養,

因此教師在設計課程的時候應該了解如何讓學生可以有效的自學與思考,並透過 清楚的方式將內心的想法予以表達出來。對照美國的學習專家愛德加·戴爾(Edgar Dale)於 1946 年提出的「學習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理論就會知道其中的 關鍵,他認為聽、讀、寫只能達到 50%以下的學習效果,但當你開始思考、陳述、

辯論、分享時,就能達到 90%,兩週後你都不會忘(羅勝吉,2015)。研究者擬從 這三個方向去探討相關定義及研究來了解探討學思達的原理及如何應用於教學。

圖 2 學習金字塔

資料來源:臺灣化學教育,2015, 2(1), 93-100。

壹、自學

按照孔子和其他中國古代教育家的看法,「學」就是聞、見與模仿,是獲得 信息、技能,主要是指接受感官的訊息(圖像、聲音、觸覺及味覺等訊息)與書 本知識,有時還包括思想的含義,比較偏重於思想意識的理論領域。「習」是鞏 固知識、技能的行為,一般有三種含義:溫習、實習、練習,偏重於行動實習的 實踐方面。整體來說,學習就是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獲得適應環境改變環境的 能力的過程。中國大儒王陽明曾提倡知行合一,學是指知識和經驗的累積,屬於

「知」;而習是指知識和經驗的實踐,屬於「行」,因此勸勉學生讀萬卷書,也要 行萬里路(張春興、林清山,1999)。

在西方國家,行為主義學派認為學習是外在環境刺激引起的行為變化,要有 可觀察、可測量的外在變化,以古典制約和操作制約的研究為主(李維,1998)。

研究個體獲得的經驗為結果。而認知主義學派則認為學習是內在傾向或能力的變

(34)

21

化,內在變化與外顯行為並不完全一致。(當然內在的變化還必須由外在的變化 來推測)這種變化應是後天經驗習得的,不是先天的反應或者生理成熟的作用。

而「自學」就是教學的起點,指的個體必須自我學習書籍、講義上知識,上課前 預習、課後要複習、練習等動作都屬於自學的範疇(林清山,1997)。

要翻轉教育,就得先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在上課前應該先「預習」課程內 容,到了學校再進行課程內容的討論與問題的延伸思考,這樣一來不僅事先就了 解課程的困難點,在上課期間還可以透過師生問答解決問題,稍微「翻轉」一下,

讓「預習」主導學習,而不是追著「複習」跑(林淑媛,2018)。

貳、思考

大家都知道人類是萬物之靈,但為什麼人類是萬物之靈呢?大家或許也知 道,這是因為人類會「思考」而其它的動物不會。但什麼是思考?每個人在日常 生活當中都會遇到問題,當他在「想」要如何解決困難、克服各種挑戰的時候,

那就是思考。小孩子在玩耍時碰到困難會想辦法解決;學生做功課碰到難題時會 找課本或尋求幫助以解決問題;大人在工作時碰到障礙也要想辦法解決。所有人 碰到困難時都會想出新的辦法去解決它。人類比其他動物更厲害的地方在於人可 以把自己的想法用語言說出來,如果透過與別人討論、互相檢討修正,最後還可 以建立一套知識體系(何新,2010)。

而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文化社會與知識大爆炸的年代,知識的儲存量不是唯 一,運用知識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葉丙成,2019)。學生的學習也要進行多元化 的發展,必須讓思考充滿彈性與創意,不應該只著重於傳統知識的背誦,應該要 更重視高層次思考的學習,包含創造力、創造思考、創新行為、問題解決與批判 思考等(徐永康,2012)。關於高層次思考(higher-order thinking 或 high-level thinking),葉玉珠(2002)認為高層次思考至少包括三種思考:批判思考、創造 思考與問題解決。其中基礎層次思考(Basic-level thinking)包括記憶(memory)、 回憶(recall)、基本的理解(basic comprehension)及觀察技巧(observation skill); 高層次思考又稱為複雜層次思考(complex-level thinking),是多重答案與複雜的 心理思考歷程,有個體的主觀判斷存在(趙珮晴、張芳全,2013)。運用學思達教 學法,學生除了透過自學並進行思考以外,透過小組的討論與分享,可以讓學生 的思考水準進行水平遷移與垂直遷移,達到高層次的思考。

參、表達

進行學思達教學法,老師的角色除了在課前編輯講義以外,在課中也要聆聽 學生上台回答並且矯正學生的表達方式、引導學生用準確的答題技巧、次序、字 詞進而讓學生回答出更明確的答案或是追問更深入的問題(張輝誠,2015)。然而 上台發表就像是一場極短的演說一般,要快速地抓住問題重點,簡單俐落又不失 完整性的將答案告訴台下的觀眾,《跟著 TED 學表達》一書提到,想要有吸引人 的演說,有以下三個重點:

(35)

22

一、

表達情感

優秀的溝通者可以感動你的心,觸動你的頭腦。大部分的講者都忽略了「心」

的部分。找出自己真正的熱情並建立與觀眾之間的連結,透過真誠的肢體語言與 文字表達,讓自己看起來更有台風,在台上給人自在感會讓觀眾覺得你準備得很 充足,可以讓聽眾更專注而發揮更大影響力的技巧(羅雅萱、劉怡女,2014)。

二、

有新鮮感

新鮮感是吸引他人注意力最有效的方式。YouTube 趨勢經理人凱文˙艾羅卡 說;「平均每分鐘就有長達兩天的影音檔上傳至網路」,唯有「獨特,才能吸引到 目光」,因此當學生上台發表時,千萬不要照本宣科直接把答案唸出來,若是可 以先吸收再用自己的言語表達出來,除了比較不呆版以外,也可以加入個人特色 或經驗分享讓答案與眾不同,這樣一來肯定會更受台下觀眾的注意(羅雅萱、劉 怡女,2014)。

三、

令人印象深刻

也許你的構想很棒,但若不能讓人記住你說過什麼,一切將變得不重要!學 思達教學法之所以要讓學生上分享,除了上台分享的學生會記憶最深刻以外,通 常學生的答案都是最出乎意料之外的,總是令人印象深刻。除了答案以外,在台 上也要營造生動、多感官的外在刺激,讓台下的學生可以更容易記住內容。另外,

務必堅守題目的主旨,不東拉西扯,真誠可靠的將答案有條理地表達出來(羅雅 萱、劉怡女,2014)。

肆、學思達教學法之相關理論探討

張靜譽(1996)指出,傳統教學法容易讓學生逐漸喪失學習動機與興趣,學 習效果將會事倍功半,同時也會扼殺學生的批判思考能力。而張輝誠老師在 2013 年創立學思達教學法之後,立即受到廣大的迴響,期望重新點燃教師們的教學熱 忱,給予學生更好的教學情境。雖然張輝誠老師在創立此理論時並未明確提出相 關的理論基礎,但就像牛頓說的「我不是巨人,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西 方國家的教育界早就有人提出「自主學習」、「鷹架理論」、「合作學習」等相關理 論,這些理論都與學思達教學法習習相關,以下將分別說明:

一、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的概念早出現在古希臘時期,蘇格拉底提出教學者應該要激發學習 者有「主動」的思維,並有主動尋求問題答案的學習態度。愛爾蘭詩人葉慈在 1896 年也曾說:「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pail but the lighting of a fire.)。」(許芳菊,2011)。在二十世紀初,杜 威(John Dewey)也指出學習最重要的是反思能力,透過反思可以更了解自己,

重新進行自我調節的思考模式,並且重視學生應該要透過「做中學」來獲取屬於 自己的知識。教育並非灌輸學生知識,而是應該由學生主動去建構知識,所以自 主學習是一種學習態度、學習模式,學習者必須主動去承擔學習的責任。

皮亞傑(Jean Piaget)最有名的認知發展理論中有提到「基模」(schemas),他

(36)

23

認為人類可以主動將知識形像化,成為一個概念模型。當遇到相同的知識概念 時,人類可以透過「同化」(assimilating)來擴充原本的基模,將新事物進行類 比並與舊的觀念做連結;若是遇到不同的事物時,則可以「調適」(accommodating)

自己接納不同的事物並調整原本的基模,不論是哪一個模式,人類都有主動學習 新事物的能力,並且讓自己的基模達成平衡(equilibrium)(Piaget, 1952)。

布魯納(J.S.Bruner)在 1960 年時於《教育的過程》(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一書中提出「發現教學法」,藉由教師提供充分但尚未組織好的資料給學生,讓 學生主動地去發現這些訊息之間的連結,他認為學習者在建構知識時,主動發現 的樂趣將成為其學習的助力(Bruner, 1960)。透過學生的發現將進一步理解知識的 結構,強調學習架構的重要性,鼓勵學生主動去思考、比較、對照並運用各種策 略而獲取知識。換言之,學習不僅是刺激與反應之間的制約而已,而是基於學習 者的整個脈絡,包含學習者的生活經驗、先備知識與環境刺激等,都會影響學生 的學習過程。教師應該要設計教學的過程、分析教材知識的結構以幫助學生更容 易去建構知識、催化學生主動解決困難與問題。透過這種主動發現與探索的方 式,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樂趣,並建立學生的自信心,學生學習遷移的效果也會 更好。布魯納將學生視為學習的主體,他認為教與學的互動中,教師不是灌輸知 識給學生,而是啟發學生主動學習。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引導雖然很重 要,但學習者願意主動學習並體會學習本身產生的快樂更為重要,因為發現樂趣 即是引發主動學習的基本條件(張春興、林清山,1999)。

自主學習最早的、最常被引用的定義是法國 Nancy 大學語言學 Henri Holec 教授在 1981 年的歐洲議會報告。Holec 描述自主學習就是「控制自我學習的能 力」(the ability to take charge of one’s own learning),也就是對自己的學習說了算 的能力。包含檢視自己的學習目標、達成目標的方法、學到了什麼以及需要學什 麼等檢視的方法。Holec 教授描述此種能力並非與生俱來,學習者有責任決定自 己該學什麼、怎麼學、什麼時候學、透過什麼方法以及如何達成目標、學習成果,

此為學習自主的終極目標。但自主學習並非不需要老師,老師有責任去引導學生 達到學習獨立的狀態。在當代的自主學習觀念中,自主學習的核心已經走向了知 識和技能共同融合的階段(張雅軍,2012)。

另外,亞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也指出,自主學習能力良好的人,對 於現今知識爆炸的時代能有效蒐集正確的新知識和訊息(Bandura, 1982)。在教育 環境中,教師應當引導、教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技巧,以幫助其終身學習(楊素琴,

2013)。他認為自我學習(調節)是個人內在的強化過程,是個體透過將自己對行為 的計劃與行為的現實成果加以比對和評價,以此來調整自己行為的過程。依據 Bandura 的觀點,自我具備提供參照機制的認知框架和知覺、評價及調節行為等 能力。他認為人的行為不僅要受到外在因素的影響,也受到自我生成的內在因素 所調節。自我學習由「自我觀察」、「自我判斷」和「自我反應」等三個過程所組 成,經過上述的三個過程,個體會完成內在因素對行為的調節。在傳統的教學情 境下,學生處於被動的學習狀態無法學習到屬於自己的知識。所以必須在教學歷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order to serve the fore-mentioned purpose,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a related questionnaire that extracts 525 high school students as the object for the study, and carries out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relations among learning motivation,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satisfaction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s well as to identify

This research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upplementary educ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chung City and investigate the learning factors and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the major factors for choose Vocational College from Taiwanes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o identify any differences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aims at discussing the important factors of affecti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aboriginal areas in terms of learning mathematics.. The research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study the cross-strait visitor’s tourist experience.With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motives stated as above, the objectives of this research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o conduct math remedial instruction on decimals division (RIDD) for sixth grade and solve teaching problems through action researchC.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oblem posing teaching activities in the seventh grade math class, including cooperative posing and individu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