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學校滿意度理論與實證研究

本節針對學校滿意度的內涵、相關理論及研究分別說明之。

壹、學校滿意度內涵

滿意,如其願望也(辭海,民37)。英文 Satisfaction 一詞,最早源自於拉丁 文“satis"及“facere"兩個字;「satis」為「足夠」;而「facere」為「做」的意 思。根據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1993)指出:滿意度(satisfaction)是一種「希 望或感覺」(with reference to desires or feelings);此意義含四種解釋:(1) 「達成 希望」(The complete fulfillment of a desire);(2) 「滿足或高興的心理狀態」(satisfied or contented state of mind);(3) 「喜悅的經驗,事實或情境」(an experience, fact or circumstance that occasion gratification);(4) 「免除懷疑、不確定或不安」(release from suspense, uncertainty or uneasiness)。

張春興(1989)從心理學觀點指出「滿意」一詞為個體動機(生理或心理的)

促動下的行為,達到所追求目標時,產生一種內在的狀態;也是個體在慾望實現 時一種心理感受。

謝寶琳(2003)指出「滿意」是一種感覺或態度;滿意是學生對學習活動的 感覺或態度;高興的感覺或積極的態度是「滿意」,不高興的感覺或消極的態度 是「不滿意」。

林瓊惠(2004)指出「學校滿意度」是指家長在學校推展行銷策略過程中,

對於所經歷的一切相關工作性質、情境以及生活經驗做價值判斷後,所產生個人 主觀的知覺、情感及態度的反應。

Price(1972) 解釋「滿意」為一個社會之成員對組織團體所產生的正面情意 導向,當團體之成員對組織有高度的正面情意導向時稱為「滿意」,負面的情意 導向時為「不滿意」。因此,「滿意度」是一種正面情意導向的程度。

除上述對滿意一詞解釋以外,尚可藉由商業界及產業界對服務滿意度及工作 滿意度的闡述,由另一個角度對「滿意」作一說明

Hoppock 在 1935 年曾指出工作滿意是指工作者心理上、生理上對工作環境 與工作本身的滿意感受,也就是工作者對工作情境的主觀反應。衡量工作滿意最 普遍的方法,就是直接向員工詢問其工作滿意的程度(引自謝金青,1992)。

Kotler(1997)指出「顧客滿意」是一個人愉快或失望的感覺,源自對產品 知覺績效與個人對產品期望,比較後而形成的,滿意是知覺績效與期望的函數。

許士軍(1990)認為工作者對工作所具有的感覺或情意性反應;這種感覺或 反應,取決於其特定的工作環境中,實得的價值與其預測的價值之間的差距。此 差距越小,反應越有利,則滿意程度越高;反之,則滿意程度越低。

林義豐(2005)指出工作滿意是指工作者對於所從事工作本身或工作各層面 所持有的情感性反應。這個反應是正面的、愉悅的,其工作滿意程度較高,反之,

則工作滿意程度較低。

綜合上述,本研究將「家長滿意度」定義為,在學校實施各項行銷策略後,

家長對學校行銷策略在情感上產生好惡的程度,如果反應是正向的,則滿意度較 高,反之則否。

貳、 滿意度相關理論

滿意度理論,因學者所著重的部分有別,而有不同的類型;以下為相關研究 所引用專家理論的情形。

林美惠(2002)的研究指出,顧客滿意的主要決定因素包括:期望、績效、

失驗、態度、經驗和無異區間等因素。

柯珮婷(2007)採用以差距理論、學校環境理論及生態模式理論來銓釋學生 對學校的滿意度。

劉欽敏(2002)以需求層次論、期望-失驗理論、公平理論及期望理論來解 釋滿意度。

林佑璐(2006)引用期望不確認理論(Expectancy Disconfirmation Theory)、

對比理論(Contrast Theory)、失調理論(Dissonance Theory)、調適理論(Adaptation

Theory) 、 同 化 對 比 理 論 (Assimilation-Contrast Theory) 、 心 理 一 致 理 論 (Psychological Consistency Theory) 及比較水平理論來說明顧客滿意度。

林瓊惠(2004)則以期望理論(expectancy theory)、差距理論(discrepancy theory)來論述滿意度。

本研究採公平理論、期望理論及差距理論來說明滿意度。

一、公平理論

公平理論是由Adams 在 1965 年提出,是影響激勵過程的重要機制;公平是 靠比較得來的感受。Adams 認為人經常會拿他的投入與所得報酬間的比率,和 他人的比率相比,兩者比率若是相同,則個人會覺得公平而感到滿意;若是不同,

則會覺得不公平而感到不滿意(引自謝文全,2004)。

劉欽敏(2002)認為每一個人都希望被公平地對待,而避免不公平,然而所 謂公平與否不是絕對概念,而是相等概念,亦即人與他人比較後所得結果的知 覺,如果人們覺得公平,則會保持現有狀況,如果感覺到不公平則會做出修正行 為。

二、期望理論

Vroom(1964)認為驅使一個人產生某特定行為的力量與他認為這行為所能導 致的特定結果的評價及期望成正比,因此提出動機作用之期望模式(Expectancy Model of Motivation)理論

Miller(1977)提出四種期望的類型:(一)Ideal 理想的:指顧客想要的績 效水準,代表績效能夠達到的標準。(二)Expected 期望的:顧客知覺績效將會 達成的水準。(三)Minimum Tolerable 最低容忍限度:顧客能接受的最低水準,

亦即顧客能接受的績效必須在此水準之上。(四)Deserved 想要的:顧客相信產 品應該達到的績效。

林志忠(1994)指出許多教育研究者以 Vroom 的期望理論來分析學生的學 習成就、學習努力與職業選擇,討論教師之所以努力從事教學或研究的原因,企 圖由期望理論或相關實證資料中,尋求激勵教師認真教學、努力研究,以及鼓舞 學生持續學習的途徑。

三、差距理論

Locke(1969)認為員工的滿意度與否,取決於個人知覺到他「實際獲得的」

與「希望獲得的」兩者之間的差距。如果差距很小或沒有差距,個人會感到滿意;

但若差距愈大,則滿意或不滿意則愈大。

Porter(1961)認為工作滿意是決定於應得結果與實際結果差異的大小,差 距愈大,則愈感不滿意。

Katzell 更認為工作滿意是決定於所欲結果與實際結果間差距的大小,當個 人所欲結果愈多,與實際結果差距愈大,則愈感不滿意(引自嚴敏秀,1996)。

秦夢群(1997)指出差距理論的精神與期望理論極為相似,差距理論認為人 在工作上的動機、熱忱與滿足,是基於個人對期待報酬的評估與實際獲得報酬的 差距。

嚴敏秀(1996)指出差距理論的學者認為工作滿意的程度是取決於個人「實 際得到的結果」(actual outcomes)與「其他的結果水準」(other outcomes level)

相比較後的差異大小;而所謂的 「其他的結果水準」個人有不同的解釋,Porter 認為「應得結果」,Katzell 認為「所欲結果」,而 Locke 則認為是「希望結果」,

當「實際得到的結果」低於「其他的結果水準」時,則產生不滿意,差距愈大,

則愈不滿意;反之,則愈滿意。

參、學校滿意度相關研究

國內目前有關家長對學校滿意度的研究,大部分以家長參與學校相關事務為 研究主題,以家長對學校滿意度為主題的研究尚屬少數;本研究就此兩個面向加 以探討。

一、家長滿意度研究

家長滿意度的研究,主要有兩篇:林瓊惠(2004)台東縣國民小學家長對學 校行銷策略與學校滿意度之研究。陳琍芬(2006)國小校長對行銷策略重要程度 的認知與家長滿意度之研究。

林瓊惠(2004)的研究指出受試家長對整體學校滿意度的表現,介於「普通」

與「滿意」之間,顯示家長對學校的整體表現評價為「中上程度」。就細項而言,

家長對師生互動的滿意度最高;對教師指導孩子各方面的學習表現的滿意度最 低。在行政方面,家長對學校的教育理念滿意度最高;對學校處理家長的建議的 情況滿意度最低。

陳琍芬(2006)的研究顯示,整體而言,家長滿意度介於普通與滿意之間,

且城市的國小的家長滿意度高於鄉鎮的國小。以細項而言,家長滿意度各層面以 教學與輔導滿意度最高,城市的國小的家長在「教學與輔導」層面滿意度高於鄉 鎮、偏遠地區的國小。而家長對「學校學習環境」滿意度最低,且偏遠地區的國 小家長滿意度高於鄉鎮的學校,教育程度為國中以下的家長其滿意度高於高中職 及專科大學者。

二、家長參與學校相關事務滿意度的研究面

陳秋蓉(2001)的國民小學家長參與學校義務工作的動機和滿意度研究中指 出,家長對參與學校義務工作具有高度動機,且工作動機與滿意度不會因家長的 性別、年齡、子女數、宗教信仰及教育程度而有不同。

許瑛珍(2002)研究發現,家長參與學校事務的滿意程度方面,高中、高職 組教育程度的家長滿意度最高,專科以上的家長滿意度較低;而不同性別的家長 對參與學校事務滿意度並無顯著差異。

另外可以從近幾年家長參與學校事務的認知來了解對學校的滿意度。

侯世昌(2002)研究指出學歷愈高,家長對參與學校教育的認知愈支持,實 際參與學校教育愈積極。家庭收入愈低者,家長對參與學校教育認知也愈低,相 反的,家庭收入愈高者,實際參與學校教育的程度也愈高。市區學校家長對參與 學校教育的認知最高,鄉鎮次之,偏遠地區最低,實際參與學校教育的程度亦是。

黃佳玲(2004)的研究指出,女性家長參與學校校務意願較男性家長積極。

家庭收入愈豐,對校務參與意願愈顯積極。教育程度愈高,參與學校校務意願愈 踴躍。31-40 歲之學生家長參與學校校務意願高。

施智元(2004)的研究指出,男性家長參與學校事務的態度高於女性家長。

31-40 歲家長參與學校事務的態度高於 41-50 歲家長。在學歷方面,高中職家長 參與學校事務的態度高於專科與大學學歷家長。在職務方面,家長會成員高於一 般家長。

蘇惠月(2006)的研究顯示,國民小學學生家長對於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理 念認知均趨向贊同。研究發現不同性別家長在參與學校教育理念認知上,女性高 於男性。不同年齡的家長在參與學校教育理念認知上及實際作法上,並無顯著不 同。不同教育程度的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理念認知方面,大專程度最佳,國中之 理念認知的認同度較低。學校規模與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理念認知與實際作法,以 13-24 歲的家長表現最佳。

由上面的研究大致可推論能參與學校教育的家長,對學校的滿意度應是趨向

由上面的研究大致可推論能參與學校教育的家長,對學校的滿意度應是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