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校知識管理與教師教學創新相關性分析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137-141)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四節 學校知識管理與教師教學創新相關性分析

本節旨在探討學校知識管理與教師教學創新的相關情形,之後再根據研究 結果加以討論。同時,亦採逐步多元迴歸分析來了解創新環境對於教師教學創 新行為的預測作用。

一、學校知識管理與教師教學創新的相關

由前述研究結果得知,個人背景變項及學校環境變項在學校知識管理與教 師教學創新的差異情形上,均分別有多個向度達顯著水準,故本研究採淨相關 之統計方法來分析創新環境與教師教學創新行為的相關情形,以控制背景變項 的干擾因素。

表 47

學校知識管理對教師教學創新之相關

知識管理 知識取得 知識分享 知識儲存 知識擴散 知識創新 教學

創新 .559** .539** .480** .300** .519** .534**

註:** p < .01

從表 47 的數據可以看出整體學校知識管理對教師教學創新之間的相關係 數為.559 且達.01 顯著水準(p < .01),學校知識管理各層面與教師教學創新兩主 題的相關係數介於.539 至.300 之間,皆為正相關,且均達.01 顯著水準(p < .01)。

由此可知,學校作好知識管理,對教師教學創新是有幫助的,且教師知覺到學 校作的越好,教師教學創新的頻率越高。

二、學校知識管理對教師教學創新

從上述研究結果可知,學校知識管理與教師教學創新之間具有顯著的正相 關,因此有必要進一步對兩者間的相互之間的線性強度作分析,故本研究以整 體學校知識管理作為預測變項,教師教學創新做為效標變項,進行簡單線性迴 歸分析。茲分別探討如表 48:

表 48

學校知識管理與教師教學創新之簡單線性迴歸分析摘要表

未標準化係數 標準化係數 t 值 R R 帄方 迴歸係數 標準誤 迴歸係數

知識管理 0.586 0.036 0.559 10.674*** 0.559 0.312 截距 1.531 0.143 16.176***

註:* p < .05 ** p < .01 *** p < .001

分析結果之解釋變異量(R2)為 0.312,代表此迴歸模式能夠解釋教師教學創 新的部分為 31.2%。再者,經由變異數分析中之 F 檢定(F = 261.670 , p < .001) 的達顯著水準,表示此迴歸模式存在。係數估計結果指出,標準化迴歸係數 達.559(t = 10.764 , p < .001)表示學校知識管理越佳,教師教學創新頻率越高。

但由於學校知識管理構面內含五個層面,需藉由逐步多元迴歸分析建立最佳之 迴歸模式,才有助於管理者了解何者才是最要加強推行的層面。

三、學校知識管理各層面對教師教學創新的預測作用

從上述研究結果可知,學校知識管理與教師教學創新之間具有顯著的正相 關,同時,整體學校知識管理對教師教學創新亦具有解釋力,故本研究以學校 知識管理五個層面作為預測變項,教師教學創新做為效標變項,進行逐步多元 迴歸分析,以進一步了解學校知識管理各層面與教師教學創新的預測關係。茲 分別探討如下:

表 49

學校知識管理與教師教學創新之多元逐步迴歸分析摘要表

未標準化係數 標準化係數 t 值 R 帄方 調過後的 R 帄方 迴歸係數 標準誤 迴歸係數

知識取得 0.244 0.0599 0.2657 4.065*** 0.336 0.333 知識分享 0.066 0.0477 0.0785 1.384

知識儲存 0.000 0.0361 0.0001 0.002 知識擴散 0.022 0.0708 0.0234 0.316

表 49(續)

未標準化係數 標準化係數 t 值 R 帄方 調過後的 R 帄方 迴歸係數 標準誤 迴歸係數

知識創新 0.230 0.0524 0.2680 4.389***

截距 1.685 0.1490 - 11.312***

註:* p < .05 ** p < .01 *** p < .001

從表 49 的數據可以瞭解,分析結果之解釋變異量(R2)為 0.336、調整後的R2 為 0.333,代表此迴歸模式能夠解釋教師教學創新的部分為 33.6%,符合 Hair(2006)等人研究之結論。再者,經由變異數分析中之 F 檢定(F = 57.944 , p

< .001)其值達顯著水準,表示此迴歸模式存在。最後 t 檢定結果顯示五個自變 數(知識取得、知識分享、知識儲存、知識擴散、知識創新)與教學創新之間,

僅知識取得、知識創新存在顯著的相關性。

據此結果,我們可以了解最強烈影響教學創新之變數為知識取得,且所有 變數與教學創新皆呈正向影響關係。學校若欲教師在教學上有所創新,學校的 行政作為應酌利於知識取得的構面上,由本研究的迴歸分析可說明這樣的做法 對教師教學創新是最有效率的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1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