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學校與家庭對融合教育的態度與因應

實施融合教育之際,學校、教師與家長都會有些疑慮產生,

畢竟它在國內正值要起步走,學校行政上的準備,教師心理的調 適,以及家長的認知與配合度等,都會影響到此教育政策的運作。

學校教育人員對融合教育的態度,各研究的結果不太一致。

學校教師方面認為沒有足夠的特殊教育知能因應班上的特殊學生 需求,而讓多數普通班教師感到相當大的壓力(謝政隆,民 87)。

對於特殊兒童的教學,過去一向都是由經專業訓練過的教師擔 綱,級任教師只要在每學年固定日期將班上疑似有障礙的學生,

轉介給學校輔導室,等候安排鑑定,一旦確定後就安置在特殊班,

交由特殊教育教師負責教學,本身只需要把一般學生照顧好即 可。然而當特殊學童回歸到普通教室後,教師首先便要面臨到如 何教育他們的問題。以目前一班約三十五位學生的班級規模言 之,每日要應付的班級教學與事務足以讓教師個個徒呼負負,若 要再兼顧特殊兒童的教學,總會興起時間不足的念頭,若真的要 兼顧之,勢必會受排擠效應影響,以致無法全面獲得原有的教學 品質,發生顧此失彼的現象。因此,許多教師認為政策既出且鴨 子上架了,非做不可,也必須有相對的可用資源,如學校專業人 員與設備的質與量、行政系統的可支援程度、學校行政人員的態 度等,提供教師隨時諮詢與取用,以維持他們原有的教育品質(王 木榮,民 89)。

來自家長的負面態度對老師也會造成很大的困擾。家長對特 殊兒童的認知不足,深恐這些學生的障礙與行為會傳染給子女。

或級任教師因要撥出時間個別教導特殊兒童,會減少對其他學生

關照的時間(Waldron,1996)。家長藉著各種管道表達消極負面的意 見或要求轉換班級,擾及教師的情緒與作息,使無法正常教學,

擔心解決此項問題卻又帶來另外一項新的憂慮(王木榮,民 89)。

大部分的調查研究發現,不論其孩子障礙與否,或者是否參 加融合教育方案,家長一般對融合教育都持正面、贊同的態度,

認為融合教育對特殊學生與一般學生均有助益(Miller et al., 1992;Wagner, 1989)。雖然有許多的研究結果顯示(Choate, 1996;

Smith, 1995 ; Stainback & Stainback,1996 ; Thomas, Walker, &

Webb,1998;Wang,1992;wood,1998),家長大都支持融合教育的 理念與做法,不過 Waldron(1996)也提及一些家長對融合教育所憂 心的問題。發展遲緩兒童在語言與其他行為的表現,普遍是不如 正常兒童(Waldron, 1996),在未實施融合教育時,他們可能被安 置在一群彼此條件相當的學習情境,家長較不需擔心孩子是否會 因能力不如他人,而受其他同學欺負;但若要與正常學生在一起 學習,心中難免升起一股擔心自己孩子條件不如他人,遭致語言 上的嘲諷或行為上的欺凌。近年來,一些身心障礙兒童家長在相 關的家長協會帶動成長後,已經拋棄過去對障礙子女採消極態 度,改以積極的態度,經營子女的教養工作,去努力尋求機會使 子女能有更多的成長。因此,特殊兒童的家長們擔心子女受到的 教育服務品質。王木榮(民 89)發現,這種憂慮不僅發生在特殊兒 童的家長上,許多普通學生家長也擔心,因班級中有特殊學生需 要級任教師施予個別化教學,無法如過去全時間投入在正常教學 上,維持既有的品質。有些普通學生家長會擔心因實施融合教育,

需要減少班級學生人數,而子女被抽出編到新的班級,許多學生

與家長不喜歡調整班級,因為每更換一次班級,又要重新再適應 新的環境(謝政隆,民 87)。但依照現行法規,班級中若安置有身 心障礙學生,可以酌減班級學生人數。基於此,學校若未能顧及 學生與家長的感受,就容易激起家長與學生的恐慌。事實上,這 點也是常令學校行政人員困擾的事項(王木榮,民 89)。由此可見,

融合教育模式運作能否成功,繫於教育人員、家長的態度與具體 作為。

老師必需妥善的調整班級教學時間管理模式,運用時間準備 教學計劃,充分與相關教師、家長、行政人員、專業人員溝通討 論,使計劃的每一環節都能有效落實;積極參加各項專業研習,

努力充實專業知能,藉以與他人溝通並建立共識;在班級氣氛營 造方面,老師應該讓學生知道他們是被重視的,並且時時在注意 他們的需要,營造學生免於被譏笑或威脅的環境,使其感受到教 室是支持的、安全的場所(謝政隆,民 87)。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

使學生感覺到只要努力便有相對的回饋,因而能建立學習的信 心,製造一個成功和有價值的學習環境,儘可能利用機會與學生 對話,瞭解彼此的看法。

王木榮(民 89)研究指出,老師對於教室情境的安排方面,開 學之初,建立結構式的學習環境,而所訂定的規則要有其彈性。

對於視覺障礙的學生應安排在適當的位置,並儘可能提供必要的 輔助設備;教室內部走道應保持暢通無礙,一些可能有安全之虞 的物品要排除掉,並儘量力行物歸原位。在教室內物品陳放處應 儘可能標示清楚,可以建立主動負責的態度;學生座位的安排應 保持彈性,如有行為問題的學生,可以將其座位安排靠近老師的

地方,俟行為改善後,再安排到其他區域,一方面可以有利學生 專注教學活動,另一面,可以幫助教師監控學生學習情形。

總之,家長必須和教師、學校行政人員、專業人員共享他們 的教育成果,並共同思考尋求可以提昇教育品質的方法;家長對 子女的學校教育是立於關心、建議、選擇、參與、支持的態度,

不宜過度干預。家長可以透過適當管道與機會,提供專業知識給 學校。家長可以組織成長團體,除增進對子女教育的專業知能外,

並可以培養較積極正向的子女教養態度和與學校的良性互動關 係,以便適時幫助學校。在推行融合教育之初,必須請家長給予 學校與教師積極的肯定和鼓勵,因為只有彼此信任與支持,才會 有好的結果產生(王木榮,民 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