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學校裡的實作邏輯

壹、Bourdieu的實作邏輯觀點

Bourdieu提出實作這個概念,乃是因為當時的社會科學常常得在客觀主義與 主觀主義之間作選擇(Bourdieu,1977[1972]),客觀主義以Lévi-Strauss的結 構主義為代表,認為人是被結構決定的;而主觀主義則以Sartre的存在主義為代 表,認為人是自己的主宰,對Bourdieu而言,主觀主義排除了客觀結構所帶來的 變異性,而客觀主義則忽略人的能動性所帶來的變異性,兩者都企圖以忽略變異 性的方式來建構理論之概化的解釋力。

Bourdieu(1990)認為兩者都背離實作的意義,所以要擺脫這些觀點,他主 張要研究實作的話,就必須進入實作活動本身,也就是置身於實作世界的關係之 中。Bourdieu 認為實作的確有邏輯,但不是科學主張的那種理論的邏輯。實作 的主要特色是緊迫性(urgency),亦即實作不僅在時間中發生,而且有因場域

(field)不同而生的變異性以及戰術性。亦即,實作往往能因應當下情況而變異,

但不代表行動者對於環境毫無反應能力(Bourdieu,1977[1972])。

換言之,以理論性模式分析實作的謬誤根源是科學硬將「不照時間順序的時 間」加諸於實作,因為實作具有不可逆的「共時性(synchrony)」,簡言之,

實作是在沉浸在時間之流中,而且實作進行的策略與時間與節奏密不可分

(Bourdieu,1990[1980]:81)。在慣習的影響之下,實作總是發生在當下,

負載著過去而指向未來,但這往往不是理論邏輯所關注的部份。因為它不會遵循 理論家所設想的那種合乎邏輯的邏輯,也常常不照行動者原本的計畫去行動。畢 竟千變萬化的條件限制,都可能使得行動者根據現實的可能性,而非理論的可能 性以做出行動的選擇。而科學的理論邏輯企圖以「去時間」的方式來建構理論,

並亟欲用來解釋與預測所有的人類實作行動(Bourdieu, 1998:130-34)。

本研究從Bourdieu的理論中會總出以下可能的實作邏輯。首先、組織成員有 傾向「保全」或傾向「顛覆」組織場域的「俗見」的選擇,而在組織場域中所佔 據不同的位置是選擇的重要影響因素,以學校而言,在行政職位的校長與主任,

以及資深的學校或教師可能傾向「保全」的策略,而沒有行政職務、資歷較淺的 學校或老師則可能傾向開闢「意見場域」提出對俗見的異議。

其次,Bourdieu認為組織中的個體,有發揮其具有優勢的資本以競逐合法性 的傾向(Bourdieu, 1985),例如擁有豐沛經濟資本的成員易於傾向發揮經濟性 實作邏輯,擁有豐沛智識與技術資本的成員傾向於教育的規範性實作邏輯,而擁 有豐沛社會資本的成員會傾向發揮集體情感實作邏輯。

再者,Bourdieu也視場域為擁有不同資源的位置佔有者之間,區別自我與他 人的動能所啟動的合法性原則的競逐(Bourdieu, 1979[1984]; Emirbayer &

Johnson, 2008)。也就是從Bourdieu「限量文化生產場域」的論述推論,是學校 場域中一種競逐象徵性利益的實作邏輯,例如以具有特色的校本課程與其他學校 區隔,或以創新的課程或交法與其他教師區隔。

實質上,以上幾種學校中實作可能的邏輯仍然是場域或位置與表態佔位、各 種資本、以及個人與組織慣習三者交互影響,在關係與合法性的權力鬥爭中交織 而生成的產物。Bourdieu如果看到這裡,可能會忍不住說:「這是我的『理論的 邏輯』」!是的,Bouirdieu指出實作邏輯具有「自成邏輯(logic in itself)」、

不刻意作有意識的反思或控制,進入時間與情境共時的行動才能瞭解(Bourdieu,

1990:92)的性質,因此,本研究固然運用實作理論與實作邏輯作為文獻的對話 基礎,但在本研究的進行中,理論的取用是因應研究現場的資料脈絡,從手邊儲 存各種理論的工具箱選取的「對症下藥(plug and play)」4

以下研究者探析學校場域中實作邏輯的目地,在於充實手邊學校實作邏輯的 隨身碟中的資料庫。一方面接受Bourdieu的邀請跟隨他,進行概念的生成與再生 成的持續歷程,另一方面用研究者自己的發現來修正他給我們的架構,並建立自 己的思考架構(Robbins, 2000)。

貳、從學校存在的目的談起

黃武雄(2003)從思索「人存在的原始趣向是什麼?」的寬廣視角來分析學 校存在的目的,他歸結出人類天生具有的三種趣向:「維生」、「互動」與「創 造」。而學校存在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具備這三個生存的支柱。

4 Etienne Wenger 在談論Learning in landscapes of practice時,指出自然科學的發展通常是 一種世代交替,新理論取代舊理論的過程;而社會科學的發展不同,通常是各種理論並 陳,研究者就真實研究資料與脈絡選取適合的理論與資料對話,進而可能推演出新的洞 見,他稱之為「對症下藥(plug and pla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n3joQSQm4o

由於社會的分化與經濟的分工,黃武雄感嘆多數人把時間與生命花在維生一 事,學校存在的目的會具體化在組織的目標與實作中,透過課程反應在老師的課 程與教學中。生存目的偏重「維生」的現象,反映在近三十年來教育的工具性價 值凌駕教育的本質價值之上,侵入了培養孩子生存能力的學校,因此急功近利、

價值倒錯使教育的功能不能正常發揮(伍振鷟,2008;Gunter, 2001),學校存在 的目的失去平衡。

Sergiovanni (2000, 2005) 則借用 Habermas 生活世界與系統世界的寓意於剖 析學校的領導與學習,生活世界所關懷的是「學校的目的是什麼?目的是否反映 我們的信念?目的如何增益意義?以及這些關懷是否回應了學生、教師與其他成 員的需要?」,是在互動中信念與意義的建構性創造。而系統世界的算計則是「我 們如何達致這些目的?我們應該發展什麼策略?這些策略的效能如何?我們需 要甚麼樣的評量?」則是為了維生的工具式手段。

Sergiovanni 認為有效能的學校要兼顧生活世界與系統世界的發展。對兩者在 近二、三十年間失去平衡的現象,他以「生活世界遭到系統世界的殖民」(Habermas, 1987:353-56,引自 Sergiovanni, 2000, 2005)隱喻學校中行政管理與績效責任凌 駕於教育的理念與師生的需要之上,壓縮了「創造」與「互動」的空間。也就是 黃武雄所謂過於注重「維生」而沒有「創造」的無趣、教條、甚至只有黑暗與苦 痛。

創造原來是人的天性,人在創造活動中固然會有挫折,會有困頓,但終究會因此感 到充實,感到愉快。正是創造工作的挫折與困頓,才使人真切體會到生命沉甸甸的 價值…沒有創造只有維生,人會變得無趣,變得教條。尤其當維生都十分艱難之時,

生命將只有黑暗與苦痛。(黃武雄,2003:26)

台灣在少子化的影響下,「維生」就是維持學校的生存,因此學校必須具有 招收學生的競爭力,從學生繳交的學費與教育主管當局的經費補助中獲得足夠的 財源。因此,學校必須在「組織場域」以升學率與表現脫穎而出,維生的意義就 是如同企業組織以績效與效率等經濟性指標掛帥。

而學校組織的「創造」在升學率這一項經濟性指標的壓迫下,箝制了教師的 創造力,以製造一批一批的考試機器為任務;或者為取得競爭型計劃的經濟資源 而創新課程,為提高學校的競爭力而創新課程,這樣的創造只是在經濟理性支配 下去滿足市場的需求,是經濟理性導向的「量產文化生產場域」失去主體性的作

為,並不是由教師以學生為本,以同儕為師,自主地創新課程與教學法的「限量 文化生產場域」的創造。

同時,「謀生」目地支配的學校場域,在教師間競爭學生考高分與升學率的 氛圍下,失去真誠的關懷與感情交流,甚至行政與教師互相對立,學科之間壁壘 分明,教師之間擁兵自重。

「為謀生而創造」支配的學校場域,充滿如何藉創新課程取得計劃資源、藉 創新在科展得獎、藉創新建立學校競爭優勢的理性算計,老師汲汲於不斷「再」

創新,沒有時間透過課堂上的觀課與議課,將「既有」的創新落實在每個學生的 學習。「謀生」與「為謀生而創造」支配的學校場域,學校成員的互動的頻率與 品質都很低落,學校組織中明顯欠缺了成員的「互動」這根支柱。

黃武雄(2003:29)認為「互動」是人透過接受以及付出關愛與社會連結。

過於重視維生或工具理性的經濟性價值,除了扭曲生活世界中重視創造的教育本 質與意義外,還壓抑了組織中關愛與連結的情感。除了近年管理學為了管理而工 具性地談論「情緒商數」(emotional quotient)之外,社會學與組織分析研究極少 觸及情感議題,就其緣由,情感在崇尚理性的西方思想源流中被放在理性的相對 一端,這樣的二分法使得情感被看成一種貶抑性的「非理性因素」。此外情感也 被視為一種個人私密的心理狀態而不是公開的集體現象,所以集體情感不具分析 上的自主性等,以致集體情感成為組織分析中諱言的議題(Barbalet, 2002;

Emirbayer & Goldberg, 2005; Zembylas, 2007; Zorn & Borler, 2007)。

學校存在的目的也是教師存在的目的,顯然「維生 – 經濟性價值」、「創 造 – 教育本質價值」、以及「互動 – 集體情感價值」三種價值已經在學校呈現 失衡狀態。以下繼續就「維生」或「系統世界」扭曲人與學校組織的「創造」、

壓縮「互動」的背景,深入探討從經濟理性主導性價值的反思中,導引出集體情 感研究的興起與現況,作為本研究探究學校組織中集體情感的理論基礎。

參、經濟理性主導教育場域的背景

維生趣向或經濟性價值對生活世界的支配肇因於資本主義的崛起,Weber在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于曉等譯,2008)一書中,分析清教徒視勤奮工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于曉等譯,2008)一書中,分析清教徒視勤奮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