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生因升學轉換學校的適應與發展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學生因升學轉換學校的適應與發展

學生因升學而轉換學校的時期,稱之學校轉銜期;是指學生在生理、心理、

學習的課程內容、環境、人際關係等方面發生較大變革的時期,主要包括小學升 國中、國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學三個重要的變革期。尤其是小學升國中對青少年 早期恐怕是求學生涯第一次也是最大的轉折,亦是一個具有挑戰的過渡期;所以 六年級生七年級學生的適應與發展是近幾十年來美國中等教育研究的主要課題之 一(Greene & Ollendick, 1993; Wenz-Gross & Siperstein, 1998)。

青少年一般研究青少年心理與發展的學者所下的定義:為所謂「青少年」乃 指結束兒童之發展任務,進入發展獨立而解放的自我認同之發展任務者,在年齡 上約為小學五、六年級至二十歲初期者。所以這一階段的特殊性並非僅限於環境 的變化及其所牽動的,比如社會人際及學業課程的變動,而是諸多變化併發在一 個非常特別的時期—青春期。這一階段的適應困難可能對學生今後的長遠發展造 成不利影響(Seidman, Allen, Aber, Mitchell, & Feinman, 1994)。

而相關文獻亦顯示,升七年級的轉變剛好與青春期發育的開始同步,轉換學 校接觸的人、事、物改變很大,課業和人際的壓力在此階段提升許多加上青春期 的生心理變化,使青少年無所適從(Mullins & Irvin, 2000),學生面對即將到來的這 個新階段,除了期待和興奮外,更普遍地感到憂慮和害怕;父母親們也覺得緊張 和擔心。學校不乏見到有適應困難的學生(Chung, Elias, & Schneider, 1998)。

一、相關理論

進入中學後學生為什麼會出現心理及行為問題呢?有關文獻中對此現象有兩 種主要的解釋。其一,根據多重壓力理論(cumulative stress theory),有學者提出生 活中多種變化的同時發生;青少年同時經歷了環境改變、升學和初經來潮所致之 變化,其原因是同時應付多種變化比一種更為困難(Eccles, Lord, & Midgley, 1991)。在Blyth等人的研究(1978)對八所學生升國中轉換學校及六所由小學原學校 繼續接受國中教育的學生做比較,其結果顯示在原學校升國中的學生比六年級時 更為自信;相反的,另升國中轉換學校就讀七年級學生則自我感覺變差。

另一類解釋是以Eccles和Midgley(1989)為首的研究者依據人與環境相適應 理論(Person-Environment Fit Theory)提出的。這一理論指出人的心理需要與社會環 境特徵是否吻合;影響人的動力和心理健康(Eccles, et al., 1991)。Eccles和Midgley 認為升入中學的青少年的身心需要與中學環境的結構不相吻合所致(Seidman, et al., 1994) 。青春初期的少年人自我意識強(self-focus)、敏感(self-conscious),而中學的 環境重視競爭和能力的自我評價(Eccles & Midgley, 1989),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 想要更多的自主權、自我管理和作決定的機會,而中學老師的看法則與學生的相 反;就在他們發展自我而需要家庭以外的成年人的聆聽和支持時,卻不能提供這 種自持性的關係(Seidman, et al., 1994)。

二、升學轉換學校後的學業表現方面

研究普遍指出在學業表現受到最大關注,經過升學轉換學校後學業表現有變 差的現象(Blyth, Simmons, & Bush, 1978; Mullins & Irvin, 2000; Petersen & Crockett, 1985; Seidman, et al., 1994; Wampler, Munsch, & Adams, 2002)。Blyth, Simmons 和 Peterson, Crockett 的研究資料顯示,六年級升七年級學生的學年考試平均成績大幅 下降。Blyth, Simmons 和Mullins& Irvin (2000)發現六到十年級的學生考試成績普 遍下降,但最嚴重的情況發生在剛進入國中的學生。學業成就的下滑是否有性別 差異還不清楚;相關文獻也認為六年級升七年級這過渡期;並沒有因性別而學業 成就有所不同(Harter & Runbaugh, 1992; Seidman, et al., 1994)。男女生在自信,對 課業的準備及學年考試平均成績上的下降程度相似。而Chung, Elias, Schneider (1998)比較了學生小學結束時和升入國中後第一學年的成績報告後指出,男生在這 一階段學業成績大幅下降而女生則沒有。

三、升學轉換學校後的心理狀態方面

學業成就的下降與學習動力(motivation)減弱有關 (Eccles, et al., 1991)。在自我 系統中(self-system)的動機體系(motivational domain)在升學轉折階段的研究中受到 注意(Seidman, et al., 1994)。Eccles和 Midgley指出「學生對學校的態度、成就動力、

內在及外在動機」都在這一階段轉向負面轉變(Seidman, et al., 1994)。研究發現進 入中學後學生的學習自我勝任感(self-efficacy)急劇下降,自我勝任感的高低是與學 業成就的好壞相關的因素之一(Anderman & Midgley, 1997)。

Simmons 和Rosenberg 對三至十二年級的 1917名學生調查後發現,12到14歲間的 學生表現出最低的自信心;升入國中對學生自信心的衝擊亦是升學轉折研究的核 心問題之一。多數此類研究都認為這一轉折對學生的自信心有負面影響。另外有 研究發現(Fergusson & Lynskey, 1995; Koizumi, 1995)升國中 (七年級) 後,樂觀分 數降低而悲觀分數較高。較悲觀和沒興趣的學生,在學校負面學業表現以及同儕 關係呈現相關(Koizumi, 1995),尤其七年級的學生認為他人 (老師、父母、同儕) 對其印象不如過去良好(Mullins & Irvin, 2000)。

四、升學轉換學校後的人際關係互動方面

七年級生剛脫離國小,對於別人的感受可能還不大能理解與諒解,且國中時 期的同儕對學生的影響相當大,然而,結束小學階段,中學階段開始,打破之前 小學時建立的同儕關係,需要重新建立新的社會人際網絡並重新定位自我角色 (Chung, et al., 1998)。此對學校結構和社會角色的破壞,對青春初期的學生需用極 大的努力來做調整;這對此過渡期的學生是極富壓力和挑戰性的。因此,此時期 的孩子面臨在交友中所承受的巨大壓力-被接納的欣喜,及被排拒的痛苦。

從發展的角度看,與同伴的關係在這個階段顯得極為重要,但這類關係卻廣 泛而缺乏穩定性(Elias, Gara, & Ubriaco, 1985),與同伴關係的變化會出現在同校學 生的年齡段上。在小學曾是年齡和個頭都最大的學生進入中學後成了最小的。Blyth, Simmons和Bush (1978)指出,在七年級的學生被欺負的現象急劇增加,尤其國中時 期常受欺負,會有自殺的念頭;適應良好受歡迎的孩子往往會更願意去發展人際 關係,有更多的社交技巧和發展令人喜愛的特質,但很受歡迎的學生也有「被人 羨慕的壓力」(林宜平 等,2002)。所以而不受歡迎的孩子容易發展出特殊的人 格特質而妨礙其將來社會適應,甚至引發犯罪與反社會性格。

相對地,上國中後老師更注重紀律和操控,學生有較少的機會做選擇、決定 和自我管理(Eccles & Midgley, 1989)。國中老師對學生在學業上有更高期望並更注 重學生的個人責任感;但同時老師的操控和紀律管制更強,師生關係愈缺乏信任;

學生覺得老師更有距離感,給他們的支持較少,也較少主動向老師求助(Wampler, et al., 2002)。有研究比較了升國中前後學生對師生關係品質的看法,指出七年級的老 師比六年級的老師缺乏支持、友愛和公正(Eccles, et al., 1991; Feldlaufer, Midgley, &

Eccles, 1988)。

Eccles, Lord和 Midgley (1999)分析了美國國家教育追蹤調查的資料發現,不同 結構的學校學生的成就有所差異,由小學學校繼續接受國中教育的學生比其他結 構學校同級的學生成就高。蹺課、使用暴力、濫用藥物的情形較少;學生也對課 業學習興趣濃厚,自信和自控力較強、學業成績表現更好。文化人類學家Mead早 在1928年即對青春期的問題研究,認為青春期並不必然是一個危機四伏的緊張時 期,不同的文化、社會環境使類似的發展過程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故研究者們得 出的結論是:在青春期這一階段升學轉校並不是青少年行為和動力出問題的原因 所在,國中學校環境的結構特點才是造成問題的關鍵(Lerner,2003;黃祥德譯,

2006)。

此時期學生出現學業表現、自信心下降、悲觀指數上升、霸凌的受害者和師 生、同伴關係重新定位極缺乏支持等多件的負向生活事件皆是導致自殺念頭的相 關因素(Liu & Tein, 2005),再加上面對壓力調適困難,情緒波動是最直接的表現,

會以容易衝動、煩躁不安、憤怒甚至傷害自己等行動來表達。研究(Wigfield, et al., 1997)顯示,關心子女並懂得其青少年發展需要的父母,對升國中過渡期的學生有 保護的作用。另有研究(Wenz-Gross & Siperstein, 1998)指出,健全家庭支援系統可 降低此過渡期學生的抑鬱感與自我消極的感覺。

依據負向生活事件與自殺行為的研究(Liu & Tein, 2005)發現,與青少年自殺行 為有關的事件主要是學校,考試失敗(OR=2.93)、及家庭功課太多(OR=2.92)

會有企圖自殺;而轉換新學校(OR=3.16)不僅會產生自殺企圖還有自殺意念

(OR=1.98),顯見轉換新學校對學生自殺行為具有相當的影響力。在台灣的質性 研究(歐素汝,1997)中發現學生自殺意念發生在國一剛開學時,因剛進入新環 境,同學之間仍不熟悉而產生自殺意念。此時期學生不適應的主要表現在學業表 現、心理狀態、人際關係互動、課外活動的參與及行為的其他方面出現問題,這 些方面相互關聯牽扯而非彼此孤立(Leland-Jones, 1998)。

個人因素

˙性別

˙居住地區

˙攻擊性人格

˙情感變異性人格

˙憂鬱情緒程度變化

˙自覺學業表現

˙重大生活事件感受程度

家庭因素

˙父親教育程度

˙母親教育程度

˙父母婚姻狀況

˙家人支持

˙家庭經濟狀況

學校因素

˙被同儕打

˙學校認同度變化

˙同儕支持程度

學生於六年級與七年級兩年 間自殺意念的改變類型

第三章 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