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自殺的定義及青少年自殺行為發展歷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自殺的定義及青少年自殺行為發展歷程

一、自殺及自殺意念之定義

「自殺」之辭句,早源於 1642 年 Thomas Browne 所創;以區辨自傷或受他人 傷害。直至 1973 年 Britannica 百科全書引證 Shneidman 的界定:是指凡是有人使 用自我攻擊的方法,來毀滅自己的生命,稱之為自殺。之後各種任何定義「自殺」

意向之界定;皆傾向「死亡」結果的這關鍵要素。然而並非所有自殺行為是故意 不想存活;或都有預期的致死計畫,故將自傷依其意圖及結果區分於以下類型。

其一自殺的類型,Weiss(Weiss, Arieti, & Brody, 1966)依「意念」到「致死」程 度的嚴重性而區分為五個等級,由輕而重依序是:第一級 suicidal ideation:自殺 的意念;第二級 suicidal threats:自殺威脅;第三級 suicidal gesture:自殺姿態;

第四級 attempted suicide:自殺企圖;第五級 committed suicide:自殺致死或完成 自殺。

1979 年 Beskow 也將自殺依程度不同而分為三級:第一級 suicidal ideation:自殺 意念;第二級 suicidal attempted:自殺企圖;第三級 committed suicide:完成性自 殺(Beck & Greenberg, 1971)。

大致而言,「自殺企圖」和「完成自殺」都有行動呈現,「自殺意念」則較無 外顯行為。許多以「自殺」為主題的研究,都以上面所提的分類作為依據,來與 心理變項或人口統計變項作相關研究,尤其美國國家心理衛生研究院自殺防治中 心(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Center for Studies of Suicide Prevention;簡稱 NIMH)所發展出來的自殺分類系統,相當類似以 Beskow 為分類基準。然完成自 殺因已死亡,資料收集不易;自殺企圖者以採取行動,大多送醫或進入心理輔導 機構,都以個案研究調查,而「自殺意念」之研究,逐漸發展重視,「自殺意念」

一詞通常出現於學術文獻中;認為是有想死的想法才稱之,但其也可能出現:活 的很疲累、生活的無價值、不希望從睡覺中醒來。有感覺(feeling)-構成意念

(ideation)-表達(express)的程度上差別(Paykel, Myers, Lindenthal, & Tanner, 1974)。

依據「連續發展說」是將自殺歷程視為一個由想法、嘗試到死亡的有連貫性 發展的歷程(Maris, 1992);據自殺行為的連續發展階段來看,自殺者通常先產生自 殺意念,待自殺意念逐漸明確,選擇適合的自殺行為與計畫(安排事務、送走喜 歡的東西、研究藥物、獲取武器 …等),後完成自殺的行動。行為的漸進從「自 殺意念」、「自殺企圖」到「自殺行動」是經過一連串的演進。可見自殺意念居於 整個自殺行動的前導地位,應是評估自殺威脅生命的一個重要行為指標(Dukes &

Lorch, 1989)。

根據衛生署統計資料顯示,2007年各年齡層的自殺死亡率多呈下降趨勢,僅15歲 至24歲年齡層微幅上升2.8%(每十萬人7.1人)。且中國民族受國情及文化的影響,

自殺死亡率有低估約5%~18%(Yip, Yam, & Chau, 2001)。根據美國2004年調查 (Grunbaum, et al., 2004)各洲 9~12年級學生自殺意念比率為15%~24%,疾病管制 局2004報告(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t, 2007)青少年自殺死亡10~14歲(每 十萬人口1.3人),15~19歲(每十萬人口8.2人);相較台灣2007年青少年自殺死 亡1~14歲(每十萬人口0.1人),15~24歲(每十萬人口7.1人)。

江宜珍(2007)研究發現2004年就讀七年級的北部學生自殺意念發生率14%,

最近一個月內自殺意念的比率為17%~18%;中國浙江研究(Hesketh, Ding, &

Jenkins, 2002)13~17歲青少年自殺意念比率為16%~24%;近6個月內12~15歲青 少年自殺意念的比率男生17.5%女生22%(Liu & Tein, 2005)。另也有研究(Diekstra

& Garnefski, 1995)整理青少年自殺意念的文獻發現在國中階段,因測量自殺意念的 定義及時期的不同,而比率差異非常大在3.5%~52.1%之間。

二、青少年自殺行為發展歷程

青少年期、老年期是自殺的兩個高峰期,青少年處於生命週期之前端,正值 精力充沛,所處週遭環境較單純,可謂正值學習、預備開展人生之際,何以會選 擇結束自己的生命?且自殺人數逐年年輕化增加,甚至由青少年晚期轉移至青少 年早期之趨勢,其發生的情形很值得檢視及探討。

就青少年自殺而言,想先了解自殺意念是如何發展的動態過程,一旦有自殺 意念後,又是怎樣的因素使其強化或減弱?根據國內質性研究(歐素汝,1997)

提出自殺意念發展的五個階段:

(一)自殺觀念的獲得

自殺觀念的獲得對青少年來說,外界刺激相當重要,最容易的方式便是來自 於電視、網路等媒體的傳播透露出「自殺是壯烈、美麗的」訊息,由此青少年建 構之自殺形象相當淺層,即自殺可解決問題,而淒美的鬼故事,也會產生誤導。

一般成人世界避談自殺,正式教育體系中也不提及,故個人對自殺之了解完全來 自非正式管道,青少年們可輕易獲得這些訊息,卻無任何說明,如此易建構偏差、

扭曲之觀念。許多觀念如是不知不覺的從週遭環境中建立,一旦成形要改變即很 困難。

(二)自殺意念的蘊釀

由不同管道知道自殺後,生活中的許多事件、狀況可能開始蘊釀自殺意念,

最常見的是生活環境中之挫折等負向事件逐漸累積,個體對環境益發感到不自 在。由於青少年主要接觸環境為家庭和學校,故最可能蘊釀自殺意念的環境事件 也多與此兩處有密切關聯。在這兩個環境中,平時的生活中多多少少會遭遇到一 些不順遂的事,隨著不順心的事持續的增加,又沒有辦法順利的排解,自殺意念 便有可能開始醞釀。

(三)自殺意念的產生

自殺意念之產生通常先有外在事件的發生,使個人難以忍受,才興起自殺想 法。自殺意念之產生通常是有「導火線事件」及「助燃性事件」的發生,青少年 期的個體處於由一熟悉的心理社會場所遷移進入至另一處的過渡時期,當試圖完 成主要的發展工作,解決自我認同的問題,對外界加以探索、冒險以及挑戰,建 立權力感與歸屬感時,將會引起自己、他人以及社會的衝突,當這些「導火線事 件」及「助燃性事件」發生時,若沒有適當的因應,則這些事件自然就形成孩子 自殺意念的產生。常見的「導火線事件」如:考試退步、成天都被罵、朋友間的 關係、兩性間「感情」的問題、所處的環境改變。「助燃性事件」如:這麼多事,

活著有何意義?聽說有人自殺,也想試試…等。即環境的改變(如:國一、高一、

大一的新生入學),對於環境適應力較差的孩子,造成對新環境的適應不良,此 一環境的轉換也有著影響。然而環境改變所引發之感受,容易使個人陷入一個孤 單、自憐及鑽牛角尖的情緒框框中,亦可能引起自殺意念的產生。

(四)自殺意念的持續及增強

自殺意念的產生後,其「負向事件」持續且未有所改善,或是有新的負向事 件發生,自殺意念會持續的增強。但是自殺意念持續期間強度並非完全不變,會 隨環境事件及人的互動而有所消長。其週遭環境有下列情形:(一)是使自殺意念 發生的負向事件持續未有改善,(二)是新的負向事件發生,使個人產生負向感受。

而此時期之外顯特質則是對家缺少向心力,不喜歡回家或與同學之間發生爭執,

遭到同儕的排擠孤立。

(五)自殺意念的減弱

由五方面來看,1、是負向事件減少;2、是因特定事件而使個人認知改變;3、

是時間效應;4、是個人對自殺之可能效應產生抗拒;5、是因應機制之作用,調 整自己的行為或認知。

Orbach(1989)提出青少年自殺發展模式,指出青少年的自殺行為基本上包 含九個階段:第一階段:難以忍受的壓力(挫折、受拒、無解題、喪失或混亂家 庭);第二階段:沮喪憂鬱的態度(悲傷、失望、無用、無望感、焦慮、疏離感);

第三階段:嘗試去適應(遠離人群、孤立自己、操縱別人、放棄、侵犯、叛逆、

尋求替代物來滿足需要);第四階段:累積的挫折,情感能量逐漸削弱;第五階段:

出現自殺念頭;第六階段:藉自殺來調整(不嚴重或很嚴重的自殺嘗試、沮喪、

死亡念頭一直盤踞心頭、明顯的威脅、被死亡深深吸引);第七階段:環境對自殺 行為的反應(驚訝、內疚、關係的改變、孩童本身的壓力加大、被懲罰或受忽略);

第八階段:孩子更確信對生命抱持的悲觀看法,更相信自殺是唯一的解決方法;

第九階段:續增的新挫折導致最終的自殺行為。

並非每個個案的自殺發展都必然經過所有的階段,也不是以上每個階段會一成不 變的依序發生,且每一階段的時間也會因人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