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探討學生於六至七年級的自殺意念改變類型及影響因素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探討學生於六至七年級的自殺意念改變類型及影響因素"

Copied!
8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 碩士論文

Institute of Health Policy and Management College of Public Health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探討學生於六至七年級的自殺意念改變類型及影響因素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Pattern of Suicide Ideation Change among Students at Grade 6 th and Grade 7 th

陳金雀

Ching-Chueh Chen

指導教授:李 蘭 博士 Advisor:Lee-Lan Yen, Sc.D.

中華民國 98 年 7 月

July, 2009

(2)

誌 謝

「完成碩士論文」,對過了不惑之年的我,是人生中值得慶賀的大事;也是送 給自己及家人工作二十年和結婚二十週年的禮物。所以先要謝謝自己及家人外,

更要感謝給我機會的師長及支持陪伴的同學們,謝謝您們!

首先,最感謝的是我的指導教授-李蘭老師,在求學階段給我很多的鼓勵及 教導,不僅要在教學上花更多心力指導離開學校多年的老學生,更不厭其煩的帶 領老是進度落後的我,讓我自信、無懼的往前走。更要特別感謝新儀老師及宜珍 老師,在口試過程中給我的建議,尤其宜珍老師亦師亦友的不吝指導,在每一次 的過程,不斷的啟發引導,讓我的思維更深更廣,可以把論文呈現得更完整。

再者,公衛學院的老師及所上的文琪學姊,在上課、會議報告時的建言及鼓 勵;以及一直被我騷擾及求救的其臻學姊;在我遇到困境時,給予我寶貴經驗的 兆嘉、莉如學姊;和常跟我ㄧ起在研究室奮鬥聊心情的奕涵、貢丸、水母、宛陵 學弟妹;以及常幫我加油救急的育慧,和時常越洋電話關心我畢業了沒的同學兼 夥伴-徐惠松醫師。在我寫論文的過程,感謝您們耐心的陪伴我度過艱苦卻甘美的 過程。

還有,我要感謝我的爸爸、媽媽、婆婆、弟弟、妹妹,謝謝您們的慈愛與體 諒,讓我無後顧之憂的完成學業。也謝謝我貼心的兒女尹婷、晉緯,不僅獨立懂 事、幫忙分擔家事外,還給媽媽很大的鼓勵跟加油,我愛您們!因為您們的愛,

讓我成為最有福氣的人!

最後,僅以此論文,獻給周賢國先生當做結婚二十週年的禮物,感謝你始終 如一的強力支持,在我想放棄的時候給我力量,在我心急時候給我安定,陪我走 過一個又一個的關卡,雖然在課業上幫不上忙,但精神上的鼓勵卻是支持我走下 去的力量,感謝人生中有你的相伴,讓我擁有力量面對挑戰,快樂的享受生命,

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金雀 謹于 2009.8

(3)

摘 要

本研究目的在瞭解七年級學生因升學轉換學校;其自殺意念問題的現況與其 影響因素,並進一步分析自殺意念中不同類型的相關因素。利用自兒童與青少年 行為之長期發展研究(Child and Adolescent Behaviors in Long-term Evolution),簡 稱 CABLE 計畫,進行次級資料分析。該計畫於 2006~2007 年未漏答自殺意念題 目之學生為本研究樣本,共 2087 人。納入分析之變項有兩年間之憂鬱情緒分數組 合類型、學校認同變化程度;性別、居住地及學生單年度之自覺學業表現(六年 級)、攻擊性及情感變異性人格、父母親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家庭支持、家庭經 濟狀況、被同儕打及同儕支持程度等,採雙變項分析後之顯著變項,納入多項邏 輯迴歸模型,驗證本研究提出之假設。結果顯示:研究樣本 2006~2007 年學生自 殺意念之比率為 22.04%~24.01%;新增比率為 14.01%。兩年間自殺意念變化的類 型有「兩年皆無」自殺意念者(67.03%);「從有到無」自殺意念者(8.96%);「兩 年皆有」自殺意念者(13.08%);「從無到有」自殺意念者(10.92%)。以「兩年 皆無」自殺意念者為參考組;發現六、七年級兩年間之憂鬱情緒分數均高;具有 情感變異性人格的女學生;有被同儕打的經驗,成為「兩年皆有」自殺意念類型 的機率高。兩年間之憂鬱情緒變化由低轉高者;且具有情感變異性人格的女學生:

有被同儕打的經驗,成為「從無到有」自殺意念類型的可能性愈大。居住台北市 自覺學業表現普通以上;兩年間之憂鬱情緒變化趨緩者,成為「從有到無」自殺 意念類型的可能性較大。根據本研究結果,茲建議如下:1. 提前於國小階段推動 心理衛生教育計畫;各校成立「心理健康促進委員會」探討自殺相關環境之保護 因子;2.以學校為主體,透過中小學合作之各種創意活動或書面訊息;落實七年級 新生高關懷輔導網絡;3.教導學生學習憂鬱情緒的控制及提升內控的自我價值。

關鍵字:自殺意念、七年級學生、多類別邏輯迴歸分析

(4)

Abstract

This research aimed at understanding suicidal ideation and its factors among 7th graders who experienced a change from primary school to high school. It also examined different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uicidal ideation. The secondary analysis was conducted by using the data of the Child and Adolescent Behaviors in Long-term Evolution (CABLE) project. The participants included 2,087 students who completely answered suicide-related questions during surveys in 2006 and 2007. Variables under analysis were differences in depression and school identity in the two years, as well as gender, residence, perceived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the 6th grade, aggressive personality and affect dysregulation, parents’ education and marital status, family support, family’s economic status,peer violence and peer support. Variables of significance in the bivariate analysis were then included in the 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to examine the hypothesis of this stud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ates of suicidal ideation among the 2006-2007 study population were between 22.04%~

24.01% with an increaseof14.01%.“No suicidalideation in two years”(67.03%),

“from having suicidalideation to having no suicidalideation”(8.96%),“having suicidal ideation in two years”(13.08%),“from no suicidalideation to having suicidalideation”

(10.92%) were observed. Comparing with “no suicidalideation in two years”group,it was found that those who experienced high degree of depression in both 6th and 7th grades, were female students with affect dysregulation, and were victims of peer bullying weremorelikely to fallon the“having suicidalideation in two years”group.

The“from having no suicidalideation to having suicidalideation”group wasmore likely to be those experiencing increased depression in two years, female students with affect dysregulation, and victims of peer bullying. The“from having suicidalideation to having no suicidalideation”group tended to be thosewho lived in Taipeiand had above-standard perceived academic performance, as well as those who showed milder changes in depression scores.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I suggest that (1) mental health programs should start from the primary education; every primary school should establish a mental health commission to look into suicide related factor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2) establishing school-based care and counseling mechanism for the 7th graders and enacting cooperation betwee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hrough creative programs or messages; (3) having students learn skills to control depressive emotions and increase self-esteem.

Key words: suicidal ideation, 7th graders, multi-nominal logistic regression

(5)

目 錄

致謝……….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自殺的定義及青少年自殺行為發展歷程 ... 5

第二節 有關自殺研究的理論 ... 9

第三節 青少年的自殺意念及相關因素 ... 13

第四節 學生因升學轉換學校的適應與發展 ... 1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2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22

第二節 資料來源 ... 23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24

第四節 資料分析 ... 31

第四章 結果... 32

第一節 研究樣本的個人、家庭與學校因素之分佈 ... 32

第二節 研究樣本於六年級及七年級時自殺意念的改變類型之分佈 ... 36

第三節 研究樣本於六、七年級兩年間自殺意念改變類型有關的因素 ... 39

第五章 討論... 46

第一節 學生自殺意念問題之發展趨勢及嚴重性 ... 46

第二節 個人因素與學生自殺意念之類型的關連性 ... 47

第三節 家庭、學校因素與學生自殺意念之類型的關連性 ... 50

第四節 研究限制 ... 51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52

第一節 結論 ... 52

第二節 建議 ... 53

參考文獻 ……….56

附錄一 2007 年 CABLE 計畫七年級版問卷………...62

(6)

圖 目 錄

圖 1-1 世界自殺死亡率分布圖...………1

圖 1-2 84 年至 96 年全國年齡層別自殺死亡率………. 2

圖 3-1 研究架構:學生於六年級和七年級自殺意念改變類型之相關因素….. 22

表 目 錄

表 3-1 研究變項之操作型定義 ... 29

表 3-2 研究變項之計分方式... 30

表 4-1 研究樣本個人因素之分佈... 33

表 4-2 研究樣本家庭因素之分佈... 34

表 4-4 研究樣本於六、七年級自殺意念不同類型的比率及新增比率... 36

表 4-5 研究樣本於六、七年級自殺意念之性別差異的比率及新增比率... 37

表 4-7 研究樣本依自殺意念改變類型及個人因素之比較... 40

表 4-8 研究樣本依自殺意念改變類型及家庭因素之比較... 43

表 4-9 研究樣本依自殺意念改變類型及學校因素之比較... 44

(7)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WHO, 2002) 公佈的統 計資料顯示,在 2004 年時,全球約有 815,000 人死於自殺,佔全球 15-44 歲族群 的第四大死因;每年與自殺有關的經濟損失高達數十億美元。同一資料預估,到 2030 年全球死於自殺人數將高達 200 萬人口。而每年青少年因自殺身亡的人數也 有 9 萬人(WHO, 2003),使得「自殺」成為當今公共衛生的重大議題。

目前 WHO 依各國自殺死亡率,將自殺死亡分為高、中、低三種盛行率區域,其 中 2002 年高盛行率區域(自殺死亡人數超過每年每十萬人口 13 人)包括中國大 陸、韓國、日本、澳洲、紐西蘭,以及多數歐洲國家等; 中盛行率區域(每十萬 人在 6.5-13 人之間)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西班牙、義大利等國家;而低盛 行率區域(每十萬人小於 6.5 人)則包含墨西哥、埃及、伊朗及多數中南美洲國 家等。與 WHO 的資料相較之下,台灣在 2007 年之全人口自殺率為每十萬人口中 有 17.2 人,屬於高盛行率區域(如圖 1-1)。

圖 1-1 世界自殺死亡率分布圖

(資料來源:WHO,2002)

(8)

台灣在近十年內的粗自殺死亡率由 1994 年每十萬人分 之 6.85 人增加至 2007 年的 17.2 人,呈現上升趨勢,根據衛生署統計資料(行政院衛生署,1998;2000)

亦可發現,自 1997 年起,自殺名列國人第十大死因;1999 年起躍升至第九大死因;

2003 年起,青年自殺已由第三大死因,攀升成第二大死因,僅次於事故傷害(行 政院衛生署,2006)。根據 2008 年行政院衛生署報告(行政院衛生署,2008)(如 圖 1- 2),雖然 2007 年整體自殺死亡人數與 2006 年相較減少 473 人,下降 12.2%,

下降幅度為歷來之最;然而 15 到 24 歲的年齡層卻例外地逆向增長,比前一年增 加 2.8%;由 2000 年至 2007 年趨勢之得知,15~19 歲自殺死亡率由 1.99 人上升到 3.28 人(上升幅度 65%);20~24 歲則由 5.96 人上升到 10.77 人(上升幅度 80%)

(行政院衛生署,2008),顯見年輕族群的自殺行為已日趨惡化,足見青少年自殺 防治在我國的公共衛生議題上亟需迫切的注意與重視。

圖 1-2 84 年至 96 年全國年齡層別自殺死亡率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自殺防治,2008)

(9)

2007年台北市衛生局針對青少年自殺比例不降反升的現象,進行市內116所國 中小及高中職學生心情溫度計普測活動(台北市政府衛生局,2008)結果發現,

國中生有中重度心理困擾者居多(30.1%);其次高中職生28.3%,其壓力來源,三成 以上都是因為課業壓力。另台灣北部國中小學生的研究(江宜珍,2007)發現,

在國中階段學童自陳有過自殺意念之比率已到達44~51%,表示接近半數的台灣學 生在國中二年級以前已有過自殺意念,且根據研究中自殺意念發生率之結果,可 發現國小階段每年的發生率均在11%,但在國中一年級達到高峰(14%),國中二年 級亦有12%的學童開始有自殺意念,表示學生在國小升國中階段時,是一個重要的 轉捩點。顯見學生從國小進入國中,需面對新的學習環境,容易遭遇適應上的困 難而引發自殺意念,使其發生率可能躍升的趨勢值得重視。

1997年研究(Wise&Spengler)資料亦指出,曾有自殺的念頭與自殺的企圖是兩項 導致十四歲以下的孩子自殺的高危險因子;15歲以下的青少年較少有自殺行為,

常見以自傷行為呈現,然而早期的自傷行為的危險在於它製造可能自殺的傾向,

在日後以更致命的方式表達。因此早期自傷行為應是為自殺漸近過程之起端,值 得注意及防範(Orbach,1989;高慧芬譯,2000)。

然而在青春期階段由於身體變化導致身心急劇改變,使得青少年充滿強烈且 不穩定的情緒。若再因為生活事件改變過於頻繁遂引起壓力。青少年面對壓力調 適困難時,自覺可依賴的資源極少,又加上本身能力有限,不足以應付個人所面 對的問題時,就會興起自我了斷的念頭。另青少年的自殺不僅與人格特質有關聯,

其生活情境也是一個重要的評估考量;若家庭功能或學校師長同儕支持欠佳,對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會有其嚴重的影響,進而產生負面的意念或行為。

但台灣過去針對兒童與青少年之自殺意念研究資料相當鮮少,尤其對學生因 升學轉換學校的關鍵時期,更是尚未見到相關的研究。由於避免或降低青少年因 升學轉換學校的壓力產生,可預防學生自殺意念的形成,故,本研究的目的在探 討學生從六年級(國小)升到七年級(國中),其自殺意念之改變情形,並根據改 變類型進一步找出相關因子,以作為政府衛生機構日後發展青少年自殺防治介入 的參考。

(10)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利用兒童與青少年行為之長期發展研究(Child and Adolescent Behaviors in Long-Term Evolution,簡稱 CABLE 計畫)(Yen et al.2002)之長期追蹤資料庫,

進行次級資料分析。以研究樣本於六年級(2006 年)及七年級(2007 年)時所填答的部 份資料,探討以下問題:

研究目的一:瞭解研究樣本於六年級及七年級時,有自殺意念變化的情形 研究問題 1-1:研究樣本於六年級(2006 年)和七年級時,有自殺意念者所佔比

率為何?

研究問題 1-2:研究樣本於七年級時,有自殺意念的新增比率為何?

研究問題 1-3:研究樣本從六年級到七年級的兩年間,自殺意念的改變類型有 那些?各類型的比率為何?

研究目的二:探討與研究樣本於六、七年級兩年間自殺意念改變類型有關的因素 研究問題 1-1:研究樣本的個人因素中,有那些變項與自殺意念改變類型有關?

研究問題 1-2:研究樣本的家庭因素中,有那些變項與自殺意念改變類型有關?

研究問題 1-3:研究樣本的學校因素中,有那些變項與自殺意念改變類型有關?

研究問題 1-4:整體而言,研究樣本的個人、家庭及學校因素中,與自殺意念 改變類型有關的變項為何?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自殺的定義及青少年自殺行為發展歷程

一、自殺及自殺意念之定義

「自殺」之辭句,早源於 1642 年 Thomas Browne 所創;以區辨自傷或受他人 傷害。直至 1973 年 Britannica 百科全書引證 Shneidman 的界定:是指凡是有人使 用自我攻擊的方法,來毀滅自己的生命,稱之為自殺。之後各種任何定義「自殺」

意向之界定;皆傾向「死亡」結果的這關鍵要素。然而並非所有自殺行為是故意 不想存活;或都有預期的致死計畫,故將自傷依其意圖及結果區分於以下類型。

其一自殺的類型,Weiss(Weiss, Arieti, & Brody, 1966)依「意念」到「致死」程 度的嚴重性而區分為五個等級,由輕而重依序是:第一級 suicidal ideation:自殺 的意念;第二級 suicidal threats:自殺威脅;第三級 suicidal gesture:自殺姿態;

第四級 attempted suicide:自殺企圖;第五級 committed suicide:自殺致死或完成 自殺。

1979 年 Beskow 也將自殺依程度不同而分為三級:第一級 suicidal ideation:自殺 意念;第二級 suicidal attempted:自殺企圖;第三級 committed suicide:完成性自 殺(Beck & Greenberg, 1971)。

大致而言,「自殺企圖」和「完成自殺」都有行動呈現,「自殺意念」則較無 外顯行為。許多以「自殺」為主題的研究,都以上面所提的分類作為依據,來與 心理變項或人口統計變項作相關研究,尤其美國國家心理衛生研究院自殺防治中 心(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Center for Studies of Suicide Prevention;簡稱 NIMH)所發展出來的自殺分類系統,相當類似以 Beskow 為分類基準。然完成自 殺因已死亡,資料收集不易;自殺企圖者以採取行動,大多送醫或進入心理輔導 機構,都以個案研究調查,而「自殺意念」之研究,逐漸發展重視,「自殺意念」

一詞通常出現於學術文獻中;認為是有想死的想法才稱之,但其也可能出現:活 的很疲累、生活的無價值、不希望從睡覺中醒來。有感覺(feeling)-構成意念

(ideation)-表達(express)的程度上差別(Paykel, Myers, Lindenthal, & Tanner, 1974)。

(12)

依據「連續發展說」是將自殺歷程視為一個由想法、嘗試到死亡的有連貫性 發展的歷程(Maris, 1992);據自殺行為的連續發展階段來看,自殺者通常先產生自 殺意念,待自殺意念逐漸明確,選擇適合的自殺行為與計畫(安排事務、送走喜 歡的東西、研究藥物、獲取武器 …等),後完成自殺的行動。行為的漸進從「自 殺意念」、「自殺企圖」到「自殺行動」是經過一連串的演進。可見自殺意念居於 整個自殺行動的前導地位,應是評估自殺威脅生命的一個重要行為指標(Dukes &

Lorch, 1989)。

根據衛生署統計資料顯示,2007年各年齡層的自殺死亡率多呈下降趨勢,僅15歲 至24歲年齡層微幅上升2.8%(每十萬人7.1人)。且中國民族受國情及文化的影響,

自殺死亡率有低估約5%~18%(Yip, Yam, & Chau, 2001)。根據美國2004年調查 (Grunbaum, et al., 2004)各洲 9~12年級學生自殺意念比率為15%~24%,疾病管制 局2004報告(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t, 2007)青少年自殺死亡10~14歲(每 十萬人口1.3人),15~19歲(每十萬人口8.2人);相較台灣2007年青少年自殺死 亡1~14歲(每十萬人口0.1人),15~24歲(每十萬人口7.1人)。

江宜珍(2007)研究發現2004年就讀七年級的北部學生自殺意念發生率14%,

最近一個月內自殺意念的比率為17%~18%;中國浙江研究(Hesketh, Ding, &

Jenkins, 2002)13~17歲青少年自殺意念比率為16%~24%;近6個月內12~15歲青 少年自殺意念的比率男生17.5%女生22%(Liu & Tein, 2005)。另也有研究(Diekstra

& Garnefski, 1995)整理青少年自殺意念的文獻發現在國中階段,因測量自殺意念的 定義及時期的不同,而比率差異非常大在3.5%~52.1%之間。

二、青少年自殺行為發展歷程

青少年期、老年期是自殺的兩個高峰期,青少年處於生命週期之前端,正值 精力充沛,所處週遭環境較單純,可謂正值學習、預備開展人生之際,何以會選 擇結束自己的生命?且自殺人數逐年年輕化增加,甚至由青少年晚期轉移至青少 年早期之趨勢,其發生的情形很值得檢視及探討。

就青少年自殺而言,想先了解自殺意念是如何發展的動態過程,一旦有自殺 意念後,又是怎樣的因素使其強化或減弱?根據國內質性研究(歐素汝,1997)

提出自殺意念發展的五個階段:

(13)

(一)自殺觀念的獲得

自殺觀念的獲得對青少年來說,外界刺激相當重要,最容易的方式便是來自 於電視、網路等媒體的傳播透露出「自殺是壯烈、美麗的」訊息,由此青少年建 構之自殺形象相當淺層,即自殺可解決問題,而淒美的鬼故事,也會產生誤導。

一般成人世界避談自殺,正式教育體系中也不提及,故個人對自殺之了解完全來 自非正式管道,青少年們可輕易獲得這些訊息,卻無任何說明,如此易建構偏差、

扭曲之觀念。許多觀念如是不知不覺的從週遭環境中建立,一旦成形要改變即很 困難。

(二)自殺意念的蘊釀

由不同管道知道自殺後,生活中的許多事件、狀況可能開始蘊釀自殺意念,

最常見的是生活環境中之挫折等負向事件逐漸累積,個體對環境益發感到不自 在。由於青少年主要接觸環境為家庭和學校,故最可能蘊釀自殺意念的環境事件 也多與此兩處有密切關聯。在這兩個環境中,平時的生活中多多少少會遭遇到一 些不順遂的事,隨著不順心的事持續的增加,又沒有辦法順利的排解,自殺意念 便有可能開始醞釀。

(三)自殺意念的產生

自殺意念之產生通常先有外在事件的發生,使個人難以忍受,才興起自殺想 法。自殺意念之產生通常是有「導火線事件」及「助燃性事件」的發生,青少年 期的個體處於由一熟悉的心理社會場所遷移進入至另一處的過渡時期,當試圖完 成主要的發展工作,解決自我認同的問題,對外界加以探索、冒險以及挑戰,建 立權力感與歸屬感時,將會引起自己、他人以及社會的衝突,當這些「導火線事 件」及「助燃性事件」發生時,若沒有適當的因應,則這些事件自然就形成孩子 自殺意念的產生。常見的「導火線事件」如:考試退步、成天都被罵、朋友間的 關係、兩性間「感情」的問題、所處的環境改變。「助燃性事件」如:這麼多事,

活著有何意義?聽說有人自殺,也想試試…等。即環境的改變(如:國一、高一、

大一的新生入學),對於環境適應力較差的孩子,造成對新環境的適應不良,此 一環境的轉換也有著影響。然而環境改變所引發之感受,容易使個人陷入一個孤 單、自憐及鑽牛角尖的情緒框框中,亦可能引起自殺意念的產生。

(14)

(四)自殺意念的持續及增強

自殺意念的產生後,其「負向事件」持續且未有所改善,或是有新的負向事 件發生,自殺意念會持續的增強。但是自殺意念持續期間強度並非完全不變,會 隨環境事件及人的互動而有所消長。其週遭環境有下列情形:(一)是使自殺意念 發生的負向事件持續未有改善,(二)是新的負向事件發生,使個人產生負向感受。

而此時期之外顯特質則是對家缺少向心力,不喜歡回家或與同學之間發生爭執,

遭到同儕的排擠孤立。

(五)自殺意念的減弱

由五方面來看,1、是負向事件減少;2、是因特定事件而使個人認知改變;3、

是時間效應;4、是個人對自殺之可能效應產生抗拒;5、是因應機制之作用,調 整自己的行為或認知。

Orbach(1989)提出青少年自殺發展模式,指出青少年的自殺行為基本上包 含九個階段:第一階段:難以忍受的壓力(挫折、受拒、無解題、喪失或混亂家 庭);第二階段:沮喪憂鬱的態度(悲傷、失望、無用、無望感、焦慮、疏離感);

第三階段:嘗試去適應(遠離人群、孤立自己、操縱別人、放棄、侵犯、叛逆、

尋求替代物來滿足需要);第四階段:累積的挫折,情感能量逐漸削弱;第五階段:

出現自殺念頭;第六階段:藉自殺來調整(不嚴重或很嚴重的自殺嘗試、沮喪、

死亡念頭一直盤踞心頭、明顯的威脅、被死亡深深吸引);第七階段:環境對自殺 行為的反應(驚訝、內疚、關係的改變、孩童本身的壓力加大、被懲罰或受忽略);

第八階段:孩子更確信對生命抱持的悲觀看法,更相信自殺是唯一的解決方法;

第九階段:續增的新挫折導致最終的自殺行為。

並非每個個案的自殺發展都必然經過所有的階段,也不是以上每個階段會一成不 變的依序發生,且每一階段的時間也會因人而異。

(15)

第二節 有關自殺研究的理論

在於自殺的理論方面,生物、社會、心理等各個學科也都針對其觀點提出對 自殺行為的理論,下列整理出著名的七項理論,分別為:社會學、生物學、心理 學、學習論、認知論、發展論、家庭系統論。

一、自殺的社會學解釋

法國社會學大師 Durkheim(Durkheim & Simpson, 1951) 主張因社會條件而被迫自 殺的,反對自殺先天因素的論調,此是屬於社會學說;一個人無法完全脫離社會,

人之所以自殺是因為對社會制度(Social Institution)和社會規範的整合程度不佳所 致。而這個社會制度是泛指家庭、教會以及政治體系等等。社會發生重大變化時,

例如失業率的攀升、重大的自然天災……等,人類的自我毀滅傾向便會增加。此 外,提出了四種自殺的類型:(一)自我中心型自殺(Egoistic Suicide)-由於社會散 漫、群體團結性低、以及缺乏社會整合所造成。這類型的自殺根源於個人沒有與 社會融合為一體,個體在群體中無法被整合。這種將個人限制在自己的小天地中 的力量愈大,社會中的自殺率就愈高。(二)利他型自殺(Altrustic Suicide)-由於 社會高度的凝聚、教條式地接受社會目標、社會過度的整合、自殺者出於高尚的 信念,感到有自殺義務而產生的自殺現象,也就是為過度認同與共鳴導致個人之 犧牲,基本上他們性格是貶低自我的。如:為宗教信仰或政治忠誠而自殺、日本 武士的切腹自殺,還有中國古代所頌揚的「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等皆屬於此類。

(三)脫序型自殺(Anomie Suicide)-是社會關係突逢變故、失序、規範崩潰的狀 態下引發個人失去自我控制。如:社會劇烈變遷、經濟蕭條、大地震或離婚等,

使個體無法以理性的方式處理危機,而選擇了自殺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四)宿 命型自殺(Fatalistic Suicide)-自殺發生為受外界過分控制與指揮,沒有自決的能力 或權力,限制了個體的自由,使個體感到沒有存活的未來,如奴隸或囚犯的自盡。

二、自殺的生物醫學解釋

自殺行為所牽涉的生物層面相當的廣,目前有關生物層面與自殺的研究報告 指出,自殺行為的產生與人體的壓力反應系統,以及內分泌系統有密切、絕對的 關連,而這兩大系統之間又環環相扣、密不可分。從生物醫學觀點研究青少年自 殺行為,非常重視從青春期到青年前期的「個體」變化,一般稱為「青年期危機」,

(16)

此乃因松果腺、性腺、腦下垂體、副腎皮質…等內分泌系統的功能不均衡,所導 致心理不平衡、衝動性高亢,此為「負性病狀」的基礎,如果加上不利的心理動 力或社會條件,那麼便很容易導致青少年自殺(張宏文,1988)。

病理學說認為:大部份的自殺者是鬱病,或其他是情緒病。情緒症者易於引起感情 上的興奮,大多傾向於捷徑反應。而就病理論中則認為:人在自殺的那一瞬間,

可能正處於心理異常的狀態中。因此自殺的病理學說是主張只有異常的人才會自 殺(王雅玄,1997)。

Mann, Christine, Waternaux , Gretchen , Haas和Kevin在 1999年提出「素質-壓 力模式」 (Diathesis-Stress Model)可做為研究自殺的重要研究模式。在此模式中「壓 力」指個體因暴露於壓力生活事件下所引發之生物、心理或精神疾病之現象;「素 質」則是指導致自殺行為之持續易感性 (vulnerability)或先天容易導致生病的特質 (predisposition),包括有生物-心理-社會等方面,研究指出自殺是連續變化、交互 作用的模式,是先天特質和後天環境互動下形成的結果,個體處於持續的壓力狀 況時,會影響個體原本功能降低恢復能力,且為了減低壓力嚴重程度增加自殺意 圖 (Van Heeringen, 2001)。

三、自殺的心理學解釋

佛洛依德以心理分析的角度,提出人類具有「生之本能」與「死之本能」,在 潛意識裡會同時存在希望生存下去與想死或傷害自己和別人的慾望,而當死之本 能壓過生之本能時,人就有自殺的傾向。從心理學觀點研究自殺行為,Menninger

(1938)視自殺為三種潛意識的動機:(一)殺害的慾念-來自原始攻擊性的衝 動。諸如虐待症、嬰兒式(不成熟的愛與被愛)、口慾式(吃其他人的內射作用)、

未完全發展的性格建構者(矛盾情感)、或過度的良心之反對等所引起。(二)

被殺的慾念-由原始攻擊性掩飾良心而來。諸如被虐症、順於無可抗拒的力量、

暴露症(Exhibitionism)暴露式的自殺、虛無幻覺的自戀等。(三)死的慾望-自 我相信有證據可以說明原始性自我指向的攻擊性。諸如毀掉無能的自我、回到母 胎的生之幻想、死的信仰、不真誠的表演等。

(17)

四、自殺的學習論解釋

學習論者則以學習模式來解釋自殺行為,認為自殺是透過增強學習的過程學 習來的。Fester 指出憂鬱及自殺行為與環境中不可預期事件的增強有關,個體可由 增強作用學習到以自殺行為來操控環境,焦點則在於社會事實間的相互作用,如 制度、地位角色、價值、個人特質等,運用於青少年自殺上則強調青少年之自殺 是由學習引起的(Hawton,1986)。

五、自殺的認知論解釋

從認知理論的觀點,著重死亡對青少年的意義,由於智能的發展、文化的態 度以及媒體的影響,使青少年對自己有一種不會死亡的全能感,認為死亡是可逆 的,且認為死亡對自己來說是極為遙遠的事,Beck 等人(1971)認為個體對自己、

對未來以及對環境中任何事物抱持負面消極的看法,是產生自殺行為的主要認知 因素。

六、自殺的發展論解釋

以發展的觀點強調青少年階段的壓力、身心狀態變化、以及過度衝動的反應。

青少年期的個體處於由一熟悉的心理社會場所遷移進入至另一處的過渡時期,當 青少年們試圖完成主要的發展工作,解決自我認同的問題,對外界加以探索、冒 險以及挑戰,建立權力感與歸屬感時,無可避免的將會與自己、他人以及社會產 生一些衝突,若沒有適當的因應,則這些衝突將使個體產生壓力、挫折與緊張的 狀態,進而影響自殺行為的發生(Morgan, 1985)。

七、自殺的家庭系統論解釋

家庭系統論的觀點強調家庭結構混亂、溝通不良、角色的衝突與混淆、以及 無法接受家庭必然發生的改變,這些家庭中的衝突與變動亦將對個體形成壓力,

影響自殺行為的發生。自殺代表一個家庭系統的病症,自殺的孩子通常是父母或 其他家人敵意的收受者,他們常會因為家庭中缺乏有效的溝通而感到不被關心;

此理論將自殺與家庭和生活情境結合,不以人格來解釋自殺(Morgan, 1985)。

(18)

小結:「自殺是人類心理、家庭、社會生活、人際關係、身體與精神等各因素而產 生的一種社會疾病」(Borowsky, Ireland, & Resnick, 2001; Fergusson, Woodward, &

Horwood, 2000; Liu, Tein, & Zhao, 2004; Perkins & Hartless, 2002)。足見自殺的定義 理論隨著學術背景不同、時空改變而有所轉換,從早期佛洛伊德的生、死本能到 後現代觀點視自殺行為為病症…等,若將個人的自殺行為置於其生活的脈絡中去 探討,而不僅是以個人的單純選擇檢視,也有助於瞭解自殺成因的複雜化及多重 力量交互作用所造成產生的行為。

(19)

第三節 青少年的自殺意念及相關因素

自殺是一種複雜的行為,自殺行為背後的因素相當複雜,以下由個人、家庭、

學校不同的觀點加以討論:

一、個人因素與自殺意念的相關因素

國中生自殺意念的產生,其所感受到的壓力和個人精神狀況有關。而壓力來 源主要是家庭、學校和朋友(林宜平 等,2002)。家庭衝突、學校課業壓力是青 少年自殺意念的重要因素,而中國青少年的社會化受家庭影響甚大,故考量中西 方文化發現中國青少年壓力來自家庭、社會經濟、文化因素影響,而西方青少年 僅有課業壓力影響較大(Liu & Tein, 2005)。

人口學特徵變項:如性別、居住地區、年齡等,許多研究顯示自殺意念存在 顯著的「性別差異」,無論在自殺企圖、自殺意念與自殺死亡率上有顯著的差異。

性別差異開始於10~14歲(Wise & Spengler, 1997);青春期女生的自殺意念亦高於 男生(Linden& Barnow, 2005) ;也就是女生較男生容易出現自殺意念;自殺企圖上 的性別差異現象也是一樣(Hawton, 2000; Linden & Barnow, 2005)。與自殺身亡的性 別差異不同;因為男生採取強烈、簡單、致命的方法,即WHO(2002)資料顯示各 國男生在完成自殺的成功率較高於女生,除中國大陸外。

有關「居住地區」或「城鄉差距」與自殺意念之間的關係,依據英國1981~1998 年9264位15~44歲自殺者之資料,發現鄉村的自殺率比城市高,尤其是15~24歲 鄉村女性族群,因失業、社經環境及社會制度惡化等,造成城鄉差距與自殺的行 為的關係(Middleton, Gunnell, Frankel, Whitley, & Dorling, 2003)。另中國鄉村的自殺 率高於城市3倍;依據2001年青少年13~17歲城鄉差距與自殺意念發現,鄉村女學 生因自覺學業成就差,而自殺意念及企圖較城市的女學生高;分析社經環境、心 理諮詢缺乏與社交孤立與自殺意念及企圖有關,而導致自殺或自殺行為的發生 (Hesketh, et al., 2002)。

課業壓力主要來自個人對自己的期許、對自己學業成績的滿意度為主。Dukes 等人(1989)提出學業成就的滿意度與學業表現成績不對等時,會導致青少年自 殺行為;即學校課業表現不斷的失敗使青少年感到無望與無價值,而造成青少年 低自尊及自信心下降,特別是當青少年發現自己的學業成就與期望,有相當落差

(20)

的時候,進而發展出自殺想法或行為。另有來自家庭父母的期望、父母拿自己的 成績與別人比較等,或在學校師長的期望、同儕之間的競爭及對於升學感受到的 壓力等,然來自於父母或個人過高的學業期待也往往是一個重要的壓力源,所以 國中生的課業壓力不但是直接的壓力源,也是造成親子衝突的主因。青少年成績 低落,和逐漸增加的學習壓力與自殺意念有關(Greening & Dollinger, 1993),且發 現自殺學生通常有較佳的成績表現及父母親有較高的期待(Braaten & Darling, 1962)。依據中國國中學生1362位(12~15歲)的研究(Liu & Tein, 2005)發現企圖 自殺與考試失敗、家庭功課太多有關;而自殺意念則與父母親的期待過高有關(Liu

& Tein, 2005)。

「人格特質」指的是對於環境與自我形象之間的認知、情感、衝動的控制及思 考方式的持久模式,展現在廣泛的社會與人際背景中。青少年時期,正是人格形 成的重要階段;而當人格特質僵化變成適應不良,並造成顯著的功能損害或主觀 地痛苦,及構成「人格疾患」。Brezo 等人(2006)從Medline and Psycinfo的資料庫 中整理與青少年企圖自殺有關的人格特質傾向-無望感、神經質、外控性為主要 的影響;2005年研究指出青少年自殺意念受人格特質影響大於企圖自殺;且在自 殺意念中衝動的人格特質受性別影響較為顯著;即女生具有衝動的人格特質容易 產生自殺意念(Brezo, et al., 2005; Brezo, Paris, & Turecki, 2006)。另部分研究

(Dumais, et al., 2005; Roy, 2002)發現,與青少年自殺行為有關的人格特質中具有神 經質(neuroticism)、衝動性(impulsivity)、情感變異性(affect dysregulation)和外 控性等傾向有關。

1967年Beck依心理狀況,定義青少年的憂鬱為自覺「無價值感」及 「無希望 感」兩個代表指標,尤其「無希望感」被推崇為評估青少年自殺意念的最好指標 (Schotte & Clum, 1982; Strang & Orlofsky, 1990),在大型的研究設計上憂鬱被認為 是自殺意念最顯著的相關因子,但並非所有憂鬱者都有自殺行為(De Man, 1999;

Kandel, Raveis, & Davies, 1991; Meneese, Yutrzenka, & Vitale, 1992),也有研究 (Overholser, Adams, Lehnert, & Brinkman, 1995; Shagle & Barber, 1995)發現「低自 尊」亦為自殺意念的有意義相關因子;所以現今有關青少年自殺意念的研究(Harter

& Runbaugh, 1992; Kandel, et al., 1991; Meneese, et al., 1992)會考量以「憂鬱」、「低 自尊」為自變項或中間變項大於以「無希望感」為研究變項。

(21)

憂鬱症是心理疾患會扭曲認知,使人無法清楚與理性思考;讓人覺得沒有希 望與無助,進而產生自殺意念。且有自殺行為者,90%以上有心理疾患,其80%

以上都患有憂鬱症,而憂鬱發生在不同年齡層其徵症表現亦有所差異,發生在青 少年身上都以外顯的行為表現居多,如:逃學、留級、暴力、偏差行為及酒精濫 用…等表現在青少年的憂鬱情緒上(WHO, 2002)。所以有研究(Kaltiala-Heino, Rimpela, Marttunen, Rimpela, & Rantanen, 1999)發現青少年霸凌行為與自殺意念、

憂鬱有強度的相關性。另中國研究(Hesketh, et al., 2002)發現33%患嚴重憂鬱症狀

(無持續追蹤治療者稱之)的青少年,約一半的比率(16%)有自覺「 無價值感」;

9%(男生7%女生11%)有真實的自殺企圖,而憂鬱及普遍的心理諮詢貧乏,是 中國青少年產生自殺意念的主因。另在學生轉換學校的相關研究(Greene &

Ollendick, 1993; Wenz-Gross & Siperstein, 1998)發現六升七年級的學生會有憂鬱、

自殺意念…等負向情緒產生。

「自殺」在某些青少年而言,可能是一時衝動產生的想法而已;可能是用來 表示抗議或威脅他人的手段;有些人則是企圖用自殺來解決痛苦(林宜平、李蘭、

吳文琪,2002),是無法適應心理及環境狀況所引發的一種自我毀滅的行為。一 般而言,自殺者的心態特質為,對自己的生命找不出答案、無助與無望、對某人 的報復、贏取他人的注意力、疲累而沒有力量再堅持下去等(Dukes & Lorch, 1989)。

青少年經常是處於極大的痛苦中,他們唯一的渴求就是脫離這樣的痛苦,而將自 殺的想法視為能帶領解決問題的出口(Beck & Greenberg, 1971)。

二、家庭因素與自殺意念的相關因素

1997年Wagner整理了 262 篇從 1974 年至 1995 年間有關家庭因素與自殺 行為的實證研究,指出整體家庭功能的不良與自殺意念有顯著的相關性存在。此 外,Wagner 更進一步指出影響自殺行為的家庭危險因素有:一、缺乏良好的家 庭溝通與問題解決能力。二、代罪羔羊。三、親子間的依附關係出現阻礙

(disturbance)。四、婚姻的功能不強。五、父母親的心理疾病。

Dukes(1989)提出家庭問題和學校問題是青少年自殺的二個重要的因素,在 考慮中西文化的研究(Sun, Hui, & Watkins, 2006)發現,東方的青少年的社會化發 展,受家庭影響甚鉅;故青少年因家庭功能不彰所導致的自殺行為,相較西方國 家的影響較顯著,另Liu(2005)提出東方青少年的壓力源因文化差異及社會經濟

(22)

的影響,除了課業壓力還有家庭缺乏工作機會、經濟困難、家庭成員衝突的負向 事件,而有別於西方青少年僅課業壓力所產生自殺的想法。顯示家庭因素對預測 東方青少年自殺意念具有影響力。家人的支持、家庭的氛圍或家庭成員情感的緊 密度…等,對青少年自殺意念都有很強的關連性(Dukes & Lorch, 1989),不論青少 年是否在原生或領養家庭(Slap, Goodman, & Huang, 2001)。Orbach(1989)亦指出,

青少年自殺行為與家庭、父母的衝突有直接的關連,孩子沒有任何方法解決家庭、

父母的衝突問題,最後發現唯有選擇自殺才能使衝突改善。

三、學校因素與自殺意念的相關因素

學校不但是青少年大部分活動的所在,並且是行政單位最容易接觸,也是最 有可能改變的場所,其學校扮演自殺防治極為關鍵的角色(林宜平 等,2002)。

學生人際關係互動發展的影響;首先差異表現在師生及同儕的關係上,Sun 等人 (2006)研究發現,學生自覺「老師支持」較低,與老師的關係較差者,其學生發生 自殺意念的可能性越高。因而對於學校、師長與同學認同感高,表示學校認同度 高;適應學校的情形較好,的確能讓青少年較不易發生自殺意念的念頭。另研究 (Bearman & Moody, 2004; Prinstein, Boergers, Spirito, Little, & Grapentine, 2000)顯示 7~12 年級的學生,缺乏同儕團體支持,與同儕相處困難或受同儕排斥,而易有自 殺意念產生;尤其女生容易受社交孤立(social isolation)和交友的型態或易受人際關 係互動的影響而產生自殺意念。另 Bearman 提及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的同伴或 朋友有自殺者,較可能比朋友中無自殺的比率高出 20%計劃企圖自殺。大部分青 少年都會向同年齡的朋友求助,鮮少將諮詢機構列為優先求助對象(Hesketh, et al., 2002)。青少年自殺具有流行性,當他們看到同儕以自殺解決問題時,自己也會跟 著模仿。而於結交異性朋友而衍生的感情問題,也是青少年自殺的重要因素 (Hawton, 1986)。自殺事件若發生於學校場合,更會對數百人造成影響,對家人及 社會的衝擊更是難以估算(李明濱,2007)。

國中生遭遇挫折或壓力時,除了可能產生自殺意念外,也有可能轉為攻擊行 為、欺負同學或傷害小動物等行為(林宜平 等,2002)。韓國針對 1718 位七、

八年級學生霸凌行為研究(Kim, Koh, & Leventhal, 2005)發現;霸凌加害者兼被害者 比沒受到霸凌學生,易產生 1.9 倍自殺意念;女生被害者比沒受到霸凌學生較易產 生 2.8 倍自殺意念。學校霸凌行為的學生其心理常有不安全感、感覺寂寞與憂鬱傾

(23)

向,不論是加害者或是受害者皆容易有自殺行為的傾向(Kaltiala-Heino, et al., 1999)。

(24)

第四節 學生因升學轉換學校的適應與發展

學生因升學而轉換學校的時期,稱之學校轉銜期;是指學生在生理、心理、

學習的課程內容、環境、人際關係等方面發生較大變革的時期,主要包括小學升 國中、國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學三個重要的變革期。尤其是小學升國中對青少年 早期恐怕是求學生涯第一次也是最大的轉折,亦是一個具有挑戰的過渡期;所以 六年級生七年級學生的適應與發展是近幾十年來美國中等教育研究的主要課題之 一(Greene & Ollendick, 1993; Wenz-Gross & Siperstein, 1998)。

青少年一般研究青少年心理與發展的學者所下的定義:為所謂「青少年」乃 指結束兒童之發展任務,進入發展獨立而解放的自我認同之發展任務者,在年齡 上約為小學五、六年級至二十歲初期者。所以這一階段的特殊性並非僅限於環境 的變化及其所牽動的,比如社會人際及學業課程的變動,而是諸多變化併發在一 個非常特別的時期—青春期。這一階段的適應困難可能對學生今後的長遠發展造 成不利影響(Seidman, Allen, Aber, Mitchell, & Feinman, 1994)。

而相關文獻亦顯示,升七年級的轉變剛好與青春期發育的開始同步,轉換學 校接觸的人、事、物改變很大,課業和人際的壓力在此階段提升許多加上青春期 的生心理變化,使青少年無所適從(Mullins & Irvin, 2000),學生面對即將到來的這 個新階段,除了期待和興奮外,更普遍地感到憂慮和害怕;父母親們也覺得緊張 和擔心。學校不乏見到有適應困難的學生(Chung, Elias, & Schneider, 1998)。

一、相關理論

進入中學後學生為什麼會出現心理及行為問題呢?有關文獻中對此現象有兩 種主要的解釋。其一,根據多重壓力理論(cumulative stress theory),有學者提出生 活中多種變化的同時發生;青少年同時經歷了環境改變、升學和初經來潮所致之 變化,其原因是同時應付多種變化比一種更為困難(Eccles, Lord, & Midgley, 1991)。在Blyth等人的研究(1978)對八所學生升國中轉換學校及六所由小學原學校 繼續接受國中教育的學生做比較,其結果顯示在原學校升國中的學生比六年級時 更為自信;相反的,另升國中轉換學校就讀七年級學生則自我感覺變差。

(25)

另一類解釋是以Eccles和Midgley(1989)為首的研究者依據人與環境相適應 理論(Person-Environment Fit Theory)提出的。這一理論指出人的心理需要與社會環 境特徵是否吻合;影響人的動力和心理健康(Eccles, et al., 1991)。Eccles和Midgley 認為升入中學的青少年的身心需要與中學環境的結構不相吻合所致(Seidman, et al., 1994) 。青春初期的少年人自我意識強(self-focus)、敏感(self-conscious),而中學的 環境重視競爭和能力的自我評價(Eccles & Midgley, 1989),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 想要更多的自主權、自我管理和作決定的機會,而中學老師的看法則與學生的相 反;就在他們發展自我而需要家庭以外的成年人的聆聽和支持時,卻不能提供這 種自持性的關係(Seidman, et al., 1994)。

二、升學轉換學校後的學業表現方面

研究普遍指出在學業表現受到最大關注,經過升學轉換學校後學業表現有變 差的現象(Blyth, Simmons, & Bush, 1978; Mullins & Irvin, 2000; Petersen & Crockett, 1985; Seidman, et al., 1994; Wampler, Munsch, & Adams, 2002)。Blyth, Simmons 和 Peterson, Crockett 的研究資料顯示,六年級升七年級學生的學年考試平均成績大幅 下降。Blyth, Simmons 和Mullins& Irvin (2000)發現六到十年級的學生考試成績普 遍下降,但最嚴重的情況發生在剛進入國中的學生。學業成就的下滑是否有性別 差異還不清楚;相關文獻也認為六年級升七年級這過渡期;並沒有因性別而學業 成就有所不同(Harter & Runbaugh, 1992; Seidman, et al., 1994)。男女生在自信,對 課業的準備及學年考試平均成績上的下降程度相似。而Chung, Elias, Schneider (1998)比較了學生小學結束時和升入國中後第一學年的成績報告後指出,男生在這 一階段學業成績大幅下降而女生則沒有。

三、升學轉換學校後的心理狀態方面

學業成就的下降與學習動力(motivation)減弱有關 (Eccles, et al., 1991)。在自我 系統中(self-system)的動機體系(motivational domain)在升學轉折階段的研究中受到 注意(Seidman, et al., 1994)。Eccles和 Midgley指出「學生對學校的態度、成就動力、

內在及外在動機」都在這一階段轉向負面轉變(Seidman, et al., 1994)。研究發現進 入中學後學生的學習自我勝任感(self-efficacy)急劇下降,自我勝任感的高低是與學 業成就的好壞相關的因素之一(Anderman & Midgley, 1997)。

(26)

Simmons 和Rosenberg 對三至十二年級的 1917名學生調查後發現,12到14歲間的 學生表現出最低的自信心;升入國中對學生自信心的衝擊亦是升學轉折研究的核 心問題之一。多數此類研究都認為這一轉折對學生的自信心有負面影響。另外有 研究發現(Fergusson & Lynskey, 1995; Koizumi, 1995)升國中 (七年級) 後,樂觀分 數降低而悲觀分數較高。較悲觀和沒興趣的學生,在學校負面學業表現以及同儕 關係呈現相關(Koizumi, 1995),尤其七年級的學生認為他人 (老師、父母、同儕) 對其印象不如過去良好(Mullins & Irvin, 2000)。

四、升學轉換學校後的人際關係互動方面

七年級生剛脫離國小,對於別人的感受可能還不大能理解與諒解,且國中時 期的同儕對學生的影響相當大,然而,結束小學階段,中學階段開始,打破之前 小學時建立的同儕關係,需要重新建立新的社會人際網絡並重新定位自我角色 (Chung, et al., 1998)。此對學校結構和社會角色的破壞,對青春初期的學生需用極 大的努力來做調整;這對此過渡期的學生是極富壓力和挑戰性的。因此,此時期 的孩子面臨在交友中所承受的巨大壓力-被接納的欣喜,及被排拒的痛苦。

從發展的角度看,與同伴的關係在這個階段顯得極為重要,但這類關係卻廣 泛而缺乏穩定性(Elias, Gara, & Ubriaco, 1985),與同伴關係的變化會出現在同校學 生的年齡段上。在小學曾是年齡和個頭都最大的學生進入中學後成了最小的。Blyth, Simmons和Bush (1978)指出,在七年級的學生被欺負的現象急劇增加,尤其國中時 期常受欺負,會有自殺的念頭;適應良好受歡迎的孩子往往會更願意去發展人際 關係,有更多的社交技巧和發展令人喜愛的特質,但很受歡迎的學生也有「被人 羨慕的壓力」(林宜平 等,2002)。所以而不受歡迎的孩子容易發展出特殊的人 格特質而妨礙其將來社會適應,甚至引發犯罪與反社會性格。

相對地,上國中後老師更注重紀律和操控,學生有較少的機會做選擇、決定 和自我管理(Eccles & Midgley, 1989)。國中老師對學生在學業上有更高期望並更注 重學生的個人責任感;但同時老師的操控和紀律管制更強,師生關係愈缺乏信任;

學生覺得老師更有距離感,給他們的支持較少,也較少主動向老師求助(Wampler, et al., 2002)。有研究比較了升國中前後學生對師生關係品質的看法,指出七年級的老 師比六年級的老師缺乏支持、友愛和公正(Eccles, et al., 1991; Feldlaufer, Midgley, &

Eccles, 1988)。

(27)

Eccles, Lord和 Midgley (1999)分析了美國國家教育追蹤調查的資料發現,不同 結構的學校學生的成就有所差異,由小學學校繼續接受國中教育的學生比其他結 構學校同級的學生成就高。蹺課、使用暴力、濫用藥物的情形較少;學生也對課 業學習興趣濃厚,自信和自控力較強、學業成績表現更好。文化人類學家Mead早 在1928年即對青春期的問題研究,認為青春期並不必然是一個危機四伏的緊張時 期,不同的文化、社會環境使類似的發展過程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故研究者們得 出的結論是:在青春期這一階段升學轉校並不是青少年行為和動力出問題的原因 所在,國中學校環境的結構特點才是造成問題的關鍵(Lerner,2003;黃祥德譯,

2006)。

此時期學生出現學業表現、自信心下降、悲觀指數上升、霸凌的受害者和師 生、同伴關係重新定位極缺乏支持等多件的負向生活事件皆是導致自殺念頭的相 關因素(Liu & Tein, 2005),再加上面對壓力調適困難,情緒波動是最直接的表現,

會以容易衝動、煩躁不安、憤怒甚至傷害自己等行動來表達。研究(Wigfield, et al., 1997)顯示,關心子女並懂得其青少年發展需要的父母,對升國中過渡期的學生有 保護的作用。另有研究(Wenz-Gross & Siperstein, 1998)指出,健全家庭支援系統可 降低此過渡期學生的抑鬱感與自我消極的感覺。

依據負向生活事件與自殺行為的研究(Liu & Tein, 2005)發現,與青少年自殺行 為有關的事件主要是學校,考試失敗(OR=2.93)、及家庭功課太多(OR=2.92)

會有企圖自殺;而轉換新學校(OR=3.16)不僅會產生自殺企圖還有自殺意念

(OR=1.98),顯見轉換新學校對學生自殺行為具有相當的影響力。在台灣的質性 研究(歐素汝,1997)中發現學生自殺意念發生在國一剛開學時,因剛進入新環 境,同學之間仍不熟悉而產生自殺意念。此時期學生不適應的主要表現在學業表 現、心理狀態、人際關係互動、課外活動的參與及行為的其他方面出現問題,這 些方面相互關聯牽扯而非彼此孤立(Leland-Jones, 1998)。

(28)

個人因素

˙性別

˙居住地區

˙攻擊性人格

˙情感變異性人格

˙憂鬱情緒程度變化

˙自覺學業表現

˙重大生活事件感受程度

家庭因素

˙父親教育程度

˙母親教育程度

˙父母婚姻狀況

˙家人支持

˙家庭經濟狀況

學校因素

˙被同儕打

˙學校認同度變化

˙同儕支持程度

學生於六年級與七年級兩年 間自殺意念的改變類型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根據前述文獻回顧,分別從個人、家庭、學校三方面,探討學生自殺意 念改變類型之相關因素。

圖 3-1 研究架構:學生於六年級和七年級自殺意念改變類型之相關因素

(29)

第二節 資料來源

本研究資料採用「兒童與青少年行為之長期發展研究(Child and Adolescent Behaviors in Long-Term Evolution,簡稱 CABLE 計畫)」(Yen ,et al., 2002)已建立 之長期資料庫,進行部份資料分析。

為瞭解台灣城鄉間之差距,CABLE 計畫於 2001 年時立意選取台北市及新竹 縣兩個地區,分別代表「城市地區」和「鄉村地區」再自兩地之國小進行分層隨 機抽樣。因考量各校一個年級不足 50 人之學校相當鮮少,且私立國小為數不多(台 北市 10 所;新竹市僅 1 所),但其學校資源及制度恐與公立學校具有相當大的差異,

因此先排除國小一年級不足 50 人及私立學校,其餘公立國小均納入抽樣母群體,

台北市共計 142 所;新竹縣則為 78 所。分層隨機抽樣係根據各校「國小一年級之 學生總人數」將學校分成三類,大於 400 人之學校劃為「大型學校」;介於 200~

399 人則劃為「中型學校」;介於 50~199 人則劃為「小型學校」,然後分別自大、

中及小型學校中抽出 1、2 及 6 所國小,因此兩地區共有 18 所學校參與此計畫,

選國中學校中所有一、四年級的學童為長期追蹤的對象。另外,CABLE 計畫也針 對樣本學童之父母雙方進行問卷調查,以獲取父母人口學變項、健康行為、心理 狀態、與學童互動情形等資料。

本研究中自殺意念發生比率則以 2006、2007 年有完整回答自殺意念等兩題作 為研究樣本,分別為 2,370 位與 2,311 位。而主要探討自殺意念行為相關因素則自 2006、2007 年的學生問卷中,擷取部份資料進行分析,以目前仍居住於台北市與 新竹縣之七年級學生為樣本,兩年都有參與調查之學生始為本研究之對象,共計 樣本數為 2,087 人。

(30)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自 CABLE 計畫的資料庫中,選取 2006、2007 年兒童卷的部分資料進 行分析。以下針對主要研究變項的測量加以說明:

一、自殺意念之類型

本研究之依變項為學生自殺意念,係 2006~2007 年每年詢問學童:「你有想 過要自殺(不想活、想要去死)嗎?」;依此題目細分為:最近一個月內、最近一年 內(不包括最近這個月),兩題之選項均為:(1)都沒有;(2)有過一兩次;(3)很 多次;(4)每天都有。

依據上述兩題回答之情形,將「學生六年級至七年級兩年內自殺意念之改變類型」

分為以下四類:

(一)「兩年皆無」自殺意念者

為學生於六年級(2006 年)填答自殺意念題目最近一個月內、最近一年內(不包 括最近這個月),兩題之選項均為:(1)都沒有;及七年級(2007 年)填答自殺意念 題目最近一個月內、最近一年內(不包括最近這個月)兩題之選項為:(1)都沒有之 學生定義之。

(二)「從有到無」自殺意念者

為學生於六年級(2006 年)填答自殺意念題目最近一個月內、最近一年內(不包 括最近這個月),兩題之選項之一填答:(2)有過一兩次;(3)很多次;(4)每天 都有;但七年級(2007 年)填答自殺意念題目最近一個月內、最近一年內(不包括最 近這個月)兩題之選項為:(1)都沒有 定義之。

(三)「兩年皆有」自殺意念者

為學生於六年級(2006 年)填答自殺意念題目最近一個月內、最近一年內(不包 括最近這個月),兩題選項之一選項填答:(2)有過一兩次;(3)很多次;(4)每 天都有;及七年級(2007 年)填答自殺意念題目最近一個月內、最近一年內(不包括 最近這個月)兩題選項之一填答:(2)有過一兩次;(3)很多次;(4)每天都有 定 義之。

(31)

(四)「從無到有」自殺意念者

為學生於六年級(2006 年)填答自殺意念題目最近一個月內、最近一年內(不包 括最近這個月),兩題選項之一選項為(1)都沒有;但七年級(2007 年)填答自殺意 念題目最近一個月內、最近一年內(不包括最近這個月)兩題選項之一填答:(2)有 過一兩次;(3)很多次;(4)每天都有 定義之。

二、個人因素

(一)攻擊性人格

研究樣本 2007 年自評對週遭事物是否產生攻擊反應。請學生自評量表共十 題:「如果別人對你有不禮貌的作為,你是否一定要和他理論一下」、「如果你認為 這樣做是對的話,你是否就會不管別人的反對執意去做」、「你是否覺得長輩的話 不見得是對的,所以不必聽他的」、「如果你被別人輕視,是否就會非常地生氣」、

「你是否常會不考慮後果就採取行動」、「你是否在無聊或發悶的時候,就想尋找 新的刺激」、「你是否覺得你是一個性情著急的人」、「你是否很想把社會上各種活 動都嘗試一下」、「如果經常不做一些事情,你是否就會覺得心情不愉快」與「你 是否覺得與其平凡過日子,倒不如有所改變比較好」。填選「是」者計 2 分;「不 知道」者計 1 分;「否」者計 0 分,加總分數介於 0~20 分,得分越高表示該學生 具有較高程度之攻擊性人格。其 Cronbachs α值為 0.644。

(二)情感變異性人格

研究樣本 2007 年自評對週遭事物情緒的變動情形。請學生自評量表共十題:

「你是否稍微遇到不如意,就會馬上翻臉不理別人」、「你是否看到新奇的事情,

就想向它看齊或學習」、「你是否覺得你是很重感情的人」、「你是否容易把心情的 好壞,表現在外表」、「你是否容易因為一點小事,就非常地驚訝」、「你是否常會 分散注意力,使思考不容易集中」、「你是否容易引起情緒的激動」、「你是否常會 後悔,如果早一點下決心,那就好了」、「你是否覺得你的感情容易動搖」、「你是 否常有心慌意亂的情形」。填選「是」者計 2 分;「不知道」者計 1 分;「否」者計 0 分,加總分數介於 0~20 分,得分越高表示該學生具有較高程度之情感變異性人 格。其 Cronbachs α值為 0.612。

(32)

(三)自覺學業表現

2006、2007 年測量學生自覺學業表現有關之項目,主觀指標詢問:「你對自己 的課業表現滿不滿意?」,學生自評「很不滿意」、「不太滿意」、「普通」、「滿意」

與「很滿意」。分析時將上述五項合併填答「不滿意」、「普通」與「滿意」等三組。

(四)憂鬱情緒組合類型

研究樣本 2006、2007 年自評憂鬱情緒的變化情形,此量表係參考 Kovacs 所 建構之 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 及 Faulstich 等人於 1986 年所提出之 Depression Scale for Children (簡稱 CES-DC)兩個兒童憂鬱量表,經 CABLE 計 畫之例行會議討論,篩選出適合題目並加以翻譯潤飾後,自行設計之量表。

共七題包含:「最近兩星期,你有不想吃東西,就算看到喜歡吃的東西也不想 吃嗎?」、「最近兩星期,你有覺得很難過、心情不好嗎?」、「最近兩星期,你覺 得沒有特別原因就想哭嗎?」、「最近兩星期,你做事情的時候有沒有覺得好辛 苦?」、「最近兩星期,你有沒有覺得很害怕?」、「最近兩星期,你有沒有睡覺睡 不好?(睡到一半就起來了…)」與「最近兩星期,你有沒有覺得什麼事情都不想要 做?」填選 1=都沒有;2=有過一兩次;3=很多次,加總分數介於 7~21 分,得分 越高表示該學生憂鬱程度越嚴重。以兩年的資料之中位數分別歸類為高、低兩組,

然後形成 2*2=4 種組合;分別為「低變高」、「高變低」、「均高」、「均低」

四種組合。其 2006 年 Cronbachs α值為 0.743;2007 年 Cronbachs α值為 0.758。

(五)重大生活事件感受程度

研究樣本 2006 年先填答,最近半年內,你家有發生過以下所列的重大事件嗎?

a.父母的婚姻狀況轉變(例如離婚、分居、再婚等);b.轉學;c.搬家;d.父母換 工作;e.父母失業 f.家庭加入新成員(例如新弟弟、新妹妹);g.你生重病;h.家 人生重病;i 重要親人去世;j.同學或朋友去世;k.寵物死掉;l.交男/女朋友;

m.跟男/女朋友吵架或分手;n.學業成績明顯退步等十四題細項。再續回答:「你 的反應是」,選項為「很難過」、「無所謂」、「很高興」、依序計分為 1~3 分。因此 題為跳答題,若前一題填答「沒有」者,此十四題之得分均計為 1 分。因此重大 生活事件感受程度總分介於 14~56 分。得分越高表示重大生活事件感受程度愈高。

(33)

三、家庭因素

(一)父(母)親教育程度

研究樣本自陳父、母親雙方的教育程度為何,回答的選項包括小學、國中、

高中、高職、專科、大學、研究所、不知道,分析時將上述八組合併為「國中以 下」、「高中(職)」、「大專及以上」畢業三組。因父母教育程度的變動性不大,避 免因遺漏值造成選樣偏誤,則以 2007 學生回答父母雙方之教育程度,遺漏再以 2004 年及 2003 年學生回答父母雙方之教育程度替代。

(二)父母婚姻狀況

研究樣本 2007 年自陳父母親婚姻狀況,回答選項包括:結婚、離婚、沒有結 婚。分析時將上述三項合併為「結婚」、「離婚或沒有結婚」二組。

(三)家人支持程度

研究樣本 2007 年自評家人對情感支持的情形。請學生自評量表共十四題:「家 中如有任何人覺得心煩,你也會覺得心煩嗎?」、「你做的事家人都同意嗎?」、「通 常家人都能知道你的感覺(感受)嗎?」、「家人會挑剔你的朋友嗎?」、「當你有 需要時,家人能給你金錢上的資助嗎?」、「家人對你處理金錢的方式會抱怨 嗎?」、「不等你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家人就能知道你的想法嗎?」、「家人同意 你交往的朋友嗎?」、「通常你能知道家人的想法嗎?」、「家人會抱怨你的玩鬧方 式嗎?」、「如果你心煩,家人也會跟著心煩嗎?」、「家人總是希望你能改變嗎?」、

「當你無計可施時,你的家人會幫助你嗎?」、「你必須行事小心,以免家人怪罪 於你嗎?」。填選 1=幾乎不會;2=偶而會;3=有時會;4=經常會;5=總是會,加 總分數介於 14~70 分,得分越高表示該學生獲得較高程度的家人情感支持。其 Cronbachs α值為 0.757。

(四)家庭經濟狀況

研究樣本自陳家中現在的經濟狀況,回答選項為:「非常好」、「還算好」、「普 通」、「有點不好」與「非常不好」。分析時將上述五項合併填答「好」、「普通」與

「不好」三組。

(34)

四、學校因素

此次概念在於了解學生在學校人際互動的情形為何,包括:對學校、導師、

班級的喜愛、被同儕打及同儕的支持程度。

(一)學校認同度變化

研究樣本 2006、2007 年自陳對於目前學校認同的程度,共三題包含:「喜歡 讀的學校」、「喜歡級任老師」與「喜歡班上同學」,填答「非常不喜歡」者為 1 分;

「不喜歡」者為 2 分;「普通」者為 3 分;「喜歡」者為 4 分;「非常喜歡」者為 5 分。加總分數介於 3~15 分,得分越高表示學校認同度愈高。將其兩年間之學校 認同程度之總分相減,分析時將分為分數「提高」、「降低」、「均低」「均高」四組;

因「均高」組,僅佔 4%,故與「均低」合併為「不變」。其 2006 年Cronbachs α 值為 0.682;2007 年 Cronbachs α值為 0.633。

(二)被同儕打

研究樣本 2007 年填答自陳你有被同學或朋友打過(打鬧不算)嗎?填選 1=從來 沒有;2=最近一年沒有,但以前有過;3=最近一個月沒有,但一年內有過;4=最 近一個月有過一兩次;5=最近一個月有過很多次;6=最近一個月每天都有,分析 時將上述六項合併填答 1=最近一年沒有;2=最近一年有 兩項。

(三)同儕支持程度

研究樣本 2007 年先填答,在學校裡你有可以講秘密的朋友,再續回答:「你 遇到讓你難過的事,會告訴他們嗎?」「你遇到困難或問題時,會告訴他們嗎?」

與「你會和他們一起討論功課嗎?」,選項為「都沒有」、「有過一兩次」、「很多次」、

「每次都有」依序計分為 1~4 分。因此題為跳答題,若前一題填答「都沒有可以 講秘密的朋友」者,此三題之得分均計為 1 分。因此同儕支持總分介於 3~12 分。

得分越高表示同儕支持程度愈高。其 Cronbachs α值為 0.913。

(35)

表 3-1 研究變項之操作型定義

變項名稱 操作型定義

1. 自覺學業表現 學生自評六年級課業表現的滿意度。

2. 攻擊性人格 學生在攻擊性人格量表上回答之結果。

3. 情感變異性 學生在情感變異性量表上回答之結果。

4. 憂鬱情緒程度 學生自陳六、七年級憂鬱情緒量表上回答之結果。

5. 重大生活事件感受程度 學生自評七年級發生重大生活事件的感受程度。

6. 父親教育程度 學生自陳父親的最高教育程度。

7. 母親教育程度 學生自陳母親的最高教育程度。

8. 父母婚姻狀況 學生自陳父母親目前的婚姻狀況。

9. 家人支持 學生在家人情感支持量表上回答之結果。

10. 家庭經濟狀況 學生自評目前家中經濟狀況。

11.學校認同度 學生六、七年級自陳對學校、班級與同學的喜歡程度。

12.被同儕打 13.同儕支持程度

學生自陳最近一個月內、一年內有無被同儕打。

學生自評與朋友交往的程度。

自殺意念改變類型

「兩年皆無」自殺意念者

學生自陳六年級及七年級最近一個月內、一年內 都沒有想過要自殺

「從有到無」自殺意念者 學生自陳六年級最近一個月內、一年內任一答題有想過要自殺 及七年級最近一個月內、一年內沒有想過要自殺

「兩年皆有」自殺意念者 學生自陳六年級及七年級最近一個月內、一年內 任一答題有想過要自殺

「從無到有」自殺意念者

學生自陳六年級最近一個月內、一年內沒有想過要自殺 及七年級最近一個月內、一年內任一答題有想過要自殺

最近一年內為不包括最近一個月

數據

表 3-1 研究變項之操作型定義 變項名稱 操作型定義 1. 自覺學業表現 學生自評六年級課業表現的滿意度。 2. 攻擊性人格 學生在攻擊性人格量表上回答之結果。 3. 情感變異性 學生在情感變異性量表上回答之結果。 4
表 3-2 研究變項之計分方式 變項名稱 變項類型 計分方式 個人因素 性別 類別 分男、女兩類 居住地 類別 分台北市、新竹縣兩類 自覺學業表現 類別 分不滿意、普通、滿意三類 攻擊性人格 情感變異性 重大生活事件感受 程度 連續連續連續 分是、否與不知道三分量表 10 題加總,得分 0~20 分分是、否與不知道三分量表 10 題加總,得分 0~20 分 跳答題先填答「沒有」者,此十四題之得分均計為 1 分填答「有」者為三分量表 14 題加總,總得分 14~56 分 憂鬱情緒組合類型 類別 三分量表 7
表 4-1 研究樣本個人因素之分佈 變項名稱 人數 (%) 性別 女生 1044 (50.0) 男生 1043 (50.0) 居住地區 台北市 1103 (52.9) 新竹縣 984 (47.1) 自覺學業表現 不滿意(六年級) 373 (17.9) 普通 1141 (54.7) 滿意 573 (27.5) 憂鬱情緒組合類型 低變高 356 (17.1) 高變低 299 (14.3) 均高 均低 592840 (28.4)(40.2) 變項名稱 得分範圍 平均值 標準差 攻擊性人格 0-20 9.06 3.
表 4-2 研究樣本家庭因素之分佈 ☆ 其他:包括離婚或未婚等。變項名稱 人數 (%)父親教育程度大專以上畢業976(46.8)高中(職)畢業718(34.4)國中以下畢業393(18.8)母親教育程度大專以上畢業825(39.5)高中(職)畢業884(42.4)國中以下畢業378(18.1)父母婚姻狀況結婚1,893(90.7)其他☆188(9.0)家庭經濟狀況好965(46.2)普通939(45.0)不好177(8.5)變項名稱得分範圍 平均值 標準差家人支持14-7035.688.791
+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Based on a sample of 98 sixth-grade students from a primary school in Changhua County, this study applies the K-means cluster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index factors of the

The impact of promotion activity, consuming experience and impulsive purchasing is examined among different personality consumer groups.. This research used the female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relations among learning motivation,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satisfaction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s well as to identify

This research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upplementary educ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chung City and investigate the learning factors and

The DEMATEL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key factors on elementary school parents' school choice.. According to analysis result, the most influencing parents to choose school factor is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the major factors for choose Vocational College from Taiwanes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o identify any differences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aims at discussing the important factors of affecti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aboriginal areas in terms of learning mathematics.. The research

This purpose of study was to realize, as well as the factors of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 teaching by junior high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