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生在各階段的問題解決能力之發展歷程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二節 學生在各階段的問題解決能力之發展歷程

畢業旅行課程將學生之學習歷程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旅行前階段、旅行中階段 及旅行後階段,以下將結合本研究之目的,及本課程之學習目標,透過三角檢核法來 檢視學生在各階段的問題解決能力之發展情形。

壹、旅行前階段

在旅行前階段,根據本研究之目的,及本課程之教學目標,透過研究者在課堂上 進行旅遊方面之各項教學,讓學生藉由課堂上之影片觀賞、討論、發表、模擬演練等 方式,讓學生對於問題解決模式有一定程度之了解。

一、在目標「對於畢業旅行之旅行地點有一定程度之了解」

可以發現即使學生已經利用暑假期間,蒐集了旅遊地點的相關資料,並進行了旅 遊地點的個別報告,但在實際進行「確定行程」課程時,有部份學生自覺: 對於要去的 地方不熟。(學S1 1040923)、決定不出來晚上的行程要排甚麼。(學 S6 1040923)、

沒有人有手機,沒有辦法查資料。(學S4 1040923)﹔而其他學生則認為:我知道要怎 麼排行程。(學S5 1040923)、這些地點我都知道。(學 S2 1040923)、還好我有先問 媽媽這些地點在哪裡。(學S3 1040923),因此還需要多一些時間,來更進一步認識地 點,才有辦法安排行程。

二、在目標「對於解決問題之方式能有一套自己的模式」

可以看到每個學生對於解決問題的方法都不一樣﹔剛開始進行課程時,學生們多 數想到的辦法都是請同學或請老師或家長幫忙,較少自己去想辦法解決,如:請同學 幫我。(學S1 1040915)、請老師教我。(學 S2 1040915)、看同學怎麼找的、問老師。

(學S4 1040915)、問同學、問老師(學 S5 1040915)﹔於是,研究者開始於課程進 行時,一再提醒學生,遇到問題時,可以做些什麼?透過一而再、再而三地討論與練 習,到了課程後期,慢慢看到學生有一些改變,學生開始嘗試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

60

如: 想辦法解決。(學S1 1041007)、我會先自己想辦法。(學S6 1041007)、自己解決。

(學S3 1041007)、自己解決。(學 S5 1041007),但仍有二名學生 S2、S4 無法改變 解決問題的方式,可以看出在旅行前階段,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仍然不夠成熟,還需 要多一點的練習機會。

三、在目標「能樂於與同學一起參與活動」

可以看到學生對於和同學一起參與討論、進行各項活動,是非常高興的,如: 很 開心我學會做PPT。(學S1 1040915)、我的學習心得是以開心的心情來製作PPT。(學 S6 1040915)、我覺得很好玩。(學S5 1040923)、我希望可以再買一次。(學S4 1040929)、

很好玩﹔知道怎麼管理自己的錢。(學S2 1041006)、很高興;知道怎麼整理自己的衣 服。(學S3 1041007)。

四、在目標「能擁有面對問題時,正視問題、並解決問題的正面態度」

可以看到學生一開始遇到問題時,多數的情緒反應都是較為負面的情緒,如:很 緊張。(學S3 1040915)、我很怕出錯。(學 S4 1040922)、很緊張,一直笑。(學 S6 1040922)、太緊張。(學 S1 1040922)、太害怕。(學 S2 1040929),無法冷靜地想辦 法、解決問題﹔到了課程後期,在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練習之後,學生面對問題時,不 再使用情緒性的字眼,較能靜下心來,思考解決辦法,並試著執行,以達目的,如: 努 力地找行李裡還有沒有衣服。(學S5 1041001)、省點用或別亂花。(學S3 1041006)、

節省、借錢。(學S4 1041006)、少買飲料。(學S1 1041006)、把衣服拿出來摺好。(學 S2 1041007)、以後花錢的時候要想一下。(學 S6 1041006)。

五、在目標「能擁有解決問題之能力」

可以發現學生在面對問題時,雖然有了能正視問題、解決問題的正向態度,但在 能力的養成上,仍然可以看出明顯的差距﹔有些學生在省思自己的解決過程後,對於 自己日後遇到問題時的解決方法,依舊會選擇直接找人幫忙,如: 詢問老師。(學S3 1041007)、問老師。(學 S2 1041006)、叫爸爸帶我去。(學 S4 1040929)。當學生選

61

擇以詢問別人或請別人幫忙作為解決問題的方法時,則不能視學生具有解決問題的能 力了﹔相反的,其他的學生在解決問題之後,對於自己的反省是:想辦法解決,而且 知道專業的整理行李的方法。(學S1 1041007)、我會先自己想辦法。(學S6 1041007)、

先自己想一想,再試試看。(學S5 1040923)。能夠形成自己的問題解決模式,並對於 未來遇到問題時,有一套固定的解決模式,則可視為這些學生具有問題解決能力。

六、在目標「能擁有在畢業旅行中,會遇到的各項生活技能,如:訂車票、搭乘交通 工具、控管金錢、打包行李等」

可以發現學生在經過這套課程之後,對於這些生活技能,都具備了一定程度的基 本能力,如:很開心我學會訂票。(學S1 1040929)、有學到了怎麼訂車票。(學 S5 1040929)、知道可以怎麼管理自己的錢。(學S2 1041006)、以後花錢的時候要想一下,

不要一直買東西。(學S6 1041006)、知道怎麼整理自己的衣服。(學 S3 1041007)、

我覺得我有勇氣站在大家面前說話很讚。(學S4 1040922)。

4-1 利用電腦進行網路訂車票 圖 4-2 到便利商店領票

表4-3 係研究者於旅行前階段所蒐集之觀察記錄、省思札記,以及與學生進行訪 談所得之紀錄及學生書寫之學習單文字內容,進行資料分析與整理,以檢核學生在該 能力上的改進情況,可看出學生於旅行前階段之問題解決能力發展情形。

62

63

產生學習興趣,並在積木設計與問題解決上都不斷嘗試新的想法並修正驗證。

在此階段中,學生透過認識地點學習單、製作PPT、介紹旅遊景點等課程,來增 加對旅行地點之認識,在「確定行程」課程中,進行小組討論,設計出二個不同之行程 表,花了 2 節課,才將這張行程表完成,第 1 節討論台北部分,第 2 節討論高雄部分,

並進一步細分為白天行程和晚上行程,待 2 組都設計完成後,再請孩子們上台發表各 自的行程表,並仔細看看彼此的行程表,比較異同,最後投票決定,由 SUPER 組獲 勝,行程表定案囉。(札 1040923)

4-3 神話組行程表

4-4 SUPER 組行程表

後續,因考量到北投與淡水、八里均屬於捷運淡水線,在搭乘上僅需於同一路線 上上下車,因此,在獲得學生的同意下,將10/15 的木柵與 10/17 的北投互換,終極 行程表於焉產生!柏綸哥哥為學校剛退伍之替代役,與學生有良好之互動,在柏綸哥 哥退伍前即與學生們約好畢業旅行時,一定要去找他,他要請學生們一起吃晚餐,因 此,這也成了學生心目中很重要的一個行程。表4-4 為由學生共同討論後,產出之本 次畢業旅行的行程表:

64

表4-4

畢業旅行行程表

日期 上午 下午 晚上

10/13

火車(台東到高雄)

高雄駁二特區

西子灣、中山大學 旗津

10/14 小港機場 高鐵(高雄到台北) 與柏綸哥哥有約 10/15 北投 淡水、八里

10/16 九份 九份

10/17 木柵動物園 101 大樓 火車(台北到台東)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貳、旅行中階段

在旅行中階段,根據本研究之目的,及本課程之教學目標,透過研究者在畢業旅 行期間,設計各項任務,讓學生得以於實際的生活情境中,操作問題解決模式,進一 步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

一、 在目標「對於畢業旅行之旅行地點有一定程度之了解」

可以發現在第一天,下午搭乘高雄捷運時,學生都看著研究者的行動,卻沒有主 動去研究該搭乘哪一條路線﹔晚上S4 在騎單車時與大家脫隊了,緊張不已,需研究 者在旁提醒他,接著可以做什麼?明顯的依賴老師的指示與帶領﹔另外,第二天下午,

到了台北車站,老師請學生一起看捷運路線圖,研究一下接下來要怎麼到旅店時,學 生只是呆呆地看著老師,等著老師下指示。(觀 1041014),對旅行地點較沒有深度之 認識,也缺乏主動學習的意願。

因此自第二天傍晚開始,研究者開始指定任務,要求學生輪流擔任小隊長,來帶 領同學前往目的地,於是,學生開始會利用電腦、捷運路線圖認真地研究路線,並決 定帶領方式。如:今日隊長由S3 負責北門至瑞芳車站,S1 負責瑞芳至九份,首度於

65

單程中使用三種交通工具:捷運、火車、公車,難度遽增,一開始孩子們對於要從捷 運站到哪個火車站很茫然,於是拿出平板,使用googlemap,讓孩子們一起尋找距離 瑞芳車站最近的火車站,在大家一致同意下,決定做到松山捷運站,再轉松山火車站。

(札1041016)、下午的 101 之旅,讓孩子們結合前幾天所教予的搭乘捷運的方法,

讓他們分組自己前往。(觀1041017)。

4-5 透過平板電腦,搜尋路線

二、 在目標「對於解決問題之方式能有一套自己的模式」

在旅行的前二天,可以發現學生在遇到問題時,還是會習慣性地詢問老師意見,

在育方面,S5 在高雄車站下火車之後,突然發現 gopro 沒帶下車,而顯得慌張失措,

我把老師的gopro 放在火車上,忘記帶下車,不知該怎麼辦才好?還好老師先帶我去 遊客服務中心跟服務人員詢問,幸虧有找到,大家就一起坐火車去左營站領回gopro。

(訪談1041013)﹔在金錢的使用上,在第一天就花了積蓄的一半以上,讓他們不知 如何是好,如:晚上請他們結算今天的花用,所有的孩子都在算完後驚訝了發現自己 今天花超過預算了,其中 S3、S7 甚至手頭只剩一千多元!(札 1041013)﹔在食方 面,只挑最熟悉的食物,如:早上帶孩子們到鹽埕埔站,讓他們分組自行尋找早餐來 吃。S5、S6 選擇吃自助餐,S1、S2、S3、S4 則選擇了便利商店的微波食物,為避免 他們日後只挑選熟悉的食物、沒有充分品嘗到在地小吃,因此便利商店亦列為不可挑 選三餐之項目。(觀1041014)﹔在行方面,剛開始執行小隊長任務時,仍然習慣性 地仰賴研究者的視線,如:小隊長為 S4,第一次任務為找到科技大樓站,在捷運站路

66

線圖前請孩子先找出科技大樓站,在分組尋找最快到達目的地的捷徑,大家拼命在路 線圖上畫線, S1 提出了先走松山線到南京復興站,再轉動物園線到科技大樓站,只 轉站一次的走法,接著孩子們檢視著大家的走法,認同 S1 的說法,於是有了共識,

即使是大家共決定出來的路線,小隊長仍然先看了看研究者的眼神,確定沒問題,才 敢帶大家行動。(觀1041014)﹔在住方面,S1、S3 晚上一直玩手機,沒有好好休息,

導致第二天精神不佳。(訪談1041014)。

導致第二天精神不佳。(訪談10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