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學生錯誤類型及策略鷹架協助

研究者在對學生進行科學話語理解批判性試題訪談中,發現這一些 弱勢家庭子女的科學話語理解能力差異相當大,有些學生在第一次聽完 題目後,就能順利且正確的回答問題,並且能完整的說出各項解題關鍵 因素;有些學生在回答過程中就會遭遇困難,本研究當中學生所出現的 錯誤類型,是依據林曉雯等(2010)進行六年級學童科學話語理解策略 之研究過程中,研究團隊共同分析整理放聲思考資料的發現;另外研究 者本身在對學生進行訪談時,亦發現部分較常出現的錯誤類型,研究者 將其歸類整理為五大項。此外,當學生出現錯誤,遭遇到解題困境而無 法順利完整的回答題目,研究者透過提問的方式,將策略鷹架融入問題 當中,與學生進行討論,協助學生能正確回答問題,茲將研究結果分述 如下。

一、學生不了解提問的意涵

學生在聽完題目的敘述之後,不了解題意的原因有二,一是知道題 目描述的內容或是實驗的情境,但是對於題目最後所指出的問題卻不了 解,導致無法說出答案或是答案錯誤;二是學生聽完問題的敘述之後,

誤解了題意,錯將題目的內容情境當作是問題,因而出現離譜錯誤的答 案。通常學生出現「不了解提問的意涵」此一錯誤類型時,研究者所提 供的總結(C4)、指出問題(M4)、選擇性注意(M1)及重覆監控(M2)

等策略,能有效協助學生再次確認題目最後的問題,幫助學生能夠正確 順利的回答。

(一)學生了解題目情境,因為沒有注意到最後的提問,導致無法回答 或是回答錯誤者,整理如下表4-6,合計有 12 人次。表格第一欄為研究 者所提供之策略鷹架協助,共有認知策略中的總結(C4)、後設認知策 略中的指出問題(M4)、選擇性注意(M1)及重覆監控(M2)等四種,

但訪談過程中所運用的順序及次數因學生回答的情況而有所不同;第二

S404、S508

100%

S503、S504

100%

S104、S109、

S508

為研究者所提供之鷹架策略及處理程序;箭頭代表引導之流程方向;箭 頭旁之文字敘述為學生在上一個策略鷹架協助後的反應情形。訪談紀錄 及研究者相對應所提供的策略鷹架流程圖如下圖 4-1:

圖 4- 1「不了解提問意涵」錯誤類型策略鷹架流程圖

(二)學生出現「誤解題意」此一錯誤類型,是指學生將題目敘述的情

S309、S401

90%

策略,以及後設認知的選擇性注意、重複監控與指出問題等策略,提供 策略鷹架協助,學生最後便能正確回答題目。鷹架流程圖中一開始為學 生答錯之情形,長方形□為研究者所提供之鷹架策略及處理程序;箭頭 代表引導之流程方向;箭頭旁之文字敘述為學生在上一個策略鷹架協助 後的反應情形。訪談紀錄及研究者相對應所提供的策略鷹架流程圖如下 圖 4-2:

R:你的答案?

二、學生遺漏部分題意

S309、S504

100%

2. 聽完題目敘述,知道實驗的 過程,但是忽略了小美的想法。

(LB05)

S307、S404、

S502、S505

100%

3.學生忽略薑黃試劑滴在酸性 跟鹼性裡不同的顏色。(LB06)

S102、S306 100%

4.學生不清楚實驗的作法,通電

5.學生專注在實驗器材的圖片

S505、S508

90%

S505、S507

100%

S503、S506

83%

以學生 S104 在 LB07 這一題為例,學生聽完題目後,知道題目問說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但是不太確定前面實驗發生了什麼事,因此無 法正確做出回答。當研究者提供後設認知的選擇性注意及重覆監控等策 略,以及認知策略當中的的總結策略,學生便能正確回答題目的問題。

鷹架流程圖中一開始為學生無法回答之情形,長方形□為研究者所提供 之鷹架策略及處理程序;箭頭代表引導之流程方向;箭頭旁之文字敘述 為學生在上一個策略鷹架協助後的反應情形。訪談紀錄及研究者相對應 所提供的策略鷹架流程圖如下圖 4-3:

圖 4- 3「遺漏部份題意」錯誤類型策略鷹架流程圖

三、學生引用錯誤的知識回答

S310、S508

33%

3.學生認為糯米醋是中性或鹼 性;認為是受到醋原本顏色的影 響;引用過去學過的酸鹼指示劑 回答藍綠色或是藍紫色。

(LB06)

S103、S204、

S207、S402、

S404、S502、

S503、S507、

S508

55%

4.學生知道通電的電線靠近磁 鐵會晃動,但是依然認為沒有產 生磁場。(LB09)

S207 0%

以學生S508 在 LB06 這一題的回答為例,學生聽完題目的敘述之後 回答淡黃色,但是追問原因卻無法回答;接著又回答說是藍色,因為過 去曾經學過酸鹼指示劑會出現藍色;研究者再一次提供總結策略,學生 思考過後便能依照薑黃試劑的特性做正確回答。鷹架流程圖中一開始為 學生回答錯誤之情形,長方形□為研究者所提供之鷹架策略及處理程 序;箭頭代表引導之流程方向;箭頭旁之文字敘述為學生在上一個策略 鷹架協助後的反應情形。訪談紀錄及研究者相對應所提供的策略鷹架流 程圖如下圖4-4:

圖 4- 4「引用錯誤知識回答」錯誤類型策略鷹架流程圖

四、學生以自我經驗做過度推論

3.學生認為水加冰塊不足以形 成小水滴,還要加鹽,溫度才會 夠低。(LB17)

S310、S403 100%

4.學生認為放五天後不能比較 出快慢,還要放進醋裡面才能 比,與酸鹼概念混淆;另外還要 去比較生鏽的程度。(LB19)

S306、S310、

S508

67%

以學生S403 在 LB17 這一題的回答為例,他認為冰跟水還不足以在 杯壁形成小水滴,以自己的經驗推論還需要加鹽溫度才夠低,甚至出現

「霜」這個名詞。研究者以認知策略中的總結以及後設認知的選擇性注 意及重覆監控等策略,讓學生聚焦在題目敘述的實驗過程中,了解小英 的操作是缺少了冰塊,最後正確的回答題目的問題。鷹架流程圖中一開 始為學生回答錯誤之情形,長方形□為研究者所提供之鷹架策略及處理 程序;箭頭代表引導之流程方向;箭頭旁之文字敘述為學生在上一個策 略鷹架協助後的反應情形。訪談紀錄及研究者相對應所提供的策略鷹架 流程圖如下圖4-5:

S403:我覺得應該不夠…正確。

圖 4- 5「自我經驗過度推論」錯誤類型策略鷹架流程圖 起加到燒杯裡面,然後等著看小水滴。

R:對,前面的實驗設計有燒杯、冰跟水,

那小英呢?小英她怎麼做?

S403:他去拿燒杯,然後裝了水,然後拿 著杯子,…我不太確定他有沒有加冰塊。

R:不確定是否有加冰塊,需要再看一次 嗎?你待會就特別注意小英他怎麼做。

重聽一次

S403:她只拿燒杯,去洗手台裝水,就等 著看小水滴。

R:所以你認為正確嗎?

S403:不對,因為沒有加冰塊,溫度還是 一樣。

R:那你覺得需要怎麼做才會有小水滴?

S403:加一些冰塊就可以了。

學生了解題意並能正 確回答

學生不確定實驗的操 作,懷疑自己的答案 認知-總結

後設-選擇性注意 後設-重覆監控

學生瞭解小英不是根 據實驗設計而操作,少 了冰

研究者確認學生 答案

2

五、學生缺乏解題相關知識

S108、S506 50%

2. 知道實驗的操作,協助後也

3.了解題意後,不知道會變什麼 顏色;或說不變色;或是亂猜。

(LB06)

S104、S106、

S108、S109、

S208、S309

17%

S504、S506

17%

S505、S508

6%

無法做出回答,待訪談記錄結束之後研究者再告知相關的知識。鷹架流 程圖中一開始為學生不知如何回答之情形,長方形□為研究者所提供之 鷹架策略及處理程序;箭頭代表引導之流程方向;箭頭旁之文字敘述為 學生在上一個策略鷹架協助後的反應情形。訪談紀錄及研究者相對應所 提供的策略鷹架流程圖如下圖 4-6:

R:你的答案?

圖 4- 6「缺乏解題相關知識」錯誤類型策略鷹架流程圖

研究者在訪談過程中,發現學生除了上述五項錯誤類型之外,部份 學生因為缺乏耐心導致訪談進行到最後,出現了無心回答的狀況。例如 S207(LB19)、S208(LB17),研究者在不斷地給予策略鷹架後,學 生似乎有些不耐煩,頻頻以「我不知道」、「大概吧」等用語回答;學 生 S106 在訪談進行到後面幾題時,對於題目的敘述不再專注聆聽,不 自覺的把玩收音的麥克風,研究者可以感受到學生已經沒有耐心,也因 此訪談記錄停止,事後再告知學生正確的相關知識。

討論

學生在各項領域的學習過程中,都會遭遇到一些學習困境或是無法 跨越的鴻溝,此時,教師給予學生適時的輔導與協助,就是教學最重要

重看一次

R:最後的問題你知道了嗎

S108:茶為什麼變色。

R:所以你的答案?為什麼?

S108:……(沉默)

R:檸檬汁加入紫羅蘭茶,你覺得可能是什 麼原因,才會讓那個茶變色?

S108:……(沉默)

R:還是不太了解,沒把握?

S108:對。

研究者告知學生,不列入紀錄

2

學生依然回答不 出,訪談結束

學生知道最後提問但依然回答不出 後設-指出問題

認知-總結

學生缺乏相關知識回答不出

的部份(張春興,1995),也就是鷹架。教師要適應個別不同的學生適 時地提供協助與支持,讓學生跨越近側發展區,達到學習的成效。有關 鷹架理論運用在教學或提升學生學習成效的研究相當豐富,蔡承憲

(2006)提供學生寫作鷹架學習單,促進了學童在閱讀資訊及專題研究 方面的成效;龔輝基(2006)採用資訊融入的鷹架,提升了六年級學童 在自然科技的學習成效;莊玉如(2009)運用同儕學習鷹架提昇中程度 學生在數學解題方面的成效;Bethany & Kenneth (2005)設計一套數學的 知識鷹架,強化學生的背景、概念與程序知識,能有效改善學生學習成 效。因此研究者相信,學生在「科學話語理解開放性試題」解題歷程中,

遭遇到解題困境而無法突破時,研究者運用一套策略鷹架來協助學生,

可以跨越解題過程的近側發展區,最後成功解題。

研究結果發現,認知策略的總結策略能協助學生更清楚了解題目的 敘述,實驗的條件,幫助學生掌握題目的內容;後設認知策略的指出問 題則是協助學生確認提問的意涵,避免學生將題目敘述的內容或實驗過 程誤解成最後的提問;後設認知策略的重覆監控及選擇性注意則是透過

研究結果發現,認知策略的總結策略能協助學生更清楚了解題目的 敘述,實驗的條件,幫助學生掌握題目的內容;後設認知策略的指出問 題則是協助學生確認提問的意涵,避免學生將題目敘述的內容或實驗過 程誤解成最後的提問;後設認知策略的重覆監控及選擇性注意則是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