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節探討學習動機之相關理論基礎與研究,共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學習 動機相關理論;第二部分為 ARCS 學習動機理論;第三部分是學習動機與健康與體 育領域及電腦輔助教學的相關研究。

一、學習動機相關理論

學習動機是指引起學生學習活動,維持學生學習興趣,並使該學習趨向教師所 訂定目標的內在歷程(張春興,2007)。教師在教學時,首要的工作即是要激發學 生的學習動機(motivation to learn)。學者Keller認為大多數的學生在接受學校的教學 之後,對學校課程感到壓力與反感,會不再對學習感到興趣或學習動機變得低落,

如果能將資訊融入教學,可促使教學多元且生動活潑,來吸引學習者投入,且能以 強而有力的視覺來說明抽象的概念。只是並非所有電腦多媒體教材都能引起學習者 的學習動機,所以在使用電腦輔助教學時,如何引發學習者的學習動機是值得教材 設計者思考的課題。可是在電腦輔助教學的學習環境中,學生們往往會被生動活潑 的畫面所吸引,卻無法從其中學習到應有的知識,達到學習的效果。如果要使電腦 輔助教學的學習環境兼具學習動機的引發與教學成效,在教學設計時,必須把引發 學習動機的策略融入課程中,才能使學習變得更有趣且有效。

每個學派對學習動機理論有不同角度的闡述,以下是針對有關學習動機的理論 做一個整理:

(一)外在取向的學習動機

行為主義學者認為學習的發生是由於外在因素所造成,而不是發自內心的需 求,運用強化原則來控制個體的學習,如在個體行為表現時滿足需求,就會強化保 留該行為。所謂強化原則為:先與學生訂定行為契約,並將目標行為分為小部分再 漸次的增強,以達到目標行為。此外,學校中經常採用獎勵(讚許、獎品、給予權 利、高分數)與懲罰(訓斥、剝奪權利、勞役、低分數)的辦法以督促學生學習,

其目的正是藉由外在誘因以維持學生的學習動機(張春興,2007)。電腦輔助教學 便廣為採用後效強化原則,以維持學生的學習動機。

(二)內在需求取向的學習動機

內在需求取向的學習動機包含了成就動機論與需求層次論兩種觀點,分別介紹 如下:

1.成就動機

成就動機高的學生,通常知覺成功的希望大於失敗的恐懼,因此較能接受有挑 戰性的事物,並從中獲得成功的滿足;反之,成就動機較低的學生,較喜歡選擇容 易的工作,來避免失敗的痛苦(胡永崇,1995)。當個人面對自己所追求的人事物 的情境時,會產生兩種相反的動機,追求成功及避免失敗,形成心理衝突,最後的 行為決定於兩種動機中強度較強者。

2.需求層次論

馬斯洛所提出的需求層次論認為人類所有的行為均由需求所引起,只有當較低 層次需求獲得滿足後,較高層次需求才會產生。他將需求分為兩大類,較低的生理、

安全、愛與隸屬與自尊需求統稱為基本需求(basic needs),基本需求有一種共同的特 性,即人類的基本需求被滿足時,需求強度會降低。較高的知的需求、美的需求及 自我實現需求統稱為成長需求(growth needs),成長需求的共同特性為人類的成長需 求會隨著獲得滿足而增強。學習動機則屬於成長需求裡的求知需求,因此要學生能 夠主動地學習,則首先必須滿足其各種基本需求,學生才可能無止境的追求新知。

(三)認知取向的學習動機

認知取向的學習動機包含了「期望-價值」論與自我效能論兩種觀點,分別介紹 如下:

1.期望-價值論

Eccles歸納並延伸Atkinson 提出的成就動機理論而提出期望-價值理論

(expectancy-value theory),Atkinson 認為個人成功的原因是由工作難度所決定,但 是Eccles認為學習者對自己及工作的知覺才是動機最重要的,而不是期望成功與害 怕失敗兩種情緒衝突的結果(引自石宇立,2006)。因此期望價值論是以個人『知覺』

為主要因素,包括學生對自己能力的知覺、對工作困難的知覺以及對成功機率的知 覺。因此,期望-價值模式決定了個體能否產生學習的動機,並主動地學習,確知學 習的目標,並了解自己堅持學習的理由,進而能夠在學習上積極地表現,並努力克 服困難,最後達成自我設定的學習目標。

2.自我效能論

Bandura採取社會學習的觀點,提出自我效能論,他認為個人會依據過去的經 驗,在經過多次成功或失敗的歷練後,確認自己對處理此一領域的工作是否具有高

度效能。此理論可以判斷當面臨學業的考驗時,學生會依據自己以往經驗,決定其 是否應全力以赴,以此判斷成功的機會。

Ormrod整理Bandura與Schunk的影響自我效能發展論點,共四點因素,分述於 下(引自石宇立,2006):

(1)當學生能夠成功完成一件類似以前曾經做過的事情,他們將對自己愈有信 心,而逐漸發展自我效能的概念。

(2)避免直接指正學生的缺點或要求他們應做什麼事。

(3)學生有時會藉由觀察他人的成敗來決定自己是否能夠達成該項任務,尤其 面對與他人類似的情境或與自己能力相仿的人時。

(4)當有團體合作的時刻,學生會透過自我的認知、其他成員的能力、成員對 整個團體合作成效的認知以及團體成員角色的協調等,逐漸發展出學生的自我效能。

二、ARCS 學習動機理論

Keller(1983)根據心理學並整理了許多學習動機的相關理論而提出了ARCS學習 動機理論,在他發展出的ARCS模式中,定義出四個有效激發學習者學習動機的必 要要素:注意(attention)、相關(relevance)、信心(confidence)與滿足(satisfaction)。所 謂的ARCS模式,其過程是先引起學生對所學東西的注意與興趣,接著讓學習者發 現所學的東西切身相關,然後讓學生有信心去學習,最後當學習者完成後會獲得成 就及滿足感(陳李綢、郭妙雪,1998)。

由此可知,ARCS模式簡而言之就是藉著一連串的策略,強化學習者興趣,以 達到教學的目標,在此將這四個要素簡述如下:

(一)注意(attention)

注意力的集中是學習的首要條件,在教學剛開始時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引起 學生興趣,可以使用具衝突性或挑戰性的問題及感官上的刺激來引發其注意力與好 奇心。

(二)相關(relevance)

引起學生注意之後,要讓學生覺得所學與其切身相關,若是學生認為學習內容 對自己沒什麼好處,即使興趣已經被引起,也會很快消失。因此教學設計時要將學 習者的需求、目標和動機相連結,使學習者繼續抱持著積極的學習態度。

(三)信心(confidence)

教師首先瞭解學生的程度,提供其獲得成功的機會並協助建立學習的信心,避 免讓學生對教材感到太難或太容易,協助學生創造正向的成就與期望,讓他們相信 成功操之在己。

(四)滿足(satisfaction)

為了達成學習的滿足應幫助學習者建立成就感,因為學生的學習成果若與期待 不一致,容易導致他們的學習動機低落(賴淑玲,1996)。因此,教學的設計應提 供機會讓學生一展所長,並給予正向的鼓勵,如此才能使學生在成功並獲得滿足感 後,體會學習的快樂,增進學習動機。

ARCS模式可以針對教材設計不足之處施以教學策略來修補學生不足的動機,

以提高學習成效 (Small & Gluck, 1994)。以下介紹Keller對ARCS的四個要素各提出 的三個子概念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思考的問題與策略(張文菁,2006):

(一)注意:可以分為感官的吸引、問題的探究與用變化維持三個子概念。在 感官的吸引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思考如何激發學生的注意與興趣,可以使 用新奇或非預期的教學策略來引起學生的注意;在問題的探究方面,教師在教學過 程中必須思考如何引起學生探究問題的態度,可以使用挑戰性或奇特的問題來持續 學生的好奇心;在用變化維持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思考如何維持學生的注 意和興趣,可以使用變換教學方式的策略。

(二)相關:可以分為似曾相似、目標導向與過程導向三個子概念。在似曾相 似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思考如何連結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舊經驗,可以使用 的策略為結合學生先前的舊經驗,提高學生對於課程的熟悉度;在目標導向方面,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思考如何讓學生了解課程能滿足其需求,可以使用的策略為 告知教學內容對學生有用之處;在過程導向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思考如何 在學習過程中,提供學生適當的責任感與自我訓練的表現機會,可以使用的策略為 提供學生自我學習、領導統御和合作學習機會,以迎合學生的動機和價值觀。

(三)信心:可以分為學習必備的條件、成功的機會與操之在我三個子概念。在 學習必備的條件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思考如何讓學生了解成功完成這門課 程必備的條件,可以使用的策略為訂定明確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正向的 期待;在成功的機會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思考如何使學生知道哪些學習活

動和經驗可提高其學習能力,可以使用的策略為提供學生在適當範圍與時間內,自 我控制學習過程;在操之在我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思考讓學生知道成功與 否取決於自己努力的程度,可以使用的策略為提供學生有機會可以達到且具挑戰性 的目標。

(四)滿足:可以分為自然的結果、正向的結果與維持公正三個子概念。在自 然的結果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思考如何提供機會讓學生應用新學習技能,

(四)滿足:可以分為自然的結果、正向的結果與維持公正三個子概念。在自 然的結果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思考如何提供機會讓學生應用新學習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