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為瞭解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習動機在教學實驗後是否有顯著差異,將健康與體育 領域三個階段各組之後測成績以獨立樣本 t 檢定來瞭解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習動機後 測之差異情形。

一、健康與體育領域第一階段(Grade 1-3)

從表4-5-1發現實驗組學習動機量表得分(M實=4.32)比控制組高(M控=4.07),兩 者差異達顯著水準(t = 2.27,p< .05),且實驗組在學習動機分量表中之專注力與自信 心之得分(M= 4.40、M= 4.35)顯著高於控制組(M= 3.90、M= 4.05),其差異均達顯著 水準(t= 3.43;2.74,p< .05)。但學習動機分量表中關聯性與滿足感之差異未達顯著水 準(t=0.86;0.95,p> .05)。

表4-5-1 第一階段實驗組與控制組後測t檢定摘要表

變項 組別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t 值 顯著性 實驗組 31 4.40 0.46

專注力 控制組 34 3.90 0.68 3.43* .00 實驗組 31 4.17 0.47

關聯性 控制組 34 4.07 0.50 0.86 .40 實驗組 31 4.35 0.45

自信心 控制組 34 4.05 0.44 2.74* .00 實驗組 31 4.38 0.50

滿足感 控制組 34 4.25 0.63 0.95 .34 實驗組 31 4.32 0.42

學習動

機整體 控制組 34 4.07 0.47 2.27* .02

* p> .05

在實驗教學結束之後,比較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習動機成績差異目的在於瞭解同 一個老師在同一個教學環境,教授同一單元內容的情況下,使用多媒體教學是否比 傳統教學能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從研究結果看來,第一階段三年級實驗組學生的 後測學習動機整體成績(M實=4.32)高於控制組(M控=4.07)許多,達到顯著差異,顯 示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能有效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分別比較學習動機因子成績,

在專注力方面達到最明顯的顯著差異(M實=4.40、M控=3.90),原因可能是多媒體輔 助教學的教學模式和控制組的教學有很大的不同,和傳統的講述法相比,T1教師認 多媒體輔助教學營造出的情境成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此結果符合了情境學習理論 使教學活動與實際情境相結合,經由模擬實際活動的進行,讓學習者主動操弄、探 索與整合知識的真實情境原則(林星秀,2001)。

T1:卡通化的人物很能吸引小朋友的興趣,像在看電影一般,他們的情緒會隨 著電影裡的劇情起伏...

在關聯性方面則未達到顯著(M實=4.17、M控=4.07),且分數相對不高,T1教師 認為原因可能是這個教學單元為洗手,很多學生已經學會,所以覺得這堂課對他們 的幫助並不大。

T1:因為洗手的五個步驟學生可能之前已經在家裡或電視上學會,因此這個單 元對他們來說沒有什麼吸引力。

在自信心方面達到了顯著(M實=4.35、M控=4.05),T1教師認為原因是實驗組的 教學讓學生可以跟著螢幕的動畫一起做正確洗手方式的學習,增加了他們的學習經 驗與自信。此結果符合了遊戲理論建立引人入勝的情境並設計適合的活動以增強學 習經驗的觀點。

T1:學生會跟著多媒體動畫的一舉一動來進行自我的訓練,從練習中對學習的 內容更加瞭解與深記。

最後在滿足感方面沒有達到顯著(M實=4.38、M控=4.25),雖然實驗組的教學讓 學生感到新奇,且把注意力持續在課程中,但T1教師認為兩組的教學內容是他們已 經學會的,在與這堂課的期待有所落差的情況下,減低了他們從中所獲得的成就感。

T1:我發現他們有些人已經學會洗手的正確步驟,也會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因

此感覺小朋友在操作過後好像得不到成就感。

由以上的結果可知第一階段實驗組與控制組的後測學習動機整體成績達到顯著 差異,在學習動機因子方面,實驗組的「專注力」與「自信心」分數顯著比控制組 高,但「關聯性」與「滿足感」則沒有顯著差異,其原因是此單元內容對學生沒有 新鮮感且對他們的幫助不大而無法達到滿足。

二、健康與體育領域第二階段(Grade 4-6)

從表4-5-2發現實驗組學習動機量表得分(M實=4.06)比控制組高(M控=3.56),兩 者差異達顯著水準(t = 2.64,p< .05),且實驗組在學習動機分量表中之專注力、關聯 性與自信心之得分(M= 4.19、M= 3.96、M= 4.03)顯著高於控制組(M= 3.41、M= 3.56、

M= 3.61),其差異均達顯著水準(t= 3.43;2.10;2.29,p< .05)。唯學習動機分量表中 滿足感之差異未達顯著水準(t=1.77,p> .05)。

表4-5-2 第二階段實驗組與控制組後測t檢定摘要表

變項 組別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t 值 顯著性 實驗組 25 4.19 0.67

專注力 控制組 28 3.41 0.94 3.43* .00 實驗組 25 3.96 0.63

關聯性 控制組 28 3.56 0.74 2.10* .04 實驗組 25 4.03 0.56

自信心 控制組 28 3.61 0.74 2.29* .03 實驗組 25 4.06 0.70

滿足感 控制組 28 3.66 0.92 1.77 .08 實驗組 25 4.06 0.54

學習動

機整體 控制組 28 3.56 0.78 2.64* .01

* p> .05

從研究結果看來,第二階段四年級實驗組學生的後測學習動機整體成績(M實

=4.06)高於控制組(M控=3.56)許多,達到顯著差異,顯示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能有 效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分別比較學習動機因子成績,在專注力方面達到最明顯的 顯著差異(M實=4.19、M控=3.41),原因可能是相較之下多媒體輔助教學使用的動畫

呈現方式成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T1教師認為因為多媒體教學對學生來說很新 奇,自然吸引了他們的注意,並發現生動有趣的畫面能吸引學生的注意,此結果與 行為理論的「刺激—反應」主張相符合。。

T1:多媒體的教學是他們以前沒有經歷過的,他們覺得很新奇,也把注意力放 在動畫影片上。

在關聯性方面也達到了顯著(M實=3.96、M控=3.56),T1教師認為可能是多媒體 輔助教學能提供學生自我練習的機會,讓他們可以經由自己的努力達成目標。

T1:這堂課使用的多媒體教材屬於個別教導式多媒體輔助教學,學生可以自行 上機學習,經由自己的努力達成目標。

在自信心方面達到了顯著(M實=4.03、M控=3.61),T1教師認為原因是和以前的 學習方式比較起來,實驗組的教學讓學生可以跟著螢幕的動畫進行自我學習,增加 了他們的學習經驗與自信。雖然此單元內容對學生來說可能稍嫌枯燥,但可以經由 多媒體的呈現來引起學生注意與興趣而進行學習,這與莊苑芬(2006)認為若將教學 活動中較抽象、枯燥乏味的內容藉由多媒體軟體呈現,可啟發學童學習動機及興趣 的論點相符合。

T1:學生會跟著多媒體動畫的一舉一動來進行自我的訓練,從練習中對學習的 內容更加瞭解與深記。

最後在滿足感方面沒有達到顯著(M實=4.06、M控=3.66),雖然多媒體電腦輔助 教學讓學生感到樂在其中,但T1教師發現學習單的難度過高,學生的成績普遍不 佳,因此很難得到較多的滿足感,因此在教學設計時應符合行為理論認為要依照教 材難度的不同由淺入深來編寫的原則(羅秀芬,1985)。

T1:學生會覺得學習單的題目太難了,全班也只有一個人全部答對,如果沒有

勤做筆記的話很難得到好的成績。

由以上的結果可知第二階段實驗組與控制組的後測學習動機整體成績達到顯著 差異,在學習動機因子方面,實驗組的「專注力」、「關聯性」與「自信心」分數 顯著比控制組高,唯「滿足感」沒有達到顯著差異,其原因是學習單的難度過高使 學生無法得到回饋而獲得滿足。此結果與陳嘉弘(2004)以資訊融入體育教學對國 小學童學習動機影響的研究結果一致。

三、健康與體育領域第三階段(Grade 7-9)

從表4-5-3發現實驗組學習動機量表得分(M實=4.07)比控制組高(M控=3.57),兩 者差異達顯著水準(t = 3.13,p< .05),且實驗組在學習動機分量表中之專注力、自信 心與滿足感之得分(M= 4.23、M= 3.97、M= 4.22)顯著高於控制組(M= 3.65、M= 3.52、

M= 3.56),其差異均達顯著水準(t= 2.78;1.90;2.31,p< .05)。唯學習動機分量表中 關聯性之差異未達顯著水準(t=2.87,p> .05)。

表4-5-3 第三階段實驗組與控制組後測t檢定摘要表

變項 組別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t 值 顯著性 實驗組 25 4.23 0.65

專注力 控制組 28 3.65 0.80 2.78* .01 實驗組 25 3.88 0.62

關聯性 控制組 28 3.55 0.62 2.87 .06 實驗組 25 3.97 0.74

自信心 控制組 28 3.52 0.65 1.90* .02 實驗組 25 4.22 0.81

滿足感 控制組 28 3.56 0.72 2.31* .00 實驗組 25 4.07 0.65

學習動

機整體 控制組 28 3.57 0.66 3.13* .01

* p> .05

從研究結果看來,第三階段八年級實驗組學生的後測學習動機整體成績(M實

=4.07)高於控制組(M控=3.57)許多,達到顯著差異,顯示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能有 效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分別比較學習動機因子成績,在專注力方面達到最明顯的

顯著差異(M實=4.23、M控=3.65),T2教師發現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吸引學生注意力並 專心於動畫上。此結果符合了訊息處理論認為可以藉由圖表、圖形、影像、動畫、

音效等視聽覺元素,增加學習者選擇性注意及內在聯結的建立。

T2:... 因為有flash很快便吸引到學生的注意力,情緒也比較高昂,視線也持續 在螢幕上...

T2:因為有動畫,所以學生會專注去看,也會研究動畫的動作為何很僵硬並想 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

T2:Flash會變換場景,自然拉回學生的注意力。

在關聯性方面則沒有顯著差異(M實=3.88、M控=3.55),T2教師認為可能是這堂 多媒體輔助教學引起學生關聯性動機的方式和控制組的教學沒有很大的不同,所以 會造成這種結果。

T2:...跟控制組差不多,只是flash比較生動讓他們有比較深的印象。

在自信心方面達到了顯著差異(M實=3.98、M控=3.70),T2教師認為實驗組的學 生可以經由延伸的學習增加學習經驗使他們較有自信。這與學者認為學生可以自在 地自我學習,對於程度較差的學生也可以經由練習達到學習效果的觀點符合(盧秀 琴、姚乃丹,2002)。

T2:他們可以上健康醫學網進行延伸的學習,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

最後在滿足感方面達到顯著差異(M實=4.22、M控=3.56),T2教師認為多媒體電 腦輔助教學對他們來說是新奇的學習經驗,且回饋的方式較有趣,讓他們能對教學 內容保持興趣並有信心得到好的成績。

T2:多媒體比較有趣,在答對問題或發現小細節時會有成就感...

T2:他們可以經由電腦學習,對他們來說是新的經驗。

T2:如果以後有測驗,他們會有信心得到比較好的成績,因為感覺他們比較投 入,學習效果比較好。

由以上的結果可知第三階段實驗組與控制組的後測學習動機整體成績達到顯著 差異,在學習動機因子方面,實驗組的「專注力」、「自信心」與「滿足感」分數 顯著比控制組高,唯「關聯性」沒有達到顯著差異,其原因是實驗組教學引起學生 關聯性動機的方式和控制組教學沒有什麼差別。此結果與盧秋如(2004)針對大學 生進行多媒體輔助桌球教學及林銘弘(2005)針對國小學童進行電腦輔助體適能教

由以上的結果可知第三階段實驗組與控制組的後測學習動機整體成績達到顯著 差異,在學習動機因子方面,實驗組的「專注力」、「自信心」與「滿足感」分數 顯著比控制組高,唯「關聯性」沒有達到顯著差異,其原因是實驗組教學引起學生 關聯性動機的方式和控制組教學沒有什麼差別。此結果與盧秋如(2004)針對大學 生進行多媒體輔助桌球教學及林銘弘(2005)針對國小學童進行電腦輔助體適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