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學習動機的相關理論

於本節中,研究者將分就學習動機的意涵、學習動機的理論、學習動機的評 量等三個向度進行整理與闡述。

壹、學習動機的意涵

動機(motivation)與行為的發端、方向、強度和持續性息息相關,是引起 個體活動,維持已引起的活動,並導引該活動朝向某一目標進行之內在歷程(張 春興,1996)。動機觀念的萌芽,西方最早可追溯至柏拉圖的靈魂組成論述中,

甚至古代哲學在探討幸福論時,亦多所著墨,認為人有追求幸福的驅力;而東方 則可從孔子之相關言論嗅出端倪,《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 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即清楚點出動機之重要。近代學者對動機亦有不同 的闡釋,Mathr 和 Meyer 指出動機是讓個體充滿精力,並且具有方向性,使個體 保持行為或維持活動的一種內在狀態(引自林怡慧,2009)。Woolfolk(1993)

認為動機是一種內在狀態,能激發、指導與保持行為。黃玉湘(2002)認為動機 是由內在需求所引發的內在因素,以達成滿足需求的行為能力。葉玉珠(2003)

則認為動機是一種動態的意向,並非受單一法則來影響。心理學家則指出動機含 有「需求」與「驅力」兩個成分,因個體內在處於匱乏狀態(需求),迫使個體 採取行動(驅力),以趨向或迴避某特定的目標,此即為動機(蔣秀華,2010)。

綜而言之,動機可視為人類活動或行為的原動力,此內在歷程可引起個體從 事或維持某種活動的進行,具有目標性和方向性。

而在教育現場,學習動機與學習行為之間亦有高度相關性,甚至扮演舉足輕 重的角色。張蕊苓(1999)在探究兒童學習動機內化歷程的影響因素時,曾指出 動機與學習為一體兩面,相輔相成,動機可用增強行為的方式促進學習,學生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學到的知識亦反過來增強其學習動機。陳宏昌(2005)從學習動機提出教育省思 時,亦曾提及:個體欲有效進行有意義的學習,教育欲培養終身學習的國民,動 機皆是不可或缺的關鍵。林寶山(1990)則認為學習動機並非與生俱來,乃是受 到環境及增強物等後天因素所影響,而且個別學習動機的差異與年齡、能力和成 敗經驗等主觀因素亦有密切關係。因此,學習動機一直是從事教育工作者殷切關 心的主題,也是活躍於教育場域的議題,中外不同研究者對其所下的定義亦各有 迥異之處。

Petri 於研究中指出學習動機是引起並維持個體學習活動,促使個體朝向某 一學習目標進行的內在力量,而且動機越高,行為強度越大(引自林怡慧,2009)。 黃富順(1992)認為學習動機是一種心路歷程,能夠引起成人參與、維持學習活 動並繼續使行為朝向學習目標發展。朱敬先(1997)認為學習動機是個體追求成 功的一種心理需求,即學習者發現學習活動的意義或價值,而嘗試驅策自己追求 成長的趨向。李詠吟、單文經於 2001 年提出的論著中則主張學習動機可分內在 動機與外在動機兩種,源自學習者內心感覺,或對學習目的有所領悟而自發的動 機,是學習的外在動機;反之,受外力驅迫而引發的學習動機則為外在動機(引 自林怡慧,2009)。張春興(2004)指出學習動機是引起學生學習活動,維持並 導使該活動趨向教師所設定目標的內在心理歷程。林怡慧(2009)認為學習動機 是個體追求成功的學習動力,也是學習過程中影響學習成效的關鍵之ㄧ,可引發 並維持個體持續性的朝向目標前進。郭裕庭(2010)則將學習動機定義為學習者 受內外在因素影響,引發客觀的學習活動認知,並自發的維持學習活動,導使該 學習活動趨向所設定目標的心理歷程。蔡瓊月(2010)於研究中亦認為學習動機 是一種追求成功的學習驅力,是一種引起、維持與朝向預定的學習目標之心理歷 程。黃絢質(2010)指出學習動機為激發學生學習之高層次內在動力,可維持、

促進學生學習歷程與學習成效,甚至激勵個體呈現出完美的表現。

關於學習動機之定義可謂百家爭鳴,茲將學習動機之定義彙整如表 2-3-1,

一窺箇中脈絡。

資料來源:林怡慧,2009;郭裕庭,2010;研究者整理。

研究者對學習動機之定義雖然看似各有不同,但仍可抽絲剝繭歸納出三個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綜上所述,我們可將學習動機定義為:學習主體受內外在因素所影響,引發 對學習活動參與和自發性維持的驅力,並導引學習者朝向成功與預設目標邁進的 心理歷程。

貳、學習動機的理論

學習動機理論根據基本主張與聚焦主軸之不同,大體可分為六大取向:行為 主義取向、人本主義取向、認知主義取向、社會學習取向、心理分析取向、綜合 分析取向(蔣秀華,2010;蔡瓊月,2010),茲將各取向之相關理論闡述於後。

一、行為主義取向

行為主義取向的心理學家以刺激與反應之間的關係來解釋動機,認為生理上 的需求會產生驅力,而驅力會促動行為,甚至配合強化原則的施行,足以保留行 為。由是觀之,行為主義雖然認為動機源於內在需求的驅力,但是卻會受到外在 因素所控制,甚至可以透過增強物的運用,建立刺激與反應之間的連結,進而產 生學習的效應,屬於外在動機。例如:Hull 提出的「驅力驟降論」,即認為個體 的一切活動皆起因於內在生理需求而生的驅力,如該行為結果能滿足造成驅力的 需求,就會使該驅力下降,並增強行為的重複出現(引自蔣秀華,2010)。而增 強作用又可因增強進度的頻率分為連續增強、間歇增強兩種,其中間歇增強者又 可細分為定時、定率和不規則三種,並以不規則增強因不具預測性,而有較佳的 效果(楊曉琪,2010)。

行為主義取向的學習動機論應用廣泛,班級經營中常見的獎勵和懲罰措施即 根源於此,雖然在行為改變與控制上能有立即而顯著的成效,卻也隱藏部分缺失 與盲點(張春興,2004):(一)重視外控手段的運用,忽略內在自主性的養成;

(二)趨獎避罰且著重目的化的手段不利於全體學生與其人格發展;(三)短暫 的功利取向不利於學習遷徙;(四)忽視個體對增強物的認知作用,未考慮相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增強物對個體有不同的增強效果。

二、人本主義取向

相對於行為主義聚焦於外在動機的養成,強調個人自我決定、自由選擇的人 本主義取向則著重於內在動機的重要,認為動機是一種需求,是人類發展的內在 原動力,是追求或創造需求滿足的動力(蔡瓊月,2010)。

人本主義心理學之父──Maslow 以自我實現為理論中心,透過層級性組織 的概念區分複雜的動機,由低而高共分生理需求(如:飢渴、睡眠等)、安全需 求(避免傷害與危險,獲得安全等)、愛與隸屬的需求(被人接納或關注,對團 體有歸屬感等)、自尊需求(希望被人認可與贊同)、知的需求(滿足對知識的好 奇、了解與追求)、美的需求(對美感、秩序、對稱等的追求)、自我實現需求(達 成個人理想,發揮個人潛能)等七個層次。其中前四個層次為在匱乏情形下產生 的「基本需求」,又稱為「匱乏性需求」或「匱乏性動機」;後三個層次則是個體 為追求成長而衍生的「成長需求」,又稱為「成長動機」。基本需求與成長需求可 謂相輔相成,前者為後者的基礎,當基本需求獲得滿足,成長需求才會產生;後 者則為前者的指引,引領個體邁向自我實現的最終目標。

基於此,Maslow 的需求層次論應用於教育場域有兩個主張:(一)學習源自 個體對知的需求,是追求成長的內在驅力,所以學生本身具有成長的潛力。(二)

教師的任務在於為學生設置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自主學習。知的需求隸屬於 成長動機中,因而身為教育工作者應該致力於營造溫暖、接納、肯定、正向的教 育氛圍,進一步引領需求的衍生。

三、認知主義取向

在教育心理學方面,以認知主義取向提出的學習理論最多,也最有系統。就 認知主義的角度,學習動機是介於環境(刺激)與個人行為(反應)之間的一種 中介歷程(張春興,1996),將動機視為個體對環境主觀的判斷和對客觀事實的 解釋(蔡瓊月,2010)。而從認知主義取向延伸出的幾個重要理論,又以成就動 機理論、制控信念理論、成敗歸因理論、自我價值論最具代表性,茲分述如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 成就動機理論

Henry Murry 於 1938 年提出成就需求的概念,認為成就需求是指個人想要 盡快或盡可能把事情做好的一種慾望或傾向(引自蔡瓊月,2010),此觀點深 深影響 McClelland 和 Atkinson,也促成成就動機理論的萌芽。

McClelland 認為成就需求即為成就動機,是個人與自己所持的優秀標準相 競爭的衝動或慾望,是個人期望將事情做好的傾向,該傾向會影響個體工作態 度,具有高成就動機的人便具有追求目標的傾向,此種傾向即為成就動機的表 現(引自林怡慧,2009)。Atkinson 則結合前面兩者的觀點,以「趨避衝突」

為基石,提出「成就動機理論」,認為個體在從事某項工作時會同時產生「追 求成功」與「避免失敗」兩種方向相對的心理傾向,繼而進一步將動機分為兩 類──追求成功的動機與避免失敗的動機(引自劉靖國,2005)。

成就動機是個人追求成功的傾向,而其強弱取決於個人對面臨情境的認 知,個體會從過去經驗與學習中加以衡量,如果追求成功大於避免失敗,將表 現奮發向上、積極進取,屬於成就導向;反之,若是避免失敗大於追求成功,

則將出現焦慮、退縮、害怕等特性,屬於失敗導向。另一方面,外在因素亦會

則將出現焦慮、退縮、害怕等特性,屬於失敗導向。另一方面,外在因素亦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