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近年來,許多幼兒教育的課程模式蓬勃發展,舉凡主題式教學、

方案教學、蒙特梭利教學法等等,都不難看見這些教室中有學習區的 存在。杜威(J. Dewey)曾說過:「要改變一個人,需先改變其環境,

唯有環境改變,他才會跟著改變」。除了西方學者重視環境的重要 性,中國古代也有孟母三遷的故事,可見環境對於一個人具有潛移默 化的影響。從這就不難看出學習區規劃的重要性。

本研究為了解幼兒在學習區中,其數概念的發展情形為何,故在 文獻探討方面,先就學習區的意涵與理論進行探究,再依據理論探討 學習區的規畫原則及教師角色,以了解如何建構出符合幼兒的學習 區。本節分成「學習區的意涵與理論」、「學習區之功能」、「學習 區的教師角色」。以下進行論述。

1. 學習區的意涵與理論

學習區為幼兒活動室規劃的一種方式,也是開放教育(open

education)的教室空間規劃方式。學習區的原文為 Learning

Center,Learning Area, Learning Corner 或 Interest Center,國內常翻譯成

「學習區」、「學習中心」、「學習角」、「角落」等(邱志鵬、魏淑 君,1996)。學習區規劃具有多樣性,依照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 中,將幼兒的課程分為身體健康與動作、認知、語文、社會、情緒及 美感六個領域。學習區也按照這些學習領域性質的差異,將教室分成 幾個區域,包含常見的積木區、益智區、娃娃家、語文區與美勞區 等,教師依幼兒的年紀、興趣、發展狀況與能力,放入合適的教具 (Dodge & Colker, 1998) 。

23

學習區最重要的精神為「以幼兒為中心」,尊重幼兒為獨立的個 體,讓幼兒有選擇的權利。在每日將近一小時的學習區時間裡,幼兒 能透過在學習區中的學習,累積六大領域課程的學習經驗,也可以透 過個人、小組等遊戲方式進行學習,從中落實自我學習與探索的精 神。而學習區的教具具備自我修正的功能,能讓幼兒在重複的操作 中,去發現自我的錯誤並予以修正。學習區也引發幼兒間的討論與相 互學習及幫助的功能,在幼兒自我的學習、人際互動、生活自理等方 面都能有正向的影響。

學習區的構想主要源於人本主義心理學所提倡的開放教室的教學 設計(open class),也稱為開放教育(open education),於 60 年代的英國 相當流行(張春興,2007)。開放教育是一個非常完整的教育學說,其 教學目的為「自主、個人」的學習,並「以兒童為中心,以經驗為基 礎」為其計畫與實施方式 (余安邦,2001) 。

除開放教育外,學習區也以「互動論」為其基礎。1970 年代 Sameroff 提出互動論,認為兒童的學習是生理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結 果,生理與環境的互動為雙向的。互動論的代表為 Dewey(1859~1952) 的進步主義、Bruner(1964)的發現學習論、Bronfenbrenner 的生態系統 理論、Barker 的行為情境論。以下說明學習區的理論基礎。

(1) Dewey 的進步主義(Progressive Education)

Dewey 的進步主義指的是在美國 30 與 40 年代實施的一 種受杜威的實用主義及民主思想影響的教育方式。它強調以 兒童為本位,並重視兒童本身的興趣及能力,透過因材施 教,讓幼兒順其自然的從「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教育 的根本是靠兒童本身與環境的交互作用,從而經驗不斷的重 建與進步,主張教育即經驗的改造,使幼兒能在環境中自主

24

發展。在學習區中,幼兒會與環境、同儕、老師互動,並在 具體的操作中獲得經驗,不斷成長。學習區的概念與進步主 義的理念相符(簡楚瑛,1999)。

(2) Bruner 的發現學習論

Bruner 的發現學習論為學生中心教學的代表(張春興,

2007)。他特別強調構成學習的主要條件為學生須主動探索,

從探索過程中發現事物的原理原則。這與學習區的理念,以 幼兒為中心,布置適合幼兒能力及興趣的環境,讓幼兒能主 動探索及發覺相同。

(3) Bronfenbrenner 的生態系統理論(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1979)

Bronfenbrenner 於 1979 年提出生態系統理論,他認為幼 兒的發展是幼兒本身與微觀系統(microsystem)、中介系統 (mesosystem)、外在系統(exosystem)及宏觀系統(macrosystem) 互相影響結果。所謂的「微觀系統」是指與兒童的切身相關 的生活環境。例如家庭、同儕、學校、社區等等;「中介系 統」指的是家庭、同儕、學校、社區之間的關係。例如老師 與家長聯繫、同儕間相互影響;「外在系統」指的兒童雖未 直接參與,但對兒童的成長仍有間接影響的因素。例如父母 的工作、學校制定的教育方針等等;「宏觀系統」指的是政 治、文化、社會階層或者國際時事等,對於兒童也會有所影 響。在幼兒園中,學習區的環境為幼兒平時生活所接觸的,

屬於「微觀系統」,在學習區中所擺放的教具以及與同儕、

老師的互動,都會影響幼兒的發展。

(4) Barker 的行為情境論(behavior setting theory, 1968)

25

生態心理學家 Roger Barker 認為人類的行為與環境是相互 依賴的整體。從人們日常生活的環境中去做觀察及研究,即 可瞭解人類的行為(畢恒達,1989)。Barker 根據其對人類長期 的研究,提出「行為情境理論」,該理論有四個特徵如下:

A. 顯著的行為模式(standing patterns of behavior):人類的行為 會依照環境的改變而有所不同。例如在 K 書中心時,人們 講話都會很小聲。在戶外遊樂場時,人們會表現出嬉鬧、

奔跑、大笑等行為。

B. 環境的內涵或物理外在的結構(milieu or physical struc-ture) :每個環境都有其特定的物理特徵,而特定的環境規 劃也會引發人們特定的行為。而行為情境的組成包含永久 不變的建築,如教室的鋼筋水泥,以及暫時性的環境規 劃,如教室的環境規劃。藉由永久不變的建築來區分範 圍,再藉由暫時的環境規劃來凸顯環境的特質。

C. 環境的內涵與顯著行為模式的一致性(consonance between milieu and standing pattern or behavior) :意旨環境的物理結 構與預期出現的行為目的需是有一致性的。如規劃積木區 時須建立一個寬敞且多樣化玩具的環境。

行為情境間的相互依存關係(the interdependence of behavior settings) :意旨相鄰的兩個行為情境,各有其顯著的行為模 式,可能是相容也可能是相悖的,彼此間會互相影響。

(5) Day 的內在個別差異論(intra-individual personality theory,1983) Day (1983)依據「行為情境理論」的四點特徵建議幼兒園 老師在規劃學習區的情境時,需先訂定每區的行為模式,依 照預定的幼兒行為以及各區的物理特徵去做擺設,而擺設的

26

結果也必須與預訂的行為有一致性,最後區與區之間彼此間 會互相影響,可將較安靜的語文區與美勞區排在一起,減少 可能的干擾。

Day (1983)除了同意 Barker 的行為情境論外,自己也提出 了內在個別差異論。在該理論中,Day 認為個體會依照情境的 不同來轉換其行為,以符合情境。故在幼兒園中,Day 建議老 師設置各種不同學習區,每區都有特定的行為模式,以符合 幼兒內在個別的差異性。另外,環境與幼兒間會互相影響,

Day 提出三種由幼兒來改變環境的方式,以下進行說明:

A. 變更(modification) :幼兒在學習區的環境中,會改變遊戲 的內容或者活動。例如幼兒在積木區中搭建積木,其中一 位幼兒把蓋好的積木當成動物園,開始玩起動物園的遊 戲,改變了原先的活動。

B. 建構(construction) :源自皮亞傑的建構論,幼兒從不斷探 索遊戲的過程中去建構自己的知識。例如在益智區中,幼 兒嘗試用各種形狀的百利智慧片做出立體的星星,從製作 的過程中去不斷嘗試,進而發現不同的拼法會導致不一樣 的結果,從中去建構他的知識。

C. 非參與(nonparticipation) :不管教師設計的環境多有趣,若 幼兒不願參與則毫無意義。

從以上的理論中,皆可發現互動論倡導讓幼兒主動探索環境,與 環境進行互動。在學習區的規劃中,老師可從多元的教具設置以及空 間的規劃與擺放,讓幼兒從潛移默化中去探索並學習,進而提升幼兒 的能力。

27

2. 學習區之功能 (1) 學習區的功能

學習區重視幼兒主動學習的價值,在學習區中,能滿足 幼兒間的個別差異,讓幼兒依照自己的步調學習,也能透過 同儕與老師的鷹架,提供幼兒各方面的經驗,及社會互動與 語言發展的能力。以下為周淑惠及陳志如(1998)所認為的學 習區的八大功能:

A. 幼兒從自主選擇及完成活動中,去發展獨立及責任 感。

B. 在與同儕的互動中去發展幼兒的社會能力。

C. 在與同儕互動及扮演的遊戲中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D. 在學習區中提供真實且具體的經驗,能增加幼兒的學 習成效。

E. 透過自主選擇的機會與遊戲式的活動,增加幼兒的學 習意願與動機。

F. 依照幼兒的個別差異滿足其需求,教師也能從中觀察 幼兒的興趣與發展。

G. 滿足幼兒自身的內在差異需求。

H. 提供統整不分科的教學,均衡的學習經驗能促進幼兒 全人的發展。

(2) 學習區的規劃

Jones E.於教-學環境向度的書中提及以五個向度來分析 環境與人類行為間的互動關係,這五個向度分別為冷硬-柔 和、開放-關閉、單純-複雜、介入-退隱、高活動量-低活動 量,以下分別論述(戴文青,1999)。

28

A. 冷硬-柔和:這個向度指的是環境的因素給人在心理與 生理上的感應性。如暖色調的環境讓人放鬆,寒色調 的環境使人冷靜。

B. 開放-關閉:此向度指的是對人的行為的限制程度。如 沙、水、黏土等教具屬於開放式的拼圖或者桌遊等具 高自我修正性的教具屬於關閉式的。

C. 單純-複雜:此向度指的是教具、環境或設備吸引人的 程度。如鏟子為單一的玩具,但若與沙子或其他玩沙 用具一起使用,其複雜度大增,也更吸引幼兒。而環 境的單純與複雜也會是學習的內容、情境需要或者幼 兒的年齡適時做調整。

D. 介入-退隱:此向度指的是環境暗示人與人、人與物的 互動多寡。如老師定期更換學其區內的教具,能有助 於幼兒提高在學習區內探索的興趣。而將某些學習區 採半掩的設計,能有助於幼兒靜心,平復心情。

E. 高活動量-低活動量:此向度暗示環境中大肌肉所能活 動的程度。高低活動量都是人基本的需求,在教室安 排活動時,宜動靜穿插,以平衡並滿足幼兒的需求。

除了 Jones E.所提出的五個教-學環境向度外,研究者探 討了許多文獻後,歸納出許多學者對於學習區建議的規畫原 則如下:

A. 互惠原則:規劃學習區時,可將相容的兩個學習區相 鄰,使其能互相支持並產生互惠的效果(Pattillo &

Vaughan, 1992)。

29

B. 區域分明原則:在 Baker 的行為情境論(1968)中認為 學習區中的每個區域需有明顯的界線,讓幼兒依照學 習區的氛圍,產生特定的行為。Dodge & Colker(1998) 則認為使用不同的櫃子將學習區區分開來。讓幼兒能 依照學習區的不同,產生不同的學習。

C. 動靜區隔原則:湯志民(2001)認為規畫幼兒的活動室 須將安靜的區域與吵雜的區域分開,按照區域的乾濕 特性來規畫。例如美勞區會用到水彩,需靠近水龍 頭。Pattillo 與 Vaughan(1992)則認為老師將教室區分 為幾個學習區,依照幼兒的需要去設計學習區的環境 與教具,讓幼兒從與環境的互動中,去發展其學習目 標。

D. 動線流暢原則:各學習區間須保持動線的流暢(周淑 惠,2008),避免幼兒間互相碰撞,受到干擾,讓學習 區的功能可以有效發揮。

E. 安全原則:幼兒活動的環境最重要的是合乎安全。在 所有空間的安排上,讓老師能對教室一覽無遺,所有 教具必須合乎安全標準(周淑惠,2008),桌角與櫥櫃 間的角需磨圓或者包軟墊處理。

(3) 學習區的規劃流程

臧瑩卓(2006)學習區的規劃流程,以下進行說明:

A. 選定適合的學習區:每間幼兒園的教室形狀及大小不 一,教師要依據幼兒的人數、興趣及能力去做規劃,

而不是將所有的學習區都納入教室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