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 研究者

研究者本身即為重要的研究工具(陳伯璋,2000)。研究者於大

學時期修畢了幼兒教育的學程,並通過了實習及擁有教師證,是 一名合格的教師,具有幼教相關的背景知識。在實務上,研究者 剛考上教甄不滿三年,為一名初任教師,深知幼兒園教師在教學 現場的困境。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也是個案班級中的一份子,身為觀察 者、協助者、紀錄者,研究者透過規劃、觀察、蒐集、整理資 料,依照自身的專業能力,反思自己的教學歷程,並呈現教學現 場中的真實結果。

(二) 學前兒童數學實測評量

本研究的前測與後測採用實作來評量混齡幼兒的數學能力,

係以林月仙(2014)編訂的學前兒童數學實測評量作為依據,此學 前兒童數學實測評量為參考國內外相關研究的文獻,設計實作評 量的試題,並蒐集國內公私立幼兒園 3 到 6 歲 11 個月的兒童樣 本,進行試題分析並建立常模,經過題目修正,使得完成。

以上之學前兒童數學實測評量的功能為評斷 3 至 6 歲 11 個月 的幼兒的數學能力,教師也可藉由此測驗對數學能力落後的學生 進行補救教學。其測驗內容依照幼兒的年紀,分成 3、4、5、6 歲的題目,而相鄰的年紀有共同的試題,年紀較大的幼兒在共同 試題上的平均得分顯著高於年紀小的幼兒。施測的內容分為三方 面,分別是數與計算、量與實測和圖形與空間。透過這三方面的 能力來幫助教師檢視兒童的數學能力,並提供必要的協助。

63

林月仙(2014)之樣本取自全臺灣北、中、南、東,人口密度 每平方公里超過 3000 人的都會區與非都會區的學童,抽樣地區 為臺北市、新北市、宜蘭縣、臺中市、雲林縣、高雄市、屏東縣 與花蓮縣共有 707 名一般幼兒及 148 名發展遲緩幼兒來建立本測 驗的常模,內部一致性係數依照三到六歲的年齡為.90、.92、.93

、.92。經過一個月後,再從每一年齡的樣本中隨機抽取 10 名學 生重測,考量幼兒的認知能力發展快速,這個測驗採用相對一致 性即 C 型(consistency)單一量數組內相關(Type C Single Measure Intraclass Correlation),結果依照三到六歲的年紀依序為.94、.74

、.61 和.90,兩次的施測結果為中、高度相關,表示這個測驗的 穩定度不錯。

從這個測驗的研究結果得知各年齡的試題具有良好的內部一 致性及重測信度;一般幼兒的平均分數顯著高於遲緩幼兒。由以 上可知此測驗的樣本網羅全臺灣北、中、南、東都會區與非都會 區的樣本,具良好的信效度,且較其他的研究工具只含有數量概 念的部分,此工具還涵蓋幾何的測量,更為全面,為一符合臺灣 本土學生學習情況的測驗,研究者決定使用林月仙(2014)來了解 幼兒的數概念發展情形。

(三) 幼兒園品質評估表

教育部於 101 年委託林佩蓉、張斯寧教授訂定了幼兒園課程 與教學品質評估表。此評估表依據幼兒園基礎評鑑、專業認證評 鑑、教保活動實施準則等指標訂定,並在各種模式的幼教課程中 測試過。此評量工具能幫助幼兒園自我審核,了解園內的課程與 教學品質,從而改進。

64

評估表的架構分成學習環境規劃、班級經營、課程實施與教 保人員的專業發展。其中學習環境規劃的部分完整描述學習區規 劃的重點、教師角色還有各學習區規劃的原則,這有助於研究者 規劃適當的學習區,來培養幼兒數概念方面的能力。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