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學習態度內涵與相關研究

壹、學習態度的意義 一、態度意義

「Attitude」乃是一種與信念、感覺、價值和性格相關的複雜心理狀態

(Merriam-Webster, 2017),隱含的心理準備,屬於介於刺激與反應間的中介變 項,對於社會行為具影響力,其涵蓋範圍涵及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與學習心 理學層面(徐光國,1996;鍾翠芬,2008)。

態度是個體對於某一事物、人物、情境或事件做出贊成或否定反應的一種評 價性傾向,可反映一定的情感、情緒、認識及理解,並隱含行動的意涵(徐光國,

1996;陳皎眉、王叢桂、孫蒨如,2007),係指為準備行動的心理或行為傾向,

也是種具有結構與組織的複雜認知體系(柯正峰,1990)。

(一)心理學觀點

態度為不可直接觀察的一種假設結構,社會心理學者認為態度是社會化的產 物,一個人對某些事物、情境和他人如何因應,相當受到態度的影響,因此若知 道一個人對某些事物有如此的態度,就可以預測其反應為何,態度應由認知、情 感及行為傾向三種成分作探討:1.認知成分(cognitive component)即是個體 對該社會事件的認識、記憶、理解等心理傾向;2.情感成分(affective component) 係指個體對此社會事件在情感上具好惡及價值評判等心理傾向;3.行為成分

(behavioral component)意旨個體根據認知與情感對該社會事件表現出反應的 行為傾向(張春興,2004)。Breckler(1984)認為態度的組成為情感性成分(affect component)、認知性成分(cognition component)與行為性成分(behavior component),故依據這三成分理論(tricomponent theory),態度是:(一)基 於喜歡或不喜歡的情感;(二)對事件的信念(認知);(三)引導行為的方向。

且倘若其中一成分產生改變,或者三者不一致,則也會產生態度改變。

40

張春興(2016)認為態度係指個體對人、對事、對周圍社會所持有的一種具 有一致性與持久性的傾向,其態度之內涵不僅囿於單純的外顯行為,除了行為之 外,亦包含情感與認知,隨著年齡、性別、性格其三種成分多寡會所區別。年輕 人重情感輕認知,在態度行為表現上顯得衝動;成年人的態度認知多於情感,所 以在行為表現上較為穩重。態度會受到其中的情感與認知的影響,因此於對人與 對事上的態度表現,也就產生積極態度與消極態度之別。但無法避免個體態度上 主觀性的偏頗,此外,態度是能夠改變的,教育則是一種方式,可用來改變其態 度(許秀薇,2008),就此則藉由教育而培養個體學習的積極態度。

(二)理性行為理論觀點

對於態度的討論亦有源於理性行為理論的觀點,主要受到 1967 年 Fishbein 與 Ajzen 研究的影響,基本假設為人是理性的,個體做某一行為前會綜合各種訊 息考慮自身行為的意義與後果,主要用於分析態度如何有意識地影響個體的行為

(actions),以瞭解、預測個人行為。其研究信念(beliefs)、態度(attitude)、 意願(intentions)與行為(behavior)的關係時,將態度界定為「個體對人、

事、物或行為所抱持的正面或負面的評價,反應個人對人、事、物或行為的好惡 感覺」(葉盈君,2012)。

理性行動理論指出,決定個人行為意圖有兩個主因,分別為個人特質及社會 對個人的影響,簡言之,其構面表現個人對於外在觀點的喜好程度與重要性評價 兩面向,主張態度影響行為(葉盈君,2012)。

成人教育學者 Knox 認為個體對於所企圖達成的目標皆有感覺或態度,態度 即是過去經驗的喜好或感覺,影響個體對夥伴、活動或場所的選擇之傾向(引自 鍾肇騰,2011)。態度的形成則是經由經驗累積而成,不同於一般的認知活動,

它具有情感、行為意象等因素,較持久與穩固,因此形成也較為複雜(徐光國,

1996;陳皎眉等人,2007;陳昌文、鍾郁英、奉春梅、周瑾、顏炯,2004)。 態度為表現個體對事物情境或一些概念的刺激所產生的反應傾向,其擴及認

41

知、反應、情緒因素,且這些因素表現的特性具方向性、弱強度與多面性(鍾翠 芬,2008)。

綜上所述,心理學觀點將態度分為認知、情感與行為傾向之三個構面作探討;

而理性行為理論則將態度區分為喜好程度和重要性評價兩面向作分析;綜合成人 教育學者 Knox 之表述,研究者認為高齡者之態度及是經由經驗累積而成的對人、

事件、情境或者概念所持有的一致性傾向。

二、學習態度之意義

學習態度乃是「學習」和「態度」兩個概念所組成(張春興,2003)。學習 是訊息與知識、技能與習慣、以及態度與信念之獲得,透過學習者的經驗影響行 為的改變;態度則是個人對人、事、物以及周圍環境,藉著其認知及好惡所表現 的一種持久行為取向(郭麗玲,2002)。

早期心理學家對影響學業成就的非智力因素多重於人格因素,而後發現學習 態度、學習習慣等學習行為,對學習成就的影響不低於其他人格方面的變項,學 習態度對於學業成就的影響力方才逐漸受重視(Khan,1969)。

學習態度係指對學習所持的認知、情感與行為意象的一種心理歷程,會影響 高齡者是否參與學習或繼續學習(鍾肇騰,2011)。學習態度為學習過程中學習 者對於學習情境中的人、事、物所表現出的認知、情感及行為,且具持久不易改 變的特質,為後天習得的一種衍生性動機(林慧玉,2006)。對學習計畫、讀書 情形、準備考試等有關學習方面所持有的態度即是學習態度(柯正峰,1990)。 學習者透過對學習事物的認知、情感及意向,因而產生對應性的學習行為,

以獲得學習的經驗與知識,且又回饋於本身學習態度的強度,影響後續的行動作 為,因此,學習態度學習歷程中,實乃扮演重要的角色(簡瑋成、張鈿富,2011)。 綜合前述探討,認為高齡者的學習態度,係指「參與學習的高齡者對學習 的認知、情感與行動所持有的一致性與持久性的傾向,可經由後天經驗培養習 得」。

42

貳、學習態度的內涵

賴保禎(1980)所編制學習態度測量將其內涵概括學習方法、學習計畫、學 習習慣、學習環境、學習慾望、學習過程、學習考程、學習技巧等八項。

學習態度由認知、情感與行為三種心理成分構成(賴協志、張雅屏,2013): 一、認知要素:係指學生對學習活動或所學課程的一種一種帶有評價意義的認識 與理解,其顯示學生對學習價值的認識,為學習態度的基礎;

二、情感要素:係指學生參與學習活動後伴隨而產生的情緒或情感體驗,如對學 習的喜愛或厭惡等感覺,情感本身顯現學生的學習態度,為學習態度的核心;

三、行為要素:係指學生對學習的反應傾向,顯露於外的行為意圖,即是行為的 準備狀態,準備對學習做出的某種反應。

本研究以高齡者為研究對象,因此以下針對成人為對象之研究探討學習態度 的內涵,鄧運林(1992)認為學習態度包括學習習慣、時間管理與努力經營;張 春鴻(2003)認為學習態度涵蓋課程價值的態度、教師教學的態度、學校學習環 境的態度、學習欲望、學習計畫;鍾翠芬(2008)認為學習態度包含喜愛學習、

效率學習與主動學習;許秀薇(2008)認為學習態度為學習者本身之學習慾望、

教學互動、課後投入有關學習方面所保持的態度;曾小媚(2004)認為學習態度 包含情意層面的學習喜好與壓力感受程度、認知層面的學習信念與價值判斷,以 及學習行為層面即是學習行為表現;林文雄(2010)、黃琬婷(2013)將學習內 涵分為認知、評價、喜好;李依珊(2006)認為學習態度包含學習心態、學習承 諾、學習自我效能;鍾肇騰(2011)認為學習態度含括自我學習的態度、學習責 任的態度、學習慾望的態度、學習涉入的態度。

朱敬先(1986)指出良好的學習態度應具備:明確的學習目的;高度的學習 興趣,積極而持久的參與學習,並克服困難;尋求學習方法的選擇與創新;講求 理解與組織,將所學歸納並吸收至已有的認知架構中;良好的學習保持;善用學 習資源,包含一切可利用的自然資源及社會資源。

43

以成人為對象者較多著眼於自身學習所持之態度,較少探討課程、學習計畫 或環境等態度,由於本研究旨為探討希望感與學習態度之相關性,希望感為一種 高齡者對其能力的評估以及克服障礙的策略和對整體目標的信念,且能夠依照個 人過去經驗與背景適時的調整狀態,乃為路徑思考與意志力思考的加總呈現,因 此希望感較偏重於其信念與方法之調適,故本研究,研究者決定將採用心理學之 Breckler(1984)的三成分理論(tricomponent theory),由認知層面、情感層 面和行為表現三個層面測量高齡者學習態度,其內容如下:

一、認知層面:對學習的價值判斷,理解學習的重要性、優點、願景及參與學習 活動之方法;

二、情感層面:喜愛學習,對學習內容有高度的興趣,學習中保持熱忱的態度。

三、行為表現:學習期間踴躍出席,學習中與老師良善的互動,積極配合各種學 習活動,願意充分利用時間參與學習活動,並且嘗試將學到的事物應用於生活中。

參、學習態度的測量

由於態度係內在的心理狀態,一種假設性的構想,因此欲探討個體對某對象 的態度情況,須透過外顯語言、意見或行為以作推測(徐光國,1996)。一般而 言,研究態度的方法有量表測量與非量表測量(陳昌文等人,2004)。

量表測量採取科學的設計加以編制,透過受測的自陳或自我報告來評定對特 定態度物件的態度,所編製的量表通常包含四種: Thurstone 的等距量表、

Likert 的總加量表、Guttman 的累加量表、Osgood、Suci 與 Tannenbaum 的語意 分析量表,上述各種自陳式量表中,以單一題目 Likert 的總加量表最常被使用

(陳皎眉等人,2007;陳昌文等人,2004)。

非量表測量即可由研究樣本的言談、表情或行為發現不同的態度,包含以投

非量表測量即可由研究樣本的言談、表情或行為發現不同的態度,包含以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