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習態度的意義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學習態度的意義與相關研究

本節主要在探討學習態度的內涵與相關研究,以下分三部分介紹:一、學習 態度的意義;二、學習態度的測量工具;三、學習態度的相關研究。分述如下:

一、學習態度的意義

學習態度為學習各種事物時的態度,是後天環境所所塑造 ,故具有可變 性。王福林(1991)表示,個體的學習態度與其所處的環境有密切的關係,學習態 度會因環境因素而有所改變。

學習態度的意涵,會因研究主題不同而有差異,不同學者對於學習態度的定 義有不同的詮釋。部分學者認為學習態度包括對學習過程本身的態度及對學習環 境的態度(吳挺溦,2006;官淑如,1997;林榮聰,2000;姚如芬,1993;秦夢 群,1992;張新仁,1982;錢宗忻,2005),學習過程包括學習動機、學習策 略、學習習慣、學習興趣等,學習環境則包括教學方式、教師態度、同儕關係、

對班級的態度等。近年,更有學者將學習態度加入了學習情緒和復原力的概念,

21

使得學習態度的內涵更加完善且周延(黃佳雯,2014;魏頡,2015)。綜上所述,

學習態度的內涵,雖因研究目的而有所不同,但差異不大。總括而言,學習態度 是個體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習事物的心理反應。

本研究欲探討國中生知覺父母期望及希望感對學習態度的影響,而父母期望 對子女的影響是深遠的、不易改變的且具有一致性。Ginsburg 和

Bronstein(1993)的研究指出,父母的鼓勵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成績,

因此,本研究之學習態度包括學習動力和支持力。

綜上所述,本研究所稱的學習態度,是選用魏頡(2015)改編陳李綢編製中的

「青少年學習態度量表」上的得分做為指標,此量表提出學習態度除了具備一致 性及持久性的傾向,且其反應傾向也同時包含正向或負向的向度;正向的學習態 度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及面對生活上更加積極樂觀,有能力接受挫折與挑戰困 難,對未來產生目標與希望感;負向的學習態度,會降低學生學習動機,以消 極、逃避、退縮等行為面對課業壓力,進而失去學習熱忱和目標。且在探討復原 力對學生學習的影響發現,復原力高的人,在面臨逆境事件時,表現出良好的能 力,同時在人際互動和能力方面,也有較正向的取向(林志哲,2007)。此量表 將學習態度的測量分為兩大層面:1.學習動力:包含學習動機及學習情緒;2.學 習復原力:包含責任感、樂觀積極及支持力。

二、學習態度的測量工具

學習態度是一種內在心理歷程,需透過外顯行為來加以測量,針對不同的研 究對象及研究方向,會採取不同的測量工具。

由賴保禎(1974)所編製的「學習態度測驗」,其適用對象為國中至高中職階 段的學生,共包含「學習方法」、「學習計畫」、「學習習慣」、「學習環境」、「學習 慾望」、「學習過程」、「準備考試」、「考試技巧」八個向度。

由陳李綢編製中的「青少年學習態度量表」,量表設計包含正向和負向的反 應傾向,正向的學習態度會使學生採取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學習,勇於接受挑戰

22

與挫折,對未來抱持希望感;而負向的學習態度則會使學生學習動機低落,出現 消極、厭倦或退縮的行為,無學習目標和計畫。此量表同時也加入了正向心理學 復原力的概念(陳李綢,2014),本量表共分二個面向,共包含五個層面,分別是

「學習動機」、「學習情緒」、「責任感」、「樂觀積極」及「支持力」。

三、學習態度的相關研究

(一)性別與學習態度之相關研究

國內眾多學習態度的研究中,雖有少數研究指出男生較女生有更好的學習態 度(黃佳雯,2014;葉麗珠,2006),但多數研究皆指出女生的學習態度優於男生 (周佳樺,2006;林志全,2010;林芷伃,2016;金武昌,2005;張新仁,

1982;劉雅菁,2014;劉毓婷,2012;蔡文套,2009;蔡宛蓉;2013;蘇榮彬,

2013)。因此,本研究假設國中女生的學習態度較男生為優。

(二)年級與學習態度之相關研究

學習態度是否會隨年級不同而有所差異,多數研究皆發現,年級也會影響學 習態度。然而目前各個學者的研究結果不盡相同,有些研究者發現,隨著年級的 增加,學習態度會有較佳的表現(賴政宏,2005;魏頡,2015);亦有部分研究結 果恰為相反,國一、國二學生有較佳的學習態度(許定邦,2002)。甚至也有研究 指出學習態度並無年級差異(余鴻穎,2005;黃佳雯,2014)總言之,年級是否影 響學習態度目前尚無定論,因此研究者欲探究學習態度是否因年級不同而有所差 異。

(三)父母教育程度與學習態度之相關研究

國內關於父母期望及父母教育程度對子女學習態度的研究較少,大多研究聚 焦在父母期望與孩子的學習成就與學習焦慮,較少探究與學習態度的關聯。官淑 如(1997)的研究指出,父母期望高則子女會發展出較佳的學習態度,蔡東敏 (2003)的研究則表示,高中職學生的學習態度不因其父母期望不同而有顯著差 異。施信華(2001)的研究指出,父母教育程度的不同,顯著影響子女的學習態

23

度;而彭綉婷、何黎明(2013)的研究則恰為相反,父母教育程度對子女的學習態 度並無顯著影響。

(四)家庭結構與學習態度之相關研究

國內關於家庭結構與子女學習態的研究較少,大多研究聚焦在學習成就部 份。賴佩祺(2005)探討國中生及高中生的家庭結構對學習成就的影響,研究結果 發現家庭結構對國中生的影響,比對高中生影響大,不健全的家庭結構之下的學 生學習成就較差。吳悅如(2009)針對宜蘭縣國小六年級學生的研究發現,不同家 庭結構的學生,其學習態度有顯著差異,家庭結構越健全,其學習態度越佳、學 業成就較優,此與陳銘漢、李清波、李鳳美(2006)的研究發現相同,雙親家庭的 國中生其學習態度的表現越好。然而,陳建行(2011)的研究指出,不同家庭結構 的國中生,其學習態度無顯著差異。

綜上所述,目前國內外探討學習態度之研究,其背景變項大多以性別及年級 為主,而家庭環境對學生的影響深遠,其中,父母教育程度及家庭結構更可能深 深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而過去相關研究並無一致的結果;此外,研究者任教於 私立中學,教學現場的發現,私校學生整體學習態度積極、家長對孩子要求和期 望相對較高,故公私立學校學生之學習態度是否有顯著差異,亦是研究者欲深入 探討的重要變項。因此,本研究將以性別、年級、學制、父母教育程度及家庭結 構為背景變項,以探討其學習態度之差異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