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希望感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本節主要探討希望感的內涵,並整理其相關理論和研究。以下分三部分介 紹:一、希望感的意義和內涵,二、希望感理論,三、希望感的相關研究。說明 如下:

一、希望感的意義和內涵

「希望」是一種認知思考的歷程,在此歷程中,首先,個體將訂定明確且有 意義的目標,接著,反覆評估自己是否具有足夠的策略達成目標,以及自己是否 有足夠的意識去運用這些策略(Snyder,1995;唐淑華,2006)。當我們對一件事 情是懷抱著希望時,我們會運用各式方式去追求且實踐所設定的目標。從上述描 述可知,希望感包括三種互動歷程,分別是:目標、途徑思考及動力思考。以下 說明希望感歷程之內涵。

(一)目標(goals)

希望感的第一要件為設定目標。希望理論假定,人類的行為大多是目標導向 的,目標可區分為個人終身追求的重大目標,或是一時想要達成的平凡項目。無 論目標大小,希望理論的基礎建立在人們對目標達成的思考過程上(曾文志,

2010c)。相關研究指出,當個體所追求的目標愈是明確、重要且可行,其希望感 會愈高(賴英娟、巫博瀚,2009)。

16

(二)路徑思考(pathways thinking)

希望感的第二要件為路徑思考。路徑思考指的是個體為了達成目標,會相信 自己能找到有效的方式以達成目標。大部分人對於目標至少會設定一個策略去完 成,但是若完成目標的過程中遇到障礙,個體會靈活運用其他取代的策略繼續朝 目標努力不懈。簡言之,路徑思考包含「計畫」與「調整」兩種成分(陳依璇,

2012)。路徑思考能力的高低,並非全由個人特質決定,而是受到過去經驗的影 響(Synder,2002);個體會回朔過往的成功經驗,推論何種方法是有助於目標的 達成,並藉由這些經驗產生對未來的想像。通常高希望感者具有更多元彈性的策 略以及有效的替代途徑來達成目標(王素幸,2011;唐淑華,2006)。

(三)動力思考(agency thinking)

希望感的第三要件為動力思考。動力思考指的是個體為了達成目的,需要強 烈的意志力與持續完成目標的動力。當我們覺得目標越重要時,我們的動力會相 對的較高。這是一種自我參照的想法,以自己的經驗為基準,個體預期自己是否 有能力達到自己或別人為自己所設定的目標,因此也可以稱為「效能期望」

(efficacy expectation)。通常高希望感者具有支持性的自我暗示,例如「我 可以做到」、「我不會放棄」(羅文秀,2005)。

二、希望感理論

Snyder, Lehman, Kluck 與 Monsson(2006)提出一個希望理論概要模式圖

(如圖 2-2-1 所示),個體的希望感運作為開放性的歷程,除了包含路徑思考與 動力思考外,以及其他互相關聯的因素。依序區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一)

「學習歷程」,(二)「先前事件」及(三)「事件順序」,分述如下:

(一)學習歷程(Learning History)

在此階段中包含路徑思考、動力思考和情緒,路徑思考與動力思考的奠基於 孩童時期,過去所經驗的事件,與追求目標時的希望感息息相關。個體會根據累 積的經驗與先前的目標追求,形成一組情緒,這組情緒會影響個人在追求任何目

17

標時的心情。若是過去經驗中能成功克服重重阻礙,則會產生較積極與正向的情 緒。因此,在目標追求的過程中,希望感越高者,會產生較積極與正向的情緒;

反之,希望感越低者,則較可能產生消極與負面的情緒。

(二)事件發生前(Pre-Event)

在追求目標之前,個體針會對目標進行分析,並評估結果所帶來的價值。透 過路徑思考和動力思考來決定目標的重要性,如果目標具有重要價值,那麼個體 就會採取行動,並且持續付出努力與精力,反之則否。

(三)事件順序(Event Sequence)

在事件順序階段可以看到路徑思考與動力思考兩者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相互 影響。高希望感者具有更多元彈性的策略來達成目標,且會產生正向的自我暗示 以增加動力思考,對目標的達成抱持正面的預期;而低希望感者大多使用無效的 策略,且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容易感到阻礙與挫敗。

除此之外,生活中難免出現的「突發事件」,可能會改變事前設定的目標,

或延遲目標的達成,但也可能轉化成一種激勵,促發個人的動力思考,同時也會 對追求目標的情緒造成影響。

再者,個體在面對「目標是否達成」及「壓力源」時,也會產生不同的情 緒,而此情緒對於目標的追求將再度產生影響。若個體能將壓力視為挑戰,則所 激發的正向情緒則有助於目標的追求;而當目標達成時所帶來的成功喜悅,也會 反過來增強整個過程中的每個步驟。相反的,若個體無法因應壓力,或無法達成 所追求的目標,則會因失敗或挫折產生負向的情緒,進而影響個體的路徑思考和 動力思考,對目標的達成將產生不良影響。

簡言之,希望理論是一個體系,希望特質引出情緒,而情緒活化接下來的思 考過程,並因達到目標而強化希望的思考,形成希望與情緒交織的回饋圈,開啟 的回饋將會影響接下來的過程,因而形成全面且完整的關聯系統。

18

圖 2-2-1 希望感理論概要模型圖

資料來源:Edwards, Kevin, Lopez, & Snyder(2007).Understanding Hope.In D.O.

Anthony and H. M. V. Manfred(Eds.). Oxford Handbook of Methods in Positive Psychology(pp.83-95).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p.84.

三、希望感的相關研究

國內外有關希望感的相關研究,大多以 Snyder 的希望理論為基礎,並多以 以 Snyder 的希望感量表為基礎再自行重新編製以進行相關研究(伍淑玉,2015;

沈怡吟,2012;施周明,2007;唐淑華,2005;陳依璇,2012)。相關研究分述 如下:

(一)性別與希望感之相關研究

Synder 等人(1999)的研究顯示,兒童和成人的希望感並無性別上的差異。黃 德祥等人(2003)的研究發現,不同性別的小學生和國中生其希望感的表現亦無顯 著差異,陳依璇(2012)針對國中生希望感的研究結果同樣顯示無性別差異。然 而,邵惠玲(2008)在復原力的研究中發現,男、女生在整體希望感、路徑思考及 意志力三個部分皆有顯著差異,且男生表現均高於女生;伍淑玉(2015)的研究結 果亦指出,國中男生的希望感略高於女生。而沈怡吟(2011)的研究則指出,新北

19

市國中女生之希望感顯著高於男生。由上述研究結果可知,性別和希望感表現之 差異,目前尚未有一致的結論,因此本研究欲進一步探討性別和希望感之關聯。

(二)年級與希望感之相關研究

希望感和正向心理學領域所提到的自我概念、自我效能、樂觀、幸福感、問 題解決等理論有相關,黃德祥等(2003)便以國小至高中學生為研究對象,結果顯 示年級越高則希望感越大,尤其是「問題解決」層面上,高中生得分最高。錢靜 怡(2006)的研究結果亦指出,年級越高則希望感也越高;此結果與陳依璇(2012) 的研究恰為相反,陳依璇針對國中生希望感的研究發現,七年級學生的希望感顯 著高於八、九年級的學生。而陳怡蒹(2007)以花蓮地區的八年級體育班學生作為 研究對象,結果顯示不同年級學生的整體希望感並無顯著不同。由以上述研究結 果可知,年級和希望感之關係,目前尚未有一致的結論,因此本研究欲進一步探 討年級和希望感之關聯。

(三)父母教育程度與希望感之相關研究

國內以父母教育程度為變項來探討希望感差異的相關研究較少,其中沈怡吟 (2011)針對新北市國中生的希望感研究發現,國中學生的父母親教育程度為大學 畢業者,其希望感顯著高於父母親教育程度為高中職以下的學生。而陳怡君 (2012)的研究則發現,國中生父親教育程度為大專以上者,其希望感顯著高於父 親教育程度為國中以下者,但不同母親教育程度與希望感則無顯著不同。

綜上所述,國內目前仍較少探討父母教育程度與希望感之相關研究,故本研 究欲加入父母親教育程度為背景變項,以了解其子女的希望感是否會因父母親教 育程度而有所不同。

(四)家庭結構與希望感之相關研究

目前國內探討家庭結構與希望感之關聯的研究中,多數研究皆指出,學生的 課業學習受到家庭結構的影響,家庭結構越完整,則學生的學習狀況也越穩定、

希望感越高(王枝燦,2009;王覺興,2001;陳依璇,2012;曾筱婕,2009;黃 美雀,2008;謝佳芬,2010)。而邵惠玲(2008)的研究則發現,不同家庭型態的

20

青少年,其整體希望感並無顯著差異,此結果與謝雅苓(2010)及陳怡君(2012)的 研究結果相同。

綜上所述,目前國內外有關希望感的研究,已針對不同研究對象與族群發展 多種量表;而在性別、年級、家庭結構等背景變項方面,尚無一致的研究結果,

需進一步確認;而目前較少有相關研究探討國中生父母教育程度與其希望感之關 聯,因此本研究欲納入相關背景變項。

在眾多研究所累積的成果中,研究者發現到,國內運用希望感理論的實證研 究仍在起步階段,亦較少探討希望感與個體知覺父母期望及學習態度之關聯,因 此,本研究將探討國中生的希望感是否會因不同背景變項而有顯著不同,並探討 國中生的希望感與知覺父母期望及學習態度的相關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