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生的學習成效是指學中在完成學習課程後,對於該課程之理解程度與了 解其運用,教學者可以從知識與理解力(認知)、態度與價值觀(情意)、實 際技能(技能)及行為等三方面來作判斷(蘇錦麗,2009)。因此,本研究之 學習成效之測量內容,將分為學習成就與學習動機兩部分,用以了解學習者之 理解程度與其認知行為表現,以下分別說明。

一、 學習成就

依據美國全國教學專業標準委員會(National Board for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 NBPTS)2011 年之報告書,學習成就是指在特定時間內,

學習者對於該項學科之內容理解與技能操作的狀態。Tanah(2009)說明學習成 就是指學習者在完成某些知識性或技能性的任務或活動時所獲得的結果,而最 後通常由教學者給予其成績或等第。因此,學習成就可以表示為學習者對於學 習內容之理解以及其應用情形之狀態,或是學習之結果,也就是指,學習成就 可以作為教學者檢測學習者是否達成學習目標之方式。

而學習成就的測量方式,王如哲(2010)認為利用度量的方式來進行測量學 習成就,是最直接且有效的方式,透過測驗學習者在學習前、後的差異,以得知 其在學習過程中對於學習內容之吸收狀況。標準化測驗即是作為此一過程的工具。

Kuncel and Hezlett(2007)指出若能設計良好的標準化測驗,則可以有效且準確 的反應學習者所習得之知識。

二、 學習動機

動機是指參與特定活動的動機,並且可以被概念化為先行之認知行為或是 經歷活動過程的結果(Hulleman, C. S., Durik, A.M., Schweigert, S., &

Harackiewicz, J. M. ,2008)。學習動機就是指學習者參與教育活動的認知行為 或經歷過程之結果。Nicholls, J. G. (1979)認為動機與成就存在著內在關聯,

了解成就之背景下的動機,就能了解如何促進學習者學習。


而在評估學習動機的方面,Keller(2009)所提出之 ARCS 模型,是用來評 量學習者學習動機的著名理論。Keller 將學習動機分成了四大動機,分別為:

1. 注意(Attention)

學習者在學習時,此學習內容是否能引起學習者的興趣,以及是否能夠激發 起學習者的好奇心,並促使其學習;教學者可以藉由了解學習者對於該學習經驗 是否能激發自己的好奇心、或者是否感到有趣來作判斷。

2. 關聯(Relevance)

學習者在學習時,此學習內容是否符合學習者自身需求或價值觀的程度,並 使其以積極的態度去學習;教學者可以藉由了解學習者對此學習經驗是否感到有 價值、或是了解其對於學習的積極程度來作判斷。

3. 信心(Confidence)

學習者在學習時,學習者是否相信自己能夠成功,並對自己有信心;教學者 可以透過了解學習者對該學習內容,是否認為有信心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完成 來作判斷。

4. 滿足(Satisfaction)

學習者在學習時,學習者是否能具有成就感,並且願意繼續學習;教學者可 以透過了解該學習內容是否讓學習者自身感到滿足,以及是否有慾望繼續學習該 內容來作判斷。

綜合上述論點,若在特定時間內,學習成就就可以採用前後測驗的方式來 進行檢驗,並能了解學習者對於學習內容理解的情形;同時,該測驗之內容也 須謹慎的設計,確認該題目能夠有效測驗出學習者之學習成就,並以標準化的 方式進行,才能確保所測得知學習成就之正確性。而學習動機的部分,將會透 過Keller(2009)所提出之 ARCS 模型,來了解學習者的學習動機,並探討學 習者在兩種策略下的學習動機之差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