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學習理論的概念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的文獻探討共分為三節,從相關理論中,期能從中獲得對本研究的啟 示:第一節為介紹學習理論;第二節進行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相關研究;第三 節進行教師專業發展之探討。以上三節作為本研究進行方向之參考依據,及作 為分析討論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學習理論的概念

本小節介紹 Piaget 的認知發展理論、Vygotsky 的社會認知發展理論和建構 學習論。

一、 Piaget 認知發展理論

Piaget 的認知發展(cognitive development)提供一個觀點來看人類的認知發 展。Piaget 認為有機體能對環境做出有效的反應就是智力的表現,智力是一種 適應,當有機體發現環境發生變化之時,會做出反應以利自我保存,而適應就 是利用同化(assimilation)、調整(accommodation)和平衡(eduilibrium)的作用達 到。而當有機體適應環境,依賴外界環境的因素越來越少,運用內在認知結構 思考,來做複雜反應的過程即為內化(internalization)(引自邱上真,2003)。

在認知的過程之中,Piaget 認為『嘗試錯誤』是重要的,他認為在認知的過 程應包含三步驟:先了解問題,再建立解釋的假設,最後是進行試驗來證實或 修正假設。因此是有系統的嘗試步驟,一種漸進改進舊經驗的同化過程,同化 行為伴隨著調整行為,嘗試是實現調整,也是實現同化的要件(黃湘武,

1970)。

Piaget 藉由觀察、修正,提出認知發展的階段說,將兒童的發展階段分為四 個階段: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一、 感覺動作期: (出生至 2 歲)此時期的孩子,尚未具備使用符 號的能力,認識事物的主要途徑是感覺和動作。

二、 運思前期:(2 歲至 7 歲)此時期的孩子開始以符號來描述外 在世界,開始有比較抽象、符號表徵的心理活動,但是主要活 動是以直觀方式,少有運思能力。

三、 具體運思期: (7 歲至 11、12 歲)此時期的孩子俱有守恆及基 本的邏輯推理能力。能對於具體、可觀察的事物進行思考,但 對抽象、假設或機率的情境仍無法思考。

四、 形式運思期: (11、12 歲至 14、15 歲)此時期能對抽象、假 設或機率的情境進行邏輯思考。

Piaget 認為學習本身是知識的建構者,別人的觀點只是幫助學習者知道原 來的矛盾或是思考的新方向,學習的主體是學習者,因此教學者在設計教學 時,不能遺忘這個關鍵點(黃湘武,1993)。

Piaget 重視知識獲得的歷程,並強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重要性。因此 Piaget 的認知發展理論讓教育工作者省思:學生和學校在學習過程中所應扮演 的角色是什麼?認知發展理論被解讀為『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因為兒童的認 知有其發展階段,任何的教學方案都必須配合兒童的學習特性 (邱上真,

2003)。

雖然 Piaget 的理論後有學者提出修正、批評,但是認知發展理論依然提供 教學者在做課程設計安排時,留意學習者處於何種階段,認知歷程的教學『學習 如何學習』,以及同儕互動的重要性(邱上真,2003)。

二、 Vygotsky 社會認知發展理論

Vygotsky 精通歷史、哲學、藝術與文學,大學畢業進入職場之後,才投入 教育和心理學的研究,所以雖然 Vygotsky 提出許多的理論,但和本研究最相關 的 是 在 學 習 與 發 展 方 面 提 出 的 『 最 近 發 展 區 』 ZPD ( Zone of Proximal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Development),所以針對 ZPD 做解釋:ZPD 是一段介於兒童獨立解決問題的實 際表現和經成人或同儕合作解決問題的潛在發展區之間的距離。Vygotsky 認為 獨立表現是發展的重要指標,卻不能完整地描述出發展。兒童的行為發展,就 發生在 ZPD 的範圍之中,期間存在不同程度的協助表現,協助可以經由行為,

協助也可以經由語言的互動,Vygotsky 主張學習是一種『接受協助後的發現』。

Vygotsky 提出『好的學習發生於發展之前』,學生積極探索,嘗試不同的可能,

遇到困難時,尋求大人或同伴的協助,在引導之下,擴展兒童的技巧和知識,

到達最高的層次。而當兒童將這種社會互動的學習模式內化之後,就能遷移到 新的情境中。每個孩子的 ZPD 都不盡相同,存在很大的差異,同一個孩子在某 個領域只需一些協助,在另一領域可能需要很多的協助,某些孩子只需要一些 些協助,就能發現,而某些孩子需要很多的協助,但可能只有一些進步(吳慧 珠、李長燦,2003;陳昇飛,2006;謝州恩,2013)。

許多學者受到 Vygotsky 提出的 ZPD 理論的影響,產生許多相關的教學理 論,像是:四階段 ZPD 教學法、相互教學法、動態評量、鷹架教學等,依本研 究最相關的是相互教學法及鷹架教學(吳慧珠、李長燦 ,2003)。

一、 相互教學法(reciprocal teaching method)

根據 Vygotsky 的 ZPD 理論,Palincsar 和 Brown 在 1981、1986 提出相互教 學法。『對話』是相互教學法非常重要的一環,在教學進行中,主要透過四種主 要的後設認知策略來促進閱讀的理解,這四種策略分別為:預測(predicting)、

發問(questioning)、摘要(summarizing)、澄清(clarifying)。相互教學法的 教學流程主要是藉由教師示範四種策略:老師提問一些問題,摘要段落大意,

澄清並討論疑義,之後預測後面的文章,接著重複循環,等學生較為熟悉之 後,指派學生擔任小老師,引導對話討論,在對話的歷程中,將學習的責任漸 漸轉移至學生身上,最終,希望學生可以自行獨立完成。相互教學法最主要的 目的是為了要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有意義的閱讀學習,提供學生監控自己理解與 思考的過程,對於相互教學法而言,過程與方法的學習勝於內容的學習。教師 在相互教學法的進行中,擔任的角色從一開始的示範者,鷹架的提供者,同時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中,學習的主體環繞在學生身上(吳慧珠、李長燦,2003;張佳琪,2008;許淑 玫 2008)。

二、 四階段 ZPD 教學法

根據 Vygotsky 的 ZPD 理論,Tharp 和 Gallimore 於 1988 年提出四階段 ZPD 教學法,將教學過程區分為四階段:

階段一、學生經由能力較強的他人協助而學習:在分組中能力較強者能示 範、回饋、教導並提供認知結構等。

階段二、學習者靠自我的協助學習:學習者藉由自我提問來學習。

階段三、學習者的學習進入自動化階段:此時兒童已經習得某一技巧,可 以進行學習。

階段四、在某些情況下,新學會的技巧無法自發表現的時候,老師必須重 新介入協助(引自吳慧珠、李長燦,2003)。

三、 鷹架教學(scaffolding)

鷹架教學是由 Wood、Bruner、Ross 於 1976 年提出。他們認為生手在執行任 務的過程中,有專家指導,會使得任務變得更容易達成。提供協助的量,隨著 學習的程度而遞減,最後由學生獨立完成。這個過程就像建築大樓時,要先搭 鷹架,但當建築完成時,鷹架就會撤除一樣(吳慧珠、李長燦 ,2003)。

Bruner 在 1985 年認為好的學習有二大重點:學習的人必須願意嘗試,以及 老師必須提供鷹架,由此可見鷹架在教學上的重要性,在鷹架教學中教師最常 使用的是提問的方式。鷹架教學理論大大鼓舞教學現場的教師,可惜的是不管 是 Vegotsky 或是 Bruner 對於如何搭鷹架,似乎都無法提出明確的方法,端賴教 師依據個人經驗,判斷學生情況,提供鷹架,撤除鷹架(吳慧珠、李長燦 , 2003;謝州恩,2013)。

另外,因為時代的進步,工具的發展,鷹架的屬性也區分為人、人造物、

人和人造物: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一) 人的鷹架:通常指的是教師或同儕。

(二) 人造物的鷹架:指的書面和電腦軟體,透過將任務結構化或 是將工作問題化,提供學習的鷹架。

(三) 人和人造物的鷹架:除了電腦軟體還有同儕的討論,就屬於 人和人造物的鷹架。

人造物鷹架,尤其指電腦軟體具有穩定性、可大量複製、影響較為廣 泛、提供較為美觀迅速的書面表徵等優點,但因為是事先設計設定,所以缺乏 變通性、不易監督、不易掌握個別學生的 ZPD 等缺點。事情總是一體兩面,人 造物鷹架的缺點,也同時是以人為鷹架的優點,所以未來的趨勢將是以人搭配 人造物的鷹架,將兩者融合,整合兩方的優點,提供更加的學習鷹架(謝州恩,

2013)。

綜上所述的學習理論,與教學現場以講述為主的教學方法不盡相同,教師 為提高學生學習成效,將學習主導權放回學生身上,以上的學習理論是教師專 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