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三、 花蓮南區教師參加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打開視野,增加同 儕互動交流分享,調整心態在教學現場實踐多元的教 學策略

科技進步神速,世界改變的速度飛快,我們不能以過去的知識,教導現在學 生,面對未來的挑戰。教師必須以開放的心胸,不斷的自我充實,資訊時代,教 師已不再只是知識的提供者,而是要教導學生判斷,成為守門者。在改變教學模 式的過程中,教師是行動研究者,必須依據自己的學生特性,對課程做調整,沒 有最好的教學法,只有最適合的教學法,在社群中,透過同儕之間的對話,引發 老師的刺激、思考,開拓老師新的視野與想法,在訪談中常可以聽到老師說的:

『做』就對了!將所學實踐在教學現場,才是教師能對自己的服務對象—學生,

所能提供的最大服務,這也是教師專業成長最重要的目標。

第二節 建議

一、 行政單位應有計畫性的規畫教師長期且深度的在職進 修

目前教師進修的大宗是週三進修,但是週三進修的時間短,課程的深入程 度不足,無法提供教師實用知識,也無法協助教師轉換為實務知識,因此,教 育行政單位應有計畫的推動教師長期且深度的在職進修。

社群帶領的老師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能力來自於經驗』,讓老師有 成功的學習經驗,讓教師親自體驗除了講述式的教學之外,對於學生的學習效 果更佳的教學方式。真正落實師資培訓所提到的三階段:職前師資培訓、實習 階段、在職教育。

二、 行政單位應媒合教師與專家學者,提供理論與實務精進 的機會

偏鄉的學生有著文化刺激不足的問題,偏鄉的教師一樣有著文化刺激不足 的問題,偏鄉有許多教師非常願意自我精進,但是,就像本研究所在的區域,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距離最近的大學院校,單趟車程將近 2 小時,為了參加研習,動輒來回 4 小時,

除非自備交通工具,否則火車班次無法銜接,光是交通往返時間即是很大的負 擔。

從本研究訪談教師參加社群在教學上的所得,可以看出有專家學者長期穩 定帶領的社群,教師的收穫滿滿,還能成為種子,慢慢影響周遭的教師,是很 有效果的運作模式。因此,教育行政機關媒合偏鄉與專家學者接軌的機會,專 家學者長期穩定的下鄉,能給予偏鄉教師更多的機會學習精進,也能讓學者更 進一步以專家的觀點了解偏鄉的教育現場,提供更具專業的協助與引導,提出 適合偏鄉的教育策略及方法,真正的造福偏鄉的弱勢學生。

三、 教師應發展相關的評量,與教學接軌

在訪談之中,就有教師提及因為教學方法改變,因此,自己的作業方式也 會產生變化,但是,在評量的部分,如果是六班的小校,可以由教師配合教 學,修改題型,如果是一個年級超過一個班的學校,其餘老師沒有改變教學方 式,在統一的紙筆評量上,試卷無法大範圍的更動,保持較為傳統的模式。

教學的目標鎖定在學科知識或是能力,教學方式會有很大的不同,目前的 評量方式,似乎還無法跟上改變。因此,在教學方法改變之後,應發展相關測 驗,與教學接軌,不只是測量出分數,更要能評量出能力。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參考文獻

九年一貫定義(2015/01/28)。國民教育社群網站。檢索日期 2015 年 1 月 28 日 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2/9cc_97.php?login_type=1&header

王文科,王智弘(2002)。質的教育研究—概念分析。臺北市:師大書苑。

王文科(2007)。課程與教學論。臺北市:五南。

王文科,王智弘(2009)。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石素錦、陳瑞慧(1999)。從認知心理與社會互動談兒童語言發展—從皮亞傑與 維高司基理論談兒童英語學習。課程與教學,2(3),22~41。

李純慧、程鈺雄(2009)。花東地區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專業角色知覺及教學效 能之研究。東台灣特殊教育學報,98(11),53~78。

吳筱雯(2014)。國小教師專業社群運作之實踐策略略-以台中市兩兩所國小為 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吳韻宇(2014)。有效教學—跳脫教會與教完兩難困境。師友,11,27~32。

邱憶惠(2003)。學習取向的教師知識。教育科學期刊,3(1),98~113。

林佩璇(2003)。課程行行動研究—從「專業成長」剖析教師角色轉化的困境。課 程與教學季刊,6 (3), 129~~146。

周祝瑛(2003)。誰捉弄了台灣教改?。臺北市:心理。

周淑卿(2005)。論教學文化更新為學校課程革新之基礎。課程與教學季刊,8(3),15

~25。

幸曼玲、柯華葳、陸怡琮、辜玉旻(2010)。閱讀理解策略教學手冊。臺北市教 育部。

洪碧霞(2010)。呼應能力指標的教學與評量設計。臺北市:心理。

陳均伊、張惠博、楊巽斐(2006)。以學校為本位的合作式專業成長:一位資深 教師的教學信念與教學改變。科學教育月刊,294,2~14。

陳文彥(2014)。對辦理教師專業發展活動的幾個思考:由學習者中心的角度。

台灣教育評論月刊,3(3),115~117。

陳昇飛(2006)。教師語文教學鷹架之搭建及其教學策略之發展 。國民教育研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陳昇飛(2006)。教師語文教學鷹架之搭建極其教學策略之發展。國民教育集刊,

15,179~204。

陳昇飛(2009)。鷹架的搭建與幼兒創造思考之探究。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19,

139~163。

陳美英、顏晴榮、李龍鑣(2006)。臺北市國小實施九年一貫課程教師的課程角 色認同之研究。教育科學期刊,6(2),43~58。

陳國立(2013)。一條回家的路 一個諮商專業學習者重新理解與追尋生涯定向 的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暨南國際大學。

陳穎志、曾敬梅、張文華(2010)。探討教師角色在促進國小學童論證表現的改 變-以啟發式科學寫作(SWH)教學為情境的四年個案研究。科學教育學刊 18(5),417~442。

高又淑(2014)。國中小教師專業地位知覺與專業認同之轉變。專業研究,7,

27~55。

高博銓(2008)。學校學習社群的發展與挑戰。中等教育,59,4。

高博銓(2009)。學校教師學習社群發展個案研究。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 刊 2(1),61~74。

葉明政(2014)國小教師重大議題課程政策實施之個人釋意分析。課程與教學季 刊,17(4),173~~206。

游明珠(2013)。中年女性生涯轉變與學習歷程之敘事探究:生命重要事件的影 響(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教師專業發展的定義(2015/01/28)。教育部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整合平台。

http://teachernet.moe.edu.tw/MAIN/Article/ArticleDetail.aspx?proid=A-1&aid=

18

教育部國教署即時新聞(2014/02/06)。打開閱讀教育新視野~實踐閱讀教育的 理念與方向。取自

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1088&Page=22497&Index=3&wid=

DDC91D2B-ACE4-4E00-9531-FC7F63364719

郭丁熒(2006)。是「連續」還是「斷裂」?~台灣小學教師角色變遷知覺之研 究。師大學報,51(1),41~62。

張佳琪(2008)。相互教學法在國文閱讀教學上之運用。國文天地,283,64~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69。

張淑宜、辛俊德(2011)。學習社群與教師專業表現關係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 學報 25(1),83~103。

張媛寗、郭重明(2009)。教與學的學術研究—教師專業發展的新取徑。師資培 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2(2),21~38。

張德銳、郭淑芳(2011)。我國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實務與研究的問題與展望。

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4(2),21~44。

許淑玫(2008)。交互教學歷程中學生錯誤發問類型及教師鷹架建構之研究。師 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1(1),73~96。

斯偉義、饒見維(2010)。從『教師專業證照』與『醫師專業證照』對照探討我 國中小學教師專業證照更新制度隻實施策略。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 刊,3(2),1~16。

黃思華 (2014)。新時代的教師角色與資訊科技。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3),

109~110。

黃湘武(1993)。皮亞傑理論在科學教育上的應用研究。收錄於《西方社會科學 理論的移植與應用》杜祖貽編,遠流出版社,53-62 頁

黃湘武(1980)。皮亞傑認知心理學與科學教育。科學教育雙月刊,37,12~17。

黃富陽(2010)。教師專業發展中之學校與教師角色。教育科學期刊,9(1),

87~104。

張新仁編(2003)。學習與教學新趨勢。臺北市:心理。

張新仁、王瓊珠、馮莉雅編(2009)。中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手冊。臺北市:

教育部。

曾志朗(2001)。民國九十年教師節演說稿:教師的專業成長與新使命。取 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b7-YUIq9dU8J:www.yc t.com.tw/life/93drum/93drum-02.doc+&cd=3&hl=zh-TW&ct=clnk&gl=tw 楊深耕(2005)。縣市教育局提供國小教師專業發展知識之適切性研究;以彰化

縣為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集刊(14)189~203。

廖淑霞(2012)。一個『自主性』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發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甄曉蘭(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解構與重建。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劉佩雲、簡馨瑩(譯)(2003)。問題解決的教與學。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

劉惠玲(2002)。從教師彰權益能角度談教學研究會的發展。學校行政月刊,17,

58-63。

劉復苓(譯) (2003)。即學即用成功管理工具(原作者 Suzanne Turner)。臺北市:美 商麥格羅希爾。

課文本校閱讀理解策略教學(2014/02/06)。課文文本閱讀理解教學網站。取自 http://140.127.56.86/pair_System/Search_Login.aspx

蔡敏玲、余曉雯(譯) (2003)。敘說探究(原作者 D. Jean & Clandinin)。臺北市:

心理。

蔡清田(2007)。課程行動研究的實踐之道。課程與教學季刊,10(3),75~90。

賴慧玲(2013)。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及其對學校文化影響之探究—以一所小 學為例(未出版)。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

鄭宇中(2014)。直笛團到管樂團:衝擊與蛻變的自我敘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南大學。

謝小芩(1995)。重新思考教師角色。通識教育季刊,2(4),89~104。

謝州恩(2013)。鷹架理論的發展、類型、模式與對科學教育的啟示。科學教育 月刊 (364)2-16。

饒見維(2005)。從『教師專業發展』的觀點初探如何協助在職教師提升情緒涵 養。科學教育期刊,5(2),138~153。

蘇永明(2001)。維高斯基、傑佛遜和杜威在教育上的類似觀點。課程與教學,

4(2),123~130。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

訪談同意書 親愛的老師您好:

我是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專班研究生黃麗鶯,本研究論文 題目為「國小教師參加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提升專業能力應用於教學職場~以花蓮 縣為例」,為了解教師運用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習得策略,運用於教學職場之狀況。

採取敘說研究,透過研究者的導引,期使您盡可能完整而忠實地陳述一路行來的 歷程,並聚焦於教學活動及備課方面。盼由您的經驗分享,成為後進學習的對象。

本研究以深度訪談作為資料蒐集的主要方法,將配合您安排適當的時間與地 點,視實際所需,斟酌訪談的次數及時間。

為避免遺漏錯誤,請允許本人在訪談過程中使用錄音器材及做筆記,記錄訪 談內容。所有訪談內容將完全出自您的自主意願,尊重您的感受,並保留隨時修 正、增刪與退出的權利。

為避免遺漏錯誤,請允許本人在訪談過程中使用錄音器材及做筆記,記錄訪 談內容。所有訪談內容將完全出自您的自主意願,尊重您的感受,並保留隨時修 正、增刪與退出的權利。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