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教師專業發展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的『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手冊』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價值定位為:「減少教師間 的孤立與隔閡」、「激發教師進行自我反思與成長」、「提高教師的自我效能與 集體效能」、「促進教師實踐知識的分享與創新」、「提升教師素質,進而拉高 學生學習成效」、「促進學校文化質變,行政教學相輔相成」(教育部,2009)。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發展的過程中,校長及領頭羊具有關鍵性的地位,一個 願意分享領導的校長,一個尊重差異、關懷支持、同路偕行、甘願付出的領頭 羊,願意薪火相傳,對於社群運作的成敗有很大的影響力(高博銓,2008;張新 仁,2009)。

至於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運作方式,種類繁多,像是:共同備課、教學觀 察與回饋、同儕省思對話、建立專業檔案、案例分析、主題經驗分享、主題探 討、新課程發展、教學媒材研發、教學方法創新、標竿楷模學習、新進教師輔 導、專題講座等非常多元的運作方式(賴慧玲,2013;張新仁,2009)。

教師參加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能促使教師對自我專業角色的認同,增進教 師專業知能的成長,展現教師的專業自主權,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教學 的多元化發展,激發教師教學潛能的發,透過合作產生了集體成果(廖淑霞,

2012)。

綜合以上所述,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透過對話、討論,進行團隊的學習,改 善個人的心智模式,個人自我的超越,達成共同的願景,這同時也是學習型組 織的實踐。在本研究中,教師即透過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共同備課的模式,讓 教師在社群之中學習新知,提升專業能力。

第三節 教師專業發展

一、 教師的角色

自從唐朝韓愈的〈師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教師的 角色即以非常鮮明的形象印在人心,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人生道路的引 導者,甚至是文化的傳承者;是啓蒙者、教學者、引導者。西方教育學之父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Herbart 認為一位好的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品格、專業知識、興趣廣泛、重視審 美教育以及圓熟的教學智慧(引自廖淑霞,2012)。

Esteve 在 2000 年從社會觀點發現教師角色的轉變,社會大眾增加教師的責 任、多元文化教材、整合大眾媒體訊息到教材等工作,給予的支持卻降低。伊 藤和衛在 1974 年提出日本戰後將傳統教師角色漸次走向三方向:視教師為神聖 職務的聖職教師、視教師為由國家保障的經濟生活的勞動者教師、視教師為專 業人士的專門職教師;我國對於教師角色認同也由神聖職教師,漸向勞動者教 師及專門職教師趨進(引自郭丁熒,2006)。

隨著九年一貫課程的推進,授權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期望教師進行課程設 計,鼓勵教育人員透過行動研究,進行教育的改革(蔡清田,2007)。饒見維 1999 年在教師角色的期待上提出:教師由官方課程執行者轉為課程的設計發展 者,從被動的學習者轉為主動的研究者,教師研習進修轉為教師專業發展,知 識的傳授者轉為能力的開發引導者(陳美英,2006)。

九年一貫課程自然與科技領域課程綱要,在基本理念中明示:學習科學,

應學會如何進行探究活動:學會觀察、訊問、規劃、實驗、歸納、研判,也必 須培養批判、創造等能力(國民教育社群網站,2014)。而這樣的教學目標無法 採用傳統講述式的教學形態達成,當課堂論述的模式改變之時,教師的角色也 隨之改變,不再是知識的傳遞者,而是鼓勵學生對話、引導、整合、甚至是挑 戰等多元的角色,因應教育目標的更改,教師的角色也隨之變化(陳穎志,

2010)。黃富陽在歸納整理的教師角色為:具備合作能力的教學者、具有批判能 力的省思者、勇於發聲的專業自律者、超越環境的自我實現者(黃富陽,

2010)。此外,資訊時代來臨,學生往往是數位世界的原住民,甚至『學生懂得 比老師還多』,老師不再是知識的來源之時,老師的角色也必須做調整,老師的 角色應該要進化為『知識的守門員』,教導學生分辨資訊的正確性,引導學生吸 收正確的資訊(黃思華,2014)。九年一貫課程將教師從單純的課程執行者,賦 予了教師課程設計與發展者、課程實施、專業發展者、協同合作者、課程改革 推動者等角色。整體而論,教師課程角色可歸納整理為『課程改革推動者』、『課 程設計者』、 『課程執行者』、『課程評鑑者』、『行動研究者』、『協同合 作者』六大面向(陳美英,2006)。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教師的角色隨著時間、政治、經濟的改變而改變,在改變之中,Giroux 在 1988 年持批判觀點看待教師的角色,協助教師及大眾重新思考教師工作的批判 性,將學校定義為公共民主領域,且將教師視為轉化型知識分子。學校教育的 目的是為了發展各種形式的個人與社會全能的公共場域,那麼學校就不能被視 為工作場所的延伸,教師在其中必須能掌握學校的活動、並創造意識形態及結 構條件,結合反省與行動,提供學生必要的技能以對抗社會的不公。因此,教 師的角色是結合學術反省與行動能力,教導學生成為有思考能力,能積極行動 的公民,教師是轉化型的知識份子,教師具有專業訓練,可以有效達成他人所 設定的目標的執行者,除此之外,也是為知性的價值提升青年的批判能力而獻 身的自由人士。這個說法,提醒了教師所身負的社會角色,與社會生活的脈動 息息相關(引自謝小芩,1995)。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發現教師角色隨時間推移,並且社會大眾,甚至教師 自身對自身亦有著諸多的要求,不管在品格、知識、能力上多所著墨,甚至是 教師的個人的進修,也被視為教師應該發展的能力。

二、 教師專業成長

專業是什麼?專業就是『需靠特殊的智能來培養和完成的職業,也就是說需 要專門技術的職業,就稱為專業,其目的在於提供專門的服務』(李純慧,

2009)。教師的專業養成可區分為兩階段,一是教師職前的專業訓練,也就是師 資培育的部分,另一階段是教師投身職場之後,所參與的在職訓練課程(楊深 耕,2005)。本研究所注重的是教師教學現場之後,所繼續參加的在職訓練。

九年一貫課程,將教師專業自主權回歸教師,教師的角色已從官定課程的 執行者,轉變為課程的設計者與研發者,教師擁有更多的權,當然也必須承擔 更多的責任,而這責任最重要的當屬『教師專業發展』(曾志朗,2001)。

國內外學者對於教師專業所應包含的內涵有諸多的論述,根據廖淑霞歸納 整理國內外眾多學者對於教師專業所應涵蓋的面向之整理,提出教師專業角色 應包含面向為:專業知能、專業服務、專業倫理、專業自主、專業成長、專業 組織以及專業領導(廖淑霞,2012)。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教師對自身專業的看法,會影響教師對現在、未來的行動與承諾(高又淑,

2014)教師本身抱持的信念,會影響教師教學、學習、知識、教師角色甚至課室 環境的經營(楊均伊,2006)。

教師可以透過正式與非正式管道進行專業的成長,正式管道像是:正式學 位、學分的進修取得。非正式管道像是: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讀書會、課程工 作坊、專題研究,當然週三研習更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時機與管道(廖淑霞,

2012)。教師藉由專業成長取得的知識,大致可區分為三個種類:一是實用知 識,此主類為教育界特定的專業知識,像是學科知識、教學原理、班級經營、

pck 等具有一般理論和研究發現的知識,教師是知識的使用者。二是實際知識,

教師在教學現場所累積的實際知識,為了有良好的教學,教師必須學習而且知 道如何學習。三是實務知識,置放於情境脈絡中的知識,一種理論化、建構知 識,並與當地政策、文化、社會相連結,教師藉著挑戰自己的假設,釐清實務 上的關鍵問題,以自己、班級、學生為研究的對象,建構與再建構課程,教師 成為知識的建構(邱憶慧,2003)。將知識區分為三個種類後,實務的知識越加 被看重,因為在這類知識中,教師必須要誠實的反思,將習得的理論、觀察到 的現象,透過教師的轉化,解決教學現場的問題,並建構教學上的知識,這樣 的『反思』,在教師的專業成長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張德瑞,2011)。

此外,社會氛圍的改變、時代的改變,教學的主體由教學中心,轉移成由 學習者中心出發,關注的焦點會由教師與教學,轉移到學生與學習,這是一種 典範的轉移,相對於這種情況,教師於職前所學的實用知識已不敷使用,因此 教師專業成長更形重要(陳文彥,2014;斯偉義,2010)。

綜合以上,對教學現場的教師來說,在不具備足夠相關的實用知識與實務 知識的情況下,透過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協助,讓教師可以更快速累積教學現 場所需的實用知識,甚至,教師自身也是一個學習者,在學習如何學習的歷程 中,累積自己的時實際知識,才能做到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專業承諾』,讓教 師朝專業邁進。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