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第三節 學者發表論文的生產力及特性

前兩節主要分析 30 位學者整體的期刊分布情形及期刊 IF 值與論文篇數之相 關性,本節主要分析個別學者的生產力、其發表論文期刊的分布情形,以及每位 學者發表論文之期刊的 IF 值及排名情形,以了解這些學者在生醫領域的學術傳 播中扮演的角色。

在學者生產力方面,根據從 WOS 收集到的 2,927 篇論文的書目資料,分析 30 位高產量學者發表論文的情形,資料分析統計如表 4-8,以下說明各項欄位之 資料意義及統計方式。

1. 論文篇數:代表該名學者 1992-2012 年間發表之論文被收錄在 WOS 資 料庫中的篇數。

2. OAJ 篇數:表示論文篇數中發表於開放近用期刊中的篇數。

3. NOAJ 篇數:表示論文篇數中發表於非開放近用期刊中的篇數。

4. OAJ 論文比例:代表學者發表論文於開放近用期刊中的論文在其所發表 過的所有論文中所占的比例,計算方式為:OAJ 篇數除以論文篇數。

5. 期刊種數:學者發表論文之期刊種數。

6. OAJ 種數:學者發表論文之期刊中,屬於開放近用期刊的種數。本研究 主要利用是否被收錄在開放近用期刊的名錄 DOAJ 中,確認該期刊是否 為開放近用期刊。

7. 期刊平均排名:以 2011 年出版的 JCR 為準,查詢 30 位學者發表論文 的期刊在領域內的排名百分比,若一本期刊分屬於多個領域,則選擇表 現最好的期刊領域排名百分比為計算基準,查得各論文的期刊排名百分

58

比後進行加總再除以該學者的論文篇數,即為本欄的期刊平均排名。

8. OAJ 平均排名:如上述第 7 點說明,查得學者發表論文的期刊排名百分 比後,將發表在開放近用期刊的論文抽出,計算加總該學者所有發表在 開放近用期刊的論文的期刊排名百分比,再除以 OAJ 篇數,即為 OAJ 平均排名,亦即該學者所有發表在開放近用期刊的論文的期刊平均排 名。

9. NOAJ 平均排名:如上述第 7 點說明,查得學者發表論文的期刊排名百 分比後,將發表在非開放近用期刊的論文抽出,計算加總該學者所有發 表在非開放近用期刊的論文的期刊排名百分比,再除以 NOAJ 篇數,即 為 NOAJ 平均排名,亦即該學者所有發表在非開放近用期刊的論文的期 刊平均排名。

10. 論文平均 IF:以 2011 年出版的 JCR 為準,查詢 30 位學者發表論文的 期刊在 JCR 中的 IF 值,查得各論文的 IF 值後,進行加總再除以該學者 的論文篇數,即為本欄的論文平均 IF。

11. OAJ 平均 IF:如上述第 10 點說明,查詢 30 位學者發表論文的期刊在 JCR 中的 IF 值,查得各論文的 IF 值後,將發表在開放近用期刊的論文 抽出,計算加總所有開放近用期刊論文的 IF 值再除以該學者的 OAJ 篇 數,即為本欄的 OAJ 平均 IF,亦即開放近用期刊的論文平均 IF。

12. NOAJ 平均 IF:如上述第 10 點說明,查詢 30 位學者發表論文的期刊在 JCR 中的 IF 值,查得各論文的 IF 值後,將發表在非開放近用期刊的論 文抽出,計算加總所有非開放近用期刊論文的 IF 值再除以該學者的 NOAJ 篇數,即為本欄的 NOAJ 平均 IF,亦即非開放近用期刊的論文平 均 IF。

59

13. 平均被引用次數(TC):此欄的數字代表該學者平均每篇論文每年被引 用的次數,簡稱 TC。自 WOS 資料庫下載的書目資料中,有一欄位 Times Cited 代表該篇論文被引用的次數,本研究以此為基礎,首先計算該篇 論文的年齡(2013 年減去論文發表的年度),接著將 Times Cited 欄位的 被引用次數除以該篇論文的年齡,即得該篇論文平均每年被引用的次數;

接著將該名學者每一篇論文的論文平均每年被引用的次數加總後,再除 以該學者的論文篇數,即為本欄該學者的論文平均每年被引用次數

(TC)。

14. OAJ 平均被引次數(OAJ_TC):如上述第 13 點所言,將發表於開放近 用期刊中的論文抽出後,計算每一篇論文的平均每年被引用次數,加總 後再除以 OAJ 篇數,即為 OAJ 論文平均每年被引用次數。

15. NOAJ 平均被引次數(NOAJ_TC):如上述第 13 點所言,將發表於非 開放近用期刊中的論文抽出後,計算每一篇論文的平均每年被引用次數,

加總後再除以 NOAJ 篇數,即為 NOAJ 論文平均每年被引用次數。

16. OA 引用優勢:代表開放近用期刊的引用優勢,公式為:

OAJ 平均被引次數 − NOAJ 平均被引次數 NOAJ 平均被引次數

17. TC/IF:代表平均被引用次數與論文平均 IF 的比值。採用此比值,觀察 該名學者其發表的論文被引用的次數與一般平均相比的情形如何。以 IF 值的定義及公式來看,其代表的意義是發表到該期刊的論文平均被引用 的次數。如果論文 A 發表到期刊 B,期刊 B 的 IF 值若為 5,代表這本 期刊 B 中的每一篇論文平均被引用次數為 5,若論文 A 發表後被引用 次數為 10,則 10/5=2,代表論文 A 的被引用次數為一般平均的兩倍。

60

以學術界一般以被引用次數來代表論文的品質來看,該篇論文 A 的品 質表現在一般水準之上。若比值為 1,則代表與一般平均相同。

18. OAJ_TC/IF:代表開放近用期刊被引用次數與 OAJ 平均 IF 的比值。

19. NOAJ_TC/IF:代表非開放近用期刊被引用次數與 NOAJ 平均 IF 的比 值。

61

用優勢 TC/IF OAJ_TC/

OAJ_IF

NOAJ_TC/

NOAJ_IF

01_Deng, Youping 77 58 19 75% 19 5 19% 15% 29% 3.843 3.602 4.578 1.36 0.74 3.26 -77% 0.35 0.21 0.71

02_Wincker, Patrick 108 41 67 38% 43 8 14% 14% 15% 11.180 5.864 14.434 10.34 4.78 13.75 -65% 0.92 0.82 0.95

03_Winters-Hilt, Stephen 32 27 5 84% 8 3 20% 17% 35% 2.846 2.915 2.362 1.07 0.63 3.47 -82% 0.38 0.22 1.47

04_Gerstein, Mark 318 72 246 23% 76 10 11% 9% 11% 10.471 6.517 11.672 14.53 5.62 17.14 -67% 1.39 0.86 1.47

05_Hayashizaki, Yoshihide 281 79 202 28% 106 16 20% 15% 22% 7.938 6.165 8.539 7.68 3.95 9.14 -57% 0.97 0.64 1.07

06_Neubauer, Peter 62 22 40 35% 29 3 31% 28% 33% 3.459 3.278 3.569 1.72 2.19 1.46 50% 0.50 0.67 0.41

07_Yang, Mary Qu 29 23 6 79% 7 3 29% 15% 81% 3.173 3.820 0.561 0.64 0.70 0.38 84% 0.20 0.18 0.68

08_Salzberg, Steven L. 98 41 57 42% 25 9 7% 9% 5% 14.595 6.811 20.193 23.04 14.32 29.32 -51% 1.58 2.10 1.45

09_Burgess, Shane C. 59 30 29 51% 28 8 20% 15% 25% 4.008 4.290 3.717 1.94 1.99 1.89 5% 0.48 0.46 0.51

10_Raghava, Gajendra P. S. 35 29 6 83% 10 5 20% 15% 40% 3.595 3.610 3.520 1.87 1.76 2.40 -27% 0.52 0.49 0.68

11_Perkins, Edward J. 58 23 35 40% 20 4 16% 14% 17% 3.590 3.513 3.640 1.58 0.84 2.06 -59% 0.44 0.24 0.57

12_Ranganathan, Shoba 64 30 34 47% 27 6 16% 13% 18% 6.083 4.268 7.685 3.66 2.26 4.90 -54% 0.60 0.53 0.64

13_Tong, Weida 76 29 47 38% 38 8 19% 16% 22% 5.252 3.623 6.326 5.79 2.59 7.77 -67% 1.10 0.71 1.23

14_Jones, Steven J. M. 128 34 94 27% 52 10 11% 13% 10% 9.699 5.551 11.199 8.79 3.85 10.58 -64% 0.91 0.69 0.94

15_Milanesi, Luciano 56 27 29 48% 23 4 26% 15% 37% 3.204 3.377 3.043 1.20 1.36 1.06 28% 0.37 0.40 0.35

16_Parkhill, Julian 153 45 108 29% 49 13 13% 12% 13% 10.003 6.450 11.484 10.90 6.36 12.80 -50% 1.09 0.99 1.11 17_Koonin, Eugene V. 261 104 157 40% 69 14 17% 16% 17% 7.196 5.069 8.610 8.01 6.48 9.03 -28% 1.11 1.28 1.05

18_Tavare, Simon 89 35 54 39% 45 13 13% 15% 9% 8.824 5.352 11.207 10.20 6.58 12.54 -48% 1.16 1.23 1.12

19_Bhak, Jong 54 22 32 41% 25 5 25% 14% 33% 4.763 4.033 5.317 3.14 1.65 4.17 -60% 0.66 0.41 0.78

20_Davidson, William S. 63 21 42 33% 40 4 25% 20% 28% 5.141 4.105 5.782 5.23 5.93 4.88 22% 1.02 1.44 0.84

21_Koop, Ben F. 57 21 36 37% 29 4 27% 19% 31% 4.062 4.158 4.006 4.43 6.12 3.45 77% 1.09 1.47 0.86

22_Li, Wen-Hsiung 154 29 125 19% 41 10 15% 13% 16% 6.780 5.647 7.043 4.46 2.04 5.02 -59% 0.66 0.36 0.71

23_Shi, Leming 64 28 36 44% 36 7 16% 16% 16% 6.563 3.690 8.861 7.98 3.79 11.25 -66% 1.22 1.03 1.27

24_Sonstegard, Tad S. 43 22 21 51% 22 7 21% 20% 22% 6.098 4.662 7.603 8.64 7.09 10.26 -31% 1.42 1.52 1.35

25_Buechs, Jochen 68 16 52 24% 30 5 29% 26% 30% 3.001 3.517 2.836 2.21 2.68 2.07 29% 0.74 0.76 0.73

26_Dandekar, Thomas 89 31 58 35% 51 10 22% 15% 25% 4.612 4.533 4.657 3.56 3.08 3.81 -19% 0.77 0.68 0.82

27_Flicek, Paul 60 23 37 38% 21 8 5% 8% 3% 16.919 6.595 23.058 37.40 18.27 49.29 -63% 2.21 2.77 2.14

28_Gerstein, Mark B. 89 33 56 37% 32 10 8% 9% 7% 11.809 6.623 16.353 16.90 5.55 23.58 -76% 1.43 0.84 1.44

29_Marra, Marco A. 150 31 119 21% 60 15 10% 14% 9% 12.045 6.190 13.827 15.22 7.53 17.22 -56% 1.26 1.22 1.25

30_Mattanovich, Diethard 52 16 36 31% 25 4 23% 19% 25% 3.613 3.725 3.562 4.46 4.50 4.44 1% 1.23 1.21 1.25

加總 / 平均 2927 1042 1885 36% 18% 15% 23% 6.812 4.718 7.975 7.60 4.51 9.41 -52% 0.93 0.88 0.99

62

首先在 30 位學者論文發表的數量上,其被 WOS 收錄的論文篇數最少為 29 篇,最多為 318 篇,其中發表在開放近用期刊的論文篇數最少為 16 篇,最多為 104 篇,所占比率範圍為 19%-84%。雖然發表的論文篇數及開放近用期刊所占比 率各不相同,然從其所有論文被引用的次數與其所發表論文之期刊平均 IF 值的 比值(TC/IF)來看,有 14 位的比值都大於 1,平均比值等於 0.93,代表這 30 位學者論文的被引用次數接近一般平均。而再從表 4-4 發表論文最多的十種期刊 之期刊排名來看,顯示此 30 位開放近用期刊中的高產量學者,在生醫領域中也 有不錯的表現。

接著探討這 30 位學者發表論文的期刊其 IF 值及領域排名的平均分布情形,

如表 4-8,其在 JCR 的領域排名中,有 25 位的平均排名都在 Q1(第一個四分位數) 以上,只有 5 位平均排名在 Q1 以下,分別為 06_Neubauer, Peter 的 31%、07_Yang, Mary Qu 的 29%、15_Milanesi, Luciano 的 26%、21_Koop, Ben F.的 27%及 25_Buechs, Jochen 的 29%,這 5 位雖然期刊平均排名不在 Q1 以上,但也都在 Q2(第二個四分位數)以上。而以整體來看,其期刊領域平均排名都在前 31%。

如果將發表論文之期刊拆成開放近用期刊與非開放近用期刊來看,大部份的開放 近用期刊領域排名都在非開放近用期刊之前,僅有六位學者之開放近用期刊的平 均領域排名百分比在非開放近用期刊之後,分別為:08_Salzberg, Steven L.的 9%

與 5%、14_Jones, Steven J. M.的 13%與 10%、18_Tavare, Simon 的 15%與 9%、

27_Flicek, Paul 的 8%與 3%、28_Gerstein, Mark B.的 9%與 7%及 29_Marra, Marco A.的 14%與 9%,這六位學者開放近用期刊的平均領域排名百分比雖然在非開放 近用期刊之後,但是其不論是開放近用期刊或是非開放近用期刊之平均排名全部 在前 15%,開放近用期刊之平均排名並沒有落後非開放近用期刊很多。此外 30 位學者的開放近用期刊之平均排名皆在 28%以上,其中有 28 位的開放近用期刊 之平均排名都在 Q1 以內。但非開放近用期刊方面,其平均領域排名則從 3%至

63

81%,其中只有 19 位之平均排名在 Q1 以內。

以上的數據,顯示學者發表論文的期刊中,開放近用期刊的領域排名大部份 高於非開放近用期刊,而在期刊平均 IF 值上,則開放近用期刊之平均 IF 值最高 為 6.811,最低為 2.915,平均值 4.718;非開放近用期刊之平均 IF 值最高為 23.058,

最低為 0.561,平均值 7.975,其中有七位學者,其開放近用期刊之平均 IF 值大 於非開放近用期刊。

接著分析 30 位學者個人的期刊分布情形,如表 4-9 所列,30 位高產量學者 發表論文的期刊中,論文數量排名第一名的期刊,其論文佔每一位學者所有論文 的比率,有 10 位達到 25%以上。而若以排名前三名的期刊來看(如表 4-10),

則有 27 位學者其在前三名期刊中的論文發表量占全部論文發表量的 25%以上,

其中更有 5 位學者其比率在 50%以上。顯示這些學者發表的論文有集中在某些特 別的期刊。

總結本節的分析結果,此 30 位學者除了是開放近用期刊中的高產量學者,

其在領域中的表現也有一般水準,其發表論文的開放近用期刊之平均排名大多在 非開放近用期刊之前,但發表論文的開放近用期刊之平均 IF 值大多低於非開放 近用期刊,且其發表論文的期刊有集中在某些期刊的情形。

64

表 4-9 30 位學者發表論文數量最多的期刊及其占全部論文之比例

作者 論文總篇數 發表論文最多的期刊 OAJ 篇數 佔全部論文之比例

03_Winters-Hilt, Stephen 32 BMC Bioinformatics V 25 78%

07_Yang, Mary Qu 29 BMC Genomics V 18 62%

10_Raghava, Gajendra P. S. 35 BMC Bioinformatics V 15 43%

01_Deng, Youping 77 BMC Genomics V 32 42%

15_Milanesi, Luciano 56 BMC Bioinformatics V 21 38%

21_Koop, Ben F. 57 BMC Genomics V 17 30%

24_Sonstegard, Tad S. 43 BMC Genomics V 12 28%

06_Neubauer, Peter 62 Microbial Cell Factories V 17 27%

20_Davidson, William S. 63 BMC Genomics V 16 25%

22_Li, Wen-Hsiung 154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X 38 25%

23_Shi, Leming 64 BMC Bioinformatics V 15 23%

13_Tong, Weida 76 BMC Bioinformatics V 16 21%

27_Flicek, Paul 60 Nature X 12 20%

12_Ranganathan, Shoba 64 BMC Bioinformatics V 12 19%

30_Mattanovich, Diethard 52 Microbial Cell Factories V 9 17%

11_Perkins, Edward J. 58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X 10 17%

17_Koonin, Eugene V. 261 Biology Direct V 44 17%

19_Bhak, Jong 54 BMC Bioinformatics V 9 17%

29_Marra, Marco A. 150 Genome Research X 24 16%

28_Gerstein, Mark B. 89 Genome Research X 14 16%

14_Jones, Steven J. M. 128 Genome Research X 20 16%

08_Salzberg, Steven L. 98 Genome Biology V 15 15%

09_Burgess, Shane C. 59 BMC Bioinformatics V 9 15%

02_Wincker, Patrick 108 BMC Genomics V 16 15%

16_Parkhill, Julian 153 Journal Of Bacteriology X 22 14%

25_Buechs, Jochen 68 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 X 9 13%

04_Gerstein, Mark 318 Genome Research X 30 10%

05_Hayashizaki, Yoshihide 281 Genome Research X 29 9%

26_Dandekar, Thomas 89 BMC Bioinformatics V 7 8%

18_Tavare, Simon 89 BMC Bioinformatics V 6 7%

65

表 4-10 30 位學者發表論文數量最多的前三名期刊篇數占學者全部論文篇數之比例

作者 論文總篇數 前三名篇數 佔全部論文之比例

03_Winters-Hilt, Stephen 32 27 84%

07_Yang, Mary Qu 29 23 79%

10_Raghava, Gajendra P. S. 35 26 74%

01_Deng, Youping 77 54 70%

15_Milanesi, Luciano 56 33 59%

27_Flicek, Paul 60 29 48%

24_Sonstegard, Tad S. 43 19 44%

21_Koop, Ben F. 57 25 44%

11_Perkins, Edward J. 58 25 43%

12_Ranganathan, Shoba 64 27 42%

23_Shi, Leming 64 27 42%

22_Li, Wen-Hsiung 154 64 42%

06_Neubauer, Peter 62 25 40%

30_Mattanovich, Diethard 52 20 38%

08_Salzberg, Steven L. 98 36 37%

02_Wincker, Patrick 108 39 36%

09_Burgess, Shane C. 59 21 36%

19_Bhak, Jong 54 19 35%

13_Tong, Weida 76 25 33%

20_Davidson, William S. 63 20 32%

25_Buechs, Jochen 68 21 31%

28_Gerstein, Mark B. 89 27 30%

17_Koonin, Eugene V. 261 77 30%

14_Jones, Steven J. M. 128 37 29%

16_Parkhill, Julian 153 44 29%

29_Marra, Marco A. 150 43 29%

04_Gerstein, Mark 318 79 25%

26_Dandekar, Thomas 89 19 21%

05_Hayashizaki, Yoshihide 281 57 20%

18_Tavare, Simon 89 17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