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三節 學術意涵

本研究探討在定錨效果之下,消費者面對不同促銷手法、商品特性 與本身人格特質對購買數量的影響。過去許多的文獻主要在研究消費者 購買品牌的選擇及購買的動機,本研究則是專注於影響購買數量的原 因;另一方面,探討定錨效果的文獻主要鎖定定錨效果的存在與其調整 過程,偏屬於心理層面的研究,而少有將定錨效果與廠商促銷手法結合 以提升銷售額的研究。

從經濟學的角度而言,一般理性消費者會在其預算條件下做出效用 最大的消費行為,購買數量的決定取決於其偏好及所得,然而影響購買 數量的原因不單單只有此兩者,消費者的心理複雜且多變,他們在面對 不同情境下之購買決策會有所不同。在 Wansink, Kent, and Hoch (1998)

的研究發現消費者面對多件數量標示時,消費者的購買數量顯著的高於 單一數量的標示,且當限制購買數量越高時消費者的購買數量也越大,

即驗證定錨效果的存在及消費者在不同環境下的購買數量會不同。

本研究共進行三個假說,假說一延伸 Wansink, Kent, and Hoch

(1998)的後續概念,也就是多件數量標示和限制購買數量之比較,在此 發現不論是在高定錨或低定錨,多件數量標示時的購買數量都顯著的高 於限制購買數量,然而這並不能代表多件數量標示的促銷方式絕對比限 制購買數量好。經由分析後,本研究發現受測者的回答多為因特價而先 行購買存放或是先買再慢慢使用,由此可見消費者的購買原因深受商品 特性影響,遂於假說二探討在商品的儲存性對消費者購買數量的影響。

從假說二開始探討商品是否具儲存特性在高/低數量標示及限制購 買數量標示下對消費者購買數量的影響,並得知商品在具儲存特性或商 品的保存成本很低時,消費者會偏好件數較少的標示方式,而在商品不 具儲存特性時或保存的成本太高,消費者會偏好件數較多的標示方式。

在此可以瞭解到消費者如何受到商品件數標示及商品屬性的影響,更確 立實務上促銷方式的執行。

最後的假說以消費者內心層面的探討為主,提出消費者是否接受外 在的刺激是出自於消費者的內在,即消費者個人特質對購買數量之影 響,本研究藉由衝動者和謹慎者來區分消費者,以其特性分析消費者面 對促銷方式的影響。實驗發現對實用品使用低單位的多件數量標示,兩

類的消費者皆會接受刺激進而有購買行為的發生,這樣的發現對於面臨 嚴峻景氣的廠商提供了正面的幫助,在消費者只願購買民生用品的同 時,多件單位數量標售不僅可以提高銷售額,更沒有使用對象上的限制。

但由於時間及人力上的不足,仍有許多議題無法深入探討,但仍提 供許多可作未來研究發展的議題。在探討消費者行為中,除了消費者個 人特質對購買數量會有所影響外,消費者本身對於商品的認知需求(need for cognition) (Cacioppo and Petty,1982)亦可能是影響決策的一項 因素。基於處理現有資訊所投入的努力程度不同,認知需求高或低的消 費者在面對相同資訊下所做出的決定也可能會有所差異,因此往後的研 究可試著蒐集並進一步探討消費者在處理所接收到的商品訊息時,所投 入的思考程度是否會影響其購買商品數量的多寡,以其更細部驗證消費 者內在層面因素與購買數量決策之相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