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領導的定義

就中文字義來看,許慎在<<說文解字注>>中將「領導」一詞拆開解釋。「領,

項也」,其後引伸為「治理」;「導,引也」,引伸為道在車子的軌距上行駛。

就領導的意義而言,歷來學者之闡述甚多,但觀點亦頗紛歧,由此亦說明了領導 乃極為複雜的社會現象,領導所涵蓋的要素及層面眾多,研究者所持探討角度也 各有不同。郭正忠(2006)對領導的意義提出下列四種觀點:

(一)從領導的目的而言:領導乃在協助團體或組織達成目標。

(二)從領導的要素而言:領導是建立在領導者、被領導者及情境三要素的互動過程。

(三)從領導者的角色:領導是個人影響力的發揮。

(四)就領導的歷程而言:領導必須經歷試圖、接受、執行到評鑑等四個階段。

表 2-1-1 國內外學者有關領導的定義 學 者 領 導 的 定 義

Yukl(1998) 領導是一種影響組織成員,使其態度產生改變並進而建立其對組織使命 或目標的承諾。

Robbins(1998) 領導是一種影響團體達到目標的能力。這種影響力的來源可能是正式的 由領導者的職位而來,也可能是由團體中自然產生。

Conger( 1999) 領導不只是獲利與報償,而是以建立組織文化的方式幫助員工透過了解 工作意義與價值,進而激發成員對挑戰工作的動機。

表 2-1-1 國內外學者有關領導的定義 (續上表) Gibson 與

Donnelly (2000)

領導是領導人試圖運用影響力以激勵個人追求自我實現,進而達到個人 Coulter( 2002)

領導是影響團隊朝向目標邁進的過程。過程中,領導人會試圖影響組織

表 2-1-2 近代領導理論的演進趨勢

時 期 領導理論 研究主題

1940 年代以前 特質理論 領導能力是天生的。

1940 年代晚期至 1960 代晚期 行為風格理論 領導效能與領導行為的關聯性。

1960 年代晚期至 1980 年代早 期

權變領導理論 領導有賴於所有因素的結合,有效的 領導受情境的因素影響。

1980 年代早期以後 新型領導理論 具有願景的領導者。

資料來源:引自鄭國男(2005,頁 12)

(一)轉型領導

轉型領導是指組織領導人應用其過人的影響力,轉化組織成員的觀念與態 度,使其齊心一致,願意為組織的最大利益付出心力,進而促進追求組織的轉型 與革新。轉型領導者用於轉變組織型態的工具並不是有形的籌賞或控制方式,而 是以建立組織願景、共享價值、理念等無形的價值,對組織進行改造。

轉型領導者通常在組織面臨重大變革壓力,眾人對於未來茫然不知所以的情 境下出現;透過領導者獨到的眼光、群眾的魅力以及過人的毅力,所有組織成員 得以有所遵循,戮力向前;這種領導能力與風格建立在三個基礎上,分別是洞察 力、親和力與毅力;洞察力指出未來的方向,親和力集結組織成員的力量,毅力 維繫眾人追求成功的動力(吳清山,2002)。

(二) 互易領導

Burn(1978)認為互易領導是領導者與成員間處於互相談判互惠的歷程關係。

是一種社會交換(social exchange)為理論基礎,領導者與成員間在最大利益和最 小損失原則下, 來達成共同目標。

Bass & Avolio(1990)指出,互易領導包括以下二個行為組成要素:

1.權變的(有條件酌情的)酬賞:領導者使成員明白,要獲得怎樣的酬賞就必須完 成某種程度的工作;屬於事後達成目標的正增強,如獲得長官的肯定、獎金和

記功嘉獎。

2.例外的管理或有條件的嫌惡增強:領導者為成員的失敗給予負面的回饋。

互易領導是領導者透過獎賞、消弱等價值互換過程,來贏得部屬的向心力;

領導者以滿足成員的需求,換取成員為組織效命的意願;成員以獲得滿足的高低,

做為工作賣力與否的依據;當成員依協議達成既定目標,領導者便給予應得的獎 賞,反之則給予負面的回饋(吳清山,1998)。

(三)多元領導型態

Bolman 與 Deal(1984; 1991; 1992)提出四種不同的組織多元架構類型,如結構 性架構、人群資源架構、政治架構及象徵架構,有效能的領導者能夠同時運用四 種領導構面,並能將多樣的領導構面結合而成為一種強勢的領導型態。

多元架構領導型態是一個相當適合應用在學校的領導理論,呼應學校具有科 層體制、聯結鬆散、開放性社會系統、及政治系統的特徵與發展趨勢,影響了學 校領導者的觀點與行為(江滿堂,2008)。

張哲源(2008)提出多元架構領導在學校環境應用的定義:

1.結構性領導策略:校長能以清晰的邏輯思維,分析規劃組織任務、成員角色和權 責,以完成學校目標之領導行為。

2.人群資源領導策略:校長運用支持、授權和關懷的方式,提升組織成員工作滿足 感、責任感和熱忱,進而激發組織成員潛能之領導行為。

3.政治性領導策略:校長運用影響力,尋求支持與建立同盟關係,在有限的資源下 協調組織的各種利益競爭和衝突之領導行為。

4.符號性領導策略:校長透過符號、故事、儀式和象徵物等方式,傳達組織核心價 值,凝聚組織成員共享價值觀之領導行為。

三、家長式領導的定義與理論

家長式領導首先在哈佛大學Silin(1976)博士論文中被正式研究,此後相繼 引起東西方學者的興趣而投入類似問題的探究,諸如鄭伯壎(1990)、楊國樞

(1995)、Redding(1990)、Pye(1981,1985)、Westwood(1997)、Farh 和 Cheng(2000)等。

Silin研究華人企業主持人之領導風格時,觀察到該大型民營企業負責人與其經 理人之領導模式有以下特點:中央集權制、教誨式領導、上下之間保持距離、領 導意圖和控制與德行領導等。當時Silin 發現此一獨特領導風格時,並未定義為「家 長式領導」,但卻成為後來學者對家長式領導研究熱潮之濫觴(如表 2-1-2)。

Redding 將家長式領導的特性分為七種:1.領導者是一位良師與楷模。2.心態 上部屬必須依賴領導者。3.清晰的權威與嚴格的制度,領導者才能明確表現出來。

4.明察部屬的觀點後,領導者會據以修正自己的專權與獨斷的做法。5.當權威被所 有部屬認定時,大家不能置之不理或視若無睹。6.偏私性的忠誠,能獲取部屬的願 意服從。7.層級分明,上下之間的距離大。

Westwood 對家長式首腦模式提出三個主張:1. 是一種人治主義。2.家長式領 導展現在一般關係脈絡上,例如:重視和諧、德行領導與關係維繫。3.家長式領導 展現在一般結構脈絡上,例如:中央集權、低制度化。Westwood 並提出家長式首 腦模式之領導作風具有九種特性:1.領導的意圖不明。2.重視聲譽。3.教誨式領導。

4.徇私與個別照顧。5.對談理想。6.維持支配權。7.講究權謀。8.削弱衝突。9.社會 權力距離大。

鄭伯壎(1995b)於1980 年代末期以個案臨床研究的方式,觀察了台灣一家 中型家族企業主持人與管理人員的領導作風結果發現,其領導風格與Silin(1976)

和Redding(1990)研究發現之領導模式相似。其後來又於1993 至1994 年間以文 化的觀點進行研究,並訪談了18 位台灣家族企業主持人和 24位一級主管人員,

結果更確定了家族企業主持人會展現如父親般的權威與仁慈的領導作風,並嚴格

項目 Silin(1976) Redding(1990) Westwood(1997) 鄭伯勳 (1995b)

領域 組織社會學 組織社會學 組織社會學 組織心理學

(authoritarianism)、仁慈(enevolence)及德行 (moral)領導等三個重要構面。「威 權領導」也就是立威,指的是領導者的威權是絕對的,不容挑戰而需尊重;對部 屬的要求較高,會用嚴密的監控,並要求部屬毫不保留的服從。「仁慈領導」指的 是類似施恩或關懷,對部屬個人的福祉會做個別及全面而長久的關懷、並包容部 屬,因此部屬往往會因感恩而圖報。而「德行領導」指的就是領導者要有極高品

格、道德標準與修養,以贏得部屬認同與信任,而願意效法並聽其領導。換句話 說「家長式領導」,是指領導者透過「樹德」、「立威」、「施恩」的領導策略來影響 部屬以展現領導績效這就是「家長式領導」。

(一) 威權領導

強調領導者個人權威及支配部屬兩種特色的領導行為,表現於外涵蓋了四大 類的行為 1.專權作風 2.貶抑部屬的能力 3.形象整飾 4.教誨行為。相對於領導者 的行為,部屬會表現出順從、服從、敬畏及羞愧等行為反應。

研究者提出本研究對「威權領導」的定義為:「校長展現威嚴的一面帶領學 校,對於學校的計畫只做部分透露、有所保留。學校大小事情均需尊重校長的決 定,而教師也被要求盡全力達成校長所要求的目標。」

(二)仁慈領導

在仁慈的領導行為方面,可以細分為兩大類:一為個別照顧、一為維護部屬 面子。在個別照顧方面,不僅限於工作上的寬大為懷,也會擴及部屬私人問題,

例如幫助部屬處理家庭與私人的問題、提供急難救助,在維護部屬面子上,當部 屬發生重大的失誤時,領導者為了保護部屬,會避免公開的指責或揭發,以避免 部屬陷於嚴重的工作危機,相對於領導者的仁慈,部屬大都以報恩來回報領導者 的恩惠。

研究者提出本研究對「仁慈領導」的定義為:「校長和教師相處有如一家人,

對其家屬也展現出關懷的行為。當教師有急難時,校長會伸出援手幫助。」

(三)德行領導

領導者的道德與操守含有許多的美德,特別是克己奉公、不循私與以身作則,

相對於領導者的行為,部屬表現出認同與效法的反應。

研究者提出本研究對「德行領導」的定義為:「校長願意承擔學校責任,用 人唯才、做事正派。教師同仁則是對校長的領導感到認同,校長成為教師做人處 事的好榜樣。」

表 2-1-4 家長式領導行為與部屬反應

五、家長式領導的相關研究

根據林龍和(2005)從 2000 年至 2004 年所統計與家長式領導有關的論文,研究 樣本以國營企業(8 篇)、私人企業(7 篇)、醫療單位(6 篇)、軍事單位(5 篇)、學校組

根據林龍和(2005)從 2000 年至 2004 年所統計與家長式領導有關的論文,研究 樣本以國營企業(8 篇)、私人企業(7 篇)、醫療單位(6 篇)、軍事單位(5 篇)、學校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