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寂寞感的理論取向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寂寞感的理論取向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寂寞感的理論取向與相關研究

一、寂寞感的概念取向與定義

寂寞感是大多數人都不感到陌生的一種情緒經驗,並且大多將其歸類為負向 的情緒感受,因為當個體意識到寂寞時,伴隨而來的往往是孤立感、沮喪、無助 等等負面感受;寂寞常與獨處(aloneness)、孤立(isolation)、孤獨(solitude)

等狀態連結在一起,因為一般而言,相比與他人在一起時,獨處或獨自行動更有 可能使人產生寂寞感(李靜如,2006)。不過寂寞感的起因並非全是因為獨處或 獨自行動, 學者依據寂寞感的形成原因提出不同的概念取向(Cacioppo &

Hawkley, 2009; Heinrich & Gullone, 2006; Peplau & Perlman, 1982),本研究將以社 會需求取向(social needs approach)、認知差異取向(cognitive discrepancy approach)

的概念為主。

在社會需求取向中,寂寞感被認為與個體社會關係的匱乏息息相關,該取向 中強調的是「親密需求(needs for intimacy)」對人類的重要性與必要性(Peplau、

Perlman, 1982)。當個體在經營自己的社會關係時,會期望從與他人的人際互動 中滿足自己的需求,Sullivan 在關於人際關係的理論中,即提出每個人都會有人 際親密的需求,當個體無法透過與他人的關係滿足自己對人際親密的需求時,就 會產生極度不愉快的感受,這種經驗感受即為寂寞感(引自 Peplau & Perlman, 1982)。除此之外,Weiss(1982, 1987)從依附理論的角度描述寂寞感,認為不 同社會關係提供不同功能的需求滿足,因此缺乏與特定對象的社會關係也會使個 體無法滿足特定的需求,而產生寂寞感。

而在認知差異取向中,強調的則是個人在關係認知上的落差(Cacioppo &

Hawkley, 2009)。當個體評估自己目前所擁有的社會關係,並與過去經驗、理想 狀況做比較後,發現目前經驗與期待中的人際互動關係有落差時,會產生不愉快 或失落的感覺;這種伴隨實際關係與期望關係間的落差而產生的感受,就是寂寞

8

感(De Jong Gierveld, Van Tilburg, & Dykstra, 2006)。從認知差異觀點而言,獨處 並不一定會感到寂寞,與他人在一起時也不表示不會感受到寂寞,理想與實際人 際關係間的差異,才是寂寞感受的關鍵。

Peplau(1988)認為社交關係網絡不論是在質或量上有所缺乏時,都會使人 產生寂寞感。也就是說,當個人在所擁有的社會關係的數量、品質或對象與內心 期待不符合時,會因此而感受到人際關係需求未被滿足而產生寂寞感。雖然對寂 寞感的定義並不完全相同,各學者對寂寞感的觀點有三個共同之處(Peplau &

Perlman, 1982),第一,寂寞感起因於個體認為自己在人際關係上有所不足,即 社會關係的匱乏;第二,寂寞感是個人的主觀經驗感受,與客觀的社交孤立(social isolation)不同,個體可能在獨處時不覺得寂寞,也可能身處人群中卻感到寂寞;

第三,寂寞感是一種令人不愉快且挫折、痛苦的經驗感受。綜合各學者過去對於 寂寞感的不同定義,本研究將寂寞感視為「個體對現有社會關係網絡的不滿意,

或因為現實與期望的人際關係有落差而感到人際關係的不足,而主觀經驗到的不 愉快感受。」

二、寂寞感的成因探討

(一)寂寞感的促發事件與前置因素

Peplau 與 Perlman(1982)將寂寞感的成因分為二類,分別是促發事件

(precipitating events)和前置因素(predisposing factors),其對二此類成因的描 述如下。促發事件指的是會引起個體寂寞感的改變事件,包含個人實際社會關係 的改變或社會需求的改變,前者指的是生活環境的轉變或一段關係的結束,例如 進入大學、搬家、親友逝世、情侶分手等,當生活中面臨這些改變時,社會關係 的流失即可能會引發寂寞感;後者指的則是個人對社會關係的需求產生質或量上 的改變,從發展觀點而言,不同人生發展階段的個體,會有不同的關係需求,以 大學生為例,步入成年初期後,對於親密關係的渴望會使他們的社會需求產生改 變,如果未能得到與改變一致的需求滿足,就會感受到社會關係的缺失,進而產

9 理論取向討論寂寞感的形成與持續原因(Cacioppo & Hawkley, 2009; Heinrich &

Gullone, 2006; Peplau & Perlman, 1982; Weiss, 1982),以下為四種較常用以討論寂 寞感成因之觀點,分別為社會需求取向、認知差異取向、互動論取向、時間取向 之觀點。

1. 社會需求取向(social needs approach)

如同在寂寞感概念與定義中所言,寂寞感的社會需求取向強調的是人們對關 係的需求,因此社會關係的匱乏被視為引發寂寞感的因素,這種關係需求上的不 滿足會因為特定關係的缺乏、關係不夠親密而產生(Weiss, 1982),當個體感到 渴望的社會需求無法被滿足時,就容易產生寂寞感。Weiss(1987)以「社會關 係匱乏」的觀點,將寂寞感依據形成原因分為二種類型,分別是情緒性寂寞(the loneliness of emotional isolation; emotional loneliness)和社會性寂寞(the loneliness of social isolation; social isolation)

情緒性的寂寞起因於缺乏親密的情感依附對象,不論是否擁有社交網絡中他 人的陪伴,失去親密依附對象者容易感到孤寂、焦慮,並感到內心空虛。只有在 有新的親密依附對象,或是與原來的依附對象恢復關係時,才能使其免於情緒性 的寂寞(Weiss, 1982, 1987)。國內學者吳靜吉(1987)認為當人們無法透過親密 關係得到快樂、情愛等良性情緒,甚至感受到害怕、迷網等負面情緒的狀態時,

就會引發情緒性寂寞的感受。

社會性的寂寞起因於社交網絡的不足,即使有特定之親密依附對象,個體仍 可能因為社交網絡的缺乏,而無法感受到他人與自己的連結,容易產生無聊、無 目的、邊緣化的感受,覺得自己被孤立於所處的環境中,進而產生寂寞感(Weiss,

10

2. 認知差異取向(cognitive discrepancy approach)

個人實際擁有與理想中人際關係間的落差是引發寂寞感的原因之一(De Jong Gierveld, Van Tilburg, & Dykstra, 2006),而落差程度的知覺與判斷則與個人 的認知方式有關,即個體對自己及他人的想法,以及對待人際關係的態度與歸因 方式,皆是影響其評估自我人際關係狀態之因素(Peplau & Perlman, 1982)。

人們面對社交處境時會有不同的態度與歸因方式。有些人容易抱持自我責備 的態度,認為自己是無趣且不具吸引力的人,甚至在與他人的應對中表現出自我 防衛的行為;在歸因方式上,則認為自己並無法控制所面臨的社會情境,也無法 改變自己的人格特質以應對人際處境(Cacioppo & Hawkley, 2005; Solano, 1987)。 當個體傾向於以負向、自我責備、預期被拒絕的態度以及內在歸因方式解釋所面 臨的社會情境時,不僅容易流失人際互動的機會,也會對人際關係的評估產生負 向影響,加劇實際與理想關係間的落差,因此較容易產生寂寞感(Heinrich &

Gullone, 2006)。

3. 互動論取向(interactionist approach)

不同於前述的理論取向著重於處遇情境或個人認知特質等單一因素的探討,

互動論取向以不同因素間的交互作用解釋寂寞感的產生。Weiss(1982)認為寂 寞感的起因並非由單一因素所引起,而是由個人特質、文化與情境因素三者間的 交互作用所產生。個人特質與文化、情境因素間的交互作用有助於建立及維持社

11

會關係,但是如果交互作用提供的功能不足,無法滿足個人的社會需求時,就會 產生寂寞感(王以仁,2007;Heinrich & Gullone, 2006)。

4. 時間取向(chronicity/ stability of loneliness)

Young(1982)以寂寞的「持續時間」做為分類依據,分為「短暫的寂寞(transient loneliness)」、「情境的寂寞(situational loneliness)」、「長期的寂寞(chronic loneliness)」三種。

短暫的寂寞指的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時會產生的寂寞情緒,是一般人很常 會有的寂寞經驗。情境的寂寞指原本擁有滿意的人際關係者,因為生活中發生的 特殊事件,或是人生發展中可預期的改變,而產生的寂寞感受,例如親友過世、

一段關係的結束、離家求學、工作等。情境的寂寞、短暫的寂寞二者與長期的寂 寞相比,都是屬於持續時間較短的類型,如果個體無法在一段時間後調適狀態,

這種短時間的寂寞最後有可能會演變成為長期的寂寞。長期的寂寞則是指個體在 連續兩年或以上的期間持續有寂寞的感受,並且在這段期間持續地對自己的人際 關係感到不滿足。這種情況可能是由於個體在人際互動上有認知或行為上的缺失,

導致其長期都無法發展出滿意的人際關係。

三、寂寞感的測量

依據學者對寂寞研究的理論取向與目的的不同,在測驗工具的發展上也形成 了單向度與多向度測量的區別,以下分述二者。

(一)單向度測量

部分學者在發展寂寞相關的測量工具時,採取的是單向度觀點

(unidimensional perspective),認為寂寞感受有共同的核心經驗,所以寂寞感只 有頻率與強度之分(林千立、林美珍,2007)。單向度的測量工具以測得不同程 度的寂寞感為主要目的,所得出的結果可以呈現出個體整體寂寞感的強弱之分,

其中以 Russell、Peplau 與 Cutrona(1980)發展之 UCLA 寂寞量表修訂版、Russell

(1996)修訂之 UCLA 量表第三版最廣為使用。這兩版 UCLA 寂寞量表在量表

12

的修訂發展過程中,以不同群體為施測對象,並在信、效度考驗的部分提供內部 一致性、重測信度、聚歛效度、建構效度、因素結構等豐富的資料,顯示其為具 備良好信效度且適用於不同群體之測驗工具,因此在後續之寂寞感相關研究中廣 受使用。國內學者在介紹寂寞感概念或進行寂寞感相關研究時,也多是以這份量 表為工具(吳靜吉,1987)。

(二)多向度測量

Weiss(1982, 1987)強調與不同對象的社會關係會產生不同的寂寞感類型,

例如情緒性寂寞與社會性寂寞。許多學者以此為基礎,發展寂寞感的多向度測量 工具,例如 DiTommaso 與 Spinner(1997)即根據這二類型的寂寞編製「成人社

例如情緒性寂寞與社會性寂寞。許多學者以此為基礎,發展寂寞感的多向度測量 工具,例如 DiTommaso 與 Spinner(1997)即根據這二類型的寂寞編製「成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