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一章 緒論

本章首先說明本研究之動機與目的,據以提出研究問題與假設,並針對重要 名詞解釋其概念與操作型定義。全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與目的;第 二節為研究問題與假設;第三節為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寂寞感是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經歷過的情緒體驗,通常被認為與人際關係狀 況息息相關,當個人對自己的社會關係感到不滿,無法自與他人的互動中滿足人 際需求時,寂寞感受也會隨之而來(Cacioppo & Hawkley, 2009; Peplau & Perlman, 1982)。有些人的寂寞感來得快且短,有些人則是長期受寂寞感所困擾,針對不 同對象之相關研究顯示,寂寞感與憂鬱間有高相關,並且可能影響之後的憂鬱傾 向(李靜如,2006;Hsu, Hailey, & Range, 1987; Mounts et al., 2006; Wei, Russell, &

Zakalik, 2005),顯示寂寞感不僅是多數人都可能會遇到的情緒,也是影響個人心 理健康的因素之一。

對國內許多大學生而言,進入大學的同時,他們也由青少年晚期邁入成年初 期的階段,正處於 Erikson 心理社會發展階段中的「友愛親密與孤獨疏離(intimacy vs. isolation)」時期(張文哲,2013),因為求學而離家的他們,面臨的發展任務 便是與他人建立信任和親密的社會關係以滿足人際需求,同時也透過與他人的親 密互惠關係,彌補家人無法立即提供之關懷與協助(王以仁,2007);若無法順 利與他人建立良好親密關係,可能因此感到寂寞或與人群的疏離,造成人際關係 發展上的危機。而當社會關係在質與量上不符合個人期待時,則更容易產生寂寞 感(Peplau, 1988)。除了內在的發展因素外,外在社會環境的改變也會引起大學 生的寂寞感(王以仁,2007;Heinrich & Gullone, 2006),因為離開過去熟悉的生 活環境,也意味著人際關係上的重大變化。當大學生必須遠離舊有社會關係,新

2

的關係亦未建立完善時,就容易因為社會關係的匱乏、人際需求的不滿足而產生 寂寞感(Peplau & Perlman, 1982; Weiss, 1987)。

大一新生正處於由高中至大學的轉換期,也是最需要建立與適應新的環境與 人際關係的階段,被認為可能面臨較嚴重之寂寞問題(Heinrich & Gullone, 2006)。 國外不少研究即是針對大一新生的寂寞感受進行探討,指出大一新生的確會受寂 寞情緒困擾(Cutrona, 1982;Larose & Bernier, 2001; Wei, Russell, & Zakalik, 2005); 不過相關研究中較少探討不同年級在寂寞感上的差異性,本研究將比較不同年級 結果(王以仁,1989;蔡鳳薇,2006;Cutrona, 1982; Nicpon et al., 2006),居住 情形與大學生寂寞感間的關係仍有持續探討的必要,以釐清不同居住情形、是否 與他人同住與寂寞感的關係。

外在環境與人際關係的變動也會影響個人過去所依賴的支持系統,因為社會 支持是來自於個人關係網絡中的資源與支持行為,也是與他人互動後得到的回饋

(Taylor, 2011; Thoits, 2011),透過與不同對象的互動,可以得到不同形式的支持 與協助,以滿足個人需求。過去研究指出社會支持與寂寞感間存在負向關係,其 中來自朋友、家人的社會支持被認為是寂寞感的預測因子(Cavanaugh & Buehler, 2015),不過以外國大學生為主之研究中,相關研究對家人支持是否為寂寞感的 預測因子則有不一致的結果(Eshbaugh, 2008; Eldeleklioglu, 2008; Mounts, 2004;

Mounts et al., 2006)。對臺灣的大學生而言,家人支持是否會是寂寞感的預測因 子?本研究希望能釐清此一問題。除此之外,師長雖然也是校園中能夠給予學生 協助的網絡成員之一,其與大學生寂寞感間的關係卻甚少被提及。家人支持預測

3

效果的不一致、師長支持效果的探討需求,皆顯示不同來源社會支持與寂寞感間 的關係仍待探討。

在社會支持提供的功能中,個人能夠透過歸屬感需求的滿足及其他情緒層面 的支持減緩寂寞感,情緒性支持也是寂寞感的重要預測變項,顯示其對寂寞感的 重要性(Larose, Guay, & Boivin, 2002; Mellor et al., 2008);國內相關研究(方紫 薇,2008)則顯示高低寂寞程度的大學生,得到的社會支持程度有所差異,高寂 寞者不僅是情緒層面的支持較少,能得到的訊息性支持也較少。過去情緒性支持 已被證實能夠預測寂寞感,其他類型社會支持是否也能預測寂寞感?本研究因此 亦將針對不同類型社會支持與寂寞感間的關係進行探討。

過去有關心理健康的研究多著重於負面狀態的探討,隨著正向心理學的興起,正 向心理健康的概念也開始備受重視(陳李綢,2014;Pilgrim, 2009)。幸福感反映出 人們感受到的正向情緒與對生活的滿意程度(Diener, 2000; Diener & Ryan, 2009), 也是正向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Seligman & Csikszentmihalyi, 2000)。人際關係 被認為是影響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人們皆有歸屬感的需求,也會期望與 他人發展社會連結,若能夠發展出良好、深厚的社會關係,藉由與他人的正向交 流與親密互動滿足個人需求,將有助於個人幸福感的提升;但是當既有社會連結 被打破,或是社會關係不足時,所引發的負面情緒則會對幸福感產生負向影響

(Buss, 2000; Diener & Ryan, 2009; Myers, 2000)。

陸洛(1998)提出影響個人幸福感的心理歷程可能有「加強」與「消弱」兩 種,其中正向事件對幸福感有正向的促進作用,負向事件則有相反的效果,並認 為消弱歷程的影響力可能大於加強歷程。過去研究顯示寂寞感與幸福感間有負向 關係(Chipuer, Bramston, & Pretty, 2003; Fiori & Consedine, 2013),社會支持與幸 福感間則屬於正向相關(曾文志,2007b;De Freitas, 2014),二者皆分別與幸福 感有不同方向的顯著相關,研究者希望探討二者對幸福感的預測情形,以瞭解正 負向因子對幸福感的預測力。

4

二、研究目的

綜合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如下:

一、瞭解大學生寂寞感、社會支持、幸福感現況。

二、瞭解大學生寂寞感、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關係。

三、瞭解大學生寂寞感與社會支持對幸福感的預測情形。